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财务风险的内控防范措施探讨

2020-11-27 07:02祝燕华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9期
关键词:管控国有企业财务

祝燕华

(丽水市旧城改造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丽水 323000)

在国有企业的运营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方面的财务风险问题。这些财务风险问题的形成主要就是受到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制约。其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就是管理能力、财务风险意识等。而外部因素就是受到市场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财务风险可能对各项生产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没有引入相应的方法策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务内控的效果,不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基于此,国有企业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十分重要,需要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对全过程的监督管控力度,才能减少损失,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

一、加强国企财务风险内控防范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工作时,大部分都会以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基础指标,还需要做好财务监督与风险管控的工作。通过完善全方位标准化财务内控机制,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梳理,注重对关键点的把握,加强业务活动的管控力度。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从多元化的角度入手,针对不同的项目进行统筹管理,对各个岗位的日常工作进行约束与监督。如果某一个部门的工作产生了问题或差异,就需要做好预算的调整工作,确保达到预期发展目标,提升财务信息的实效性。所以,国有企业要想防范财务风险问题发生,就需要以内部管控作为基础内容,尽早识别各个环节中蕴藏的问题,并且从多个角度入手,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及时提出相应的策略,减少对生产活动产生的影响。对于内部管控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需要做好会计信息资料与数据考量的工作,确保各项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尽快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此外,不管是采购管理工作、设备管理工作还是资金支出,都需要以完善的内控管理机制为基础,才能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企业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力度,能转变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落实基本责任制,提升整体的管理效能。

二、国企财务风险内控防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内控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在运营发展的阶段,更加注重如何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忽视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长期规划。许多管理人员都对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没有做好内部管控制度的建设工作。企业进行内部管控工作,主要就是对整个企业以及财务部门进行运行管理。如果企业的内部管控制度不健全,就会导致企业的运行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由于存在制度不规范的问题,导致内部管控的作用不明显,财务人员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企业需要实现制度化与规范化的管理目标,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二)监督制度流于形式

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都会建立许多管理规范制度。但由于开展的活动较多,监督工作有所松懈,受到许多方面问题的影响,导致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与规范无法落到实处。在监督制度缺乏的背景下,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容易产生漏洞。究其根本,主要就是因为内部管理人员监督不严格的问题。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无法满足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需求,综合能力都需要得到提升。此外,有些员工还存在工作随意性较强的问题,没有积极的配合开展内部管控工作。在制定监督管理制度时,也没有结合国有企业的具体人员情况,使得制度的推行面临更多的风险问题。由于监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化,使得财务监督执行力不高,制约监督制度的有效运行。

(三)风险管控意识不强

首先,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如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执行力不足等。大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制度不出现问题,就可以开展正常的运行活动,存在风险意识不强的问题。基于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当中,提升风险管控意识属于企业管理人员的必备素养,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属于基础的内控目标。若相关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不足,没有根据企业的基本情况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策略,预测能力不足,就会影响财务管理的效率。其次,国有企业没有为员工普及财务风险防范与内控管理方面的工作,员工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没有将财务风险管理与本职工作融合,也没有意识到风险防控对企业产生的危害,无法实现长远稳定发展目标。

三、国企财务风险的内控防范措施

(一)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为了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机制,就需要充分了解内部控制的改革政策,并且结合企业的基本情况,不断落实内部管理制度,对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按期完成。在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实现相互监督的目标。在打造良好运营环境的同时,为财务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逐步完善内控预算机制,开展合理的预算编制工作,分析国有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开展资金收支的合理规划工作。在完善财务制度与执行的阶段,需要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提出各项传统制度中不合理的问题,还需要补充财务漏洞。利用内部控制制度,提升整体管理效率与质量,并且将国有企业的发展情况展示出来,及时洞察财务风险问题,提出纠正策略。通过对财务资金的审核、监督与控制,做出科学化的经营决策,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利用。

(二)建立严格考核体系与监督体系

针对国有企业不严谨的监督管理机制,需要完善监督体系,并且对内部的工作情况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各项工作出现监督管理力度不足问题时,财务人员就需要做好考核工作。这不仅仅会导致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还会出现评判误差的问题,整体的客观性较差。基于此,就需要做好监督与考核方面的工作,并且培养更多专业的考核人员。为了确保财务风险防范策略的实效性,做好内部管控工作,就需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的分项考核工作,总结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与价值。只有采取更加真实与客观的监督与考核方式,才能将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现出来,并根据发展中存在的需求问题,将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体系出来。在完善奖惩机制的同时,对不同岗位人员工作进行约束,确保权责利统一性,进而提升财务内控管理的效率。

(三)强化资金管理力度,优化内部资产结构

国有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力度,能有效降低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在开展内部管控工作、获取等价物品或是现金流管控时,若采用的管理策略不合理,就会引发财务风险与经济损失。因此,在完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从多元化的角度,分析企业财务内部环境的基本情况,编制战略发展资金分配计划,不断加强资金管理力度。此外,企业需要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优化内部组织结构,避免出现外部宏观投资与内部经营需求不符的情况。在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务必要完善预算监督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此外,为了缓解国有企业的资金压力,需要做好应收账款签订的工作,对合作企业的资质进行考察,选择信誉度较高的企业,确保资金成本使用的平衡性。此外,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督,避免出现随意使用资金的问题发生,保证客户信用情况分析与评估的全面性,对赊销的额度与资金回收时间进行把控,提升国有资产的安全性。

(四)明确管控重点,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

国有企业在建立内部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财务管理的范围与重点内容,并推进各项运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企业可以结合各个环节中蕴藏的财务风险因素,监测日常活动中蕴藏的风险问题,分析经营模式与融资结构,充分了解管理的对象以及范围。采用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形势,加强对风险突出项目的把控力度,还需对风险变化的效果进行评估。为了进一步提升内部的管理效率,就需要加快财务内控信息化建设的脚步。通过实现财政系统与业务系统的融合,加快内部信息的共享速度,完善财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国有企业需要以财政业务为基础,引入财务软件,加强动态化监督力度。此外,在对内部信息化管理方式进行研究的同时,还需要做好财务内控制定体系的建设工作。借助先进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系统,优化内部管控模块,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做好财务风险的监督与预警工作,从源头上杜绝财务风险问题发生。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在运营发展阶段,应当立足于基本情况,加强内部管理力度,并注重防范各个流程中蕴藏的财务风险。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提前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意义,逐步完善监督机制,推动内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在做好财务风险评估工作的基础上,提前掌握引发风险问题的动因,编制合理的应对方案,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力度,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为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制定提供准确依据,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管控国有企业财务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水利财务
失控还是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