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训练法应用到乒乓球初级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2020-11-27 03:14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表象乒乓球动作

(菏泽市定陶区第四实验小学 山东·菏泽 274100)

0 前言

表象训练法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利用视觉表象、声音表象以及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来提高加强学习者对所学动作的回忆性,使之在大脑皮层形成深刻印象。传统的乒乓球教学,一般都是动作技能的模仿与动作的定型来确定自己的动作标准,通过实战比赛、观看比赛来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而很少有通过视觉、心理的维度这几个方面来提高学习者对于技术的理解、认识和感受的,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乒乓球初学者快速、稳定、准确、有效、全面的掌握乒乓球的基本动作,于是研究将这新型的训练法运用到乒乓球的训练中去是否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菏泽职业学院专科2019级,抽取机电班两个班级的学生共90人,平均年龄18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乒乓球运动训练方面的文献资料和教材书籍,查阅运动心理学方面的文献资料和书籍,查阅表象训练法在其他体育运动训练教学中的应用,主要的方式是登录中国知网以及其他电子书籍平台查阅,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对本文的科学性提供理论基础。

1.2.2 对比实验法

(1)实验要求。在实验组(机电1班)和对照组(机电2班)的训练时间、训练教师、训练场地、训练器材以及考核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教学。

(2)实验项目。连续正手攻球1分钟、反手推(拨)球1分钟、左推(拨)右攻1分钟。

(3)实验周期。对连续正手攻球1分钟、反手推(拨)球、左推(拨)右攻技术进行32学时的学习。

(4)实验前的身体素质测试。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对两个班级进行身体素质的测试,按《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和计分方式进行测试。

(5)实验前的技术量化/动作评定测试。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对两个班级进行将要学习的技术动作测定,主要包含量化成绩和技评。

1.2.3 表象训练方法

(1)动作学习的训练。教师做标准示范动作,让学生建立整体的动作表象。学生自己根据脑中所留下的“痕迹”进行动作的模仿。教师出示动作分解图片,做动作的不同时刻,身体的不同姿态,清晰的给学生们展现。学生再次模仿,同时教师及时指出要点和错误的纠正。把准备好的慢动作分解视频和慢动作三维空间下的3D视频播放给学生们看,此过程尤为重要,是建立表象的关键因素,然后学生拿拍做重复练习。

(2)复习和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坐或仰卧的姿态,把眼睛闭上,开始深呼吸,使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于身体某一点,这个点从头部开始一直到胸部到腰部到腿部,然后到四肢。体会冥想每天学习过的乒乓球动作要领,脑中反复做练习动作。想象自己在实际场景做动作时,不同方向、不同方位的自己,产生立体感,并细节分析、矫正自己的动作。放松1~2分钟,做几次深呼吸,注意力逐渐回到现实中,慢慢睁开眼睛。课上教授学生的表象练习方法,课后一定要求学生进行适当的复习,特别是睡前要进行一次表象的复习(方法如上)。

1.2.4 数理统计法

利用 Excel、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Access、StatisticalAnalysis System(统计办公软件)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可以直观的看出数据的意义,加以分析得出我们要研究的内容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学生在实验前各项数据

2.1.1 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基本素质的各项指标情况

对两个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测试,按《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和计分方式进行测试(选取部分项目)。测试之后,用统计学进行处理,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各项的结果表示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说明这两组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和身体形态指标均在同一水平,无明显差异。

2.1.2 实验前两组学生乒乓球基本技术量化各项指标情况

对两个组学生进行乒乓球的基本技术的测试,按正手攻球、反手拨/推挡、左推(拨)右攻的个数进行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时间、测试地点、测试器材以及评定教师和评价标准保持相同,测试之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各个项目的t值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这参加对比实验的两组学生,未学习乒乓球之前基本技术都几乎在同一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乒乓球基本技术量化各项指标情况(实验前)

2.1.3 实验前两组学生乒乓球基本技术动作标准评定指标情况

对两个组学生进行乒乓球的基本技术的测试,按正手攻球、反手拨/推挡、左推(拨)右攻的技术动作标准进行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评定教师和评价标准保持相同,测试之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各个项目的t值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这参加对比实验的两组学生,未学习乒乓球之前基本技术都几乎在同一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乒乓球基本技术动作标准评定指标情况(实验前)

2.2 两组学生在实验后各项数据

2.2.1 实验后两组学生乒乓球基本技术量化各项指标情况

数据结果是最能给人以信服的要素,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经过对比试验之后的两个班级同学,再次进行测试,其结果证明两班存在差异性(见表3),实验组的各项成绩要比对照组的各项成绩好。

表3:实验组和对照组乒乓球基本技术量化各项指标情况(实验后)

2.2.2 实验后两组学生乒乓球基本技术动作标准评定指标情况

经过对比试验之后的两个班级同学,再次进行测试,其结果证明两班存在差异性(见表4),实验组的各项技评成绩要比对照组的各项技评成绩好。

表4:实验组和对照组乒乓球基本技术动作标准评定指标情况(实验后)

无论从量化成绩来看,还是从技评成绩来看,实验组的各项成绩要比对照组的各项成绩好,由此可以间接证明,表象训练法的训练效果更优于传统的普通训练方法。

2.3 实验效果分析

2.3.1 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方式)上来看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想要很好的把表象训练法实施下去并且实施好,那么对教师来说,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都需要更好的控制和掌握,其中要注意的是在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听觉、视觉的刺激,以及心理的反响,怎样能够更好的把眼中所看、耳中所听转化,在大脑中形成表象,并不断重复加深印象。

2.3.2 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

因为表象训练大部分是作用于学生心理,所以有助于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的效率,这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所学的内容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通过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的教学,使学生对技术动作首先产生兴趣,然后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注意度。实验表明,通过反复有规律的集中思维活动表象训练,能够促进正确运动动力定型的建立,进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3.3 从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运动技能心理形成方面来看

(1)运动技能方面。运动技能是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一种能力。包括大脑皮质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性.即指在空间内正确运用肌肉工作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的活动能力,是形成运动技能的条件。从生理学本质上来看,运动机能是建立复杂的、锁链的、本体感受性条件反射。简而言之,在学生接受各种信息的时候,这些刺激(信息)就会以冲动的形式,经由传入神经传输到大脑中枢,并在相应动作的中枢留下这些“痕迹”,这些“痕迹”在大脑中进行整合,将这些获得到的信息传输到效应器,从而就形成各种所学动作。那么表象训练法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加大信息对神经的刺激,产生更大更多的冲动,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比普通教学方法更印象深刻的记忆,这包括大脑记忆和肌肉记忆。

(2)那么运动技能的形成,从心理学方面来看,一般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泛化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靠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来完成的,那么需要教师用标准的示范(或视频影片资料)和正确的讲解来给学生产生记忆;第二,分化阶段。此阶段是在学习了动作以后,自己通过回忆进而产生刺激,是对动作表象的更深一层的认识,能够更准确的调动肌肉群参与活动,能比较协调的完成技术动作;第三,巩固阶段。视觉和动觉一起作用,教师针对学生动作技术的一些细节错误,进行纠正,校正肌肉进行运动,使学生能够尽快的达到或者接近所要达到目标动作的标准;第四,自动化阶段。这个阶段是动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是肌肉形成“动作记忆”的表现,此阶段学生能够标准且自然地完成技术动作,这个阶段一般需要很长时间的表象训练和机械性训练才能达到。

2.3.4 从运用表象训练法的心理层面上来看

由于表象训练法多利用视觉、听觉和心理等产生的影响进行教学传授,因此表象训练法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事实上,任何一种运动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视觉表象和动作表象,这两种表象同时存在于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本次的对比教学实验中,特让菏泽职业学院的教师运用“动作示范”,“观看图片、视频”,“声音与画面结合”等训练方法,让学生主动的在大脑产生一个视觉表象,同时回忆刺激与大脑中的动作表象相结合,如此,通过重复多次的动作练习,就能够使相关肌肉和相关的关节产生“记忆”感知,进而能够掌握完整的相关技术动作。总之,表象训练可以将视觉表象、动作表象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不同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更快的达到正确的动作标准。能够提高心理的稳定性,从而促进技术的牢固掌握。

2.3.5 从表象训练法与教学目标、学习环境的关系上来看

(1)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在备课上,教师认真分析现有的教学条件,细心研究各学生具体情况的条件下精心设计训练方法、组织实施,这符合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这种新型方法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了多种教学的优势条件在乒乓球运动教学训练中的良性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有学习的动力,而且学习心情愉悦。师生之间之间又相互影响,学生之间相互鼓励,教学效果显著。

(2)优化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上一般都是以教师授课,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即使教师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能够使一部分学生参与起来,但整体看学生还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而表象训练法则是自觉主动的思想活动为主,即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学生自发的在脑中建立、巩固和回忆动作表象,重复进行练习。这也意味着,这种训练方法需要学生有意识的主动地去进行这个活动,从而加快促进动作技能的掌握。这种训练方法可以避免学生一直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示范、讲解,而是“反客为主”主动的去接收信息接受知识。从而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这样对巩固所学技术动作也有积极的作用。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使用表象训练法教学的机电1班(实验组)取得的成绩、对动作技能的掌握更好,他们在训练时间、场地、训练量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成绩。

(2)表象训练法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注意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更快的达到正确的动作标准。能够提高心理的稳定性,从而促进技术的牢固掌握。

(4)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可以使多种传统教学的优势条件在乒乓球运动教学中达到一个良性的结合。

(5)可以避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的看教师的示范、讲解,能够让学生活跃思维,开拓创造性,这些对巩固学生所学的乒乓球动作和技术有积极的作用。

(6)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快速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够更好的帮助乒乓球初学者快速、稳定、准确、有效、全面的掌握乒乓球的基本动作技术。

3.2 建议

(1)施教者(教师)在授课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例如:视频、图片等。

(2)在练习过程中,经常提醒学生,提高注意力,放松心情、调节好情绪。在进行初步教学前,要和学生介绍一下此训练方法的作用和原理过程,让学生基本认识并了解这种训练方法。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动作标准化、规范化,能够做到正确的动作示范与讲解,发现学生的错误以后,教师要及时的纠正,并帮助学生改正,要让学生始终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表象。

(4)形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猜你喜欢
表象乒乓球动作
乒乓球悬浮术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靠拢的乒乓球
动作描写要具体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