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高含水油田压裂经济效果的对策分析

2020-11-27 20:00
活力 2020年20期
关键词:油层油井储层

李 佳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大庆 163000)

引 言

油井压裂工艺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实现对油层渗流情况的改善,而在油井产量的处理中,增产措施依照油田的产量上涨情况进行优化。由于油田在进入特高含水期的时候,其压裂对象是基于一次加密抽油到整体井网的改变,所以二、三次井网的改变与转移会导致剩余油的分布情况变得复杂,井网之间的含水量差异也会相应变小,含水量贡献程度就会降低。因此,现阶段我国的石油开采工作需要通过对压裂工艺的优化,实现压裂效果的提高,进而才能推动压裂标准与压裂水平,实现压裂效果的增强。

一、井下压裂工艺技术概述

井下压裂工艺技术是依照其油层水力压裂实现的,在井下压裂工艺中会形成多处裂缝情况,进而为了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压裂的施工过程就会与压裂施工设计及优选压裂设备相配合,实现对压裂效果的提高与优化。而在压裂效果达到最佳的时候,增产增注的效果较为明显。油层的水力压裂技术措施主要是依照其高压液体的变化而实现的,这就需要在井筒中注入高压,针对油层的实际部位进行裂缝的分析与处理,并依照其支撑剂进行支撑,始终保持裂缝的状态,提高储层的渗透率。为了更好地达到压裂的效果,在压裂工艺的实施过程中尝试通过破裂压力将裂缝转化为永久性裂缝,这样才能在输送泵达到更高的泵压条件时形成较好的压裂体系,推动压裂效果的进步与发展,满足油田的压裂需要情况。

二、压裂选井选层标准研究

(一)压裂选井标准

在常规条件下,对于压裂选井的标准有五个,一是在选井的时候应当针对周围的注水井进行主体薄层砂的处理,也就是厚注薄采,对储层进行压裂效果较好;二是同构对压裂井区的注采完善情况进行处理,在注采工作完毕之后进行对有效井动情况的处理,进而形成对压裂状态效果;三是选择发育较差的油层,提高整体油井产量情况,保证含水量低的油井进行压裂实施;四是选择厚度较大且储量较多的油层,对于油层受到污染的情况进行处理,保持其具有足够的含油量;五是对于差异较大的油层通过压堵结合的方式对单层高含水井进行处理。

(二)压裂选层标准

在压裂选层的时候,一般来说标准有三个,一是针对非主体薄层砂进行坨状分布选择,然后通过对外表层的发育情况进行处理,得到较好的实施效果;二是在一定能量来源的情况下选择发育较差的表外层,进行高渗层的处理效果,并将该层作为潜力层;三是针对井间沉积情况进行处理,不符合压裂条件的层位应当始终符合压裂潜力。

三、压裂时机的选择

(一)注采关系完善后,基于动用状况的改善实施的压裂

注采关系基于其实际调整情况应当通过原井网老井转注、补充钻井、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及低效井治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一次加密层系的处理与二次加密层系的处理,针对全区内不同的井口与注井周围的实际情况进行挖掘调整,形成余油分布规律,提高余油处理措施,实现对压裂效果及压裂效井动用情况的有效改善。

(二)结合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在断层区进行压裂挖潜余油

地质研究过程中,对于断层区内的压裂余油挖掘应当有针对性的挖掘效果,在技术支持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区内井的处理,实现对油水井的处理效果,在精细分析的基础上调整周围水井的实际情况,然后针对油井的开发效果,为整体油井开发提供更多方向与思路。

四、井下作业压裂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

(一)精选优化压裂液体系

为了有效提升井下作业压裂效果,在对油田进行压裂施工时,需要精心选择与油田开采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压裂液体系,针对井下作业的特点,选择新型可逆的压裂施工技术,如交联压裂液体系等,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油田开采增产需求,更能提升安全性,降低开采作业的成本。

(二)逐步转向大型压裂措施

针对低渗透型的油田开采过程,在开展井下作业时所采用的压裂技术应由常规性措施逐渐向大型压裂技术进行转变,从而有效提高油田开采产能,增强压裂技术的有效时限,更好地保持良好、稳定的产能效率,提升油田开采实际施工效果。

(三)体积压裂技术优化应用

在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优化应用体积压裂技术,能够有效增大油田储层裂缝的延伸范围,使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相互结合,形成统一的开采网络,促进油层致密度的显著提升。

(四)分层压裂技术优化应用

分层压裂施工是开展油田井下作业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利用分隔器等作业工具,实现油气田井下压裂的分层效果,更好地保障油田开采的安全性,促进油田开采的有序增产。

(五)酸化压裂技术优化应用

酸化压裂技术主要是通过在高于地表的破裂压力下,对其进行酸液注入,使其以人工干预方式形成裂缝,同时,利用支撑液对裂缝进行有效灌入,从而提高油气田储层的致密性和渗透性,实现油气田开采增产目的。

五、提高压裂施工效果的措施探究

(一)压裂施工效果的影响因素

首先,影响压裂施工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地质因素方面,在压裂施工过程中由于注采井网的不合理情况,会导致压裂施工效果下降,进而造成渗透率地下的情况。压裂施工之后,由于液体流动的施工厚度较小,泄油的面积也较小,所以高含水层中不能出现明显的增液、增油情况,所以单井的产量有所增加,但是并没有真正增加产油量,这也导致压裂施工后的含水层增产效果不明显,很难真正做到对施工效果的整体有效提高。

其次,压裂工艺设计与压裂施工质量与储层岩性不匹配的情况也是影响压裂效果的重要因素,压裂设计与压裂工艺不能满足岩性需求就会导致施工效果与渗透率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最后,压裂施工的过程中,压裂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压裂设计之间的关系较为明显,通过合理的压裂可以实现严密的组织与控制效果,在压裂情况完成后可以进一步达到预期压裂效果,实现对压裂质量的提高。

(二)压力施工效果提高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达到压裂效果,优化与提高压裂工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新技术新手段的融入,首先要优化压裂设计工作,保证压裂设计与动态资料等在油田生产开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针对油田中不同储层的岩性情况进行对不同施工效果与施工状态的处理,掌握不同状态下的参数变化,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开采,在压裂施工完成之前保证其费用情况,为进一步避免油田生产成本的增加,提高经济效益。另外,通过水力压裂的施工可以验证其水力压裂效果,得出生产数据后针对性地进行不同资料的对比,为后期开展压裂施工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数据依据。井温测井与同位素测井工艺技术也可以辅助获取更加完善的裂缝数据,通过对裂缝的正确评价,保证其压裂施工效果,在各种测试资料中完成对压裂下过的提高,然后通过对生产数据的投产,达到增产效果,创造经济效益。

结 语

总而言之,通过压裂效果的提高可以推动油井开采工艺的进步,基于注采关系的完善可以推动采油井压裂效果的进步,而在特高含水期的情况下,重复的压裂选择是推动油水井出现动态变化分析的主要基础,只有进行对精细地质条件成果的处理,形成对单砂层的指导效果,才能有效地指导压裂情况,推动压裂施工效果的进步与完善。本文就着重分析了压裂施工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压裂效果的提高提出了相应对策,为我国石油井下开采工艺的进步与发展提供更多思路方向。

猜你喜欢
油层油井储层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川中高石梯地区灯四段储层地震响应及差异性分析
捞油井捞油周期优化与捞油管理研究
油井遭袭
聚合物驱剩余油油层挖潜措施研究
锦45块老区边部潜力再评价及配套挖潜技术研究
反复见水井的治理措施
储层岩石颗粒大小对波阻抗反演的影响分析
低孔低渗地层损害原因与油层保护应用
“低阻油层”存在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