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几点做法

2020-11-28 07:52叶燕
商情 2020年2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小学语文

叶燕

【摘要】课外阅读是小学阶段增加阅读积累,培养阅读习惯,丰富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课外阅读还不够重视,也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笔者从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出发,对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除了常规的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也不容忽视。课外阅读是小学阶段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提高语文水平,促进思维发展,深化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对课外阅读却没有给予重视。教师依然只在意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尤其是考试中经常涉及的教材内容。家长也重课内轻课外,甚至还有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看课外书是在看闲书,浪费时间。因此,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得可怜,阅读兴趣不高,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人手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一、以趣入手,唤醒阅读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热衷无法持久。如何不断地吸引学生投入到阅读中呢?我想,阅读文本的趣味性不容忽视。有趣的故事,一波三折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些都是吸引学生阅读的因素。语文老师应该与时俱进,大量阅读,挑选具有以上特点且符合学生年龄的书籍推荐给他们,如《夏洛的网》《奇怪的房子会走路》《遇见火星女孩》《汤姆索亚历险记》等。老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或巧设悬念,或介绍书籍的大致内容,或声情并茂地朗读文中的精彩片段,或播放相应的精彩短片,吊足学生的胃口,让他们未见其书,已爱其趣。老师也可以提前邀请几位学生扮演故事中的情节,并留下悬念,鼓励学生自己去书中找答案。老师还可以将自己阅读后的所思所得写成随笔,与学生分享。趣味十足的书籍,教师多角度的阅读引导,这样坚持下去,相信学生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

如,笔者在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时,小结课文知识后抛出一个看似不经意的问题“你们还见过哪种有意思的房子?”学生的简短交流后,教师提高声调,故弄玄虚道:“我见过一种房子,它会走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听闻此言,相视而笑并开始议论纷纷。显然,学生的兴趣已被调动起来。这时,一生举手说:“老师,您说的是房车,对吧?”“房车会走路没错。但是,老师说的这个房子,它还会生气呢!”停顿片刻后,教师出示推荐书籍《奇怪的房子会走路》,告诉学生去书中寻找心中疑问的答案吧。

二、推荐书籍,激发期待

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爱阅读的老师才会教出爱阅读的学生。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不可一日无阅读。只有坚持阅读,大量阅读,广域阅读,教师才能见多识广,厚积薄发。教师在平时的阅读中选取适合学生的好文章或经典书籍,带到学校与学生分享,拓宽学生眼界的同时,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老师推荐的书籍,在学生心中分量重,他们阅读起来更有干劲。

教师除了向学生推荐平时阅读时发现的好书,还应从课堂教学出发,将课内阅读延伸拓展到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钥匙,学生拿了它去开其他的书库”。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材人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语文教材是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最好桥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留心观察,细心发现,精心安排,将课内教材进行拓展延伸,及时推荐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如阅读同一体裁的其他文章,阅读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阅读课文出处的整本书籍等等。

六年级下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出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之手,童话故事优美动人且蕴含深刻意义。教完本课后,教师可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更多适合他们阅读的童话故事,如《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小王子》等。笔者在执教《最后一头战象》时,引导学生梳理文中四个感人片段,细品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临近课堂尾声,在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的时候,教师适时地介绍本文作者沈石溪及其作品《第七条猎狗》《斑羚飞渡》《一只猎雕的遭遇》等,引导学生开展关于动物小说的课外阅读。五年级下册“作家笔下的人”这一章节的教材中有《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内容,教师可以由此引导学生展开整本书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深入原著探寻故事背景细品人物言行,更全面地去认识和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也可以继续寻找个性鲜明的其他人物,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人物脸谱图。

三、交流评比,内化动力

单兵作战,不如抱团取暖。学生有了阅读意识,在老师的引导推荐下也能坚持自主进行课外阅读。此时,教师应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为学生的交流共享和展示成果搭建平台。

一方面,定时开展“共读一本书”“好书推荐会”“精彩故事会”等读书交流活动。读书交流时,学生的观点只要合情合理,老师就应该鼓励表扬,使其自信起来。在阅读中得到知识,在阅读中得到肯定,在阅读中得到快乐,学生势必会热情满满,继续阅读下去。老师恰到好处的点评,有针对性的赞扬,精致用心的小礼物;同学羡慕的眼神,热烈的掌声,真诚的求教,都是学生坚持阅读的动力。有了这种动力,阅读习惯的养成便有了曙光。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的读书心得也会对其他同学有所触动,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学生读懂了文章,才会树立阅读的信心,有更强烈的阅读意愿。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评比活动,建立阅读激励制度,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内化学生阅读动力。教师可在班级中每月举行一次小评比,师生共同评选出班级“故事大王”“阅读之星”“小博士”“未來小作家”“超强大脑”“记忆小明星”等。每学期期末,还可以评选本学期的班级“十佳阅读者”。

四、阅读打卡,形成习惯

学生进行自主课外阅读时,最怕的是难以坚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因此,阅读过程中,老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记录。简单实用的阅读记录卡在追踪、监督、落实学生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一定的阅读量,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成效显著。一直以来,笔者坚持在所任教班级中开展课外阅读记录打卡活动。阅读记录卡(见下图)设计得很简单,意在助力学生坚持每日阅读,从而形成阅读习惯。

除了在校期间,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打卡活动,家庭亲子阅读活动也可采取此种方法。现在,为了方便家校联系,每个班级都会建立家长交流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每天抽出时间在交流群中进行课外阅读打卡。打卡形式可多样化,或上传阅读小视频,或展示阅读笔记,或分享阅读心得,或推荐阅读书目。琳琅满目的阅读打卡,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还可以互相学习进而取长补短,也可以在无形中起到自我监督坚持阅读的作用。刚结束不久的家长会上,一家长感慨地说:“看了大家的阅读打卡,我才发现自己的亲子阅读方法太过单一枯燥,怪不得孩子不喜欢。我在这个活动里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另一家长则欣喜地告诉我们孩子的变化,孩子在阅读打卡中发现了许多感兴趣的书籍,现在不用催也会自己主动阅读,常常沉浸在书的世界中流连忘返。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作用不小。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以趣人手,唤醒学生阅读意识;不断推荐好书,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积极开展交流评比,内化学生阅读动力;借助阅读打卡,潜移默化,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邵巧治.小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策略[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惯小学语文
习惯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上课好习惯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好习惯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