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创伤治疗中不同输血量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0-11-26 03:33杜磊徐克振
医药前沿 2020年22期
关键词:例数有效率发生率

杜磊 徐克振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在临床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中,多数患者由于失血量过大,病情危急,容易出现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此症状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影响[1]。在治疗方面,输血仍然是急诊创伤患者最为重要的一项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渡过危急期。不过就当前的输血方案来看,方法存在不同;其中以输血量分为大量输血和少量输血,在进行不同的输血急救中,对于患者造成的影响和帮助均有不同。因此,本文为了观察不同的输血方案在急诊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为临床急救提供参考和帮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2 月—2019 年11 月我院91 例急诊创伤患者,以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性25 例,女性20 例,年龄26 ~58 岁,平均年龄(39.16±3.84)岁,体重51.39 ~81.69kg,平均体重(62.19±5.16)kg,其中车祸15 例,坠落伤9 例、机械创伤8 例,运动伤13 例。对照组男性22 例,女性24 例,年龄25 ~59 岁,平均年龄(39.78±3.17)岁,体重51.41 ~81.63kg,平均体重(62.25±5.32)kg,其中车祸13 例,坠落伤11 例、机械创伤9 例,运动伤13 例。对比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尚未丧失意识,可做独立的自主判断;在研究前未接受其他治疗干预;签订研究同意书;经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脏器类疾病需采取急救;病情恶化十分严重,需采取其他急救措施;患有严重传染病;语言功能障碍。

1.2 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麻醉措施:于静脉注入阿托品进行麻醉,然后应当采取专业的监护设备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等进行监测;另外需要抽取患者静脉血液送至检验中心进行检测,提前开放静脉通路,并注射乳酸钠林格帮助患者维持血容量,最后对不同患者的失血量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救治方案。

如果患者的失血量大于1000mL 时,需要输入浓缩红细胞与冰冻血浆,将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指数维持在90g/L 以上;如果患者的失血量超出全身血容量的80%,应当输入2U 的血小板和10U 冷沉淀,并观察患者的中心静脉压,稳定在1.30kPa 左右。

大量输血具体指标为:在24 小时内输入的血量应当大于或等于患者的总血容量;患者短时期内输入的血量应当占循环血量的3/4;患者一次连续输血应当大于1.5 倍血容量。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对其自身的凝血功能做检测。此次研究评价的指标分别为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数据以实际测量为准。

比较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指标分类有效、良好、一般、无效。治疗有效率=(有效例数+良好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比较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内容分为枸橼酸中毒、高钾血症、低体温反应、代谢性酸中毒。并发症发生率=(枸橼酸中毒+高钾血症+低体温反应+代谢性酸中毒)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所获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 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凝血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凝血功能对比(±s)

表1 凝血功能对比(±s)

组别 n TT(s) FIB(g/l) PT(s) APTT(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5 14.39±3.51 20.95±4.31 3.96±1.74 2.25±0.84 14.39±2.51 19.95±4.31 35.96±7.74 42.25±9.84对照组 46 14.25±3.63 15.39±3.84 3.87±1.31 3.68±1.24 14.25±2.63 15.39±3.36 35.87±7.31 37.68±7.68 t-0.186 6.500 0.279 6.426 0.259 5.635 0.057 2.472 P-0.852 0.000 0.780 0.000 0.795 0.000 0.954 0.015

2.2 治疗有效率对比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7%,对照组为80.43%,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治疗有效率对比[n(%)]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17.39%,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目前随着我国高速发展,各种意外所造成的急性创伤发生率较高,尤其在近年来以上升趋势增加,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威胁。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因为意外创伤而出现死亡的例数高达70 万,病人往往容易出现大出血,主要引起原因为脏器破裂、消化道出血等[2]。在出现此类情况时往往需要输血急救,从而保证患者的血容量正常,防止发生失血性休克,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急救输血方案中存在不同分歧,同样不同的输血方案对于患者的影响也有不同。因此本文为了进一步得出更具优势的输血方式,试对大量输血和少量出血进行研究对比,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临床中创伤病例的增加导致急救中应用到输血治疗的频率也在随之上升,尤其对于部分失血量过大,甚至已出现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救治中应当立即采取输血,以改善其自身微循环,保证治疗顺利开展[3]。往往在急性创伤患者输血中,多采取库存血液,但是库存血液在长期的存放过程中会导致凝血因子的数量降低,虽然不可否认对急救有至关重要的帮助,但是在输入患者体内后会对体内原本的血液进行稀释;另外如果库存血液未经加温,在注入患者身体后会导致低体温症发生,这些异常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导致血管内弥散性溶血[4]。由此可见,在输血过程中需要对输血量以及输血对象进行慎重评估,这对整体的治疗效果有着深远影响。

患者治疗前的凝血功能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凝血水平高于对照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比较治疗有效率,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0.43%,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17.39%,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分析为:对于急诊创伤患者需要输入血液制品,尤其在严重创伤患者中输入的总量往往更大。虽然在接受输血后的患者生存率有了提升,不过离预期目标直仍有一定差距[5]。在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当患者出现严重创伤时有较大可能引发凝血功能障碍,这在无形中加剧了患者病死的可能性;因此改善凝血功能是输血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采取大量输血救治创伤患者时,首先可以改善凝血功能,因为大量输血强调减少血制品输入,这会有效降低大量晶体液的应用;因为大量晶体液在临床中容易造成稀释性凝血功能紊乱[6]。除此之外,采取大量输血还可以降低患者出现脏器功能衰竭的可能性,另外对于感染的发生率也有显著降低。同样在进行小量输血时,容易引起较多并发症发生,其中以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例,在小量输血患者中容易出现;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血制品的使用量较大,从理论上来讲会导致并发症出现。

从目前整体的治疗大背景来看,虽然大量输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凝血病发生率、减少血制品应用,对于创伤患者的病死率有较好控制。但是从目前的实际应用来看,患者出现低体温、酸中毒等仍然占有不小比例,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治疗标准来对临床大量输血进行指导。在进行大量输血时,对于血液制品的合理应用比例亦未做到明确规定,此外还有血液输入的模式,在各地医疗机构间存在不同,由此也引发了较大争议[7]。最后对于大量输血的研究理论多数来自于得以生存的患者,但是对于短时间内出现死亡重症创伤患者,如何实施大量输血仍然是个疑问[8]。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大量输血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是其在应用过程中遗留的问题仍然亟待解决,需要在后续的临床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共同克服这一难题。

综上,急诊创伤患者在采取大量输血可改善凝血功能指标和治疗有效率,另外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例数有效率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