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情景再现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2020-11-30 10:51刘赛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景创设

刘赛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的压力很大,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忽略了课堂氛围的营造,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单调,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利用情景再现教学法开展历史教学,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历史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很多学科内容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点,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有些教师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就教材教教材,课堂上缺少互动环节,设计的教学内容不吸引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授课模式就失去了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所以,教师要改变这种授课状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时,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程的讲解让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中国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人民的侵略史,就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其次,向学生讲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知道《南京條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让学生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原因。教师可以将史事和现代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清楚鸦片战争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发问的方式让学生寻找答案,使其自主地去探索问题。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提问: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与此同时,欧美政治制度的演变又有什么特点呢?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自己的答案。通过这样的形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史事,从而促进家国情怀的培养。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行课改的大背景下,我国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在对学生因材施教的同时,开展更有趣的教育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时,教师要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体会其中的意义。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可以让学生知道罗马法的演变历程是古罗马历史变迁的体现,理解罗马法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教师可以使用案例导入新课,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一个崭新的认知,理解希腊的民主理论传统,同时,知道西方现代文明的来源。通过这样的授课形式,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觉悟,使其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三、设计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我国教育背景下,教师很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设计讨论环节等让学生积极投入其中。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要巧妙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或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投入教学中。例如,在教学《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历史背景,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常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其在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入要讲解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授课形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历史课堂中。同时,教师的授课效果也得到了提升,课堂学习氛围也更加活跃。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仔细研究与探讨,利用情景再现的方式,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授课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同时,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根据出现的失误提出解决策略,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情景创设
情景交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