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集团化办学道路让人人上好学校的研究

2020-11-28 00:13栗明伟
成才之路 2020年33期
关键词:弱势集团化教育资源

栗明伟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教育涉及千百万个家庭,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备受瞩目。但教育资源不均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所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教育集团化是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有效途径。教育集团化是指以行政指令方式,同时兼顾多所学校的意愿,将一所或多所优势校和若干弱校组成学校共同体(如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等),以优势校为标杆,实现教育教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评价、资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多优质教育的需求。

一、搭载名校,驶上快车道

教育集团化办学可以让弱势校搭上优质校的快车,共同驶上快车道。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类是实体式教育集团。该教育集团对成员校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和管理权,成员校不再具有法人资格,是一种实质性的兼并。这种办学模式有利于实现集团化办学组织管理模式的高效运行,能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但这种办学模式容易导致集团成员校同质化严重,办学特色被湮灭。第二类是联盟式教育集团。这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协作组织,集团对成员校的管理和决策不具有支配权,各个成员校及法人资格均保持独立不变,通过集团调控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这种办学模式的缺点是双方力量不对等,名校优质教育资源流失得不到补充,容易出现弱势学校“被提升”的形式化假象。另外,这种办学模式缺乏制度约束和长效运营机制,仅靠人情和义务维持,很难形成合力,很难获得长足发展。

走出当前教育集团管理困局的办法是要“进”“退”结合,“进”就是要遴选一批真正对基础教育充满热情、有较强教学管理经验的校长组成现代化教育管理集团。“退”就是要堵住管理的薄弱环节。任何一处薄弱环节都可能导致整个集团教育质量的滑坡。

二、强弱结合,走向均衡

优质学校作为政府和社会教育投入的主要受益者,集中了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理应承担起回报社会,为政府、教育部门分忧的使命,要与全社会共享教育成果。在教育集团中,优质学校与弱势学校的结合,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集团化办学是多方利益群体权责重新分配的过程。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战略推动下的集团质量管理模式改革,就是明确各方权责,清除阻碍优质教育资源要素重心下沉的各种障碍,降低教育资源供给重心,扩大对成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供给侧改革战略要求教育集团遵循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深度剖析成员校的“最近发展区”、短板及优势,根据成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工作执行体系,精简管理机构,明确权责,因岗设人。教育集团只要在管理中上中下拧成一股绳,集团教育质量就会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三、资源一体,弱校变强

当前,弱势学校普遍存在无校本资源库、信息化硬件设备不足且利用率低甚至闲置、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弱势学校教师获取教育教学资源的形式多为百度搜索、公共教育资源平台下载,而这些资源多而繁杂,更新缓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筛选或二次加工,难以满足区域性、校本化的需求。实行集团化办学后,教育集团通过探索“MOOC”“翻转课堂”“共同体模式”“双师模式”等新型教育模式,积极推动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以及顶层设计,加快推进适合本地、本校师生的“集团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滚动建设“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系列化教育资源,满足集团教育对“鱼”和“渔”的需求。建设教育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弥补教育集团时间、经费和其他教学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加快提升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水平“连通最后一公里,迈向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在资源一体化建设道路上,教育集团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教师集体备课,探索开展远程视频互动教学观课、评课活动,通过实时观摩和专家解读,转变教学观念,提升集团整体教师教学能力。

四、师资保障,协同发展

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侧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人力资本。教育集团通过“师范院校——地方政府——教育集团”合作模式,由师范院校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地方政府为合作办学提供资金、政策支持,集团逐步提升办学质量,缩短强弱学校的转换周期,快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校助师名,师助校名,校以师名,培育优质师资队伍是集团化办学的重中之重。优秀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实践的系统性工程。教育集团可以先对教师进行网络通识教育培训,再通过面谈、听课等方式对弱势教师“体检”,进行“诊断性”帮扶。针对每位教师的差异情况,教育集团进行“处方式”帮扶,以及循环式听评课的“跟踪式”帮扶,通过开展集团成员校联合备课,带动成员校以学促研、以研促教,通过“一支三扶”式外援式支持和自发式内生性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弱势校从集团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转变,保障集团教育师资良性发展。为有效提高弱势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集团还可以综合成员校情况,探索合理的师资流动方式,如定期举行“名师送教”“跨校联聘”等活动,对弱势教师进行发展性帮扶,通过跟岗学习、影子教师等方式,让弱校教师采取单向流动机制,不断向优质学校教师学习、取经。

五、结语

教育集团化办学以优质校为龙头,向周围区域扩散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实现教育资源一定区域内的有效优化、分配,进一步使弱势校教育在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学生文化、教师培养等方面逐渐完善,高效解决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实现教育公平与效率并举。

猜你喜欢
弱势集团化教育资源
将弱势变为优势
全球尿素市场弱势运行
动力煤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为弱势妇女开辟阳光之路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