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工会使命,聚力工作创新不断开创富有“镇江特色”的劳模工作新局面

2020-12-04 07:08江苏省镇江市总工会副主席徐炳辉
工会信息 2020年15期
关键词:镇江市镇江劳模

□江苏省镇江市总工会副主席 徐炳辉

劳动模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他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前线;他们是推进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先进文化发展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时代领跑者。江苏省镇江市各级工会创新工作思路,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平台构建、宣传推广、资源整合等一系列得力举措,教育和引导各级劳模群体牢记初心使命,弘扬奋斗精神,最大限度地挖掘劳模资源,强化劳模作用,不断开创富有“镇江特色”的劳模工作新局面。

劳模就是劳模在抗疫斗争中充分彰显劳模的担当精神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在镇江各级工会的组织引领下,劳模们在抗疫斗争和复工复产中充分彰显了担当精神。他们奋不顾身、忘我奉献,当先锋、作表率,进一步彰显了这一优秀群体的中坚作用和奋斗形象。

镇江市先后确诊10例患者,市第三人民医院被指定为全市定点救治医院。全国先进工作者、三院肺科主任潘洪秋作为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带领救治团队首批进驻了隔离区。从第一例确诊患者被送医救治时起,他就一直住在医院,昼夜不分奋战在隔离病房。为了安抚患者情绪,他开通微信,每天通过视频或信息为其做心理辅导。针对患者病情,结合国家的诊疗方案和临床经验,潘洪秋快速制定了抗病毒治疗、中医药辩证诊疗、支持治疗和心理治疗方案。为减少其他人员进出,他还主动担起勤杂人员的工作,直到这些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镇江市劳模、镇江港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立平领导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对港口生产的不利影响,超前谋划、外防输入、内保产能。镇江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今年一季度完成吞吐量、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4%、6.9%、210.4%,企业制定的《港口企业疫情防控操作指南》,被中国港口协会在全国港口行业进行推广。企业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累计完成对湖北方向装船物资293艘次、217.5万吨,保供总量占到了南京以下港口的85%。

江苏鱼跃集团是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物资供应企业,江苏省劳动模范、董事长吴光明率领企业职工开足马力生产用于抗疫的医疗设备,48个小时不到,100台医用制氧机、100台呼吸机、10台医用呼吸机、10箱配套医用面罩迅速生产装配完毕,企业不计成本,动用公务飞机运抵湖北前线,被称为“劳模速度”,企业还向武汉捐赠总计价值200万元的无创呼吸机。

国内专事配电柜生产的大全集团接到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急需30台低压配电柜的消息,江苏省劳模、集团董事长徐翔紧急协调生产流程,组织工人返岗,仅用两天时间完成了平时需30天的工作量,不计成本助建“雷神山”。

在抗疫和复工复产过程中,镇江各级工会主动作为,前期组织动员、中期关注跟踪、后期总结宣传,全程积极参与,为地方抗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及迅速有序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五一”前夕,镇江市总工会组织劳模交流座谈会,进一步总结做法、交流思想。市委市政府领导亲临会议,认真听取劳模交流发言后,打破常规即席脱稿讲话,情真意切表达了对劳模群体崇高的敬意。同时,镇江各级工会组织充分利用工会网站、微信公众号、报刊等媒体,通过开辟专栏、专题节目等方式,集中宣传抗疫期间各级劳模的动人事迹和先进思想,引起了极大反响,在全社会掀起了敬劳模、争奉献的新一轮热潮。

劳模带出劳模在事业发展中注重发挥劳模的引领作用

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镇江各级工会组织在培养树立劳模典型的同时,注重发挥各级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老劳模身边迅速成长起一批新劳模。

去年12月,全国先进工作者、三院肺科主任潘洪秋“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镇江市示范性劳模支部创新工作室。在他的带动影响下,疫情期间,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护理组组长周文健也冲锋在前。收治全市首例确诊患者,她稳住心神,科学设计护理流程,反复考量、演练,确保万无一失。2020年“五一”前夕,周文健光荣当选镇江市劳模。

今年79岁的赵亚夫是全国劳模,同时也是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扶贫先进人物、全国老区工作先进工作者。他一生投身农业,奉献土地,带领农民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他重点帮扶的革命老区句容是全国著名的苏南丘陵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如今已成为江苏省内最大全国最具名气的示范园区之一。

在他的无私培养和带动下,以句容白兔葡萄种植专业户纪荣喜为代表的一大批农户,通过赵亚夫开办的田间课堂的学习,草莓种植由过去单纯的增产向提质转变,进一步提高了白兔草莓的品牌效应。纪荣喜也成长为远近闻名的草莓大王、全国劳动模范。效仿老劳模赵亚夫,纪荣喜也将“农课堂”搬进草莓田,每年组织十余次学习,参加学习的莓农超过1000人次。同样,在赵亚夫另一处重点帮扶的丁庄,成长了一个劳模群体方应明、方荣法、方静,他们组成劳模创新工作室,担负起全村1000多户葡萄种植户的技术指导、新品培育、产品外销职责,带动了全村共同致富。在赵亚夫带动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劳模多达10多人,真正形成了从亮一点到亮一片的可喜局面。

镇江市总持续做好劳模示范、放大辐射效应,紧紧抓住句容丘陵农业造就的一批全国、省、市、县一级的农业劳模群体,以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赵亚夫领军,通过开展“劳模沙龙”活动,建立劳模带劳模、劳模带徒弟、高徒带农户的“劳模+农户”的金字塔帮带架构,既服务了地方经济又改善了社会民生。截至目前,劳模沙龙系列活动通过传递新技术,扩大新市场,受益人数达3000余人次,受益农户达万余户,直接或间接为百姓创造经济效益数亿元。全市涌现了15个农业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些以时代楷模赵亚夫为代表的农业战线的劳动模范群体,他们既是农村一线的劳动者,也是新型农业技术的传播者,更是新型农村经济的引领者。劳模沙龙系列创新举措,成为镇江市总创优创新工作的一大亮点,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鲜明的镇江“特色”。

劳模帮助劳模在队伍建设中大力弘扬劳模的无私品格

在镇江各级工会搭建的平台上,劳模群体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生动展现了劳模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无私品格。

镇江丹阳延陵镇老圩庄原党支部书记、全国劳模谭三林,当年他响应国家消除“抛荒田”号召,一个人种90多亩田。上世纪末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事水产养殖时,因经验欠缺加上水灾一下亏损了几十万元。为了还债,他不得不辗转外地打工,甚至到浴室当搓背工,“卖血”供孩子上学……镇江各级工会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仅镇江市总工会一级就资助谭三林8万余元,并促成另一位全国劳模、镇江企业家唐敖齐与他结对帮助。唐敖齐出资买了80头小猪帮他办起了养猪场,赠送了一些农具,并承担了谭三林女儿的求学费用。谭三林在工会和劳模兄弟帮助下,凭借吃苦耐劳再次翻身,终于还清了债务。由于环保要求,谭三林再次转型,关闭了经营12年的养猪场,转身投入草莓种植,首批引进了4万株红颜草莓苗。赵亚夫闻讯派出自己团队的专家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唐敖齐也表示可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三位全国劳模帮扶互助、相约春天,成就镇江劳模史上一段佳话。

全国劳模唐敖齐还帮另一名全国劳模、句容种桃大户杨修林销售桃子。在一次劳模交流活动中,唐敖齐得知杨修林的桃子面临着销售困难,他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包销了几乎三分之一的产量,坚持了10多年。如今杨修林的200多亩桃园不仅走出了滞销的困境,而且建立了稳固的产销网络,年产值达百万元。

在今年的疫情中,全国劳模纪荣喜所在的草莓合作社草莓种植户销售面临困难。纪荣喜向“娘家人”——工会组织求助。镇江、句容两级市总工会发动企事业单位工会主动对接,帮助莓农销售达75万元,使合作社莓农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莓农自发给工会送上了锦旗。

不止如此,两级市总工会牵头,在劳模示范基地设立“劳模汇”,在南京商场设置“茅山人家”专柜,集中展示、宣传和销售劳模生产的农产品。镇江市总还请来阿里巴巴旗下的互联网电商平台,有针对性地为劳模和当地农户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帮助他们利用互联网开拓销售渠道。

为促进事业的共同发展,劳模间的互帮互学无私坦诚。句容丁庄从事葡萄生产的省劳模方应明、市劳模方静,郭庄从事渔业的市劳模洪玉定、吴其发、曲秀鹏,白兔草莓大王、全国劳模纪荣喜、省劳模王柏生、市劳模张冬才,这些远近闻名的农业劳模先后领衔,举办了葡萄、青虾、生态鳖、草莓等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他们传授技术和经验从来也不“留一手”,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亚夫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毫无保留地将技术教给农户,带领他们共同致富。

劳模联合劳模,在乡村振兴中深度整合劳模的优势资源

实施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镇江市总工会在参与助力乡村振兴中,注重发挥农业劳模团队的带头示范作用,引领他们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劳模元素。镇江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培树出15家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村劳模创新工作室,并创造性地整合成立了两家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实现强强联合。市总工会为8家农村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放专项工作经费补贴5.6万元,在田间地头为农业劳模搭建乡村振兴的舞台。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十分明显,往往一个劳模工作室能带动一大片农户甚至一个地域的相关产业迅猛发展。

全国劳模纪荣喜在草莓种植上走过了30多个年头,深感品种优势已经难以扩大,要想有更大发展,只有走科技创新的路子。2019年6月开始,他大胆投入20万元试验引进草莓苗低温处理技术,经过一个周期的劳作获得了成功,草莓新年上市时间比往年提早了一个月,填补了江苏草莓上市时间的空白,每亩提高经济效益6000元。这项技术的创新灵感来自于他三次到日本考察学习的启发,动力则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这一试验成功可以让草莓种植向早熟化、高效化发展。作为一种尝试,投资和技术试验、市场接受程度都是未知数,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纪荣喜独自承担投资和市场风险,而闯出的经验和成果毫无保留推广给工作室成员及农户分享。这种劳模的担当精神和无私风范,受到镇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纪荣喜被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草莓协会评为早熟草莓种植能手。凭借他的影响力,首届世界草莓大会将在镇江句容召开,从而进一步扩大句容草莓业的影响力。

镇江市总工会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劳模反映,现有的农村劳模创新工作室,多的吸引农户几十人,少的只有十几人,总体看实力还偏弱,示范带动、市场拓展以及抗击风险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如何将这一个个“小舢板”打造成“航母舰队”?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应运而生。这种联盟,结合了地域、行业,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元素考量,取长补短,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力图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单个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出集团化的优势,实现优势叠加,产生1+1>2的裂变效应,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进一步发挥劳模团队在全市“三农”工作中的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劳模们高兴地说,一个劳模好比一只小船,劳模联盟就变成了一艘航母,抗御风险的能力强、成就多。

作为一种创新和尝试,在工会引领指导下新成立的两家联盟,分别是区域性的句容市白兔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以及行业性的句容市渔业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白兔农业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是由全国劳模纪荣喜等5家劳模创新工作室组成,主要通过草莓、蓝莓等种植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镇江、句容两级市总工会安排专项资金,组织了数场“农民劳模高效农业传帮带”培训活动,活动地点就在“盟主”——全国劳模、白兔草莓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头人纪荣喜的草莓基地,远近数百名草莓种植户慕名而来,学习纪劳模传授的草莓育苗技术。上午课堂理论,下午大棚实操,参训的种植户受益匪浅,直呼“取到真经了”。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赵亚夫充分发挥劳模传帮带作用,在田间指导农户先进的葡萄种植技术。

渔业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则是围绕渔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建设高素质渔业队伍开展技术创新,充分发挥渔业劳模在渔业生产、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中的表率作用,为劳模和渔业生产者开展管理创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搭建平台,培育一批爱岗敬业、业务精通、创新钻研的管理型、知识型、技术型人才,为提升渔业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渔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为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推动渔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为进一步促进劳模联合机制的形成,镇江市总工会还指导成立了“劳模农业科技服务团”,由劳模联合组成志愿团队,同时聘请镇江农业科学院、江苏农林学院的专家,走进乡村,围绕农业创新,为劳模及农户开展创新、技术攻关、技术发明等活动搭建服务平台,进一步壮大知识型、技术型、复合型的劳模人才队伍,推动农业经济不断攀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镇江市镇江劳模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江苏省镇江市宜城小学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排排坐,数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