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太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对策研究

2020-11-30 09:10刘源源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

刘源源

摘 要:本研究以两汉太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太学建制、办学精神、师生关系、教学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分析,挖掘其与东汉治国兴邦、经学传播、中原教育的关系,并结合目前时代背景,分析两汉太学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精神的重要借鉴意义,从而提出进一步传承与创新大学精神的对策:重视教育,筑国家发展之基;尊师重道,定立德树人之本;考究钻研,兴严谨治学之风;学术自由,育论道问难之氛;心怀天下,担民族复兴之责。

关键词:两汉太学;洛阳太学;大学精神;传承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3-000-0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体系博大精深,蕴藏着无数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最为深厚的软实力。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建立的洛阳太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官办中央大学,至汉顺帝时,太学生数量已过万。目前,中国的高校数量和高等教育体量已成为世界之最,而从古至今那些熠熠生辉的高等教育学府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的根。如何从传统的大学文化中挖掘优秀的文化价值内涵,并结合新的时代需求,进一步传承和创新,对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古代太学在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上与现代大学确实存在区别,但其加强教化、学术研究、问难辩论、师道尊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理念确实有效推动了两汉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后世大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研究剖析了太学这一古代高等教育典范,丰富和发展太学精神并寻找其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力求为现代高等教育带来启示。

一、重视教育,筑国家发展之基

自汉继秦后,至汉景帝时期,国力日渐恢复,统治者开始重视教育事业,汉武帝时期国力愈加强盛,武帝刘彻便听取董仲舒的建议,将汉初以来“定明堂、造太学”的想法落实到实践中,并为博士置弟子生员,为太学建章立制,为后世汉朝统治者们树立了创新尝试的典范。王莽时期,又进一步扩大了太学的规模。光武帝刘秀非常重视太学师资队伍的建设,设立了选拔太学博士的“考试”和“保举”制度,并采纳太仆朱浮的建议,将博士招募的范围从京师洛阳之内扩大到全国范围,广纳天下英才。此外,刘秀还经常到太学考察,建武五年,他在一次太学巡视中,当场给表现出色的太学弟子赐以官职,大大激励了太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汉明帝刘庄则经常参与太学的一些学术活动,如议经、讲学等。总体来看,汉代统治者们不仅加大教育投入兴建太学,还制定了一整套政治和礼仪制度来保障教育实施,并亲自修学儒道,按照儒家的标准来施行教化,树立亦君亦师的形象。在政治权力核心的支持与带动下,整个社会兴起学习儒家经典的热潮,太学教育逐步进入全盛时期,对繁荣两汉文化学术、巩固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教育事业的兴衰是国家发展状况的一面镜子,关乎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中国历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讲话稿中前后43次提到“教育”这个关键词,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2012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首次突破GDP总值的4%,此后7年来,我国对教育的投入比一直保持在4%以上,虽然这个数值在世界范围内还不算前列,但我们建设教育事业的决心不会动摇,接下来我们也将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兴办教育,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储存后备力量,努力实现教育大国、教育强国的梦想。

二、尊师重道,定立德树人之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为我们指明方向:“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把当今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与传统大学之道中的精华结合起来,铸就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学生思政水平和道德品质。

汉代太学在师资选聘过程中就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理念,要求教师既要有高水平的治学才能,还要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如汉洛阳太学博士的选聘标准,除了要学识渊博、通晓经籍之外,还要拥有品行高洁、淳厚质朴、谦逊节俭等道德品质,这与今天“立德树人”指导方针有许多共通之处,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帮助青年学生铸就“政治灵魂”,补足“精神之钙”。

此外,太学博士的政治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在当时也很高。在教学制度方面,太学尊师重道,要求遵循严格的师法和家法;在教学内容方面,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正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高尚境界。在这样的文化氛围熏陶下,产生了一大批严于律己、修身立志、砥砺前行、为民谏言的太学生,他们积极入世、追求作为的人生态度是当今青年的榜样。

三、考究钻研,兴严谨治学之风

严谨治学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底线,既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也要求学生刻苦钻研学问。近年来,社会上一些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歪风邪气悄悄侵蚀校园,导致一些教师急功近利,在浮躁的心态下生产出大量粗制滥造的学术垃圾;学生对于高深知识不求甚解,目光短浅,盲目追求热门,考试只为蒙混过关;还有不断披露出明星的学术造假事件,对于社会风气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教40条”等一系列文件,指出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这一举措既是对大学生学业的合理增负,也是一种有效的调整激励。

回望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其高洁的品格和严谨的治学作风在历史长卷中熠熠生辉。《后汉书》记载:桓荣“受业太学,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鲁恭“年十五,与母及弟俱居太学,闭户讲诵,绝人间事”;仇览“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 !”这种身处繁华仍专心苦读的精神,正是今天大学青年修身励志的榜样。另外,太学在教授经学时要按照一定的流派和师徒授受关系,这也是一种严谨的学术继承关系。各门经学的博士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十年磨一剑,以保证教育水准和学术质量,太学博士也是当今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内修外治”的榜样。

东汉中后期,由于政治日益腐败,太学的队伍里也混入了一些庸俗浅薄、华而不实、蝇营狗苟之辈。《后汉书·徐防传》中记载,因博士试弟子时出现暗箱操作,徐防曾上书和帝;《后汉书·樊准传》记载,樊准也曾上书邓太后:“博士倚席不讲,儒者竞论浮丽,忘騫騫之忠,习浅浅之言。”教育质量一旦下滑,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反响,古代尚有铮铮之士敢于谏言,作为后来人的我们也有义务从自身做起,守护高校学术净土,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四、学术自由,育论道问难之氛

“问难”是太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方法,随着儒家经典发扬光大,社会上出现了对儒家经典的不同解读流派,对此,统治者并没有简单粗暴地控制各家言论,而是引导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家大师进行学术辩论,用求同存异的方式解决问题。首先是博士之间在讲经论道时互相诘难、讨论经义,然后在各家学派的辩论会上,太学生也可以参加。后来辩难之举蔚然成风,甚至不问资格,不讲情面,针锋相对只为使经义愈明。《后汉书·儒林传序》记载,汉光武帝曾亲自主持各家学派的公开辩论,这种批判性的研究态度和自由探讨的风气是学术研究所必须的,使得太学培养出了一大批思路开阔、善于论辩的人才。

其实太学的自由论辩也有局限性,由于儒家学说已被奉为经典,所有的讨论都必须囿于儒学体系范围内部,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依章句”,即按照经书上的字眼逐句逐章进行刻板的解读,还要对章句进行详尽的注释,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学者治学的严謹作风,另一方面却也导致阐述的过程越来越繁琐,学生没有时间去深入理解,只能死记硬背、牵强附会。这启发我们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去继承和发扬学术自由的精神,“百家争鸣”与“兼容并蓄”并不矛盾,而是不同文化在交流与碰撞中的创新与发展,教师常怀谦逊之心,学生能有批判之勇,学术才会如活泉常新。

五、心怀天下,担民族复兴之责

太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培养教化社会的官吏,因此,太学生天然地抱有“学而优则仕”的美好政治理想。然而,作为依附于封建皇权的高等教育机构,太学从诞生那一刻起,其自身性质就决定了与政局变幻息息相关的命运。东汉中后期,政治十分腐败,宦官外戚为扩张自身势力不断选派裙带关系入朝为官。在儒家经典道德熏陶中培养出来的太学生怀揣美好的政治理想,却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进入仕途,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积极参政议政,太学生领袖王咸、郭泰、贾彪等人大胆揭露宦官、抨击黑暗时弊,勇于和腐朽势力作斗争,掀起历史上数次知名的太学生运动,充分展现了知识分子的凛然正气,对于当时的政治斗争与阶级更新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大学是激扬青春的时代,也是奋斗圆梦的时代,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机遇和机缘。当代青年大学生应当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汲取千年前太学生家国天下的情怀理想,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砥砺前行,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毛礼锐.汉代太学考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2(8):61-76.

[2]李馥明.东汉魏晋时期的洛阳太学[J].史学月刊,2003(7):121-123.

[3]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边家珍.洛阳太学与东汉经学教育[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3-25.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
关于推进我国大学文化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
弘扬大学精神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探究
践行追求成功的大学精神,弘扬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
大学精神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的培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探析
大学精神培育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必要途径
女排夺冠与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的“气质”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