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性、科学性与教育性并重: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样态

2020-11-28 07:51郭琳琳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劳动素养

郭琳琳

摘要:新时代呼唤劳动教育的新样态。笔者所处区域小学立足学校、家庭和社会,构建整合性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通过 “玩中劳”,激发劳动意识;通过“养中劳”,夯实劳动根基;通过“学中劳”,养成劳动习惯;通过“创中劳”,获得劳动情趣;通过“展中劳”,培养劳动素养。全面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样态,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劳动意识;劳动根基;劳动技能;劳动兴趣;劳动素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灵魂贯穿在“一个精神”(劳动精神),“两个态度”(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三个行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四个观念”(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的时代意蕴和使命担当中。新劳动教育走的是整合性的道路,追求的是科学性和教育性并重的实践路径,新时代呼唤劳动教育的新样态,引导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发展。

一、“玩中劳”,激发劳动意识

《意见》规定,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学生的劳动意识启蒙,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学生的劳动习惯养成。“玩中学”,即借助阅读、游戏、活动、运动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劳动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激发其主动劳动的意识。

(一)绘本阅读

绘本是最好的劳动教育指导书籍。我校创设阅读氛围,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于每個人的重要价值,帮助学生从小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例如:绘本《阿利的红斗篷》讲述了一件衣服从剪羊毛、梳羊毛、洗羊毛、染色、纺线、纺布、裁剪、缝制到最后出成品的制作过程,勤劳的阿利均亲力亲为;《乱做一团》培养学生分担家务的好习惯;《富兰克林是小邋遢》引导学生体会房间太乱的坏处,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大扫除中,养成整理东西和热爱劳动的好习惯;《田鼠阿弗》告诉学生劳动不只是体力活儿;《爷爷一定有办法》教育学生要节俭……学生通过绘本阅读意识到劳动是美好的事情,从而树立主动劳动的意识。

(二)技能挑战

儿童创造性活动的典型表现形式就是游戏,由此可发现和锻炼学生的天赋和智力,充分的游戏机会对于儿童健全、愉快的发展甚为重要。我校创新游戏活动形式,如“六一儿童节”,学校改变以往文艺演出的形式,设计了“我是劳动小能手”劳动技能闯关游园活动,学生变身劳动小达人,大展身手。同时,每个班级都设置一个闯关节目,低年级以卷袜子、整理书包等生活技能为主,高年级同学则要挑战估量称重、图书归类、电路连接等技术性较强的项目,每个学生要通过8项劳动技能考核才能领到奖品。劳动闯关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劳动潜能,使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培养劳动的意识。

(三)榜样引领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学校开展“劳动实践周”活动和“致敬最美身影”活动。学生用相机捕捉身边劳动者的身影,设计成精美的海报并展览。海报搭配相关文案,如城市“蜘蛛人”:有你,窗外风景更美;药剂师调配药材:最美的祝福,药到病除;老工匠为家具刻字:以非凡致敬不凡。学生带着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相机去捕捉身边最美的劳动者,去采访身边值得尊敬的劳动者,拍下他们劳动的瞬间,讲述劳动的故事,感受劳动的魅力。学生在看似游玩的经历中,用手、眼、耳、心感受普通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感悟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敬业精神,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主动劳动的意识得到增强。

二、“养中劳”,夯实劳动根基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主动的劳动意识、愉悦的劳动情感、良好的劳动习惯、基本的劳动技能,这是劳动之根基。“养中劳”,即学生借助学校的养成教育、校内外活动实践等体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亲临劳动场域,通过亲身的劳动经历,亲近的劳动情感,亲切的劳动体验,持之以恒的劳动,规范化的劳动,从而打下爱劳动的基础。

(一)课间“三清一靠”

针对部分学生不能做好课前准备,桌面抽屉凌乱、地面脏乱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做好“三清一靠”工作。“三清”指清桌面、清抽屉、清桌椅,“一靠”指椅子靠近桌子摆放好。时间为每节课下课后的1分钟及放学时,学校制作指导视频,提炼“收、整、扫、靠”四字口诀,播放提示音频,在日复一日的劳动训练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校园绿植养护

我校校园环境有特色,每个班级门前各有一个小阳台,将此作为班级的劳动实践基地。学生自带绿植装饰阳台,进行养护,观察绿植并绘制“自然笔记”。通过绿植养护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光荣,进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学会种植某一种绿植、了解种植的技术等,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在种植过程中对绿植的研究,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新发现,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红领巾”督导岗

我校3~6年级全体学生,人人都是“红领巾督导员”。每学期每生轮值一天,到相对应的其他班级进行“一日常规”督导。人人有岗,人人有责,轮值学生依据督导细则,分别从“卫生、纪律、课间、两操、午休”等方面进行该班级的常规督导,并于当天下午放学前上台做总结性发言,肯定优点,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让学生作为一日德育监督员监督其他班级的劳动情况,为整个学校、年级服务,提升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劳动光荣感,有利于为学生树立明确的责任意识。

三、“学中劳”,养成劳动技能

蒙台梭利认为,做家务是孩子最好的教育之一。家庭在劳动教育中起到基础作用,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鼓励孩子在学习中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和生活技能,树立崇尚劳动的优良家风,引导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一)设置家务劳动清单

学校向家长发放《康城小学家务劳动清单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低、中、高年级的《康城小学家务劳动清单》。每个学段的劳动清单分为自我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等三个部分。从学段纵向维度出发,劳动项目呈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学校提倡“每天坚持十分钟”,引导学生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家庭劳动。对于孩子来说,家庭就是最好的劳动教育基地。家长是参与者、鼓励者、评价者,要督促学生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劳动,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和生活技能。

(二)进行“垃圾分类”打卡

厦门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始终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我校以家庭为支点,明确要求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学生每日的“必修功课”。学生不仅要分对类,还要分好量,进行每日打卡、每月统计活动。学校在期末开展“垃圾分类小达人”评比,对表现优异者进行表彰。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垃圾分类中,学会科学的分类技能,选择更低碳、更健康、更负责任的生活方式,为缔造“美丽厦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开设家长劳动微课堂

我校充分发掘和利用丰富的家长资源,聘请家长担任“特约劳动指导”,每月定期到校进行“家长劳动微课堂”,拓展学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场域。家长化身教师,以课堂为阵地,教授学生各种劳动技能。有制作蛋糕、蛋挞、菜包的营养烹饪课,有制作宫扇、水晶珠帘、插花艺术、苏绣的手工制作课,有包括“绿植养护、金鱼饲养”等内容的种植养殖课,有名为“小小理财家、小程序的开发”的脑力劳动课,有名为“小鞋柜,大学问”的清洁整理课,还有维修水龙头、家具的家居维修课。同时,在开设家长劳动微课程的基础上,各班开展“劳动假日小队”活动,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学生走出校门,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场所参加各种劳动。这些活动是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智慧型劳动,如“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山姆会员小小推销员”职业体验活动、“城市生存挑战”活动,通过家校社系统联动,力求以劳动“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

四、“创中劳”,调动劳动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能力和才干来自他们的指尖。孩子的手越巧,就越聪明。我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美育因素,努力使孩子们的劳动融入审美元素和创造元素,促进各种劳动成果合乎审美要求以及具有审美价值。

(一)开展果蔬创意大赛

我校引导家长加入劳动课程实践环节,以亲子活动的形式实施劳动课程,将劳动看作家庭生活、学校学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是创意小高手”亲子果蔬创意大赛是每年创意节的传统项目。各班择优推荐亲子家庭参加现场比赛,学生和家长利用蔬果色彩和造型,运用切割、拼摆、插接等基本方法,做出一个个造型奇特的果蔬拼盘:橙子切片拼成大象和自行车,旨在倡导绿色出行;南瓜在家长的鬼斧神工下,变成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这些造型简单而富有想象力。美术组拍照后将作品推送至微信公众号平台,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网络投票,评选出最佳作品。宣传组整理获奖照片,联系广告公司设计海报并进行专题展示,通过学校微信平台及时报道。

(二)举办石头创意画赛

我校结合艺术节,举办“多彩童梦”创意石头画活动。孩子们巧妙地利用石头的形态、纹理、色泽、大小,以石当纸,点石为画。当家长们走进校园,看到康城大道草坪上铺满孩子们手绘的创意石头作品,纷纷驻足欣赏,这些都是在“多彩童梦”石头画活动中,从全校各班遴选出的优秀作品。

(三)创造宅家智创“景点”

今年疫情期间,学生宅家共抗疫情,学校引导学生创造“宅家景点”,只要是家里喜欢待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景点”。教师首先设计《“景点”改进计划表》,让学生选择要改进的“景点”,说明改进的原因,确定改进的方案;然后,孩子与家长共同从“改造方式、预计时间、预计效果”等方面,拟定《“景点”打造计划表》,依据计划着手进行“景点”改造;最后,进行网红“景点”一日游,学生拍照留念。教师将学生的“景点”照片上传至网络,大家一起分享。这样的劳动与创造、欣赏共存,即把家里变得整齐美观,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增加其劳动兴趣。

五、“展中劳”,培养劳动素养

劳动教育是教育者在一定时空中对受教育者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活动。展示是劳动教育评价的一种方式,通过展示,学生的劳动素养日益提升。他們在劳动教育中学会健康生活,提升人文底蕴,懂得责任担当,学习学会劳动,树立科学精神,领悟实践创新。

(一)学会一门厨艺

我校定期开展厨艺展示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或与家长合作完成一道菜(菜品不限),并用一句与所做菜品意境相符的古诗作为菜名。学生大展厨艺的同时,菜香与诗意相融合。例如,“一片冰心在玉壶”是银耳雪梨汤,“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是蒜香排骨,“鲈鱼肥美菜苔香”是清蒸鲈鱼;“有才何须多开口,万般滋味肚中藏”是饺子……学生做菜、命名、展示,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劳动的艰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悟到劳动会让生活诗意无比。

(二)培养收纳能力

“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学生用巧手为妈妈送上一份收纳礼物,整理妈妈的衣橱。教师通过云课堂进行收纳整理课,教孩子裤子折叠法、衣服收纳法、袜子收纳法。孩子们学习后各显神通,用课堂所学的方法为妈妈整理衣橱。由于方法指导在前,学生实践在后,学生或按色分类,或分门别类,或有序规整,颇有成就感。这样的展示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而且对其建立逻辑思维、规则感和秩序感非常有益,有利于引导学生使做到“知行合,躬行实践”。

(三)总结劳动窍门

我校的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干活”,还要让学生明白学会巧干才是劳动教育的内核。日常劳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入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尝试改进劳动技能,归纳总结劳动窍门。例如,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如何快速洗净锅底的污垢,房间如何收纳,怎样擦玻璃更干净,等等。学校将学生的“独门秘籍”汇编成册,成为一本沉甸甸的劳动秘籍。在做好“劳动秘籍”的同时,还引导学生把劳动方法迁移到学习上,对学过的知识及时整理,以促进知识的条理化和思维的系统化。

总之,新时代劳动教育通过“玩中劳、养中劳、学中劳、创中劳、展中劳” 等新样态,走向整合性的实践路径,把直接劳动教育和间接劳动教育,学科劳动教育和活动劳动教育,个人劳动教育和集体劳动教育,校内劳动教育和校外劳动教育等多形态劳动教育充分融合,构建起整合性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学校、家庭、社会努力画好劳动教育的“同心圆”,形成齐抓共管、多方协调的育人合力,真正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让学生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苏飞跃, 杨昌弋. 新时期劳动教育课程价值的重构与实践[J].中小学德育, 2018(07).

[3]胡睿.在家庭教育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9(1).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劳动素养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学生劳动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路径探索
劳动涵养幸福人生 实践助推健康成长
对“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居家劳动教育的思考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观照与理性回归
培养行动力:走向“新劳动教育”的“立新”实践①
农村中小学学生劳动素养现状分析
当前农村中学学生劳动素养存在问题与对策
“阳光菜园”:提升留守儿童劳动素养的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缺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