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落实探研

2020-11-28 00:13丁丽蓉
成才之路 2020年33期
关键词:核心英语教学素养

丁丽蓉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甘肃 武威 73300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还要在教学中关注逻辑思维、人文修养、文化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制约,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诸多弊端,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侧重于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让学生记忆词汇和语法,忽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能体现语言的特点和价值,而以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让学生感觉学习枯燥,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下,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养无法得到提升。

二、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解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关注的焦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英语教学中借助一定的社会情境,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文化意识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对中外文化形成全面、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华优秀文化产生认同感,促使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实现跨文化交际,并借助英语语言工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维品质是指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并培养学生特定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则是指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知、辨别、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掌握语言技能,增强阅读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在英语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是基础,学生只有具备极强的语言能力,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三大英语核心素养,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则是丰富高中英语四大核心素养的内涵,而学习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核心。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目标。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立足英语的工具性,借助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听说读写兴趣,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语言意识和感悟,最终实现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研究发现,学习和情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所有的教学几乎都是建立在特定的情境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从语言的基本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遵循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英语,并逐渐形成正确的英语表达思维。例如,在“Friendship”一课的教学中,为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教师可设计几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如“What's friendship?”“What's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friendship?”等,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对友谊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感知和思考。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与评价,互相借鉴、分享思路与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2.围绕核心素养,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

文化主要包括饮食、风俗和语言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英语是西方文化的凝结和具体体现。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从多个方面进行文化渗透,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西方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教师通过文化知识的渗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可以提升英语教学效果。例如,在“Healthy eating”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饮食”作为切入点,对西方的饮食文化、餐桌礼仪文化等进行讲解,使学生逐渐树立多元文化意识。另外,教师还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充分借助英语课堂、英语课外活动等积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例如,在“Music”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对西方文化进行展示,还可借助多媒体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展示,包括民族乐器、民乐等,引导学生对中国优秀音乐文化进行深刻感知,并对中华优秀音乐文化产成强烈的认同感。

3.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品质

针对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告别单纯的知识传授,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坚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英语的语言形式和表达规则,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第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英语思维能力的基础,教师在开展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布置一些预习内容,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的标题、插图等进行观察,预测英语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对教学内容形成大致的理解。第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比较分析是英语思维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全面加强学生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背景、语言环境、结构等多个角度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其中的含义,并对文章标题与段落主题之间的层级关系等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4.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英语学习能力是英语学科素养的核心,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英语交际中,通过交流将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预习指导。课文中常常含有一些生词,因此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必须进行预习。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生词、阅读文章大意等,不断提升英语课前预习效果,进而更好地开展英语课堂学习。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立足“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充分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学习中。以“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开放性、探究性学习任务,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对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进化过程进行探讨。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明确学生的具体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资料搜集、交流和发言等,共同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探究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而且可以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课堂只有为学生服务,给学生提供语言环境和交际空间,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知识,获得语言技能,才能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紧紧围绕英语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从而不断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

猜你喜欢
核心英语教学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