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联动模式探析
——以普洱市为例

2020-11-27 09:40何乔平
普洱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普洱图书馆资源

何乔平

普洱学院 图书馆,云南 普洱665000

随着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全面化,要获得较为全面的知识信息,迫切需要图书馆或者社区将现有图书资源进行整合共享。目前除了国家图书馆外,其他图书馆很难将所有的图书资源共享,因此就有了各种图书馆联盟的产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家对知识的需求。

一、云南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地州图书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云南各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地州图书馆的联动现状

近年来全国所有的图书馆为了便于服务读者,陆续形成了各种联盟,以便整合图书馆资源来提高服务效率。从纵向来看,国内最大的联盟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其他联盟又包括公共图书馆组织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各省级行政区也对应成立有相应的联盟。

1.云南地州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联盟缩影

云南的高校及公共图书馆基本上都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联盟,如云南省高校图书馆联盟,是由云南省内60多所高校图书馆于2012年联合成立,由教育厅主管,根据联盟章程和协议定期开展工作。作为云南省首个正式启动的高校联盟,云南省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建立,有利于信息资源的联合采购和区域图书馆的建立,促进联盟内各成员馆间特色数据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信息共享空间的拓展和资源的共建共享[1]。其他州市一级的图书馆联盟一般按地域来形成的较多,其中比较有示范作用的是成立于2017年12月4日的楚雄州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该联盟联合30余家联盟成员单位共同成立,组成楚雄州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联盟[2]。

2.普洱市各单位图书馆相互之间交流较少

普洱市图书馆学会成立于2001年,其成员包括普洱市(原思茅市)图书馆,普洱市直学校图书馆、各县级图书馆、思茅区(原翠云区)部分学校图书馆(室),初期成立时,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并未参与其中。整个图书馆学会工作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读者普遍能感受到的是除了文献资源的部分传递,其他并未看到更多的应用效果。其工作重心主要是以业务的交流性质存在,所以虽然可以算是联盟,但更具体的作用并未充分体现出来,也未形成良好的联动效果。

3.普洱市现有单位及个人资源需求较高

普洱市有健全的地市级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同时还有2所高校(2所为其他高校分校)、1所职业教育中心、1所中专卫生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及相应数量的中、小学及幼儿园等拥有图书馆(室)等单位。其中中小学、幼儿园等图书的藏书量少、开放程度小,并且很多学校的图书馆基本没有专人负责管理,没有固定编制,只是临时安排教师兼职管理。所以针对社会服务基本上除了在校生能基本满足外,对教职工及社会需求来说是不可能满足的。相对来说,在当地比较有实力和设施相对完善的图书馆为普洱市图书馆及普洱学院图书馆,这里可以从两个单位的资源实力对比看出当地的资源服务能力:

表1普洱学院图书馆与普洱市图书馆现状对比表(数据截止2020年4月)

从上表可以看出,根据两个馆的性质不同,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和资源量存在较多的差别,但职工人数和职称结构却形成了反向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公共图书馆作为独立的行政机构有别于学校图书馆仅为一个教学辅助部门,两者的定位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服务的时长和服务效果也不同,但也正是有了这些不同,才有机会形成一种互补的态势。

(二)云南各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地州图书馆联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图书馆联盟仅停留在表面

图书馆联盟的作用对于很多地方来说还流于形式,或者双方达成的合作方式,并未深入到图书馆的管理及各馆的读者服务中。比如现在普洱市图书馆与普洱学院图书馆也签署了文献传递协议,普洱市图书馆也升级图书馆管理系统,使普洱市图书馆和九县一区图书馆书目在同一系统平台上查询。但普洱各县区之间距离较远,如果想要靠公共图书馆与区、县级图书馆进行文献传递也有不少的困难。如普洱学院图书馆和普洱市图书馆都没有形成联合目录,虽然也纳入考虑过,但因系统平台不一致等原因,并未进入实施阶段。这样即使形成联盟,也没有实际的效应。

2.小型图书馆编制和经费缺乏

一些中小图书馆,特别是中小学、幼儿园图书室,基本上都由其他工作人员兼职每周开放一定时间,没有固定的岗位编制,也没有工作量及考核要求,多数还不能称为图书馆,只能叫图书室。其建设的原因仅为考核或评估时,需要按要求完成考核指标图书数量的时候,学校领导会鼓励教职工及学子捐赠,或者申请相应经费购买达到标准数量的图书,并不会注重考虑图书的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并且存放图书的位置一般都位于学校内部,也不利用提供社会化服务。

3.图书馆之间缺少共享资源的渠道

以普洱市为例,藏书资源较多的普洱学院图书馆、云南农业大学普洱热作学院图书馆、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图书馆、普洱卫生学校图书馆、普洱市图书馆、思茅区图书馆等,都有服务社会的职能,因各种客观因素,学校的图书馆不对社会提供借阅服务,这样就形成只有普洱市图书馆及思茅区图书馆能对外提供服务。但总体来说,学校的社会化服务如果没有引导型的服务渠道,那就只会形成表面共享,并不能深入到对读者的具体服务中。

4.图书馆没有发挥社会化服务的职能

图书馆本身应该为社会的发展服务,但就普洱市来说,市图书馆建在城北,前往在路上花费的时间较长,相对不便;思茅区图书馆虽然在市中心,但馆藏资源和服务能力有限;高校图书馆资源丰富,但藏书趋向学科专业化建设,一般都只服务于校内师生,不对社会开放;而中小学图书室则没有设固定管理人员,只限于简单的服务校内学生阅读需求。

二、地方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应发挥的联动策略

图书馆要充分为社会服务,可以采用社会联动服务的方式来推进资源的整合。在具体的实施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争取地方政府的主导和支持

有组织的把所有图书馆整合联动起来为社会服务,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争取让政府对图书馆联动模式进行主导,提出为社会服务的方案,倡议有能力的图书馆共同加入。有了资源整合的意愿后,安排好人力、物力,同时还需要经济支持才能继续开展,否则只能成为空谈。

(二)由资源丰富的图书馆牵头,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整合现有资源

要服务好社会,要有人牵头部门,牵头部门既要有丰富的社会服务经验,又要有丰富资源。资源整合后,才能整体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可以考虑由高校图书馆牵头来做。主要是高校图书馆资源一般都更为全面,高校图书馆有较多的读者用户,能更快的得到使用反馈及效率评价,以便做出更好的改进;同时,高校在校生资源较为丰富,可以鼓励在校生志愿者作为信息咨询员或者进行文献传递工作,同时按资源传递的数量获取一定的报酬,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经历,巩固信息素养,同时还可以增加一定的收入以改善学习条件。

(三)加盟图书馆提供各自优质资源,由专人负责

资源的提供和整合,必须要有专人负责沟通、实施。同时,每个图书馆也需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即掌握信息检索能力的工作人员。因为联盟服务的工作人员即要熟悉本馆资源,又要熟悉其他所有资源的检索、调度、整合和传递,为有需求的读者能做好咨询工作,并且能长期负责资源的整合和传递,尽量不用兼职人员,以免造成服务不到位。

(四)地方政府支持资源购买,更好地服务社会

在资源采购上,特别是地方特色资源,就需要得到政府支持,因为服务地方社会不是某一图书馆的事,而所购资源也是为当地服务。如普洱市,一般人到普洱最想了解的就是普洱茶相关的资源,而这些资源靠某一图书馆完整的收集还是不太现实。这样就需要政府主导,先把各馆的资源整合,然后再通过其他渠道,尽量全面的收集购买普洱茶相关的资源,然后通过不同的位置分布,先把纸质资源进行合理存放,再逐步形成电子化,这样以后不管什么地方的人,需要普洱茶相关的资源,只要进入联盟的检索平台,所有资源应有尽有,如果不能电子化的,也可以到就近的图书馆进行资源的获取。

(五)在政府支持下向地方所有单位、个人推广使用

好的资源建立之后,不能只是放着作为政绩,应该逐步向整个地区的单位和个人推广。相信只要有较为丰富的资源,能为单位和个人提供使用的便利,真正地为大众考虑,推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并且只要有便捷的反馈渠道,有较强的改进能力,能及时改进和完善平台功能和资源,那使用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六)提倡会员制和有偿使用,分担部分经费

在大众都接受资源服务后,就可以考虑形成会员制,比如所有注册会员可以实名并免费使用某些资源,但如果要深层次的服务的话,我们只要能做到及时提供优质资源,前期可以采用政府补贴的形式,对一些资源进行付费服务。但有些资源还是需要由资源索取者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好的服务。只有通过有回报的服务,那才能形成良好的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从收取的费用中直接分成给资源提供者,同时还可以预留一部分资金作为联盟的发展资金,以便在政府支持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地方图书馆如果想要发挥更好的作用,就需要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提高服务意识,进行资源整合。把所有的图书馆联动起来,集合各图书馆的资源特色,在整合所有的资源同时,发挥各馆的特色服务,从物理空间和位置服务上满足读者的需求,最终形成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普洱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去图书馆
“普洱”音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