汽车转向粘滞异响机理分析及控制研究

2020-11-26 10:58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异响方向盘扭矩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101300)

0 前言

转向异响作为用户最容易感知的一种问题,在近些年客户的投诉案件中占比越来越高,如何降低用户对转向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异响的感知,从转向系统的根本上预防该类异响,成为了各大主机厂商所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用户感受最为直接、体验最受影响的一类异响,粘滞异响成为了开发人员普遍关注与研究的对象。本论文就以粘滞异响作为研究重点,从异响现象、异响机理和异响控制方法3 个主要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

1 转向粘滞异响现象及机理分析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粘滞异响通常发生在蜗轮与蜗杆啮合的过程中,即蜗杆与蜗轮通过面运动副,在传递扭矩的过程中,接触面间由于摩擦运动而产生的一种异常的声响。粘滞异响(图1)是由于物体粘滑(Stick-slip)运动产生的。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的蜗轮蜗杆,相互接触的表面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其接触面弹性变形会储存能力。当静摩擦超过动摩擦时这种能量就会释放,转向时因而产生类似“叽叽”的声音。

图1 粘滞异响模型示意图

图2 粘滞异响测试数据表现

转向粘滞异响不仅影响车辆舒适性,对操纵稳定性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在车辆开发阶段,控制转向粘滞异响问题尤为重要。

粘滑现象可表现为系统之间静动摩擦系数的跳变。在系统静动摩擦转换的瞬间,由于加速度变化会造成冲击振动,继而产生噪声。转向粘滞异响是低频率下发生的,但异响伴随的低频粘滑运动产生的振动能够释放出高频噪声(图2)。根据粘滑原理可知,造成粘滑现象的主要因素有:粘滞滑动产生的接触压力(载荷)、滑动速度、表面特征、材料属性、界面接触的时间(记忆摩擦)和摩擦系数等。其中摩擦系数用于表征和分析粘滞运动,是决定摩擦力的最重要因素。

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粘滞异响分析

2.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已经成为乘用车的标准配置,管柱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由于成本优势,被广泛应用。管柱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由上管柱、减速机构、控制器、电机、中间轴和机械式转向器等部分组成(图3)。系统控制单元主要由控制器、电机、扭矩/角度传感器以及减速机构组成[1]。

图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图4 蜗轮盘3D 扫描分析

驾驶员通过转动方向盘,将扭矩传递给主轴扭杆,扭矩传感器通过扭杆的变形,检测的扭矩信号。控制器通过采集扭矩信号、转角信号和车速等信号,综合计算相应的控制数据给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将助力传递给蜗杆,蜗杆进而带动蜗轮进行转动,电机助力最终传递给转向器,拉动车轮使车辆进行转向。

2.2 典型转向粘滞异响问题分析排查

针对某车型路试测试阶段发生的粘滞异响进行分析,转向粘滞异响问题产生潜在原因有,系统装配不规范、润滑不良、啮合表面不良、蜗轮尺寸超差、蜗杆表面结构不利于油膜生成、蜗杆齿顶有锐边、受外部冲击和润滑脂性能变化等。

通过对转向粘滞异响潜在问题的逐一排查,运用质量分析工具、科学的测试分析手段,最终确定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为润滑不良、蜗轮尺寸超差、蜗杆表面结构不利于油膜生成和蜗杆齿顶有锐边(图4)。

图5 软件补偿控制单元视图

2.3 典型转向粘滞异响问题解决方案

针对粘滞异响的产生原因,通过对粘滞异响的定量化测试,研究转向部件的特性,寻求最佳解决方案[2]。

(1)润滑不良解决方案

改善前方案:输出轴表面涂的防锈油进入蜗杆之间的润滑脂内,从而使油脂润滑效果降低,蜗轮蜗杆摩擦系数增加。

改善方案:采用对润滑脂性能无不良影响的切削油代替原防锈油进行防锈。

(2)蜗轮尺寸超差解决方案

改善前方案:采用4 孔注塑工艺,导致蜗轮尺寸精度差。

改善方案:采用6 孔注塑工艺,蜗轮尺寸精度提高,更改后的蜗轮盘总成啮合面符合优化设计要求

(3)蜗杆表面结构不利于油膜生成问题解决方案

改善前方案:蜗杆表面光洁度高,不利于油脂存储,产生镜面摩擦效果。

改善方案:在蜗杆加工过程中,提高蜗杆表面粗糙度,提升油脂存储空间。

(4)蜗杆齿顶锐边解决方案

改善前方案:蜗杆齿顶锐边造成表面划痕,导致二者啮合可能出现机械卡滞。

改善方案:蜗杆齿顶改为圆角设计,消除机械粘滞隐患。

2.4 软件补偿策略

为快速解决问题,缩短整改周期,在以上措施实施的同时,可进行转向系统基础软件功能调整,采用粘滞补偿软件对粘滞过程中伴随的力矩突变进行优化。当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基础助力、摩擦补偿、回正补偿、惯性补偿以及阻尼补偿等功能,对于粘滞补偿多通过提高转向系统涡轮蜗杆的配合质量来提升。软件补偿策略是采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控特性,开发出的具有粘滞补偿功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策略(图5)。

图6 策略框图

图7 优化前异响台架测试数据

图8 优化后异响台架测试数据

方向盘转角传感器,感知方向盘转角大小及转角方向并发送转角信号。扭矩传感器,感知方向盘扭矩大小及扭矩方向并发送扭矩信号。EPS 系统接受CAN 总线上车速信号,作为逻辑判断依据。

电子控制单元ECU 根据不同的方向盘角度大小和方向、车速转速大小、方向盘扭矩大小以及电动转向管柱启动扭矩,逻辑判读当前力矩变动是否处于规定阀值内,进行相关条件的筛选。然后通过运算的应用,计算出不同的粘滞补偿电流值,提供不同的助力电流供电机使用。

当方向盘在T 时间内扭矩变化小于K(K 为单位时间内方向盘扭矩变化量,单位为N·m/s)时,粘滞补偿功能退出;当方向盘转角大于等于90°时,在T 时间内扭矩变化大于等于K 时,EPS系统报警,助力降级(图6)。

3 转向粘滞异响的台架验证

对优化前后的样件进行转向粘滞异响台架验证,在粘滞异响部分加装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异响振动数据[3]。试验数据表明,样件优化后转向粘滞异响消除,振动加速度改善效果明显(图7和图8)。

4 总结

本文基于物体粘滑现象原理,通过对转向粘滞问题潜在原因的全面分析、逐项排查并试验验证,最终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为润滑不良、蜗轮尺寸超差、蜗杆表面结构不利于油膜生成以及蜗杆齿顶有锐边等综合因素。最后通过优化润滑工艺,改变蜗杆表面结构,优化机构及加工工艺,以及优化蜗杆齿顶结构等多方面措施,解决了转向粘滞异响问题。

此问题的成功解决,一方面为后续配备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车型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续质量问题的处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问题排查流程;另一方面,提升了整车质量水平,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异响方向盘扭矩
草鱼养殖难,“钱”途何在?老渔医教您如何握好“方向盘”,走上高效路
某轻型卡车方向盘抖动问题处理分析
汽车零部件开档尺寸间隙对扭矩衰减的影响研究
水力加压器扭矩传递机构力学仿真研究
一种电动汽车驱动扭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研究
汽车轮毂螺母拧紧扭矩分析及质量控制
某SUV车型机舱内异响诊断
方向盘松了
发动机有异响归根结底是“有病”
秒”刹”异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