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财政资金扶持新方向

2020-11-29 15:10韩明毓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育经费财政支出绩效考核

韩明毓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一、我国教育支出整体结构

我们国家整体的教育支出不同区域有很大的区别,这跟地方的财政有一定的关系。相对发达的地区,地方有更多的财力去扶持当地的教育发展,因此投入也比较多。而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更多的教育支出依靠的是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例如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人均的教育支出水平比较高,跟中部的一些河南、山东比较高出了一大截,但同时河南、山东等地的教育支出却低于了西部地区,因为西部地区会享受国家更多的转移支付。

可以看出,在区域性教育支出方面,国家财政对中部地区的支出还是比较少的,在城乡差别方面,农村小学生支出在1万元左右,跟城市学生相比少了将近5000元,因此在城乡教育经费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发达国家教育支出的比例。美国、英国、德国的教育支出一般占GDP 都超过5%,而我们国家只是在4%左右徘徊,和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跟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墨西哥比较,我们的财政支出也比较小。一些发达国家在教育财政支出方面尤其重视的是初等教育,一般例如美国、英国在初等教育的投入超过三成,而我们国家在初等教育方面投入还是比较落后的,这方面有待提高,应该有更多的财政支持。

二、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

教育正的外部效应最高的并非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的高等教育,相反却是最为基础的义务教育。但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恰恰在初等教育方面支出不足,高等教育支出所占比重较大,职业教育支出欠缺的现状。众所周知,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并且现在已经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可想而知国家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经费投入应该是比较大的,但就现在我国的财政性教育支出格局来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并不高,而对于拥有更少学生人数,并且收取高额学费的高等教育阶段来说,普遍享有极高的财政经费投入,而职业教育阶段的学校和学生普遍不受重视。

因此,我国的财政性教育支出格局并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东部地区的省市占用了大部分的教育经费,教育水平和条件落后的西部地区则没有更多的经费来改善教学现状;高等教育占用了大部分的教育经费,这虽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等人才,但却使教育正的外部效应最高的初等教育经费受到压制;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经费的短缺并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初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基础人才,为提高国民基本素质提供了保障,但我国的教育支出格局明显不利于初等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财政支出的效率偏低

财政教育效率是教育领域的延伸基础,能反映出教育财政支出在物资分配物质运行等方面的效果,能够反映出教育相关资金在各个环节的有效程度。相关的资金应该怎样分配,分配到什么地方,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是教育财政配置的核心方向。在区域化方面,东部地区明显比西部地区拥有更多的重点大学,在经费投入当中要远远超过西部地区,甚至超过西部和中部相加之和,而这些落后地区财政的支出,重点是落后地区的高等教育投入数量,结果高等教育的投入和初等教育的投入差距越来越远。

教育财政的运行效率是指相关的政府部门做出相关财政预算之后,教育的相关资金能否在限定的时间内资金充足,及时下放给地方教育单位,来保证这些资金的需求。在实际的资金运行过程当中,会存在着延迟播放或者是额度不足的情况,当相关的资金预算做出来之后,本应该按月去发,但是出于其他方面对资金的需求,导致教育经费下发延迟,有的个别地区拖至半年,仍然存在资金不足无法下放的情况。运行效率低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资金的划拨环节非常的多,从中央到省从省到市一级,一级的预算都需要各个部门的批准,降低了划播的效率,而且政府部门当中存在腐败或者是挪用资金的行为,以权谋私的现象,导致资金的运行效率进一步下降。

(三)缺乏教育财政支出相关的绩效评价

我们国家政府部门对于教育方面的资金使用,其产生的效果要求不断地提高,以往对于教育经费的使用是考虑如何追加,如何提高和投入到相关地方,不断转移到重视其执行效率高的方面,尤其是一些高校,高校追求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产出,更关心资金投入之后会产生哪些高科技产品、高科技实验室以及一些科研成果,而这些成果的产生需要很长的周期,那么政府部门资金的投入跟高校科技成果的产生周期不一致性,导致双方的绩效考核目标也不相同。财政支出绩效考核与高校的绩效考核体系不相同。

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考核体系往往以绩评为导向,以产出的指标效益指标进行考核,其中的产生指标是以数量质量等作为考核目标,它与高校的投入和产出考核方法不同,导致很多高校是被动的完成填报工作,其自身的绩效考核体系跟财政支出体系不相同,无法发挥高校的绩效评价功能。

三、教育财政支出改革的新方案

不同时期,不同的教育财政资金模式改变也顺应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对我国教育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现阶段的模式仍然跟不上教育发展资金的需要。这种模式的改变最终造就了眼前教育支出还存在不够对等的结果,我们需要更新适应的模式注入,来适应现阶段市场的需要。

(一)教育支出结构调整

首先要不断地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要完善教育经费的来源和长效机制。很多发达国家它的教育投入比重已经超过了5%,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其教育投入比重还有待提高,有更多的提升空间。这也是稳定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对教育支出格外的重视。我们可以采取中央和地方对教育支出采用不同比例的方式,完善教育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出更多的教育保障性机制,推进教育财政供给侧改革,尤其是要缩小城乡差距。应该把教育视为一种公共物品提供财政扶持,缩小中部、东部、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别,减少中部地区的教育支出压力,来平衡中部西部的教育财政拨款额度,再教育支出的层级改革上,应该配合民间资本的投入,财政经费投入与基础教育的增加,应该更侧重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应该有更多的用途,适当地减少人员经费的支出,让更多的经费用来办实事,用来做教育,而不是更多的用在人员经费的支出方面。

(二)项目预算运作模式提高效率

进入市场化运作,进入互联网时代,那么互联网时代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新的挑战,会带来更多的项目。我们国家现阶段教育要求更多的创新、创造以及创业机会,所以预算项目执行以来,我们国家的财政部额算方式总体要求预算管理要专门财政管理,要支出、收入更加透明化。整体将预算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基本支出能够使高校正常的资本需求得到满足,能使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完成,这一项模式可以体现财政拨款模式。为满足学校现状而做出的努力,项目预算更能解决学校现在要求的学生创业,具体项目具体分析,能够解决学校眼前更多的专业项目活动而产生的费用,能够实现专项专管扶植,有利于学校创新,有利学校为社会经济服务。

(三)建立适合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

要求政府的财政支出绩效考核体系适用面更广,尤其是针对教育高等教育,因为高等教育有其发展的特殊性,其产出是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体,各高校也应该制定自身发展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明确目标,不用完全按照政府制定的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办法。

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教育预算拨款方式,很多高校的财政拨款是与学生数量为主,它成为很多财政拨款的主要依据,我们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地扩大,而很多高校的发展也处于转型期,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向职业化应用型转变,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投入,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所以对于高校的教育经费使用,更多的转向如何使用如何效率,而不是说具体要投多少。

(四)要对资金进行结果绩效评估使其更公平

为了能使教育财政制度化,为了能使教育资金模式更加公开化,很多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设立了专项资金以此作为鼓励更多的竞争,更多地用于高校评估,鼓励大学和研究人员创造出更加先进的项目和理念。很多发达国家在教育方面都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拿财政拨款与学校之间形成的结果进行评估,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促进教育与经济是否融合进行监督评估,避免学校经费使用不当。很多研究项目都应该建立在教育部门经费评估的基础上,能够使教育获得的成果更加专业、更加的公平。

猜你喜欢
教育经费财政支出绩效考核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管好用好粮食仓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