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曲在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探研

2020-11-28 00:13曾大地
成才之路 2020年33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声乐戏曲

曾大地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衡阳 421008)

在声乐艺术发展中,歌曲和戏曲的发展一直是相互影响的,特别是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民族声乐发展总是和传统戏曲的发展相互结合,存在着伴生性,各地民歌也往往与地方戏曲存在一定的交叉相似性。因此,在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教师不能忽视地方戏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与地方戏曲之间的联系

1.相互借鉴的关系

受社会条件、历史条件、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音乐教育与地方戏曲在创作取材上有着一定的同质性,这样就满足了其在创作内容的取材上相互借鉴的发展可能。同时,音乐教育与地方戏曲存在相似的声乐审美需求,因此在创作的表现风格、审美风格上异曲同工,为相互借鉴提供了可能。而且,传统地方戏曲的群体性演唱特色所形成的流派,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多样化发展态势,存在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这又为个人音乐表演提供了可借鉴的形式。

2.传承和发展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音乐教育与地方戏曲的融合是对戏曲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一些地方戏曲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加需要加以保护。我国音乐和地方戏曲具有相同文化根源的内容。例如,结合传统戏曲元素所创作的歌曲《断桥遗梦》就具有明显的戏曲特征,在曲调上虽然结合了戏曲元素,但整体曲式结构比较稳定,依曲唱词能够唱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因此,在开展音乐教育时,教师有必要将地方戏曲与音乐教育进行融合,让学生通过学习地方戏曲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二、地方戏曲在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要求

1.创新思路,推动职业院校音乐人才培养

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新时代音乐创作和表演人才,在当前的音乐教育中,特别是民族声乐教育及流行音乐教育中,往往融合了一些美声方面的练习方式,但是却忽视了我国传统音乐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从当前来看,一些戏曲化的元素在声乐表演中的应用往往可以引发听众更多的共鸣,这代表着大众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因此,在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对地方戏曲有更多的了解,并收集地方戏曲资源,加强对传统地方戏曲元素的分解,明确地方戏曲元素对于音乐教育的作用,在教学中从多个层面融合地方戏曲的应用,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学生产生音乐创新发展的动力。这样,才能使我国音乐教育获得全面的创新和发展,与戏曲文化传承产生均衡的发展成果,进而使地方戏曲和现代声乐创作、音乐表演相得益彰。

2.辩证思考,实现对地方戏曲元素的转化应用

当前,在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中,教师需要采取辩证的思考方式来对待地方戏曲元素,并结合音乐教育的需求来创造性地应用地方戏曲元素。首先,传统地方戏曲元素需要一定的转化后才能有效应用于音乐教学中。其次,传统地方戏曲元素中,一些表演行为过于偏重“演”,这些元素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上。这是因为现代民族声乐的表现还是集中于“唱”,因此需要教师有侧重地采取实用性评判标准,客观地融入传统地方戏曲中的相关元素。这样,将有助于现代民族声乐作品的丰富艺术表达,并且不偏离民族声乐本身,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有很强的实用性意义。

三、地方戏曲在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1.开发地方戏曲资源,开展声乐编创教学

在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中,声乐编创是较有难度的一项内容。从近些年来看,很多带有戏曲元素的歌曲都获得了大众的普遍关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地方戏曲资源的开发,开展声乐编创教学。比如,对基于传统戏曲的内容资源要进行深度挖掘,并在作曲上借助我国传统戏曲的曲调特征,将民族化的声乐创作融入到非常稳定且具有民族特点的曲调中来,构成戏曲创作的曲词关系,这能为现代声乐创作提供可以直接参考的曲调创作依据。这样,既有助于科学地展现出现代声乐作品自身的民族性,又能增强其在声乐表现上的适应性。也就是说,传统地方戏曲在声乐创作上,特别是在编曲上为现代声乐探明了道路,选择了适宜我国汉语文化环境下的作曲方向,可以为推进职业院校音乐教育提供新的参考。

2.学习戏曲板式变化,促进民族声乐教育发展

音乐创作要立足我国的文化艺术环境,并适应汉语元文化环境下的艺术创作环境,适应我国大众的审美需要。这就要求音乐专业学生系统学习传统地方戏曲的板式变化。地方戏曲中存在导板、散板、慢原板等不同板式,在现代声乐的创作和表演中,这些都能够被引入其中,呈现出非常适应于歌曲情绪变化的板式,达到非常好的情感渲染效果,并彰显非常强的艺术表现力。例如,歌剧《江姐》中有一段是“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就结合戏曲的板式变化形成了从慢板到中板,并在歌曲中段部分形成了紧拉慢唱的形式,类似戏曲演唱手法,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3.学习戏曲审美特征,强化音乐教育感情渲染

传统地方戏曲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平和”“中正”“典雅”“会意”等一系列的声乐审美标准。而一些民族音乐借鉴戏曲元素也可以强化观众审美体验,如歌曲《梅兰芳》,在创作时就增加了梅派唱腔的特色,完善了歌曲的音乐形象,使得歌曲具有韵味的同时,再现了大师的风采。在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地方戏曲来感受戏曲中的节奏变化、情感变化、演唱变化等,形成知识的迁移,并应用于音乐学习和创作中。

4.借鉴地方戏曲演唱技巧,提升声乐表现教学效果

传统戏曲中有着丰富成熟的演唱技巧,可以说,传统戏曲在其演唱技巧上构成了对现代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演唱方式的有效引导,启迪了现代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并且为现代民族声乐发展提供了经过实践验证的、一整套适应于汉语环境的演唱技巧体系。这样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是其他声乐表现形式所不具有的。从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地方戏曲演唱技巧为现代民族声乐演唱教学进行了引导和铺垫,特别是对于现代民族声乐中音色变化、速度变化、强弱的对比、情绪渲染上的演唱技巧提升来说有重要的作用。这些演唱技巧都是参考了传统戏曲中的一些已经相当成熟的演唱技巧,构成了一定的演唱上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创新,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寻求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要继承我国传统地方戏曲艺术在声乐创作、声乐表演上的优势,重视其民族性特色,使乐教育实现多样化、民族化的发展,进而让学生不断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声乐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