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音乐研究的理论背景与方法论取向
——兼评11卷本《宋代音乐研究文论集》

2020-12-02 10:51康瑞军
音乐文化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音乐史史学学术

康瑞军

内容提要:宋代是中国音乐史断代研究的一个热点。在20世纪之初确立的“律调谱器”基础上,百年来有关宋代音乐思想、音乐制度、乐曲、音乐礼仪、音乐史料、音乐商业和音乐科技等研究,成为中国古代音乐史学论域拓展的一个缩影。2016年,洛秦主编的《宋代音乐研究文论集》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并于2019年再版。其遴选、辑录近百年来国内宋代音乐研究的代表性文论301篇,以11卷总计500多万字的规模,详尽展现了宋代音乐史的研究成果现状。特别是该文论集的“总序”及各分卷的“编者序”,具体阐明了宋代音乐研究的新思考和“音乐新史学”的方法论取向,为在学理层面总结、反思和推进断代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文本批评与阐释的一份新资料。

断代史和专题史,是中国音乐史学的基石。纵观20世纪以来的中国音乐史研究,尽管各个时期成果数量多寡不一,但总体看,专题史多于断代史,综合体裁多于单一体裁。因此,集中、系统的断代史成果,就十分难能可贵。2016年,洛秦主编的11卷本《宋代音乐研究文论集》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并于2019年再版。这是2012年以来,继《宋代音乐文化阐释与研究文丛》第一辑出版林萃青、李方元、李幼平等学者的专著之后,该文丛接续出版的第二辑。这标志着宋代音乐研究又添一份重要资料,也使其成为目前仅见的系统整理断代文论的成果。

在20世纪以来的断代史著述中,先秦、唐代和宋代音乐史可以说是成果最集中、成熟的领域。不只体现在参与学者规模较广,成果数量充实,更体现在其研究视角也较其他时期更加丰富。例如,先秦音乐史的研究,在文献史料、出土乐器、音乐神话、音乐美学思想等多方面均有专论,“先秦音乐美学思想”一度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期争鸣的热点问题,李纯一《先秦音乐史》和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尽管写作时间较早,却在这一时期确立了其断代音乐史研究的典范地位。在唐宋音乐史方面,就研究视角特别是方法论的开创性而言,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包括其中涉及的宋代音乐内容),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等著作最为典型,其在理论架构和方法论的自觉性、现代性方面各有所进,特别是对唐宋音乐机构、乐人地位、曲目等问题上细致入微的考证及深广的国际性文化观照,奠定了唐宋音乐史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史学史中的主导地位。所谓唐宋音乐“断层说”“转型说”“二次转型说”等极具文化史意味的观点,正是在这样的学术土壤上孕育提炼出来的。

若以域外成果来观察同时期断代音乐史的方法论,首先引人注意的是岸边成雄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自1960年以来,该书先后出版两卷。广为人知的日文版“乐制篇”为第一卷(上下册),1973年由梁在平、黄志炯中译出版;日文版第二卷标名“续卷”,为“乐理篇”“乐书篇”“乐器篇”“乐人篇”合辑,由英国剑桥大学唐代音乐研究专家劳伦斯·毕铿(Laurence Picken)的弟子,澳大利亚音乐学家史蒂芬·奈尔森(Steven G.Nelson)于2005年编辑修订出版。自问世以来,学人对“乐制篇”讨论唐宋妓馆、乐部及音乐机构时采取的社会史分析方法及其援引的生动的日常生活史料,多有评价;而对其第二卷的方法论取向,则鲜予注意。事实上,奈尔森编纂第二卷时,特意收录了岸边成雄自撰的英文评注,篇幅虽短,却言约意丰地直陈其研究方法。岸边指出,他研究唐代音乐史的理论立足点有二,一是历史编纂学的,一是(西方)音乐学的;他认为,音乐制度是唐代音乐文化发展的背景因素,因此其方法论上更偏向历史考据而非音乐学分析。①对照岸边《唐代音乐史的研究》的前后两卷,第一卷明显偏重音乐制度史事辨析,第二卷则偏重乐律及形态分析。可以说,这两种类型,代表了20世纪下半叶中外学者断代音乐史著述的基本型态。杨荫浏、毕铿、丘琼荪、赵如兰等人的研究,多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上述研究方法。不过,其时中外学者因个人趣味、学术背景、知识结构、外部环境的差异,即便面对同样的研究对象,也往往展现出对音乐结构的不同理解和解读方法,比如译谱问题:相比西方学者更关注乐曲的音阶构成、节拍节奏形态,以及文化传播理论背景下的音乐跨国流传情况等,国内学者多倾向从曲名/曲牌的历史渊源、乐器定弦、演奏场合和参与人,以及形态比较等方面加以把握,因而二者的研究走向和结论,呈现一种差异互补的局面。

正因为岸边成雄对其理论出发点和方法的明确交代,我们今天在把握其断代史研究经验时,得以获得学术史比较、判断的依据。而对研究理论与方法论的自觉建构,在美国学者林萃青近年来中译结集出版的英文论文合集《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以下称《文集》)②中,有更为系统的表述。特别是洛秦为该书所作“代序”以及林萃青的“自序”,开宗明义地谈到了史学理论与方法对发展宋代音乐史学的价值和意义。洛秦在分析统计以往宋代音乐研究成果后谈到了其个人评价:

在这四百余种研究成果中,对于宋代音乐的价值和意义的探讨几乎寥寥无几,对于以怎样的史学观念来思考宋代音乐的特殊性问题,从学理的角度对宋代音乐提出整体性分析的论述更是凤毛麟角……如果我们认同(伽达默尔的)这种历史认识方法,那么对于宋代音乐的理解必定是解释学的……林萃青的《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为我们解释和评价宋代音乐的意义、宋代音乐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提供了他的答案……本人的学术主张较多地倾向于“整体史”的角度来审视历史,将历史研究作为“静态化”分析手段……这种被称为“去历时化”的阐释理念事实上就是历史研究的“人类学化”特征。③

这一评价不但揭示了林萃青《文集》对当下宋代音乐史学理念和方法上的特殊意义,也表明了作者本人的宋代音乐史学思考和经验,即,主张以伽达默尔解释学的理论切入,运用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和“去历时化”的阐释理念来开展宋代音乐的结构化研究,最终获得“适用于中国音乐文化语境的”历史理解与认识,以弥补当下宋代音乐史学的缺失。同时,在“代序”中,洛秦重申其多年来倡导、实验的“音乐人事与文化”研究模式与方法:结构性地阐述,音乐的人事与文化关系,是如何受特定历史场域作用下的音乐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特定机制影响、促成和支撑的。④这与林萃青在该书自序“音乐史学理论与个人感受”的主旨形成密切呼应与对话:

对旧乐的历史描述要关照同一现象的多元因素:通过声音而存在的音乐有互动的时空关系,它们的恩主、创作者、享用者/消费者、评论家、研究者等参与人拥有不同的音乐立场和需要……音乐史的描述要反映出这样错综复杂的人事交叉运作关系……我参考过的西方研究方法是多样的,包括西方的汉学、音乐史学、体系音乐学、民族音乐学、文化研究和表演学……问题是,缺乏批判性地引用西方音乐史学概念和方法,以它作为研究中国旧乐的标准,会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和困难。这是我研究宋代音乐的一个深刻的体会。⑤

很显然,两位学者对当下音乐史学理论与方法论重要性的观察是十分敏锐而富有建设性的,也是十分迫切的。二者对如何突破旧的叙述框架、拓展新论题,以及强化音乐史学与古乐演出实践的关系,有着共同的学术关怀和旨趣。他们对于持续探索一套适用于中国文化语境以及全球文化对话语境的研究方法,抱有务实且极强烈的主观预期。洛秦在多篇文论中,反复申论其“新史学”理念,并在其博士研究生教学实践中持续规划、凝练课题,推出一系列新成果。⑥

这样的理念与实践,呈现出的是21世纪以来宋代音乐史学对以往唐宋断代史研究路向的承继、省思与超越意识。站在当下学术语境中,理念的更新,意味着论题、史料范围、方法论和历史价值判断上的更新,进而引发学科自觉意识、学科机制及学术生产方式的新变化。基于此,重思“宋代音乐是什么?”“宋代音乐史学是什么?”“宋代音乐史学对于古代音乐断代史/史学史意味着什么”这样的问题,绝非虚无缥缈的纸上谈兵,而是在学院派为主阵地的本土学科语境中,成建制地推进音乐史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倘若不做如是反思,则诸如“被疏于关注的宋代音乐家”⑦“宋代的音乐促销”⑧“赵佶的音乐外交”⑨等新论题,以及“宋代笔记音乐文献”⑩“北宋音乐编年史”等新史料、新体裁就不会进入学者的视线;而围绕宋代音乐制度、史料、思想、城市、乐器等团队性、系统性博士论文选题,也就不可能产生。笔者曾在一篇文中谈道:在当代中国学术语境中,一个学科的发展与推进,已经不能全然仰仗个别权威或“学术志愿者”的“单兵作战”模式;集中优势力量、发挥团队优势的“规模作业”,方为一种更有效适应当代学术环境的学科推进策略。因为从本质上说,当下中国学界的学科建设,首要在于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其所涵盖的学科意识的自觉,学术理论与范式的重构,学术课题的有计划开展,学术成果的分类评价,乃至学科评估的指标性设定等要素,无不显现一个“发展中的”学术体制、不得不从内在外在两方面加以建构与整合的现实需求。具体到宋代音乐史学,则集合团队和平台力量,在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学史梳理与总结、新论题的开拓等多方面集中发力,这是在本土语境中推进音乐史学科建设的切实之举。

《宋代音乐研究文论集》(下称《文论集》),正是在这样的语境和机制中立意、编纂与出版的。

按研究领域的特点,《宋代音乐研究文论集》分为11卷,分别是“1.研究理论与述评(编者黄艺鸥、杨成秀、康瑞军)”“2.音乐思想与阐释(杨成秀)”“3.音乐机构与制度(康瑞军)”“4.音乐礼仪与世俗(王菲菲)”“5.音乐史料与考证(曾美月)”“6.音乐人物与专著(曾美月)”“7.琴学形式与内容(章瑜)”“8.音乐载体与组合(黄艺鸥)”“9.音乐律制与乐调(吕畅)”“10.音乐符号与表述(于韵菲)”“11.音乐叙事与演绎(徐蕊、王菲菲)”。各卷文论按照文体细分为单篇论文、硕博学位论文和著作三种。每卷收录文论约30篇左右,规模约40-50万字,11卷总计选录文献299篇,总字数约517万字,占已知国内宋代音乐研究文论总量的18%。按《文论集》“总序”,该书精心选录了近代至2016年国内公开发表/出版的部分宋代音乐研究文论,最早收录的是萧友梅1916年提交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博士论文中译文,最晚收录了林萃青2016年为章华英《宋代古琴音乐研究》撰写的书评。《文论集》的编写宗旨是“尽可能全面呈现百余年来宋代音乐研究取得的成果,以期把握宋代音乐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积淀和参考,亦为中国音乐史学的不断发展增添一份研究基础”。与此同时,“总序”以计量统计方式详述了各卷选录篇目的数量、文论类型(单篇、硕博论文、著作节选)、年代分布和增长曲线等情况,这样的数量统计,并非档案记录式的流水账目,而是在数字、曲线的背后,试图向读者清晰地揭示本领域在过去百年来的发展趋势,以方便当代研究者更深入地观察与思考本学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览全书,笔者认为,《文论集》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1.提供了一份宋代音乐史学史文献的实用目录。除了各卷卷首的目录(即“选录篇目”),《文论集》各卷附录均设置有“本卷研究文献总目”,尽可能全面、详尽地呈现本领域百年来发表的文论细目,便于读者查阅检索。这在断代音乐史研究著述中尚属首次,对其他断代时期的音乐史研究文论集的编写,亦有示范价值。

2.揭示了宋代音乐研究各个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及其发展趋势。《文论集》各卷编者均为所在领域的年轻博士,大多已在该领域有所著述,有较为严谨扎实的学术训练和较丰富的研究经验。这为各卷的学术定位、学术史意义及具体篇目的遴选、校对,提供了学术与技术上的保证。我们从各卷“编者序”中,可以看到每位编者对本领域发展现状的批判性思考与遴选依据。因此可以说,《文论集》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宋代音乐各领域乃至整个古代音乐史学科发展的一扇窗户。特别是这些领域在史学史维度上的发展趋势、重要时间节点,乃至国内古代音乐史学学位教育的成效,均可窥一斑而知全貌。例如,有关蔡元定燕乐音阶的“变”“闰”之辩,是20世纪宫调理论争鸣日久的议题,关心这一问题的读者,能够很轻易地按照卷9“音乐律制与乐调”的历时性文献梳理,发现其“问题史”及学术史脉络,从而为这一问题的新证新解,提供可靠的文献。

3.为其他断代音乐史学的论域拓展与建设提供启发。《文论集》11卷的编写主题,主要来自丛书主编洛秦发表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宋代音乐研究的特征分析与反思》一文。这样的划分,既是对百年来国内宋代音乐研究既往成果的分类、思考与总结,也是学科层面对宋代音乐论域的重构。我们知道,学术史的书写,不是学术成果的简单拼贴堆砌,也不是依照时间线索的单向梳理,而是书写者学术理念、学科认识和目标的有意识建构。其一方面必须牢牢立足于所在领域音乐活动和现象的“历史真相”,另一方面又必须放在当下学科需求框架中加以描述与解读。因此,宋代音乐所确立起来的 “律调谱器”的研究范畴,由王光祈、杨荫浏等学者确立为20世纪中国音乐史学的基本叙述框架后,成为古代音乐史各个断代时期的标准话语。在一般历史学不断推进多元化史学理论与方法建设的今天,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势必要对过去百年来受古代乐志传统和西方现代学术两方面熏染下的实证史学,展开必要的反思与重整;而各个断代音乐史研究论域的重塑与拓展,当是重要一步。比如,对音乐文学史的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王国维《唐宋大曲考》、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沈知白《中国音乐诗歌与和声》、任半塘《唐声诗》等,尝试把音乐与文学联系起来研究,试图打破以往“文学本位”和“音乐本位”之间的隔阂与惯性,开辟了许多新论题,但这一领域的广阔研究前景在现有音乐学著述中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成果也十分分散。因此,《文论集》3“音乐机构与制度”收录的卫亚浩《宋代教坊与宋代音乐文学》,卷5“音乐史料与考证”收录的谢桃坊《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史的考察——〈碧鸡漫志〉简介》,卷8“音乐载体与组合”收录的“张瑞媛《〈全宋词〉所涉乐器及宋词关系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宋代音乐与文学事项的探讨,体现了在文学史学者的参与下,这一领域逐渐进入宋代音乐史学的中心范畴,为研究其他断代音乐文学史提供了参考。

4.及时回应了中国音乐史学学科理论建设的呼吁。在国内音乐学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格局中,中国音乐史学是起步最早、人数最多、作为大学专业主干课程开设时间最久的传统学科领域。但相比国内西方音乐史学、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等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态势,中国音乐史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仍十分薄弱。冯洁轩在二十多年前就曾有感而发:“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缘接学科极多,所取的方法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不少有志青年想入门却苦于不得门径,这正是缺乏‘概论’性的基础理论著作的缘故。”细察近年来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课题指南,其中反复出现“中国音乐断代史、专题史研究”“中国音乐史学史研究”“中国音乐学术史研究”等论题;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设置“中国音乐史学基本问题研究”招标选题等,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科研管理机构和学界同仁,对类似领域补齐短板、加强建设的迫切要求。在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文论集》并非专题性质的学科理论读本,但其在第1卷《研究理论与述评》中,收录了学界有关宋代音乐学术理论思考、述评的20篇文章,开门见山地表明了作者的构思意图。这与近年来英美“新音乐学”以比较、鉴别、批评和阐释为主的方法论导向,存在着某种跨学科/领域的关联和对话;同时也为《文论集》其余各卷文论提供了理论上重新阐释的起点。因此,其编写和出版,是以一种积极姿态推进了中国音乐史断代研究的步伐,是促使传统音乐史学向“音乐新史学”转变的具体努力。

2015年8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倡议,在北京举办了“理论·视角·方法:中国音乐文化史学术研讨会”,就“中国音乐文化史”的研究理念进行了探索和争鸣,特别就其概念内涵、论域和方法进行了集中讨论,这对于中国音乐史学理论范式的更新与方法论的丰富,以及彰显和建构中国音乐史学的本土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2018年11月,四川音乐学院举办的“音乐史学方法论与学科新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西方音乐史学者,就音乐史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中西两个学科方法论上的借鉴融通,进行了积极的对话与讨论。这两次会议的举行,与1989年音研所召开的“音乐史学方法论研讨会”的主题及多元的学者群体遥相呼应,形成某些历史的关联。

但是总体上看,现下这些讨论,与30年前那次会议对以往“阶级分析方法的滥用”和“研究范畴与方法的单薄”等鲜明犀利的反思精神、批判性的话语建构的努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就中国音乐史学而言,这些年来尽管在史料整理、论域拓展和论题深度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相比姊妹学科在学科话语体系建设、理论和方法论研讨、学术共同体和平台建设等方面,也还有明显的距离。仅举几例:如西方音乐史学同仁近年来经过卓绝努力,陆续翻译出版《音乐史学原理》《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举办“塔鲁斯金《牛津西方音乐史》研究方法及史学观念研讨会”等,就是以主动姿态融入全球学术话语体系,与域外音乐史学界积极对话,大力塑造与更新本土研究范式,探寻新的研究方向;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界同仁多年来翻译出版大量经典理论著作,如布莱金《人的音乐性》,梅里亚姆《音乐人类学》,内特尔《八个城市的音乐文化:传统与变迁》等;艺术史学界同仁翻译出版享誉世界的中国美术史学家高居翰(James Cahill)的《气势撼人:17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和《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文集》等,不仅是各自领域的专业基础文献,也成为近些年来音乐学/艺术学各专业教学与研究中跨领域探讨、运用的重要理论素材。尽管说,中国音乐史学与上述姊妹学科在研究对象的民族属性、艺术/文化属性和主体属性上有质的区别,但是,在学科建设迭代更新和辐射音乐学整体建设的外在功能上,则是殊途同归的,是有共同的时代语境和任务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论集》自2016年“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正式面世以来,之所以能引起学界的重视并积极用于教学实践,主要原因正是其响应了学人、学术、学科的迫切需求。诚如《文论集》主编洛秦所言:“从音乐历史‘被发现’‘被书写’‘被阐释’的三个层面来理解,历史就是历史学。”因此,某种程度上说,《文论集》所遴选、收录的1916年以来301篇有关宋代音乐研究的论文,实际上是“重新”被发现、被书写和被阐释的。它是适应今天宋代音乐研究的新问题、新环境而产生的,也必将对今后的中国音乐史断代研究产生新的价值和意义。

注释:

①Kishibe Shigeo: “English Commentary on Tōdaiongaku no rekishitekikenkyū”,载《唐代音樂の歷史的研究:続卷(樂理篇、樂書篇、樂器篇、樂人篇)》,日本和泉书院有限会社,2005,英文评注第2页。

②林萃青:《宋代音乐史论文集:理论与描述》,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③同②,“代序”,第4-6页。

④同②,“代序”,第11页。

⑤同②,“序言:音乐史学理论与个人感受”,第18-22页。

⑥洛秦曾在《“新史学”与宋代音乐研究的倡导与实践》一文集中讨论了其本人及其指导下的宋代音乐研究团队对于“新史学”与宋代音乐研究的倡导及案例实践,见《中国音乐学》2013年第4期,同期还刊载了部分团队成员和博士论题有关的几篇文章,包括杨成秀《范镇雅乐观研究》、徐蕊《中声与钟声——北宋雅乐的中声音乐观与钟声实践》、黄艺鸥《中国音乐编年史的理论思考——北宋音乐编年史研究的个案》。这些论文在具体的思想史、乐器史、编年史研究中,有意识地将音乐个案纳入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框架中加以解读,进而在叙事和阐释两个层面上,挖掘宋代音乐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开展“音乐新史学”的尝试。

⑦曾美月、陈俊如:《谈几位被疏于关注的宋代音乐家》,载《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⑧钱慧:《宋代酒业经营中的音乐促销活动探析》,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4年第3期。

⑨宫宏宇:《赵佶的音乐外交与宋代音乐之东传——介绍英国学者普兰特对宋代中国与高丽间音乐交往的有关研究》,载《黄钟》,2001年第2期。

⑩曾美月:《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价值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音乐史史学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埃及编年史家杰巴尔提及其史学“三部曲”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构建西方音乐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读杨和平《浙江音乐史》有感
加强中国音乐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