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片山水,那一群人

2020-11-26 11:52李钊李艺雯
国际人才交流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甜玉米青岛

文/李钊 图/李艺雯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青岛山水皆有,确是一方钟灵毓秀的土地。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拥有碧水蓝天、绿树青山的青岛正在用自己的政策优势与科技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青创业。

“常常联络,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青岛中电绿网新能源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鹏博士是美籍华人,他出生于烟台,在美国工作生活了二十几年,先后供职于多家世界500强公司,拥有20多项发明专利,在电力物联网、新能源发电、微电网系统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丰富的经验。

2016年,刘鹏毅然卖掉西安和上海的房子,背着包就来青岛创业。一晃四年时光过去了,青岛中电绿网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算初具规模,成型的产品设备也开始批量生产,刘鹏也把家人从上海接到了青岛,一家三口在青岛这块“胶澳”(骄傲)之地开始了新生活。

刘鹏介绍说,青岛中电绿网新能源聚焦电力物联网的边缘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电力云平台、电力保护测控装置等核心产品与技术开发,多个产品系列已通过国家的认证试验,获得电网入网资质,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正式运营以来,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而政府提供的支持资金累计达800多万元。

青岛高新区管委会科技创新部部长蔡文静说,刘鹏博士来青创业之初,她和同事们就一直负责对接,真正达到了“常常联络,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青岛让人年轻

2016年度“齐鲁友谊奖”获得者、已经78岁的德国专家李汉青(Ratzeburg Siegfried)身材高大,跟人握手很有力。他在国际轮胎业工作了40多年,退休后决定来到妻子李红卫的中国老家——青岛创业。

李汉青夫妇都长期在米其林工作,所以退休后的创业还是围绕轮胎展开。集毕生设计、制造之功,特拓(青岛)轮胎技术有限公司创业14年来,已经成功打开国内、国际市场,作为一家中小企业,切切实实地闯出了一番新天地。公司首创环保、节能、高效、安全的蓝色轮胎技术也逐渐开始为外界所接受。

李汉青和夫人李红卫都具有理工科背景,一个学舰船设计,一个学材料,都多才多艺,还有语言天赋。他们的爱情故事发源在日本,圆满在德国,拓展在中国。青岛的山山水水见证了这对伉俪的漫漫情深。

1994年,李红卫在米其林日本分公司工作,当时李汉青也被调到日本工作,两个人的“东京爱情故事”就此展开。李红卫来日本早,教李汉青日语,李汉青则教李红卫德语。闲暇时光,两个人就去远足爬山,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了青岛。都快80岁的人了,李汉青一口气可以做100多个俯卧撑,爬山一走就是半天,三四十公里。健康让人年轻,爱情让人年轻,青岛让人年轻。

李汉青还在德国汉堡读小学的时候,就对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采访现场给记者们讲了一个中国人都没听过的《茶叶的故事》,里边有王子、公主,明明就是格林童话版的神农尝百草。爱情的保鲜秘诀,还是会讲故事。

老子、孔子、庄子、《易经》、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讲起中国文化来,李汉青滔滔不绝、信手拈来。他还自己手绘了很多本精美的中国文化书籍,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疫情期间,西方某些国家抹黑中国、“甩锅”论盛行,李汉青坚持在德国家人微信群里传递中国真实信息,为中国发声正名,甚至与家人争吵,令人十分感动。

青岛中电绿网新能源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鹏

2016年度“齐鲁友谊奖”获得者、德国专家李汉青(Ratzeburg Siegfried)

青岛市市立医院韩国医生金亨镐

中国是抗疫的“优等生”

位于海边的青岛市市立医院很早就设立了国际医学部,服务于在青外籍人士,由于其精湛医术和优越位置,曾保障2008年奥运会青岛赛区和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赢得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抗疫英雄、曾率队驰援武汉的李永春副院长,带着国际医学部韩伟主任、国际门诊孙洁主任接待了记者们。李院长介绍说,现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每年都要接待8000多位外籍人士问诊,在国际医疗部还长期工作着来自美国、韩国的三名外籍医生,他们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韩国医生金亨镐2013年开始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国际医学部中医科工作,他非常喜欢青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还给记者们看了自己手机里的8个在青韩国人互助微信群,每个群人数都满员500人。

今年疫情期间,很多外籍人士国内外往返行程受到影响,有的人长期服用的慢性病药品得不到保障,各国领事部门多次跟青岛市市立医院联系,请求帮助。金医生和他的同事们每次都顺利完成任务。

金医生说,这次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是对各国医疗卫生工作的一次大检验,中国毫无疑问是“优等生”。疫情至今仍在全球蔓延,而中国已经依靠制度优势和全体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努力控制住了疫情。他20多年前来到中国学医的时候,那时中国医疗卫生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今天的中国医院无论是诊疗水平还是硬件设备,已经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西方国家。

从来没有感受过那么多的关爱

依山傍海的青岛大学浮山校区风景如画,十分漂亮。唐建国教授在此领衔的杂化材料研究院在国内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吸引了来自美国、瑞典、乌克兰的16位外国院士、专家入驻。青岛大学国际处刘琪处长介绍,2019年年底在青大工作的外籍专家达110人。这个数字预计每年还会以25%的速度递增。

目前身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斯特里扎克(Stryzhak)院士,是碳氢化合物加氢和脱氢过程催化剂领域内的国际知名专家。他在建立催化分解碳前驱体合成碳纳米管和金属纳米粒子催化方面的成就处于国际前沿。2012年,他当选为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2014年,他获得乌克兰国家科学技术奖。

斯特里扎克院士拥有催化分解碳前驱体与独特金属纳米粒子合成高品质碳纳米管(CNT)的专用核心技术,所得碳纳米管具有可控的10—50nm的外径,长径比(L/D)高达100—1000倍的优异的线性纳米材料,抗拉强度(50—200GPa)是钢的100倍,密度却只有钢的1/6,弹性模量(达1TPa)与金刚石相当,是我国急需的关键战略性材料。

在斯特里扎克院士的带动下,青岛大学又先后成功引进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两位院士,在凝练碳纳米管方向组建起了外国专家7人团队,建起两家院士工作站,并筹建高分子杂化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乌克兰离岸中心。

视频采访中,斯特里扎克院士热情洋溢地赞美了青岛的美丽和青岛大学的专业大气,他说自己迫切希望返回青岛大学,继续自己的科研工作,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和学校也在积极促成他的回来。

院士在青工作生活十分愉快,他说自己从来没有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感受青岛和青岛大学那么多的关爱,认识不认识的人,每个人都愿意帮助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青岛的高度,就是青岛大学的高度。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于炳波(中)带领央媒记者团采访

为全人类提供有意义的产品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青岛最远的一个辖区:莱西市。在这里担任玉米研发总监的泰国专家他维萨博士毕业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师从世界甜玉米大师James L.Brewbaker,曾先后在美国先锋与瑞士先正达担任研发要职。1993年,他获得泰国“最佳创新奖”,2010年,他被泰国植物发展协会授予“杰出育种家”。2017年,他入选“山东省重点外国专家计划”,2019年,他获得山东省“齐鲁友谊奖”。

他维萨博士是世界上培育出青笋玉米杂交种的第一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热缘甜玉米商业化育种的专家,育成的“ATS-2”开启了泰国甜玉米产业,育成的“先甜5号”是中国引进的第一个高端热带甜玉米品种,累计推广超过500万亩,改变了我国甜玉米长期以来小穗低产的问题。2017年育成的“金百甜10号”与“金百甜15号”实现了品质、抗逆与产量的完美结合,将我国甜玉米产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累计推广200万亩,帮助农民增收36亿元。

作为世界知名育种家,他维萨博士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情感与期望。20世纪80年代,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广西参加一个玉米栽培国际学术研讨会,当时第一印象就是中国没有汽车,只有自行车;中国人穿的衣服都是一个样式、一个颜色。随后因为工作缘故,他又多次来华,每次都能看到中国令人瞠目的飞速变化。泰国是一个崇佛的国家,可是他维萨博士却从来没有一次去哪个寺院参拜,因为他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和科研的实验室里了。

他的学生张俊说,在鲁工作期间,他维萨博士在中国合作伙伴的协助下,为金妈妈创制自有产权的骨干系种质资源500余份,搭建了企业甜玉米育种研发体系、完成了甜玉米选育评价标准,对我国甜玉米产业研发体系的构建与提质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甜玉米产业种质资源创新不足、育种技术体系落后、选育评价标准短缺的空白,改变了我国高端甜玉米市场一直被外资企业占领的窘境。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本来每年都要来中国两个月的他维萨博士今年还未能来金妈妈做一线科研,只能通过网络与青岛、广州的合作伙伴交流。已经年逾古稀的老人至今保持着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的习惯。在视频通话时,他笑着说:“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就是为人类提供有意义的产品。而且我时间也不多了,能多做一些就多做一些。中国地域广袤,纵跨温带、亚热带、热带等多个区域,具有得天独厚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研究的条件。而且中国的农业科学工作者大多甘于清贫、坚守田间,跟我一样,都是有理想、有情怀的科学家。希望我们的合作,能为农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为全人类提供更多绿色健康的农产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共同作出贡献!”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德生态园里,德国专家狄沛(Peter Tichauer)用标准流利的汉语,向记者介绍中德生态园的来龙去脉、发展现状和自己的中国故事。狄沛198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就深深爱上了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家。为了向世界宣传报道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2006年他来到北京,担任德文杂志《中国之窗》的驻华记者。2018年,在青岛中德生态园领导的邀请下,他毅然辞去北京的工作,来到美丽的西海岸,办起了中德生态园德文网站和《致远》德文季刊,在中、德两国同步印刷发行,每期印数2500册,在海内外德语界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狄沛有位大学同学在德国驻成都总领馆工作,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看到《致远》杂志后,按着杂志上印的电话,这位同学顺利联系到了狄老师,热情洋溢地向他表示祝贺,称赞他为促进中德、中欧交流办了一件大好事。

狄沛深情地说,他1984年来到中国,当时北京的冬天一片萧条,市面上除了大白菜,什么都没有,而今天在任何季节来到中国的任何城市,你都可以在超市里找到自己期待的商品,这就是中国的速度、世界的奇迹。中国用4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100年的发展道路,其中的经验和理论值得认真总结。青岛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工商业积淀的海滨名城,正在着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和国际会展之都,他笃定地相信青岛会有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一座青岛城,半部工业史,在山海之滨,面对碧水蓝天,无尽的远方、无数的可能、无穷的希望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猜你喜欢
甜玉米青岛
2021第24届青岛国际机床展开幕
甜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An analysis of “love” in Sons and Lovers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无公害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甜玉米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鲜食甜玉米栽培技术研究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