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短视频无技巧转场

2020-11-29 05:08王昊宇
科技传播 2020年10期
关键词:景别特写转场

王昊宇

转场是制作短视频不可或缺的环节,转场发挥着承上启下、转换段落的作用。转场的合理使用能使内容的展示条理性强,故事的阐述脉络清晰,符合观众的视觉心理,使观众易于理解和接受[1]。本文论述剪辑技巧,从前期拍摄方面将转场镜头分为匹配转场和无匹配转场,并探讨相应的拍摄技巧。

1 无技巧转场

1.1 转场方式

从后期剪辑来讲,无技巧转场方式包括相同主体转场、相似主体转场、主观镜头转场、遮挡转场、景物转场、声音转场等。

1.2 剪辑技巧

剪辑是短视频后期制作必不可少的工作。剪辑是将影片中的图像、声音以一种特殊的有意义的方式进行选取、分解和组接,最终形成一个连贯流畅、主题明确、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2]。剪辑包括同段落镜头之间和不同段落镜头之间的剪辑(转场)。

1)同段落剪辑。短视频的故事是由多个段落构成的。一个段落是指在单一空间下,一段连续时间所构成的时空单元。一个段落由一个或几个镜头组合而成。在同一段落中镜头间的剪辑应注意动作连续、巧用蒙太奇、剪辑紧凑、注重眼神交流。

动作连续。前后镜头动作的组接符合逻辑、平滑顺畅,在同一段落中应保持画面的时间和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比如拍摄打高尔夫球的动作(起杆、上杆中段、上杆至顶点、上下杆转换、触球、送杆、收杆),要从多角度进行剪辑,要注意前后镜头的运动方向一致,这样衔接的画面就如同一杆打出去一样平滑顺畅、有动感。

巧用蒙太奇句型进行组接。将不同景别的镜头组合成逻辑连贯、富于节奏、含义相对完整的段落。比如在短视频《大雪》中,通过一系列后退式和前进式句型的组接,展示了主人公优美的滑雪动作。

剪辑紧凑。景别大则镜头持续的时间长,景别小则镜头持续的时间短,剪掉冗长动作。一般是远景时长5秒、全景4秒、中景3秒、近景和特写2秒。

注重眼神交流。通过画面人物之间眼神的交流以及画面人物和观众的交流,传情达意。

2)转场。转场是剪辑的一部分,是将分散的段落通过转场镜头有序的合乎逻辑的组合在一起。无技巧转场注重视觉的连续性,使画面降低跳跃度的同时增强美感[3]。因此,转场关键在于恰当选择前后镜头的画面剪辑点。不同的转场方式,应选择不同的剪辑点。

相同主体转场,前后镜头的剪辑点的选择要注意画面主体是同一人物。比如短视频《夏至》中,前一个镜头是女主人公在乘坐地铁,后一个镜头是女主人公走在城市的人流中。

相似主体转场,前后镜头剪辑点的选择在人(物)的形状、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色彩、意念等方面要存在相似和关联。比如在影片《一路穗行》中,前一个镜头是红色为主色调的双层观光巴士,后一个镜头是中国国旗,实现流畅转场[3]。

主观镜头转场,前后镜头剪辑点的选择要注意画面主体视觉方向所看景象与摄像机展现的景象一致。比如前一镜头是画面主人公在低头看桌子上的一幅画,后一镜头就是这幅画。

景物转场,前后镜头的剪辑点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画面,给人留下思索的空间。

遮挡转场,前后镜头的剪辑点是画面被挡黑处或前景被完全遮挡处,通常用于时间地点变化的转场。

声音转场,前后镜头的剪辑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即声音先入,然后再转场。比如在短视频《夏至》中,有两个片段使用了声音转场。一个片段是女主人公说:“我叫夏至,因为我是夏至那天出生的”,男主人公说:“我喜欢夏至,因为我是夏至那天入职的”,通过声音就很自然地实现不同段落的转场。第二个片段是天气预报主持人说:“今天开始我们进入到了夏至节气,在民间有夏至吃面的习俗,你今天吃了吗?”,镜头自然转到女主人公吃面的场景。

2 转场镜头

2.1 转场镜头分类

转场镜头发挥着廓清段落、连接场景、转换时空的作用。因此,对于无技术转场,转场镜头的设计和拍摄尤为重要。从前期拍摄来讲,转场镜头可以分为匹配转场和无匹配转场。匹配转场,即转场镜头与后面镜头的内容有关联,需要巧妙结合,包括相同(相似)主体转场、主观镜头转场、景别转场、出画入画转场等。无匹配转场,即转场镜头与后面镜头的内容无关联,时空转换简捷而紧凑,包括遮挡转场、景物转场等。

2.2 转场镜头拍摄技巧

1)遮挡转场。拍摄时摄像机靠近遮挡物挡黑镜头或者遮挡物成为前景挡住画面内其他景象,作为转场镜头衔接上下段落。遮挡物可以是自然存在的,也可以是人为的。遮挡的方式可以是遮挡物靠近摄像机,或是摄像机移近遮挡物。比如短视频《处暑》中通过镜头推到男主角的运动包遮黑镜头再从运动包拉出,完成从室内到网球场的时空转换。

2)景物转场。拍摄时选择合适的景物作为转场镜头,使其既能发挥时空转换的作用,也能起到承接、渲染故事情节的效果。比如在短视频《夏至》中,就拍摄了一盆花的画面作为转场镜头。

3)相同(相似)主体。相同主体转场是利用转场镜头与其后镜头为同一人(物、背景)来进行衔接,前后镜头有一种承接关系。相似主体转场是利用转场镜头与其后镜头中的人(物、背景)在形状、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色彩、意念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关联性进行衔接。拍摄相同(相似)主体转场镜头的方法很多。一种方法是通过寻找前后镜头主体动作的相似性、关联性作为衔接点,进行拍摄。可以通过推、拉、摇、移、跟、升、降、旋等方式进行拍摄。

摇摆拍摄时,应保持转场镜头与其后镜头在摄像机的运动方向上一致,避免突兀转场。比如拍摄一条船从画面中行驶出来的场景,先拍摄把河岸的景物从左到右摇出去,作为转场镜头,再拍摄把船从左到右摇进来。

旋转拍摄时,应注意转场镜头与其后镜头画面主体为相同的人物。比如拍摄画面主体从甲地到乙地的场景,先拍摄画面主体通过旋转门,作为转场镜头,再拍摄画面主体在乙地行走。

跟随拍摄时,应注意转场镜头与其后镜头之间存在内容上的关联,以使画面过渡连贯。比如在短视频《夏至》中,前一个镜头是男、女主人公在甲地行走的腿部特写,后一个镜头是男、女主人公在乙地相向而行,擦肩而过。

移动拍摄时,应注意转场镜头与其后镜头在时间、空间、动作、形状、色彩、意念等方面存在关联。比如前一个镜头拍摄守门员一脚将球踢向前场,后一个镜头拍摄球迷们围着球星在足球上签名。

4)主观镜头转场。主观镜头转场是借助画面主体视觉方向所指的场景衔接上下段落。拍摄时,拍摄角度要跟画面主体所看到的场景具有相同的视线,也就是前一个镜头拍摄画面主体在看,后一个镜头拍摄画面主体看到的场景。这个场景可以是眼前的人、物,或者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人、物,也可以是遥远的天空。

5)景别转场。景别转场包括特写转场、同景别转场、两级镜头转场。特写转场拍摄时,不论上一个镜头是什么景别,下一个镜头都是特写。也可以借助快速拉近景物形成特写,作为转场镜头衔接上下段落。同景别转场拍摄时,转场镜头与下一个镜头的景别相同、内容有关联,要注意改变摄像机的机位,避免产生跳动。两级镜头转场拍摄时,上一个镜头为特写,后接一个全景镜头;或者上一个镜头为全景,后接一个特写镜头。

在短视频《大雪》中,有一个主人公穿戴装备、走向滑雪场的段落。通过综合应用移动、旋转和跟随等运动拍摄,以及特写、中景、特写、远景的组接和转场,使画面衔接自然顺畅,有动感。

3 结语

综上所述,要使短视频转场自然流畅,不仅在后期剪辑时要使用合适的技术方法,精雕细琢;在前期策划上也要精心设计,提高转场镜头的拍摄质量。在同一段落中镜头间的剪辑应注意动作连续、巧用蒙太奇、剪辑紧凑、注重眼神交流。转场关键在于恰当选择画面的剪辑点。从前期拍摄来讲,转场镜头可以分为匹配转场和无匹配转场。匹配转场,即转场镜头与后面镜头的内容有关联,需要巧妙结合。无匹配转场,即转场镜头与后面镜头的内容无关联,时空转换简捷而紧凑。

猜你喜欢
景别特写转场
快速学会12种“无缝转场”
电视新闻特写的采访与写作研究
特写
岂容社会戾气“转场”
印度军人特写
论风光摄影画面控制三要素的选择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