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人育心,PBL项目式劳动教育提升德育效果的实践研究

2020-11-27 02:32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周杰敏
师道(教研) 2020年11期
关键词:劳动德育效果

文/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 周杰敏

劳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曾经,劳动是改造思想的重要手段,证明其确有成效,但随着时代变迁,过往的教育模式也存在德育效果渐被弱化的趋势,加之劳动过程会带来的负面身体感受,部分现代青少年学生没有认同劳动为之带来的正面影响,随之,劳动教育呈现开展难度大、德育效果不明显的现实状态。笔者进行了项目式劳动教育的实践,提升了劳动的德育效果。

一、给劳动德育活动焕发新生

近两年,为适应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国家不断推进劳动教育的发展,倡导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以劳育人。传统的德育活动也有劳动的一席之地,可是无论是在学校里安排做劳动值日、在家里做家务还是组织社区的帮扶劳动等德育活动,学生对此并不领情,认为这是被安排的、辛苦的、耗时间的事情,但是经过PBL模式处理的劳动德育活动,学生则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与活动反馈,这给德育活动带来新的启发。例如,农耕劳动主题活动,这是一项体验农业生产的德育活动,很多地区提倡学生接受的“学农”实践活动,但也有反对的声音:用传统的耕种方式体验农业生产,这是无意义的“吃苦教育”。学生如果只是在劳动中摸摸农具、出出汗,这意义确实寥近于无,但是经过PBL模式处理的教学实践,农耕劳动教育课堂给学生呈现的是一片土地,学生为土地做出规划,学生为实现心目中的目标在土地上投入学识、思考,并甘愿为之付出体能,土地被耕作后即时以不同的形式给学生呈现成果。学生为活动不断地投入,心理活动也在不断地产出,心脑体验逐渐加深,直至德育内化。

班上钟同学在课后总结道:“认识水稻的课程上,我们了解了水稻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大家还画了水稻的结构图,清晰地了解到原来平时吃的米是这么来之不易。劳动搬运的干稻草还能废物利用作为大自然的天然肥料,以前的我简单认为,施肥只用化学肥料就可以了。我们团结有序组织劳动,看到最后的劳动成果,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时候,我才体会到,原来劳动付出并不完全是吃苦的,也是来收获快乐的。”

案例:粒粒皆辛苦——稻作农业劳动实践活动

二、PBL项目式劳动教育的实施模式回归自然,让德育效果扭亏为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许多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指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PBL项目式劳动模式能够满足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需求,鼓励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劳动,过程强调其行动力、参与程度,重视其体验效果。

曾经有一位学生在参加了PBL模式下的茶艺艺术性劳动后,在活动思考和反馈中写道:“这样的生活才是我希望的生活形式,而在上课之前,我并不知道。”

在PBL项目式劳动模式里的体验,不停留在观看、揣摩的层面上,也不止于“眼看、耳听、鼻嗅、口尝、手触”的五感体验,而是追求通过自我体验方式下获得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再由心理活动生成德育,以达到育人的成效。

猜你喜欢
劳动德育效果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