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汇聚·拓新
——第三届宋代音乐研究学术研讨会学术综述①

2020-12-02 10:51黄艺鸥执笔
音乐文化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授音乐研究

黄艺鸥 执笔

2019年11月1-3日,“第三届宋代音乐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坐落于牧野古城新乡的河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史学会主办,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宋代音乐研究中心承办,《音乐文化研究》编辑部协办。此届会议距2009年“首届宋代音乐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恰逢十载,如果说,2009年的首届研讨会是为宋代音乐断代史研究扬起一面旗帜②,2013年的第二届研讨会展现出宋代音乐研究日趋走向成熟的新气象③,那么,经过十年的积累与沉淀,此届研讨会则是具有宋代音乐断代史学术史意义的一次凝聚与探讨。可以说,“宋代音乐研究学术研讨会”见证着宋代音乐断代史研究在21世纪的不断积累、探索、深入与反思。

会议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宋代音乐研究专家、学者,共襄学术盛会,更吸引了众多年轻学人、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得此届会议成为历届宋代音乐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参会人数最多、涉及论题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因此,此届研讨会让我们看到宋代音乐研究由个体研究向音乐断代史研究转向的学术自觉与学术凝聚力;学术梯队的不断成长,老中青三代齐聚一堂,研究团队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年轻学人为宋代音乐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呈现出宋代音乐研究学脉的传承与发展;学理层面来说,“新史学”推动下的宋代音乐断代史研究,在呈现研究新趋向的同时亦强调夯实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此外,音乐理论、创作与实践的多学科交叉亦带来更多研究视角的拓展。

此届会议为期两天,除开幕式与闭幕式外,包括五个单元的会议发言,并特设年轻学人及学生专场、《陈旸〈乐书〉点校》出版座谈会及自由讨论。与会代表围绕宋代音乐研究的新思考、新方法、新材料与新问题,宋代民间俗乐研究,宋代文人音乐与琴学研究,宋代乐律学研究,宋代音乐形态与观念研究,历史田野视角下的宋代音乐史研究,域外宋代音乐史研究前沿动态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推动宋代音乐断代史研究的新发展。

11月2日上午8时,“第三届宋代音乐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师范大学勤政楼第三会议室拉开帷幕。开幕式由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河南师范大学特聘专家赵为民教授主持,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教授致欢迎辞,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师范大学特聘专家赵塔里木教授致祝贺词,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段续院长致辞,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会议召集人洛秦教授致答谢辞。赵国祥书记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全体师生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赵塔里木教授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向主办方中国音乐史学会和承办方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表示热烈祝贺,并强调本届学术研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即:1.交流新史料,夯实学科立足点;2.关注新理论,探寻学科理论建设的全新视野;3.提携青年学人,打造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宋代音乐史研究队伍。洛秦教授代表主办方中国音乐史学会向赵塔里木教授及中国音乐家协会对中国音乐史学会的发展及其学术活动的支持与关心表示感谢,对承办方河南师范大学及音乐舞蹈学院的积极筹办表示感谢,并感怀于河南作为中国音乐史古代时期的重要文化时空,其辉煌音乐历史的感召力促生了现代中国音乐史学的重镇和音乐史学家聚集之地,他指出“此次会议参与人数的规模、学术议题的质量、讨论内容的范畴,特别是学者出席的规格,都是历届会议的最高级别。相信,此次会议将不仅是推动宋代音乐研究发展的新里程碑,也将是促进中国音乐史学断代研究和多元开拓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一次学术研讨”。随后,沈阳音乐学院陈秉义教授代表中国音乐史学会向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赠送贺联,贺联中以甲骨文字体书写“学史通究天人际,文章更重一家言”,并附八位宋代音乐专家的印兑,还有极为珍贵的辽金时期“竹林七贤”铜镜拓片。

研讨会伊始,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浙江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洛秦作为会议召集人,首先进行题为《宋代音乐研究的“白皮文”》的开场报告。洛教授借用《白皮书》的概念,引入“白皮文”的形式,力求以客观的立场与简练的文字叙述宋代音乐研究的最新进展与状况。他认为,自2009年举办“首届宋代音乐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经过十年的努力,宋代音乐研究已成为学界高度关注的学术领域。在第一部分“基本数据”中,洛教授以详尽的图表形式,分别对1916-2014年、2014-2019年④两个时段的宋代音乐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与比较,以呈现宋代音乐的研究基础及近五年的研究新趋向。他指出,2014-2019年宋代音乐研究表现出迅速发展的新势态,研究成果大幅度增加,涉及宋代音乐研究的各个领域,其成果数量占1916-2014年近百年的36%。继而,在第二部分“近五年的新状态”中,对此研究现状进行具体剖析。他列举新近出版的10部专著与1套丛书,以及一批曲谱、古籍校勘、名著重版等重要学术成果相继问世,宋代音乐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项目数量不断增加,陈应时-洛秦“上音·宋人”团队、洛秦“浙音·宋代音乐研究中心”、王小盾“宋代音乐研究团队”、赵为民“河南系音乐宋人”团队日臻成熟等现状,以此总结近五年来宋代音乐研究呈现出的新拓展,包括“音乐材料与文学研究的相互影响”“音乐与经济跨学科视角的探索”“乐人材料的不断挖掘”“宋辽关系研究的关注”,以及音乐文献学、乐律学和宋代俗字谱研究呈现出“领域的专业性与学者的专业化”新气象等;同时,亦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部分成果论题重复、质量低下,以及令人担忧的“宋词泛音乐研究”现象,随意渲染和夸大词人词作的“音乐性”等问题。最后,洛教授总结道,问题始终存在,前景永远光明,此次会议的规格、数量和质量都是历届之最,其中史料、古琴、乐律及城市研究几方面有新的高度,同时又有不少年轻学人的加盟,生机盎然,期待通过此次会议及大家的努力,宋代音乐研究能不断健康发展。

第一单元研讨由李方元教授主持,学者们围绕宋代音乐文献学、考古学研究作精彩的会议发言,温州大学王小盾教授发表题为《宋代音乐研究的文献资源——典籍篇》的演讲,王教授指出,中国音乐史学的断代研究已把宋代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因此有必要从文献角度厘清宋代音乐研究的基本资源,包括考察宋代音乐研究的典籍资源及相关研究成果;考察其单篇文章的资源及相关研究成果;考察其笔记和散见资料的资源及相关研究成果。王教授重点阐述考察音乐典籍的研究,首先考察宋代乐书的存佚情况,具体包括宋代书目、其他书目、相关类书史书中所见宋代音乐典籍,及宋代音乐典籍的存佚情况四个方面;其次考察宋代音乐典籍的研究成果,他着重提及关于《琴笺》《皇祐新乐图记》等11种典籍的研究;再次考察宋代音乐典籍的编撰背景、文献特性和流传特点。最后,王教授提倡从图书史角度建立对于宋代音乐的新理解。

武汉音乐学院李幼平教授作题为《境外流藏大晟钟的相关信息与初步研究》的宣讲,他指出在整理讨论目前国内珍藏的二十余件大晟钟的过程中,流藏境外的大晟钟也日渐得到学界关注。李教授对四件藏于海外的大晟钟,即现存于日本出土于河南新乡的大晟钟、现存于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的小型大晟钟、现存于美国巴尔的摩瓦尔特兹艺术博物馆的中型大晟钟、在日本大阪拍卖并已辗转回到中国的大晟钟,其收藏、形制、纹饰、测音等情况进行介绍。他认为,这些钟的音响与钟体律名以及宋代大晟钟十二律吕的逻辑关系紧密契合,甚至填补了国内见存大晟钟暂缺律名、音高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历史价值。

沈阳音乐学院陈秉义教授发表《契丹-辽与北宋音乐文化交流的田野考察——兼谈民间收藏在音乐史料中的价值》的宣讲,陈教授指出契丹-辽与北宋的音乐文化交流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宋代音乐研究应多关注辽、西夏、金音乐。他以近十年来对契丹-辽遗存的田野考察发现,重点阐述部分壁画、辽塔伎乐雕砖、民间收藏的部分细腰鼓和埙等音乐图像与实物资料中反映的宋辽音乐文化交流现象,及其重要的音乐史学价值。最后,陈教授以民间收藏的金代诗文镜上的胡琴为例,指出民间收藏(艺术考古)蕴含着许多历史文物,从某种意义上会帮助我们完善音乐历史的书写。

河南大学张国强教授作题为《对陈旸〈乐书〉成书年代等问题的再思考》的发言,他首先梳理目前学界关于《乐书》的研究成果,呈现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继而,对《乐书》的成书年代、《乐书》的版本问题展开讨论,他推测《乐书》成书于1101年,并指出《乐书》现有“宋刊本”“宋刻元印本”“宋刊元修本”“宋刻明印本”等多种版本,而他此次完成的《〈乐书〉点校》是以“元刻明递修本”为底本、四库全书本和光绪本为校本。最后,张教授指出,如何充分发掘《乐书》的价值并正确使用《乐书》,是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曾美月教授发表题为《从宋代笔记史料看中国古代伶人的鉴戒表演传统》的演讲,她指出“鉴戒”一词,源于宋代笔记《都城纪胜》的相关记载。所谓“伶人的鉴戒表演”,即伶人在滑稽表演中以一语双关的方式嘲讽当时社会现实,达到向帝王、高官进谏或规劝的目的。这种表演以谐音、一语双关为特点,以滑稽进谏为目的。在阐述宋代伶人鉴戒表演之外,她将此种表演追溯至汉唐五代时期,而此种表演在明代依然繁荣。关于此种表演繁荣的原因,曾教授分析有四点:即先秦时期形成的鉴戒风气、相对宽容的演出环境、社会不合理现象的存在、文人对鉴戒剧的推崇。

四川师范大学余作胜教授作题为《宋代散佚乐书整理与研究概论》的发言,他指出,宋代编撰的乐书约有二百三十余种,其中近二百种已经散佚,这些散佚乐书及其数量不菲的佚文值得研究和关注。并从宋代乐书研究概况、宋代乐书研究存在的问题、对宋代散佚乐书进行整理与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宋代散佚乐书整理与研究的基本内容四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关于宋代散佚乐书整理与研究的框架。余教授认为,对宋代散佚乐书整理与研究可勾勒出宋代乐书著述的整体状貌,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全面地认识宋代音乐知识结构和著述成就,为宋代音乐文献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单元研讨由李宏锋研究员主持,学者们围绕宋代琴学研究展开讨论。西安音乐学院罗艺峰教授作题为《“多族士人圈”与宋季金元琴史的再认识》的演讲,通过史料的梳理,首先指出宋元之际胡人爱琴者众多的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何在时代激变之际,作为汉族文化精华乃至道统的琴却没有死?此后还能否有明代琴乐的繁盛?他尝试以“多族士人圈”的分析模式提出对此问题的看法:元朝的多元文化状态,存在着各族士人参与的“多族士人圈”,他们通过共同参与各种琴棋书画形式的活动,建立起信仰、价值、行为乃至政治理念方面的共同意识。并具体以廉园雅集士人圈、曲家贯云石的文人交游圈、耶律楚材金元时期交往的琴人圈、元代琴家袁桷的琴脉关系等为例,阐释以琴为中心的多族士人圈。最后,罗教授再次提问,琴为什么会成为中华各族文化趋同的载体?并给予回答,即“宅兹中国”。

台湾大学沈冬教授发表题为《琴意谁可听?——欧阳修之琴与北宋士风》的演讲。她指出欧阳修在琴史上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并通过梳理与考证《欧阳修全集》中与琴相关的作品,从三个层面探讨欧阳修的琴学思想特色。沈教授依据欧阳修的生平年代、仕宦历程,缕述其与琴有关的诗文作品,加以编年及说释;并根据这些作品及相关记载探究其抚琴经验及琴友交游;进而讨论欧阳修的琴学思想。她认为,欧阳修的琴学思想有三个重要的面向,即以古为尚、琴以致和、琴通自然,并阐释欧阳修之琴与北宋士风的关联,即以北宋士风为背景,观察欧阳修身为琴家在交结琴友、参与琴事、发表琴论时,如何将其身为知识分子的理念渗透入琴中,而其琴学议论及抚琴实践又如何反过来成为北宋士风的脚注和诠释的。

中央音乐学院章华英教授在题为《千山暮雪 只影向谁去——金末元初元好问琴事述考》的发言中,从元好问的生平及琴事、元好问的交游与琴及其古琴审美思想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她认为在元好问颠沛流离的一生中,古琴、山水和自然始终是其超然世外的一种方式;作为金元之际名士,他交游广泛,如古琴待诏、士大夫、隐士、禅师、道士等;其古琴审美既追求古朴雅致的琴境,又因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对汉文化的吸收多有抉择,尤其是受到全真教的影响,同时,社会巨变使其个人饱受苦难,带来对“生苦”的感叹,进而试图以佛禅之理渗透于对历史、世事、人生的观照之中,由此,其古琴审美呈现出有别于一般传统文人的独特之处。元好问的著述诗文中留下丰富的古琴史料,对研究金元之际琴史琴人有一定的价值。

上海音乐学院戴微教授在题为《宋代女性琴人史料初考》的演讲中,以学界少有人关注的明代钟惺《名媛诗归》为视角,对其中五卷收录之宋代女性诗篇作全面系统的整理与考证,并进一步在《全宋诗》等宋代诗歌文献中增补、拓展与前者相关的史料信息,以此对宋代女性琴人史料展开考证与辨析。通过对不同文献中22位宋代女性琴人史料的整合与分析,戴教授对其中呈现出的群体特征进行探讨,她指出,北宋初的太祖朝,南宋初的高宗朝,南宋中后期的宁宗、理宗、度宗朝,是目前可考宋代女性琴人相对比较集中的几个时期;两宋时期女性琴人更多分布于南方地区;她们除能弹《长相思》等抒怀之曲,有几位还能弹《潇湘水云》等名曲大曲,甚至还有自作《金花》曲的女性琴人。

第三单元的研讨围绕宋代乐律学研究展开,上半场由沈冬教授主持,河南师范大学特聘专家、中国音乐学院赵为民教授作题为《今存宋代二十八调体系相关乐谱解读成果综论》的发言,他首先对目前尚有争议的唐宋二十八调理论体系七宫四调结构中的宫、商、羽、“角”之间的关系、采用音阶类型等问题上学界诸位学者提出的重要观点进行梳理与分析,进而提出自己见解:宫、羽二调属于雅乐音阶体系,其调式的实质为雅乐音阶的宫、羽调式;商、“角”二调属于燕乐音阶体系,其调式的实质应为燕乐音阶的宫、羽调式;四调关系本质上是由雅乐与燕乐两种音阶体系构成的双宫双羽结构。最后,赵教授通过对今存宋代标注二十八调调名的乐谱——南宋赵彦肃所传《风雅十二诗谱》、姜夔《白石道人歌曲》《越九歌》的音阶类型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商调类的作品,透过其“雅乐的外衣”可看出其实质上应为燕乐音阶宫调式,对这些乐谱的正确解读可为二十八调理论体系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宏锋研究员在《〈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录姜夔词乐谱研究——曲牌“原型—类型化”视角下的宋乐古谱考证之一》的演讲中,以《九宫谱》所录《醉吟商》《惜红衣》两首姜夔词作为对象,译谱分析音乐形态特征,并与《白石道人歌曲》中同名乐曲比较,以曲牌“原型—类型化”理念探究曲牌形态差异和原型关联,辨析《九宫谱》所载姜夔词乐谱的历史面貌,及在宋代音乐形态流变中的价值。他指出,文史学界所谓唐宋转型或断层,或更多就大文化层面而言。具体到音乐本体形态,如敦煌曲谱与白石乐谱,二者风格差别并非巨大(同属俗乐二十八调系统),反而宋元与明清间的音乐断层,甚于唐宋。然而,两宋与明清虽音乐风格迥异,但同名曲牌多有共同原型贯穿,恰似“移步不换形”。曲牌“原型—类型化”研究理念,在拓展传统音乐技术理论,为音乐风格史建构提供参考的同时,也为音乐史学方法论建设提供了另一有效的可循之途。

武汉音乐学院郑荣达教授作《宋蔡元定“清声”十三律解——蔡元定乐律研究之二》的发言,他指出蔡元定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乐律学家,其著作《律吕新书》是中国当前尚存的第一部律学专著,其创导设计的三分损益十八律,对雅乐旋宫转调应用范围有扩大的功效,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律制,但却没有实践应用的机会。郑教授通过对此类议题相关历史文献的探源、解读和展开,探究蔡元定制定三分损益法十八律的历史必然性,他认为,蔡元定律制改革中,除设十六中声外,另设十三清声,这在音乐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他的二十九律编制,不仅可专用于宫廷雅乐的正声音阶,亦可应用于不用变徵而用清角的下徵调音阶,它不仅解决了雅乐音阶律结构的一致性,同时诸变律也可以解决绝大部分下徵调音阶律结构的一致性。蔡元定对雅俗音乐乐律理论的全面研究和理论建树及贡献,无愧于其中国音乐史上南宋一代宗师之名。

安徽师范大学特聘专家、中国音乐学院刘勇教授作题为《一把阴差阳错的多米诺骨牌》的发言,刘教授发现詹仁中先生在为山东道教双管曲《醉太平》记谱时,把D宫调的宫音放在D上,但调号只用了一个升号,造成该曲音阶的第七级成为si。黄翔鹏先生看到后,认为这就是自己正在苦苦寻找的清商音阶,并引经据典来证明其正确,认为这是南宋音乐的遗存,可追溯到汉代,宣告胶东道乐是以清商音阶作为标准的,还在讲课时将其结论告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的同志。《集成》山东卷初稿油印本中的单曲《醉太平》原为新音阶(第七级原位si),但听了黄先生的结论后,山东卷的同志遂将第七级改为si,成为清商音阶。刘教授经过实地调查,与当事人反复核实,证明詹先生当时记谱失误,黄先生将其失误论证为正确,又导致《集成》山东卷将正确改为错误。这一连串的失误源于记谱的疏忽,刘教授通过这个案例,指出研究者在研究中需要吸取的几点教训:1.做学问要避免硬伤;2.冷静分析,充分调查;3.不盲从专家。

第三单元的下半场由赵玉卿教授主持,浙江省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黄大同教授作题为《宋代“左旋”“右旋”考》的发言,他认为“左旋”与“右旋”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中长期争议的热点。《宋史·乐志》的“左旋”为逆时序,“右旋”为顺时序,这与历代包括宋代其他旋宫记载呈现出“词同义反”现象。黄教授指出,该称始见于汉代,但源出先秦天象观察者面向北极,以左西、右东之空间方位所描述的天体运行走势。战国时期,古人以天地人为一体的坐北朝南视野,确定了十二律与四方的关系。因此汉起的十二律旋宫是在下北上南、左东右西的“地图”空间定位中,以左顺右逆方向旋行。而宋中书省将左右旋的乐律学描述改回到天文学视角的原点,并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天图”空间定位中,以取顺时“右旋”、废逆时“左旋”的方式来奏唱随月用律的祭天之乐。其“右旋”相当于历代“左旋”,原因是出于天文和乐律的不同视域。他强调,我们应尊重古人,区分天文学面北之“天图”与乐律学面南之“地图”的左右旋记述,找出其取名原则与依据,如此才能把握左右旋真实所指。

河南大学杨善武教授作题为《由唱赚〈愿成双〉看宋代音乐转型中的民间俗乐》的发言,他指出,宋代民间俗乐是在中国音乐发展由宫廷为重转向以民间为主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的。通过对目前所见唯一一首有乐谱传世的宋代民间俗乐曲唱赚《愿成双》的乐调、乐谱及音阶观念,分曲组成及结构方式,以及乐曲传播及应用方式三方面的分析,杨教授认为,宋代民间俗乐完全承袭了宫廷燕乐的俗字谱、燕乐调及清乐音阶观念,充分吸取燕乐乐曲及套曲结构等各方面成就而于民间发展而成。宋代民间俗乐以其不同于宫廷燕乐的新姿态、新面貌出现,产生了中国传统音乐至今所保持的一曲多用、一曲多变的传存方式。唐代燕乐的繁盛有力推动了宋代民间俗乐的形成,而宋代民间俗乐的发展则直接导向了元明清时期以戏曲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大发展。

武汉音乐学院孙晓辉教授在《论两宋词调的创调演进分期》的发言中,首先介绍了武汉音乐学院有关宋代音乐研究的进展,包括以美国密歇根大学林萃青教授领衔的宋代怀古音乐团队的研究与实践。继而,针对两宋词调的创调演进分期问题展开论述,她认为两宋分别出现四个创调高峰,即北宋太宗至仁宗承平时代“新声盛行”时期,以词人柳永、张先等为代表;北宋徽宗政和年间,以周邦彦等大晟词人为代表;南宋中兴时代,以姜夔和史祖达为代表;以及以吴文英为代表的“格律派”引导的南宋后期又一个创调高峰。孙教授强调,真正推动词调的是站在这些词人背后的民间声党、教坊乐人等音乐家,他们是词调的前期阶段曲调的创制者,传播并规范了曲调。与旋律共生的文人词创制的格律定型是词调创调的最后工序。所谓“创调者”,实际上是“记录曲调”者。

四川音乐学院吕畅副教授在《“无一字不本于古人已试之成法”——从〈律吕新书〉看蔡元定乐律理论中的复古思想兼及宋代乐律理论在中国乐律学史中的地位》的发言中,通过对蔡元定《律吕新书》中“黄钟尺制算法”“评京房、何承天、刘焯乐律理论”“恪守乐律伦理”三个方面内容的解读,探讨了蔡元定乐律理论中的复古思想。他认为,蔡元定所追求的“复古”,虽如朱熹所说“无一字不本于古人已试之成法”,但其实都是其个人的发明。另外,结合古琴曲用律的发展历程以及北宋大晟钟构造上的核心特点,指出以蔡元定等人为代表的宋人乐律理论中的复古,实质上是重新塑造一个依托古代乐律理论而构建的新体系。

第四单元研讨主要围绕宋代城市音乐与音乐机制研究,由罗艺峰教授主持。西南大学李方元教授作题为《从〈东京梦华录〉看汴京“时空”中的声音景观》的演讲,他指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作为一本历史地理类书籍,从京都之市井地景与生活之时令节庆两个时空维度描述了北宋汴京的市井风貌。难得的是,亦可从中瞥见汴京地景中之声音景观,尤其是它提供了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考察汴京地景中声音景观的机会。李教授从三个方面作了重点考察:北宋汴京之地景与声音景观、时令节庆与汴京声音景观、汴京都市文化与声音景观。由此,进而阐述“声音景观”的社会存在及音乐与社会时空的关系,包括地景与音乐的关系、社会时空对“音乐”含义生成的影响等。

华中师范大学康瑞军教授在《宋代城市音乐活动的空间问题——以笔记史料为中心的考察》的发言中指出,以往的宋代音乐史描述,在空间上几乎等同于“汴京-临安”音乐史,反映了一种以政治史为中心的单一城市音乐观。事实上,至少从《全宋笔记》的记载可以发现,除了两宋都城,这一时期的城市音乐已经在其他区域大范围扩展,呈现出共时文化背景下区域音乐分布的新景象。如宋代的明州、信州、福州、苏州、湖州、成都、并州等地,皆有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记载。因此,一种立足“关系视角”和“传播视角”的城市音乐研究方法,有必要纳入学人视野,帮助我们重新发现中国古代城市音乐多元多样形态的历史缘由,对未来的中国音乐史书写范式更新及城市音乐人类学理论的中国化实践,都是有价值的。

浙江师范大学韩启超教授在《两宋后宫音乐机构及其职官探赜》的发言中,通过史料梳理,详细考证了目前学界较少关注的两宋后宫音乐机构及其职官体系,并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即两宋后宫音乐机构的存在及其变迁、职能与所组织的乐舞活动形式、与其他音乐机构的关系、形成的渊源及其在后世的影响、存在原因和意义。他认为,中国古代音乐管理机构不是朝官体系一脉发展的,它呈现出多线并行的发展脉络,后宫一脉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尤其是宫廷音乐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助推作用。“朝官”“宫官”“内廷”音乐职官体系及其所隶属的乐人共同构建了中国封建社会以帝王/皇室为核心的国家乐舞行为。对于两宋后宫音乐机构的研究,拓展和丰富了我们对宋代社会音乐制度的认识。

南京艺术学院钱慧副教授在《宋代节令风尚与城市音乐文化——以两宋都城为例》的发言中指出,以两宋都城为代表的新型城市中形成极具时代特色的节令风尚。“节令风尚”,指与节日和时令相依存的民俗活动,包括节庆和游赏两个方面。她强调,音乐演艺是节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和环节,或作为仪式,或用于娱乐,或为了营利。一方面音乐依附于节令活动得以广泛传播并实现价值,另一方面音乐丰富了节令风俗的形式和内涵,即节令风尚在推动音乐传播、转型的同时,也塑造、完善着自身。节令活动依托城市时空,与音乐演艺紧密依存、有机互动,使其音乐活动具有依附性、仪式性、开放性等特点,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进而形成极具时代风貌和地域风格的城市音乐景观。

上海师范大学黄艺鸥副教授在《宋仁宗朝音乐叙事——开创北宋音乐文化新格局》的发言中指出,在关注两宋音乐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能否更细致地观察宋代音乐的阶段化特征。她将研究的目光聚焦于11世纪上半叶宋仁宗朝的音乐文化,选择当时重要的音乐质素:宫廷雅乐、文人音乐与市民音乐,通过对宋初、仁宗朝、徽宗朝音乐文化的时段性对比研究,呈现仁宗朝具有开创性的音乐文化格局。她认为,仁宗朝是由北宋初年承袭唐制到北宋末年乃至南宋音乐世俗化转型的重要纽带,奠定了宋代音乐文化性格的基础,在形成这一格局的过程中,以文人为中心所建构的“宫廷音乐—文人音乐—民间音乐”的文化沟通机制,推动着仁宗朝音乐文化的转型与发展。

浙江音乐学院杨成秀博士在《宋代大朝会礼用乐及其变迁研究》的发言中,从“礼典用乐”的视角大致勾勒两宋间大朝会礼用乐的施用与变迁基本情况,观察乐在此过程中是如何被赋予特定的政治内涵,并受其影响而变迁的。通过宋代大朝会礼的施行概况、宋代大朝会礼用乐的基本构成、用乐的政治表达——以宋神宗元丰二年大朝会用乐修订为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她指出,宋代大朝会礼的仪式结构及用乐沿袭唐代而有所变迁,音乐在大朝会礼中不仅承担着仪式环节的推进作用,还被有目的地作为特定政治内涵的表达,喻示国家的政治伦理关系。乐在礼和政治的双重推进下而嬗变,反之,其在礼典中承担着仪式功能并在政治秩序中有所象征与表达,这种双向性的互动关系值得进一步深思与探究。

第五单元研讨围绕海外宋代音乐研究与宋代音乐形态研究展开,由刘勇教授主持,上海音乐学院于韵菲副教授作题为《值得反复品读的一段话——赵如兰对宋代音乐文献技术性描述的引申》的发言,她着力于诠释美籍华裔教授赵如兰的力作SongDynastyMusicalSourcesandTheirInterpretation中第72页的一段经典论述。对文中五个关于节奏的术语:meter(等分)、rubato(鲁巴托)、free rhythm(自由节奏)、additive rhythm(附加节奏)、square rhythm(次方节奏)加以分析,并探讨赵如兰在此提出的三个疑问。她指出,这段文字导入姜夔词乐案例,并相继论及杨荫浏、丘琼荪、毕铿、赵元任、Hightower、Curt Sachs等学者的重要研究成果,段尾明确提出东亚古今音乐是additive rhythm(附加节奏)还是square rhythm(次方节奏)的新命题,体现出赵如兰教授对宋代音乐文献技术性描述的引申,其涉及节拍法这一核心命题,值得上下求索、反复解读。

华中师范大学韩国籍的徐海准副教授在题为《韩国学者研究高丽大晟雅乐的变迁历程》的发言中,主要介绍韩国学者对宋时传入朝鲜半岛大晟乐的研究史及概况。他将大晟雅乐研究的学术史划为三个阶段:1.20世纪70年代,代表作有李惠求对“高丽大晟乐变迁”和“《世宗实录》所载雅乐谱序”的研究,Robert C. Provine对朝鲜世宗时期仪式音乐的研究等;2.20世纪90年代,代表作如宋惠真博士论文《朝鲜前期〈大成乐谱〉的收容与变容》《大成乐谱》名称、刊行年代、如何传入以及施行等问题;3.21世纪,代表作如郑花顺对《高丽史·乐志》所载雅乐的探析,宋惠真对宋与高丽雅乐异同的比较研究,以及Keith Pratt从外交关系角度以“音乐贿赂”视角讨论“赐乐”问题的研究。最后,徐教授提出系列追问,指出该领域还应继续拓展的问题,并希望中国的青年学人多加关注。

江西师范大学袁建军博士在题为《周敦颐“淡和”音乐观再识》的发言中,从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其人其学引入,结合其两部最重要的著作《太极图说》《通书》窥探周敦颐思想的全貌,指出“主静”是其学术思想的核心。进而,从周敦颐音乐思想的内在逻辑、思想内涵和形成动因三方面深入剖析其“淡和”音乐观,他认为,就内在逻辑而言,礼乐的本质是淡和,提出淡和的原因是主静无欲的修养功夫及儒释道思想的综合;其内涵体现为“乐声淡”和“人心淡”,淡和的音乐与淡泊名利的人生息息相通;淡和的观念源于周子的主静思想,吸收儒道思想因素并渗透禅机,且与宋代儒学“内转”倾向有关。最后,他强调周敦颐的音乐观对其后的学者有深远影响,在中国音乐思想史上有重要价值。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章瑜博士在《被疏忽的宋代文人琴人》的发言中,通过梳理对比两组数据,即目前宋代古琴音乐研究成果中,涉及宋代文人琴人北宋13位、南宋9位;而宋诗中创作“琴”字诗文10篇以上者则多达北宋32位,南宋65位。由此提出应关注目前研究中被忽略的文人琴人问题。她重点阐述了三位文人的琴诗琴文与琴学活动:1.王禹偁,代表宋代之初的琴学思考,体现了儒家正统思想的琴学理念;2.通过整理“黄庭坚琴事编年表”,从“文人古琴雅集”“与道士、隐士之间的交流”“追求无弦琴之意”三方面论述黄庭坚的琴学活动;3.从“借琴养心、修道”“无弦琴之意”“斫琴、修琴”“与方外琴人交往”四方面解析南宋陆游的琴诗。

华东师范大学岳冰副教授在题为《中原地区出土的宋代音乐图像文物对宋杂剧的印证》的演讲中,以“中原宋、金时期戏曲文物分布地图”引入并指出,这些戏曲文物基本出土于宋金墓葬,是研究宋杂剧十分重要的史料。由于古文献关于宋杂剧的记载并不详实,只留下官本段数目录,没有具体的文本、唱段等,故对许多问题的解读有较多歧义。因此,岳教授从宋杂剧的结构、脚色、宋杂剧与散乐的乐队三方面展开论述,以综述学界不同的观点出发,通过分析中原地区出土的音乐图像文物中蕴含的信息,阐述音乐图像对已有研究结论的印证。进而,提出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中运用音乐图像史料的四点思考:客观解读、纵向历史观、横向地域观、音乐史补充材料。

韩山师范学院周天星副教授在题为《宋代律高名实正误考——兼及宋燕乐律高之变迁》的发言中,提出对宋代律高问题的见解:1.宋初雅乐采用王朴律,其实际高度与唐代雅乐铁尺律相近,而非高五律;2.宋代燕乐以雅乐太簇为黄钟,燕乐本身并无独立的所谓律高,如沈括所言,高于唐律二律左右;3.宋代皆把管色“合字”配黄钟,故宋代燕乐使用太簇作为管色之筒音作为燕乐黄钟,从而产生律名与调名之间的张冠李戴。他认为,明清时期民间使用的昆曲笛,其筒音高度与王朴太簇(a1偏高)相一致,极有可能是宋代燕乐之遗制,而“笛工尺七调”正是燕乐二十八调的融合、简化版。

河南师范大学赵君副教授在《宋、金时期[耍孩儿]曲牌艺术特征研究》的发言中,选取发展历史悠久、流布地域广泛、涉及音乐体裁多样的[耍孩儿]曲牌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宋金时期包含该曲牌的两部重要的诸宫调作品《刘知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探讨该曲牌在“隶属宫调”“文辞形态”“联缀程式”三方面的特征与程式性规律,同时比对它与元代多种音乐体裁样式中同名曲牌的异同,归纳该曲牌在宋金时期的本体特征与发展历程。她认为,宋金时期是词体型北曲[耍孩儿]曲牌的形成时期,“上下片”的“九句三段体”文辞格律特征基本形成,隶属北曲系统的般涉调,主要采用一曲带尾与少数曲牌联缀之后接尾的联缀形式。可以说,宋金时期是元代形成的北曲系统的重要孕育期。

除五个单元的研讨发言外,为鼓励并给予年轻学人以展示其学术研究的平台,本届研讨会特增设年轻学人及学生研讨单元,分上下两场,分别由康瑞军教授与韩启超教授主持,先后10位青年学人发表论文宣讲,其主题涉及宋代音乐研究的多个领域:宏观层面的探讨,如河南大学李法祯副教授《全面转型:唐宋音乐变革的根本动因》;音乐史料挖掘与整理,如上海音乐学院王乒乒《“永嘉学派”引领风骚——宋代永嘉文人音乐史料考析》、华中师范大学黄雨涵《〈全宋笔记〉拨弦乐器史料整理与研究》;音乐教育与思想探析,如河南大学李睿豪《北宋官学体系中的音乐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张孟蕊《礼养人,乐安民——苏轼雅乐思想研究》;宫廷音乐研究,如河南大学李芸倩《宋代大朝会仪用乐流变研究》;乐学与律学研究,如中央民族乐团李欣《两宋曲牌所用黄钟律高探讨》、苏州大学黄金龙《词牌音乐与昆曲曲牌音乐体制变迁小考》、河南大学李明辉《宋徽宗大晟乐正声、中声问题三则》,以及文化阐释探析,如安徽黄寨中学李芳老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宋型歌妓文化探析》。这些发言体现出年轻学人们踏实的求学与治学态度以及对于新视角新方法的关注。

11月3日上午,最后一个研讨会单元是以张国强教授新作《〈乐书〉点校》为主题的出版座谈会及自由讨论,音乐文献学家王小盾教授担任主持。中州古籍出版社马达编审兼副总编辑、一编室主任闵世勇等出版社代表首先发言,回顾该书的出版历程,并高度评价书稿的学术价值以及作者的治学精神。继而,与会学者们纷纷发言,他们充分肯定《〈乐书〉点校》的学术与出版价值,并就古文献整理、研究、出版等问题发表观点。李方元教授谈及文献整理中的“古本”问题,关注文献来源与他校,对底本的修订需保留原文而以出注形式体现校勘。王小盾教授对《〈乐书〉点校》的学术价值予以肯定,论及古籍整理的“三个尊重”,即尊重古本、尊重古人、尊重知识,进而举例介绍校勘工作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四法,并就《〈乐书〉点校》的版本选择、工作原则、校勘方法提出积极的建设性意见。孙晓辉教授认为此书是一部令人敬重的学术成果,她从校勘四法的四个方面列举该书的闪光点,并以个人学术工作为例,谈版本、体例、他校几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郑荣达教授对张国强教授点校大型古籍的学术勇气予以赞扬,并谈及对于古籍校勘的体会。洛秦教授认为,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中国音乐学界、历史学界乃至出版界来说,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他从曾多年从事出版管理工作以及主编《中国历代乐论》的经历出发,指出古籍整理工作的高度专业化,以及古籍出版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最后,该书点校者张国强教授回顾了开展此项工作的经历,阐述关于点校工作、版本选择以及如何看待古籍整理的目的等问题的个人观点与体会,并对音乐史学界专家学者的评价和建议表示由衷的感谢。

热烈的座谈会讨论后,会议闭幕式由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书记侯帅博士主持,赵为民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从参会人员来看,此次会议是至今为止三届宋代音乐学术研讨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从研讨内容来看,涉及乐书、音乐文物、笔记小说等文献研究,琴学研究,律、调、谱与曲牌研究,音乐活动与制度研究等,涉猎广泛;从发言质量来说,迸发出很多独到、深刻的学术观点。因此,本次会议是非常成功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研讨会。随后,洛秦教授致闭幕词,他首先为会议的成功举办,向河南师大音乐学院周到的组织安排,向所有受邀学者的参与表示感谢,当今学界在宋代音乐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一批学者前来参会发言,使得会议具有了很高的学术含量。本次小众定位的学术会议吸引百余人参会听会,尤其很多年轻学人前来,这预示了宋代音乐研究良好的发展前景。最后,洛秦教授宣布在即将于南宋都城杭州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音乐史学会年会”中设立宋代音乐研究分会场,届时期待与大家再相会!

至此,第三届宋代音乐研究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与前两届会议相比,本届会议规模空前,让我们在见证和参与宋代音乐断代史研究的不断成长与成熟的同时,更感受到宋代音乐学术研究的温度,音乐“宋人”以文会友、因学相聚,因乐相伴,共同为推动21世纪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注释:

①本文是参照第三届宋代音乐研究学术研讨会分场会议报道的内容整理撰写而成,再次向参与分场会议报道写作的曾美月、钱慧、杨成秀三位老师表示感谢。分场即时会议报道及会议照片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宋代音乐研究”查阅。

②参见黄艺鸥:《回顾反思展望——首届“宋代音乐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载《音乐艺术》,2009年第3期。

③参见黄艺鸥:《传承拓展展望——第二届宋代音乐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综述》,载《音乐艺术》,2014年第1期。

④笔者按,两个时段的划分缘由:以1916年萧友梅《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作为近现代以来关于宋代音乐研究最早的成果,2009年、2013年在上音举办首届与第二届“宋代音乐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洛秦教授分别作《宋代音乐研究的特征分析与反思》《宋代音乐研究近况分析与反思(2009-2013)》的发言,先后对1916-2009、2009-2013年的宋代音乐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与反思,因此,承继前两届研讨会的研究成果,现分别对1916-2014年已梳理过的研究成果以及2014-2019年的新研究成果进行分时段的总结与比较,以呈现宋代音乐的研究基础及近五年的研究新趋向。

猜你喜欢
教授音乐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刘排教授简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