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高含水期提高开采经济效益的技术探讨

2020-11-27 20:00高文喜
活力 2020年20期
关键词:高含水油藏油井

高文喜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大庆 163000)

引 言

伴随石油工业快速发展,油气资源开采技术的质量显著改善。而油田开发同时也进入高含水期,要想保证石油资源开采安全,就要求对稳油控水技术加以优化,进而获取可观的生产效益。基于此,文章将油田高含水期作为主要研究背景,重点阐述与稳油控水技术相关的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一、高含水期油田特征

在石油开采作业逐步开展阶段,大部分油藏均进入中后期的开采阶段,进而出现油田存在较高含水率的情况,直接提高了开采作业的耗电量,而且在动力设备电能能耗增多的同时,油田的生产成本也明显提升。要想满足油田生产经济性指标要求,有必要将稳油控水技术引入其中,优化采油效率并实现产能提高的目标,获取更多经济效益。面对油田含水量偏高的问题,管道和设备也严重腐蚀,很容易增加泄漏概率,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发生以上问题后,会直接影响油田生产,为此要综合考虑具体状况改善相关技术,确保稳油控水。当油田开采进入高含水期,油井的生产用水量也将随之提高,安全隐患诸多。

二 、高含水期油田开采难度分析

(一)开采困难

以科学角度分析,地下油田为天然碳氢化合物,而且表面下方以液体为主,甚至存在气体。为此,受地质环境不同的影响,各层油田差异十分显著,各层石油资源的储备质量也有所区别,直接增加石油的开采难度。

(二)水控难度大

对于油田的高含水期,其含水量显著提高,使得水油比例提高。若吸水率片面提高,必然会对石油的质量产生影响。若未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也会制约石油开采作业的开展。所以,在油田高含水期,水控难度会随之提高。

(三)石油化工仪表故障率高

通常,可将石油化工装置细化成五种类型,即切断阀、温度仪表、流量表、压力仪表、调节阀。在开采油气资源的时候,不同类别仪表的作用均十分重要。特别是油田高含水期,石油化工装置仪表很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而使其报警功能被削弱,进而增加故障发生率。

三、高含水期油田稳油控水增效技术

(一)油藏开发技术

1.地震和测井等综合性描述技术

超低渗透油藏中,砂体比较细小,油层的地质情况复杂,较其他油藏类型分布有更多的断层。这些特点都使原油的开采难度增大。要使开采技术能够顺利实施,就要对地下岩层的分布情况进行准确测算。利用地震分辨技术可以将地下岩层的小幅度变化测量出来,便于后续开采方案的制定,而利用测井技术则能够使油藏的解释符合率得到提升。对油藏地质情况的描述技术将油砂体作为描绘单元的单位,能够使油藏的开发更加顺利。

2.产能预测技术

在开采前要对油藏进行产能预测,以分析其能够生成的原油产量,进而进行经济效益的估算,使油藏开发能够产生商业贡献。对产能进行预测还有利于开发方式的制定,实现油藏开发效益的最大化。随着经济和信息化的发展,目前,油藏的产能预测工作也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测算技术人员以油井的测量信息作为分析的基础,进行敏感典型参数分析,然后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油井模型的建立。接下来使用三元分析法,使产能的版图得到更加精确的分析,从而进行油田开发方案和技术的筛选。在进行油井开钻时,也需要产能预测工作的跟进,以便根据开采的情况随时对开采方案进行修改,使油田产量得以提高。

3.井网优化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使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规模得到提升,形成超大规模低渗透开采油井。这种技术模拟裂缝发育的特性,对井网形式进行优化,让开采工艺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价值,提升开采效率。目前国内选用的井网优化形式中,菱形反九点井网是应用最广的。

4.超前注水技术

超前注水技术对于导压性能差、天然能量小的油层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因此超前注水技术比较适合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这种技术要在油藏开发的早期进行使用,这样可以使地层压力能够在开采技术的应用中保留下来,并使油藏受渗透率的影响减小。在油层具有较大的层间距时,应当采用分层注水的方式使油层中的原油率增加。在进行注水操作时,要沿着缝隙进行。注水井要根据缝隙的位置进行设置,并使注水井均衡分布,提升注水技术的精准度。可以利用设定注水拉水线的方式来使注水操作更加精准,提升注水技术的效用。

5.压力系统优化技术

在进行油井开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的开采启动压力和产油情况,对油井的状况进行分析,制定方案降低油井的流动压力,使油田的开采效率提升。流压的降低操作要进行精密的计算,使原油的流动性减弱,粘性增加,并对压力有更高的敏感度,从而降低开采难度,提升原油开采的效率。

(二)采油工程配套技术

1.精细注水技术的应用

对油田高含水期的稳油控水技术进行优化处理,促进石油资源开采的安全性,最重要的就是要求石油企业对内部员工加以指导,对石油地球化学勘探模式进行合理应用,进而对各层次含油量进行精准探测。而石油地球化学勘探模式,即在对岩石探测的基础上对其内部的含油量进行勘探,通过对化学原理的运用对内部油气聚集程度与运移情况进行系统分析。随后,需结合石油成分对油藏点、石油资源聚集带、泄漏带及露头进行探测。另外,石油企业要科学合理使用精细注水技术,使注水合格率不断提高。基于信息化背景,精细注水技术系统要求配备相应的智能配水器和测控仪器,使得系统可顺利深入地下油层,对地下的注水量加以核算,更好地达到注水精细化发展目的。除此之外,应选择使用精细注水技术对油田地质展开研究,对各层次含水量进行细化分类,依托智能化配注器自动化地管理注水井。需要注意的是,还应当将智能测控仪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向地面监控设备及时传输地下的注水情况,最终达到全程监控石油开采工作的目的。

2.堵水技术的改进

为有效规避油井被淹或是见水情况的发生,最重要的就是对堵水技术进行改进处理,确保高渗透出水层风度的合理性,进而对油井内部含水量加以控制,更好地达到稳油控水目的。与此同时,石油企业要结合具体状况,对堵水管柱进行调试,保证堵水方案设计的合理,尽可能减少单井的产水量。除此之外,石油企业要将化学堵水剂加入其中,使得高含水区域被封堵,增强油气资源开采的持续性。

3.石油化工仪表配置的全面优化

针对高含水期的石油,要想保证油气资源开采更加安全,就要对石油化工仪表的配置进行必要优化处理,不断丰富仪表监测报警的功能。特别是温度仪表,相关人员要综合考虑测温期间差异,对量程的范围加以控制。另外,工作人员要依靠量程的差异读数,科学调试温度仪表,使其工作性能明显改善。如果是压力仪表,作为相关人员要对压力变送器以及差压变送器加以优化,保证器件配置的合理性。如果是流量表,工作人员就要保证电流方式设置的科学性,对量程进行合理选择,并对测量的误差加以控制。针对调节阀与切断阀,则要充分利用CRT 技术对模拟信号进行准确的输出处理,若实际输出信号与标准要求吻合,即可表示调节阀与切断阀并不存在问题。一旦信号有异常,即证实调节阀与切断阀有故障,此时就要及时采取返修措施。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还要将监测报警装备安装在石油化工仪表上,对不同类别仪表预警的功能展开实时监测,若有异常问题发生,应马上采取维修手段。

结 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含水期油田稳油控水技术的改进,能够更好地实现石油资源生产的安全性。为此,石油企业要充分利用石油地球化学勘探模式,在对各层次含油量探测的基础上,依托精细注水技术,使得注水合格率提升。并在堵水技术改进的同时,科学封堵高渗透出水层,对油井含水量加以控制,以达到稳油控水目的。除此之外,要对石油化工仪表的配置进行优化处理,保证仪表监测报警的功能得以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油田在进入高含水期后生产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高含水油藏油井
HD高含水油田水平井适应性评价研究
高含水油田聚合物驱注入工艺全要素评价分析
低渗透油藏C02吞吐选井条件探讨
捞油井捞油周期优化与捞油管理研究
油井遭袭
油藏开发地质类型问题研究
关于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对策探讨
玉米淀粉水解液的制备及对油藏中产甲烷菌的激活
玉米淀粉水解液的制备及对油藏中产甲烷菌的激活
反复见水井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