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情境下权力感对风险偏好的影响:权力动机的调节作用

2020-11-26 08:38琪1刘永芳
应用心理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动机损失收益

何 琪1 孙 倩 刘永芳

(1.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 200233;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1 引 言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情境,往往需要权衡得失后做出选择,这种选择倾向被称为风险偏好(risk decision-making)。大量研究表明,人们的风险偏好受权力感影响,高权力感个体更冒险,低权力感个体更保守(Anderson & Galinsky,2006;Galinsky,Gruenfeld& Magee,2003;Keltner,Gruenfeld,& Anderson,2003;Lammers,Galinsky,Gordijn,&Otten,2008)。但也有研究发现高权力感个体更保守(Guinote,2017;Tetlock,2002)。这说明在权力感与风险决策的关系中存在调节变量。Galinsky,Rucker和Magee(2015)也指出,为了更准确描绘权力对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需要在研究中关注调节变量的作用。

权力动机(power motivation)是个体内在强烈地影响或支配他人的欲望,对个体的行为模式有重要影响(Guinote,2017;Magee &Langner,2008;李亚强,陈朝阳,苏永强,杨琳琳,杨勇,2016)。已有的研究指出,风险决策本质上涉及个人更深层愿望和动机的投射和卷入(Guinote,2017;刘永芳,王鹏,庄锦英,钟俊,孙庆洲,刘毅,2014),作为与权力感相关最为紧密的动机,权力动机对风险决策的影响不容忽视。Maner,Gailliot,Butz及Peruche(2007)发现,权力感负向预测高权力动机者的风险偏好水平,高权力动机者的权力感越大,选择越保守;权力感正向预测低权力动机者的风险偏好水平,低权力动机者的权力越大,选择越冒险。Hiemer和Abele(2012)发现,高权力者的风险偏好受权力动机的影响,而低权力者的风险偏好不受权力动机的影响。

然而,已有研究能否完全反映权力感、权力动机对风险偏好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商榷。首先,已有关于权力感、权力动机与风险偏好关系的研究较为匮乏,且研究中所使用的风险决策情境均脱离现实生活情境(Hiemer& Abele,2012)。Lammers和Stapel(2009)指出,当风险情境是被试不熟悉或者没有经历过的,被试的风险偏好可能会与以往表现大相径庭。因此,现有研究结论能否推广到现实生活情境中有待进一步验证。其次,风险决策情境不仅包含收益情境,还包括损失情境(Kahneman & Tversky,1979;云祥,李小平,2017)。已有研究仅仅关注了收益情境下三个变量间的关系,缺乏对损失情境下三者关系的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具有领导经验的处级干部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部常见的工作情境设计风险决策问卷,探讨收益和损失情境下高、低权力动机对高、低权力感个体的风险偏好的影响。已有的研究指出,收益情境下,权力驱使个体更冒险(Keltner et al.,2003;Lammers et al.,2008);损失情境下,个体对损失尤为敏感(Kahneman & Tversky,1979),在逆境下个体对损失的厌恶会掩盖其他因素产生的影响(Sun,Liu,Zhang,& Lu,2017;刘永芳等,2014)。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1:收益情境下,高权力感个体比低权力感个体的风险偏好水平更高;损失情境下,个体更多关注损失的结果,其风险偏好较少受自身的权力水平的影响,即损失情境下个体的风险偏好不存在权力差异。同时,综合假设H1及已有研究(Hiemer et al.,2012;Maner et al.,2007),本研究提出假设H2:收益情境下,权力动机调节权力感与风险偏好的关系;损失情境下,权力动机对权力感与风险偏好的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成立。

2 风险决策问卷的编制

2.1 方法

风险决策问卷的编制主要经历了以下步骤:

(1)在文献调查基础上,结合开放式访谈,初步确定了六种工作情境的决策类型,分别为人事决策(人员选择、使用、任免等)、资源决策(钱、设备、材料等的分配使用获取等)、信息传播决策、发展战略决策、工作方案决策、突发事件应急决策。

(2)编制开放式问卷,收集典型决策事件。为保证研究的外部效度,以上述六种不同类型的决策情境为框架,选取10名处级干部填写六种决策类型的典型事件,具体内容如下:请您回忆一个以下决策领域中亲身经历过且较具代表性的具体决策事件:①资源决策领域(钱、设备、材料等的分配使用获取等),②应对变化的决策;③信息决策领域(传播、控制和使用信息等),④人事决策领域(人员选择、使用、任免等),⑤发展战略决策领域,⑥工作方案决策领域。

(3)根据收集的典型决策事件,编制一套风险决策问卷,共计10种决策任务。

(4)通过小范围试测,删除4道有争议和区分度不高的决策题目,每种决策类型下保留一道决策题目,形成由6道决策任务组成的风险决策问卷。并请5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领导者对问卷的情景设置和文字表述进行修改和润色。

(5)根据得失情境,按照任务框架形成收益和损失两种版本的问卷,形成一份工作情境的《风险偏好问卷》,共计12种任务,即收益情境下6种任务,损失情境下6种任务。例如,在收益情境条件下,一个题目是:

本单位有一项目,目前进展顺利,现在有两种人事安排可供选择:方案A,任用小张,保证能使项目考核结果达到“较好”;方案B,任用小王,50%的可能会使项目考核结果达到“很好”,但也有50%的可能会使项目考核得到“很差”的结果。你会在方案A和B中选择哪一项?方案A□;方案B□

损失情境下,一个题目是:

一重要网站论坛出现本单位负面舆情,如果采用方案A应对,负面舆情传播会小幅扩大;如果采用方案B应对,50%的可能性会控制负面舆情传播,50%的可能性会使负面舆情较大幅度扩大。你会在方案A和B中选择哪一项?方案A□;方案B□

(6)每种任务情境都提供两个选项,分别为A-低风险偏好选项,B-高风险偏好选项。对6种类型决策情境下被试选B的个数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发现,本研究中,被试在6种决策情境下偏好一致。因此,借鉴段婧,刘永芳和何琪(2012)的计算方法,以选择高风险偏好选项B的概率作为因变量,即风险偏好得分。具体的计算公式为:收益情境下风险偏好得分(损失情境下风险偏好得分)=收益情境(损失情境)下选B的个数/6。分数越高表示其风险偏好程度越高,也就是越冒险。

2.2 信度检验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上述步骤编制的风险决策问卷,在收益情境下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71,在损失情境下的α系数为0.67,这表明问卷中各个情境的一致性较好,是比较可靠的测量个体风险偏好的工具。收益情境下的6个题项与收益问卷的相关系数r在0.54~0.75之间,损失情境下的6个题项与损失问卷的相关系数r在0.55~0.70之间,均达到.01水平显著,说明各题项均具有较高的项目信度。

3 正式实验

3.1 方法

3.1.1 被试

108位处级干部(女性:51名;M年龄=46.18岁,SD年龄=4.92)参与实验。其中,低权力感组被试53名(女性:19名;M年龄=47.50岁,SD年龄=4.73),高权力感组被试55名(女性:32名;M年龄=44.89岁,SD年龄=4.80),身心健康,右利手,母语为汉语,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3.1.2 设计

采用混合实验设计,损益情境(收益/损失)为被试内变量,权力感(高/低)和权力动机为被试间变量。因变量是风险决策问卷上的冒险得分。

3.1.3 材料及程序

每个被试在计算机房上机操作独立完成测试,测试由Java语言编程。仿照Maner等(2007)的实验顺序,首先对被试进行权力感的启动和启动的操作检验,接着被试根据指导语完成风险偏好问卷、权力动机问卷、个人信息(性别、年龄)。整个过程持续20分钟时间左右。最后告知被试研究目的并表示感谢。

权力感启动。采用角色分配+组织结构图的方式启动被试的权力感(Galinsky et al.,2015)。具体操作过程为:把被试分配为领导者(高权力者)和下属(低权力者)两种角色。高权力者被告知,他们掌握小组比较多且重要的资源,由他(她)指导小组成员完成任务,控制整个小组活动节奏,推动小组活动进程,不受他人影响。低权力者被告知,他们受小组领导指导和控制,需要将任务完成进展和决策结果及时向小组领导汇报,接受小组领导的评估和考核。并且在指导语的右侧附上一张三层的组织结构图,标明“领导”居于整个结构图的最上层,下属居于整个结构图的最下层。53名被试被启动为低权力者,55名被试被启动为高权力者。

权力感启动的操作检验。基于权力感的定义及已有研究(Galinsky et al.,2015;Schmid,Jonas,& Hall,J.A.2009),被试在阅读完分配的角色后,回答以下两个问题:“该角色分配让我觉得我有指导和影响其他人的能力”、“该角色分配让我觉得我有不受其他人控制和影响的能力”。从“完全正确”到“完全不正确”进行7点自评。

风险偏好测量。为贴近处级干部的日常工作情境,自编风险决策问卷。共计12个情境(收益与损失情境各6个),每种情境都提供两个选项,A为低风险偏好选项,B为高风险偏好选项。最后以选择高风险偏好选项B的概率作为因变量,即风险偏好得分。预实验施测结果显示,收益情境下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71,损失情境下的α系数为0.67,这表明问卷中各个情境的一致性较好,是比较可靠的测量个体风险偏好的工具。本研究中,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α=0.72。

权力动机测量。采用Harms,Roberts和Wood(2007)编制的权力动机量表中文版。共计7个项目,从“很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五点评级,数字越大代表权力动机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α=0.74。

3.2 结果

3.2.1 权力感的操纵检验

对两组被试的权力感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高权力感启动组的得分(4.79±0.94)显著高于低权力感启动组的得分(3.26±0.98),t(106)=8.22,p<0.001,Cohen’sd=1.58,95%CI=[1.16,1.89],BF10=1.09e+10,表明权力感的启动有效。

3.2.2 风险偏好状况

表1为风险偏好的描述统计以及各研究变量的相关关系。以风险情境和权力感为自变量,对风险偏好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权力感的主效应显著,F(1,106)=10.06,p<0.01,η2=0.09,95%CI=[0.04,0.16],高权力感者的风险偏好水平(0.56±0.31)显著高于低权力感者(0.46±0.32);损益情境的主效应显著,F(1,106)=316.70,p<0.001,η2=0.75,95%CI=[0.42,0.52],损失情境下的风险偏好水平(0.75±0.20)显著高于收益情境下(0.28±0.23);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F(1,106)=4.38,p=0.04,η2=0.04。

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发现,收益情境下,高权力感者的风险偏好水平(0.35±0.23)显著高于低权力者(0.20±0.20),t(106)=3.64,p<0.001,Cohen’sd=0.71,95%CI=[0.07,0.24],BF10=61.31;损失情境下,高权力感者的风险偏好(0.77±0.24)与低权力感者的风险偏好(0.72±0.16)不存在显著差异,t(106)=1.11,p=0.27,Cohen’sd=0.22,95%CI=[-0.03,0.12],BF10=0.35。

3.2.3 调节效应检验

采用分层回归,分别考察了收益情境与损失情境下权力动机对权力感与风险偏好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按照已有研究(Aiken & West,1991;Hayes,2013)的建议,权力动机在回归前进行了中心化处理(所有的值减去均值3.33),权力感是二分变量(0=低权力感,1=高权力感)。回归分三步:第一步,纳入自变量;第二步,纳入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第三步,纳入自变量、调节变量以及二者的交互项。

表1 风险偏好的描述统计(M±SD)及各研究变量的相关关系(r)

表2 损益情境下权力动机对权力感与风险偏好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结果发现,权力感与权力动机的交互项不能显著预测损失情境下的风险偏好,但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收益情境下的风险偏好水平,β=-0.59,t=-4.67,p<0.001,能够解释总体变异的15%,表明收益情境下权力动机的调节效应显著。根据已有研究(Aiken & West,1991;Dawson & Richter,2006)的建议,对数据进一步的简单斜率分析。将权力动机得分大于均值(3.33)的划分为高权力动机组,低于均值的划分为低权力动机组。以权力感为预测变量,风险偏好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权力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低权力动机者的风险偏好(β=0.63,t=5.96,p<0.001),不能显著预测高权力动机者的风险偏好(β=-0.09,t=-0.64,p=0.53)。

4 讨 论

本研究探讨了损益情境下权力感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及其权力动机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收益情境下,高权力感被试的风险偏好显著高于低权力感被试;损失情境下,二者的风险偏好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2)权力动机调节收益情境下权力感与风险偏好的关系,不调节损失情境下权力感与风险偏好的关系。具体而言,收益情境下,权力动机调节权力感与风险偏好的关系,权力感显著正向预测低权力动机被试的风险偏好,但不能显著预测高权力动机被试的风险偏好。

4.1 损益情境调节权力感对风险偏好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高、低权力感个体风险偏好的差异仅存在于收益情境下,验证了假设H1。与已有研究一致(Keltneret al.,2003;Lammers et al.,2008),收益情境下,高权力感个体更冒险。而在损失情境下,个体的风险偏好不受权力感的影响,无论权力感高低,都在风险决策中选择了风险性更高选项。这一结果说明个体的风险偏好存在损益情境的不对称现象:收益情境扩大差异,损失情境则缩小差异。这种损益不对称现象印证了已有研究者的论断(Sun et al,2017;刘永芳等,2014),即人们对于“失”的敏感要胜于其他变量,在“失”面前缩小了其他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差异影响,更显露出人的本性。在本实验中,无论高权力者还是低权力者在面对确定的损失时都会心存侥幸,期望通过冒险一搏以回避损失。

4.2 权力动机的调节作用

损失情境下,权力感及权力动机无法显著预测个体的风险偏好水平。这一结果再次印证了已有研究关于“在逆境下对损失的厌恶会掩盖其他因素产生的影响”论述。收益情境下,权力感能显著正向预测低权力动机个体的风险偏好水平,但不能显著预测高权力动机者的风险偏好水平。这一结果说明,收益情境下,低权力感个体的风险偏好水平不稳定,受自身权力动机的影响;而高权力感个体的风险偏好水平则相对稳定。

Rucker,Galinsky和Dubois(2012)指出,权力对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可以由心理需求(由状态引起的特定动机或欲望)决定,例如,缺乏权力时会产生追求权力的需要。与高权力感个体不同,对低权力感个体而言,权力动机增强了风险偏好水平:低权力感的个体在高权力动机时更冒险,在低权力动机时更保守。由于拥有非常少甚至没有资源,低权力者不害怕因为风险决策带来最坏后果。对他们而言,即便失败,也只是失去了原来很少的资源,一旦成功却可以得到更多资源。因此,当低权力感个体有高权力动机时,强烈地希望拥有权力的动机会使其行为变得特别冒险。

而对于高权力感个体,相较于低权力感个体,无论其自身权力动机如何变化,其在收益情境下的风险偏好水平一直较高。究其原因,伴随着权力而来的地位提高和资源增多,高权力感个体的自我内容得以丰富,自我边界得以扩展,自我力量感得以增强,动机、认知、情绪及行为上潜在的能量得以释放(孙倩,龙长权,王修欣,刘永芳,2019),其权力欲望已得到满足(Maner et al.,2007),因此,权力动机水平不足以左右其风险偏好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并未重复出Hirmer等(2012)“低权力者的风险偏好水平不受权力动机的影响”的结果。原因有二:其一,被试群体不同。Hirmer等(2012)以大学生为被试,本研究被试样本来自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处级干部,相比大学生,可能对高权力的体验比低权力更加贴近日常工作经验,因此导致了低权力者的风险偏好水平在收益情境下也受到了权力动机的影响。其二,研究范式不同。Hirmer等(2012)采用模拟吹气球范式衡量风险偏好,不够贴近生活场景,而本研究所采用的情境均为被试群体的常见情境,可能生态效度更好。

4.3 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选取有实际领导经验的处级干部为被试,生态效度较高。此外,本研究探讨了损益情境和权力动机对权力感影响风险偏好的调节作用,能更加准确描述权力感对风险偏好的影响效应。不过,本研究也存在以下一些局限:首先,本研究通过角色分配和组织结构图来启动权力感是众多权力感启动方法中的一种,采用其他方法启动的权力感是否也具有本实验发现的效应,尚需进一步探索。其次,本研究针对结果所给出的解释尚停留在推断层面,尚未通过实证数据明确损益情境及权力动机调节权力感与风险偏好的关系的原因。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借助认知神经方面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探讨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

猜你喜欢
动机损失收益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洪涝造成孟加拉损失25.4万吨大米
形而上学经验还是否可能——试论否定辩证法的思辨动机
动机比能力重要
两败俱伤
其他综合收益的几个重要逻辑关系解析
凶手的动机
损失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