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文化和谐智慧

2020-11-30 09:13姬君彩
学理论·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和谐传统文化

姬君彩

摘 要:系统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继传统文化和谐基因与其文化精髓,对当前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文化;和谐;智慧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11-0019-03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深深打上经济转轨、文化转型的烙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带来了新机制新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如工业化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等。针对此,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突出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都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和谐智慧。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可借鉴的宝贵遗产。

一、承继传统文化和谐智慧,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传统和谐文化倡导人与人之间和谐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和而不同、崇尚和美。中国古代儒家“以人为本位”的思想,已成为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核心和关键点。儒家宣扬“礼之用,和为贵”[2]1-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76-9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165-17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道家推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6]1-23。墨家倡导“非攻”“兼爱”。虽然这些思想带有历史印记,但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中华民族崇尚和谐的精神。当下,正值“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不仅存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他领域也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虽然党和人民的才智在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但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和谐智慧也是解决现实中各种矛盾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中,“融洽相处、诚信友爱”[7]188-189,可用作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促成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

(二)传统和谐文化强调人与社会之间和谐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把人和万物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主张“以人为本”,实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8]471-474,倡导“讲信修睦、天下为公”[9]248-268,追求世界和平与繁荣。这样,传统和谐文化因其以人生价值取向为目标,具有重视整体的鲜明特征。它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市场经济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自治自立、竞争效率意识,以及民主法制和开拓创新精神。但市场本身固有的消极因素,容易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10]23-25。这些都是社会和谐的腐蚀剂,是社会矛盾的催化剂。如何有效防范市场负面影响,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强调忠于国家、服务社会,不惜为正义献身。事事为别人、时时为他人,用善良和诚实对待他人[7]237-240。这些传统美德,在今天仍具有弘扬民族精神、聚集社会力量、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重要作用。

(三)传统和谐文化推崇人与自然之间和谐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特质,这在于它根植于中华沃土,对历代政治经济軍事教育和社会生活,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汇聚且凝练了各民族各地域文化,形成了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而屹立于世界。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创造的文化成就,它不仅根植于生产生活和历史遗迹中,而且渗透到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性格中。它倡导“多音和鸣”“琴瑟和谐”,主张“一主多样”,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2],追求“和谐与共”“共生共荣”,具有差异性和包容性、互补性和平衡性。当今世界面对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面对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采取必要措施正确引导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保有和谐文化熏陶,就一定能够培养人们良好道德情操,提升积极向上、扬善抑恶的文化素养,将对增强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产生积极影响。

二、吸纳传统文化和谐精髓,彰显生态文明建设价值

(一)传统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

从和谐文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来看,一个国家寻求和谋划经济发展,必须有发达或较发达的国内外市场,每个市场主体必须遵守“游戏规则”,诚实交易方可互惠互利,其间弘扬传统和谐文化是必要的。每一个优秀企业,其企业文化都具有和谐精神、彰显和谐理念。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有“君子聚财,取之有道”。这种“道”是仁慈的道,也是正义的道。在经济活动中,重点是“讲信修睦”,强调“民信”是立国立身的基础。出于这个原因,强调“正义和利润”是恰当的。如果“正义”与“利润”之间的冲突得到妥善处理,就能达到“和谐”状态,实现互利共赢。所谓的“和气生财”也是几千年来实践证明的真理,这对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迪意义。此外,传统和谐文化,为创新社会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中国古代文化强调“礼之用,和为贵”[9],其中“和为贵”是对“礼”的一种陈述。“礼”意味着治理社会必须规范所有层面的身份并控制所有利益集团。为了使其行为符合“礼”的规定,既没有过度,也没有不及的地方。传统和谐文化“和”与“礼”是不分的,它揭示生态文明建设中人文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但建立科学合理而又完善的制度更为根本。该制度体系对于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构建是不可或缺的。

(二)传统和谐文化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

传统和谐文化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思想引领和精神激励作用。今天的世界非常需要建立一个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价值体系,使所有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公平正义。让经济全球化顺应人类全面发展和进步趋势,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理需求,真正实现互赢共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设想,国家间应抛弃冷战思维和单边主义,弘扬和谐精神,追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谐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基础,是当今世界普遍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有之义。中国传统和谐文化,随着时代发展,将不断与时俱进,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给予思想引领。

“和而不同”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真谛。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统一、相异而又互不冲突;和谐在共生中成长,彼此不同而又相互促进。以传统和谐文化智慧,把不同民族文化求同存异融为一体,既是人类文明的正确发展道路,也是人类绵延不息的必由之路。传统和谐智慧,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现代转型,还是对外来文化吸收借鉴,都利于文化的创新。因此,在承认不同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基础上学习彼此的优点、保持各自特色,营造文明文化国际气氛,抵制并反对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和谐文化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也必将成为21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

(三)传统和谐文化是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力量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11]1-4,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后,人们自然需要追求精神生活的“幸福”。党的十九大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就需要加强和谐文化教育、培育和谐精神。今天的人类正在经历工业文明的转型。西方文化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重视科学精神、贬低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依靠科技征服自然,虽然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但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人类同处一个地球,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力量。

西方启蒙思想家曾利用孔子的自然观,来对抗中世纪的神学统治,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儒家尊重自然规律、珍惜并欣赏自然的精神依然值得人类借鉴和学习。在很多方面,道家的“静、无为”观点几乎是极端的。例如,人们“被束缚和利用”“像野鹿”“在死之前不相互交往”[12]。这些消极和落后思想当然不可取,但其中人性的宁静和修身精神,不对自然界无限索取,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防止破坏生态,避免自然灾害的思想仍然是一笔精神财富。可作为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美好家园的参考。

三、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美丽中国目标实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总体上看,要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必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突出位置。

(一)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型

传统的工业文明视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盲目征服自然、忽视资源丧失和自然发展的维持,以至于导致环境危机。生态文明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工业文明的一些弊端,将人类社会发展与整个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中,生态环境已没有国界,生态环境保护是每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生活其中的每个人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回望人类社会历史,工业文明使商品迅速丰富,满足人们一定的需求,但加速了自然资源消耗与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可见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背后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和谐。工业文明对自然资源不加节制地消耗和污化,是以人与自然不协调、发展不可持续为代价的。因此,工业文明必须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转型。“生态文明”在改变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构建有序经营机制和良好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反思后,形成的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平等公正

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显示了更广泛、更深远的平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平等,代际、代内的平等,要求当代人不能浪费资源和践踏环境,必须给后代子孙留下绿色可持续的地球。将历史与现实相连,促进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政治文明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政治文明建设。生态资源与环境法律体系的构建,将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绿色可持续发展。政府宏观层面决策,公众微观层面参与监督,政府权力将越来越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建成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将大力推动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更加平等和公正。

(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有人说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人。的确,生态破坏、环境恶化都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必须加强生态治理,坚持绿色发展和树立生态安全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生态系统突破了自然生态的极限,把“人”作为生态环境的中心,为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对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如果所有社会成员拥有生态文明观念,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将成为社会时尚,对生态的热爱将成为一种道德追求。人永远是大自然的孩子,永远享受着大自然的利益,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存都离不开自然。因此,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实际上是关爱和保护自己。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诫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在对自然开发利用过程中,在理解尊重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前,要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达到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绿色化生态化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总之,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传统和谐文化的智慧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方面和领域。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中国的规划建设中,全面而又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规划发展的协调。遵循“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推动传统和谐文化和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引领并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传统文化和谐智慧及其文化精髓,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纽带和思想保证。我们应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加强平等而又公正的生态和谐社会建设。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所蕴含的精华,如天下为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容乃大、崇德重义、修身为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等,很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和谐文化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时至今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当前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预见,随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和“两步走”战略的推进实施,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会应运而生,“天人合一”、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绿水青山、山川秀美的现代化中国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春秋)孔子,著.于江山,编.牧归荑,译.论语·学而第一  [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3]马一弘.孟子·公孙丑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4](春秋)孔子,著.于江山,编.牧归荑,译.论语·颜渊[M].北 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5]马一弘.孟子·梁惠王上[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6]张丽丽.道德经[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5.

[7]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8]唐孝麟.中國古代散文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9](元)陈,注.礼记·礼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10]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1](唐)房玄龄,注.(明)刘绩,补注.刘晓艺,校点.管子·牧

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12]陈剑,译注.老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和谐传统文化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