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艺术发展甲子之思

2020-12-05 17:02于悠悠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关键词:身韵古典舞舞蹈

于悠悠(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中国古典舞学科创建至今已有一甲子余。追溯这六十五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国古典舞在一批又一批舞蹈教育前辈们呕心沥血、锲而不舍地传、习、研、创中完成了民族古典艺术精髓的追根之旅和中国传统舞蹈风韵的华丽现身。中国古典舞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展现的风格意趣、蕴含的历史文化已使之成为中国舞艺术的中流砥柱。

一、中国古典舞艺术的当代建构

(一)中国古典舞初建的文化选择和历史必然

20 世纪50 年代,伴随新中国的成立,振兴和发扬中国民族舞蹈艺术的重任也随之开展。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政策方针引领下,大批舞蹈工作者积极投身于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复苏与创建工作中。以欧阳予倩先生为首,孙颖、李正一、唐满城、叶宁等老一辈舞蹈家多方齐力,共同担负起中国古典舞当代构建的文化艺术使命。在表演艺术历史溯源中,他们择取了京剧、昆曲等戏曲,以及部分武术技法作为直接母体,借鉴已具备科学性与系统性的芭蕾训练体系作为中国舞肢体开发系统,形成了戏曲舞蹈、武术、芭蕾三者相结合的“结合派”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的初期创建是当代文化需求的选择,是在保留民族文化根性的基础上借鉴多元艺术门类,汲取外来舞蹈精髓“为我所用”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开创。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空白而全新的舞种复兴,仅靠当下的自身力量在短期内建构属于中国的舞蹈体系是有难度的。因而,这种借鉴与重组成了当代中国古典舞创建的最佳选择。这种从传统戏曲中剥离出舞蹈符号并祛除戏曲、武术的程式化表演,再融入具备中国传统审美旨趣的古代舞者形象,最后快速嫁接西方成熟的舞蹈教学规律,从而自成一派的艺术学科建构在当时是有首创性意义的。并且,这一次建构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是当时国家发展的需要、政治文化需求下的产物,是脱离苏联文化笼罩、实现民族文化自觉的历史选择。需要承认的是,中国古典舞是当代重新建构的,其自身依然存在诸多弊病且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但它迈出的第一步是众多前辈舞蹈教育家的智慧结晶,也为后几十余年中国舞蹈艺术的茁壮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古典舞“身韵”的创建与融合

直至20 世纪80 年代,为了摘除盲目生搬芭蕾、全盘嫁接戏曲的帽子,探索出一条具有文化传承性、独特风格性和系统科学性的新古典舞之路,革除上肢古典下肢芭蕾的结合弊端,完成基训体系的去芭蕾化,并再度扩容具有“古典”表征的身体符号,李正一和唐满城用提炼元素并重组的方法,将繁杂的戏曲、武术动作进行拆解、整合和意象性派生,将“身韵”课程引入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以求摆脱当代中国古典舞自身的文化失语症,扭转结合派古典舞嫁接中的错位。

“身韵”的突破性创立为原先“拿来主义”的古典舞注入了新鲜血液,力图从精、气、神、身法、技巧上摆脱附庸芭蕾和戏曲的窘境,提出中国古典舞“形、神、劲、律”的神韵特征,“拧、倾、圆、曲”的审美倾向,立圆、平圆、八字圆的运动轨迹和“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1]的风格内涵。身韵将“身法”和“韵律”有机结合、相互渗透,逐步形成独有的审美范式和艺术风韵,初步完成中国古典舞自身语言重构。“身韵”的研发作为当代中国古典舞艺术发展中的里程碑,标志着学科建设在经过迷茫无措、盲目嫁接、回归自省后,终于走向阶段性的成熟。

(三)中国古典舞美学追求和创作浅尝

中国古典舞学科构建欣欣向荣的态势为古典舞的舞台创作实践打开了大门。“新时期的中国古典舞在古典文化的断裂与重拾中开始追求自律性的本体意识”[2]。金浩(2014)根据舞蹈本体的表现程度、角度和形式、结构上的处理分殊,将古典舞剧目可分为“叙事型古典舞作品、仿古型古典舞作品、本体型古典舞作品和意象型古典舞作品”四大类型。本文根据古典舞发展历程和时间脉络大致将其划归为三个阶段。

1.中国古典舞剧目创作的叙事化尝试。20 世纪50、60 年代的一批尝试摆脱戏曲程式、追求舞蹈本体的代表性剧目登上历史舞台。《春江花月夜》将诗、乐、舞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巧妙地和谐统一,将月下少女的柔思、情愫和古典舞的韵味、美感,细腻地融入作品的唯美意境中。舞剧《小刀会》则以戏曲古典舞为基础,运用有强烈民族属性的音乐,在继承传统戏剧冲突结构和叙述方法中融入了民间舞蹈元素。《鱼美人》则大胆运用芭蕾语言,通过情感抒发和情节叙事引发人们的共鸣。尽管这些初期剧作在肢体语汇上还残余着戏曲身段或芭蕾范式的印记,但在舞蹈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意蕴构建中已初步可见中国传统美学旨趣的端倪。

2.中国古典舞剧目创作的情、境追求。身韵的出现给了古典舞创作带去更多新锐思路,身韵价值也从单一的训练功能提升到表演功能上。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堂教学训练与舞台表演创作相脱节的弊病,加深了剧目创作对情感抒发和意境营造的追求。继而,大批受身韵影响的古典剧目相继涌现。古典舞艺术创作迈进新阶段。

其中一部分舞作偏重于情感抒发的追求。基于那个年代的政治色彩和文化基调,艺术创作也需要与主导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大方向相匹配。进而诞生出许多借古典身韵语汇、历史文人志士典故来抒发爱国情怀的主旋律作品和民族剧目。作品《秦王点兵》《秦俑魂》以技术技巧为亮点、磅礴氛围的营造和宏大叙事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中华男儿势不可挡、所向披靡的精神风貌。作为古典舞代表作的《黄河》不囿于情节冲突的叙事手法和古典意韵的肢体符号,而更多注重气氛的渲染和情绪的宣泄。通过黄河儿女同仇敌忾、保卫家园不屈不挠的形象和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动作,传扬中华儿女奋勇拼搏、自强不息和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强化民族身份认同。《木兰归》所塑造的替父从军、驰骋疆场的巾帼女英雄形象也表现出中华儿女精忠报国、坚韧不屈的民族品质,抒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满腔豪情。

另一部分剧作更多侧重古典意境的营造。越来越多的作品从前期单一的宏大叙事和直抒胸臆的情感抒发,上升到对民族人文情怀、审美旨趣、文化意象的表达。作品《爱莲说》借“出淤泥而不染”的莲的审美意象,表达了对清高洁净的品格推崇和理想人格的肯定与追求。作品《扇舞丹青》通过诗化意境的营造,展现了中国隽秀山水、磅礴书法的天人合一,其文学内涵、美学价值和文人情怀在作品中交织互渗。这类剧目创作更偏向写意性和抽象性,大多以身韵技法为依托,使古典舞的美感和文化底蕴更加深刻隽永。

3.中国古典舞剧目创作的风格化突破。在身韵学派的艺术语汇难以满足广大古典舞创作的需求时,各古典舞分支细流相继出现,通过不同风格和体系,尝试对中国古典舞艺术的多元解读。汉唐古典舞在对史料史器的采集和古风遗韵的探寻中归纳出自成一家的独特审美形态和艺术风格。袖舞《踏歌》、盘鼓舞《相和歌》都是对古代舞蹈的活化与复新,以当代人对历史的解读重现具有灿烂悠久历史的宫廷舞乐。可以说,汉唐古典舞学派在中国舞风格突破和美学品格提升上有着巨大的贡献。《丝路花雨》作为敦煌舞剧的奠基之作也引起了舞蹈界对敦煌古典舞一派的关注,古典人物形象从壁画中栩栩如生地走出来,向世人展示了流传千年的地域文化和敦煌历史。近几年兴盛的昆舞学派是在南昆戏曲的基础上生长而来,代表作《五指莲花兰》将昆舞“先立脑,后立身,以意为帅,身体从之”[3]的意念引领表达得淋漓尽致。汉唐、敦煌、昆舞古典舞学派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古典舞风格并非要单一或同一,不用风格学派的互补对中国古典舞编创、民族文化的传衍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古典舞至此在不同流派、风格的演绎中已形成了“一体多元”的胚胎,“一体”是以身韵派古典舞为主体的艺术风格,作品数量与质量相对成熟稳定,而“多元”风格的异军突起则给中国古典舞美学内涵与外延带来新思考。

历经六十余年的风雨洗礼,“中国古典舞”从最初戏曲、武术、芭蕾的结合到中期身韵突破性的创立再到多元古典风格的派生,已基本构建了出完整、规范的学科体系,具备了独特的审美原则、风格意趣和艺术语言。

二、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的发展问题

中国古典舞历经六十余年的推敲和锤打,已然成为中国舞蹈艺术门类的典范与标杆。然而毋庸讳言,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弊病和困境,引发了古典舞不是古代舞再复现、一味高难度技术技巧堆砌、中国古典舞无根无源的诸多争议。随着近几年来舞蹈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学历提升,如何进一步优化既有的教学训练体系,突破舞台创作“千作一面”的瓶颈,扩大传统艺术在现当代语境下的影响力和受众面等成为古典舞学科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中国古典舞自身学科体系建设亟待完善

从训练体系的角度看,首先,中国古典舞基训仍然无法全盘摆脱芭蕾训练的模式。虽然北京舞蹈学院在探索建构新古典舞训练体系,但是更多地方院校的教学训练依然遵循着老旧的上身古典手形手位、下身芭蕾训练的模式。即便融入身韵舞姿的中间训练,也并不能完全脱离把杆,并没能真正完做到古典舞训练的去芭蕾化。这不免引发困惑与反思:古典舞如何摆脱训练体系与风格化表演脱节的症候?抑或是芭蕾在对舞者肢体的功能性开发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效用?诚然,芭蕾基训在长达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一套严谨、科学的训练方法,因而受到舞者们的首肯。然而,打破芭蕾训练框架,探索兼具独立性、科学性和风格性的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依然迫在眉睫。横向比较,日本古典舞、韩国古典舞、印度古典舞皆没有以芭蕾基训为基础,依然各自保持着浓厚的古典舞蹈风格和特点。其次,中国古典舞的风格性与功能性亟待巧妙融合。囿于时代原因,古典舞结合了芭蕾、戏曲、武术,导致了其肢体风格一度混杂,训练体系中掺杂的古典元素流于表层形式,身韵一定程度上成为给古典舞基训的风格性润饰,古典元素的深层次挖掘和与训练体系的深度融合亟待加强。再者,课堂教学训练与舞台实践的脱节和失调也尚未完全优化解决。课堂训练程式的规范成套,不免固化了学生进行剧目创作的发散思维,直接把课堂短句、身韵技法稍做调整就搬演在舞台作品的不在少数。是先创设训练体系,再根据教学内容往剧目作品里“填空”,还是根据剧目创作的需求,让课堂训练为实际表演服务、为表演而创建训练体系,这始终是古典舞训练体系发展中的矛盾点。

从艺术创作的视角分析,首先出现了一定的以审美定势,作品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的融合不够。不少古典舞作品一味偏重高难度技术技巧的展示,无论作品情绪、氛围的走向,盲目安插高难度跳转翻来炫技。古典舞剧目似乎成为演员展示技巧能力的载体,而不再承载深厚文化价值、传统审美意蕴。最终“古”字缺乏、“典”尚未及。过于追求技巧的编创意识不仅吞噬了古典艺术本体的审美原则,甚至成为评判中国当代舞蹈优良的标准。在第五届CCTV 舞蹈大赛上,汉唐古典舞《相和歌》因没有任何所谓的“技术技巧”而名落倒数,而冠亚季军均是以高难度技术技巧取胜的军旅舞蹈。当下古典舞炫技作品半壁江山,这或许与中国传统舞蹈艺术复兴的初旨有些偏航。其次,舞种界定模糊,风格特征混杂。不断植入芭蕾、现代舞等编舞技法,使诸多古典舞作品成为充斥大量现代元素,而仅以服饰、音乐、名称作为“古典”符号的混搭作品,也混淆了大众对古典舞表现方式和审美特点的区分与认知,尤其以近些年的电视舞蹈作品为甚,观众反馈无法分辨是古典舞还是现代舞。再者,题材单一雷同,文化品格缺乏。近年来的古典舞作品在选材、内容雷同相近,面貌区分度、舞种辨识度低,舞蹈氛围晦涩消极。多以“悲”“怨”“离”“亡”为感情基调,以压抑、绝望的悲情模式来追求所谓“高深的”艺术表现手法。而我国悠久流传的历史文化、博大精神的人文情怀、传统审美和美德品质在作品中体现不足。如此创作的作品,是难以有文化根性和经典传承性的。

从理论体系的向度来看,理论架构不完善是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自始至终的短板。艺术扎根于文化理论的土壤,才能建构得更扎实。对中国舞蹈文化、历史脉络溯源的不清晰,会使中国古典舞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在时代的更迭、技术的冲击和文化多元化的挤压下举步维艰。

(二)人才培养目标尚需重新审度

今天中国古典舞学科教育体系,一般由中专、本科、研究生三种层次构成。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还需要更长远、全面的人才发展观。首先,艺术专业与文化培养的割裂。目前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精、尖舞蹈人才的输出,中专、本科尤以开设专业技能课居多,对于人文学科的教育重视不足。这一点从开设的文化课与专业课比例上大有体现。艺术专业与文化培养的割裂,使得学生们在肢体表现上易流于表征,难以主动为舞蹈艺术溯源、挖掘作品的深层内涵、深刻理解角色的真实情感。其次,技术性训练比例依然很重。技巧本身是为古典舞作品服务的,并不是舞蹈训练的最终目标。如果说历史文化积淀是古典舞的根基,基训是古典舞的主干,身韵和多元学派的风格语汇是古典舞的枝叶,那么技术技巧则是给古典舞锦上添花。目前的人才培养越发追求技术技巧的“高大上”,使得古典舞堪比杂技体操,丧失舞蹈艺术内在的韵味。如此,培养出来的也只能算是技艺高超的舞匠,而不是具备身体文化和艺术修养的舞蹈艺术家。

在古典舞创立和发展的六十五年之际,依旧面临着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双重重担,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只有正视自身体系构建的不足,攻克教学过程中的盲区和症结,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措施,在传统中突破,在继承中开拓,在发展中追溯,在研创中回归,方能真正形成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性、鲜明的民族风格性、系统的学科训练性、独特的艺术本体性的真正的“中国古典舞”。

三、中国古典舞未来发展之策的省思

在多元文化碰撞的新时期,中国古典舞面对生发空间的挤压,也亟须探索出一条冲破发展瓶颈区的突围之路,拓展更广大的受众群。中国古典舞如何担当起民族文化复兴使命还需要舞蹈艺术工作者的深刻省思。

(一)学科专业结构和自身学术架构建设

1.“系统而特色”的教材建设。中国古典舞学科教材建设应优化基础理论构架,注重课堂训练与创作实践并驾,教材的功能性和表演性并存。训练体系的开发中,可进一步从史料文献、文物遗迹、古代艺术留存中,提炼出具有鲜明“古典文化”特质的身体符号和肢体语汇,捕捉、深挖传统艺术审美旨趣。同时,夯实完善行之有效、系统科学的训练体系,加强古典舞训练的风格性开发和融入,以求早日离脱古典身份标识不足,中西杂糅的尴尬境地;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中,需有根有据可循、有源有本可依,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本体化的学科建设道路。通过学科课群建设互助进而形成一套集系统性、科学性、民族性为一体的中国古典舞教材架构。

2.“专业而规范”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古典舞教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大力度保持并提高师资力量的专业度和规范度,利用调研采风、精品课例评展、教学成果汇报等质量考核机制反馈教学成果,借助新媒体技术等创新教学手段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一批素质高、教学精、专业尖的教学师资团队。

3.“全面而均衡”的人才培养建设。近几十年来,艺术院校培养出大批具有高超技巧、精湛舞艺的高精尖舞蹈人才,为各大院团、高校输送了大量专业古典舞人才。与此同时,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应从专业性逐步向文化性兼顾。“专业性”指拥有卓越的舞蹈专业功底和表现力,是更注重人才技术性内容的培养;“文化性”培养则更突出对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古典艺术素养的培育。其实,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就是以舞蹈艺术的形态呈现中国古典文化。因而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应专业教学和人文培养双向发力,专业课和文化课并重。这种双管齐下培养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切身体悟到古典文人情怀,切实把握好不同历史维度的独特风格,积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知识,加强学生艺术感知能力、文化辨思能力和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滋养,从而培养出全面而均衡发展的、内外文化兼修的复合型古典舞人才。

4.“传承与创新”的剧目创作建设。回眸古典舞剧目创作几十年来曲线式前进的发展历程,在历经铅华洗礼后留存了一批经典的古典舞作品。面临新时代审美取向的偏移和异质文化的冲击,古典舞剧目创作更应做到扬弃,突出传统文化风貌和民族艺术特色,回归舞蹈艺术本体,传递人文情怀。多创作具传承价值、文化典范意义和时代创新特点的古典舞作品。

(二)“探古立今”的艺术研创模式

“古典性”是中国古典舞学科发展的核心。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应激活文化、取其精华、吐故纳新,将古典舞研究视角更多地聚焦于传统文化与历史积淀中,在今后教研、创新进程中找寻到一条“探古立今”的道路。

1.溯源究底:回溯与挖掘。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文化根络,中国古典舞更是深深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其当代发展也离不开追根之旅。古典舞学科创研应回溯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礼教的人文精神,在保留传统美学风格和特征的基础上,挖掘丰厚的文化历史符号并内化为古典舞语言,让古典舞发展回到艺术本体和原点,在探古寻迹中往根部更深的溯源和探寻。

2.追昔抚今:传承与开拓。中国古典舞是当代性重建,有尝试重塑历史维度中的舞蹈本原,也有希望表达当代人对古典文化的理解。但是割裂古今的单方向“复活古代舞蹈”或者“凭空创造新古典舞”均有失偏颇。追昔抚今,才可以兼顾过去与未来,在继承中华古典艺术风貌与民族气节中,再生出一条既具有民族传承性又有时代开拓性的新时期中国古典舞发展之路。

3.继往开来:发展与创新。时代迭嬗、文化碰撞,面对纷繁多变的审美风尚,古典舞的发展也需在与时俱进中寻求创新、突破。但创新不代表舍本逐末或异态混搭,一味求新求变只会冲淡传统原初的美学特点,模糊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中国古典舞在未来的学科创新中,应把握好传和创的尺度,在坚守文化疆域的根基上,适当注入更多的时代活力,也应开发欢迎更多元化的古典舞风格涌现。

(三)“一源多用”的发展方向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大方针指引下,中国的古典舞迄今已发展成以身韵古典舞为主体,汉唐、敦煌、唐乐舞、昆舞等多种学派并存的构架,有的注重复现、有的注重传习,各大古典舞学派异彩纷呈。多元审美的时代格局,促使未来中国古典舞学科发展向“一源多用”的发展方向上前行。“一源多用”(One Source Multi Use)是韩国文化产业模式的概念,指一个创意源头在跨产业发展中的多元开发和多体裁利用,使源IP 的多元附加价值无限增值,实现艺术作品传播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反观中国古典舞艺术发展,由于中国舞蹈史的断代,以及表演艺术的存留和复现之难,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出现的,都是在中国古典美学和审美范式基础上的当代重建,每一个学派都免不了借鉴和创新。汲取戏曲元素为母体的,如身韵古典舞和昆舞,借用史料遗存的姿态形象的,如汉唐古典舞和敦煌古典舞。可以说,任何一个古典舞学派都无法重现我国古代的舞蹈,也无法正名自己才是“中国古典舞”。因此,关于谁是真正中国古典舞的常年之争,意义不大也应该到此停止了。谁都不是,谁也都可以是。关键在于所建构的新古典舞的艺术风格是不是建立在千年历史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是否保存了中华传统艺术精髓、发扬了古典美学旨趣。这“一源”,就是我们尚可利用、挖掘、借鉴、汲取的中华文化的千年养分,只要是从此处生发出的古典舞流派,皆有推广传播价值,它们都是舞蹈人对于中华传统舞蹈艺术的当代致敬。因此,未来中国古典舞学科发展应坚定秉持这“一源”,并且鼓励多元学派共生并存。身韵派古典舞主要汲取京剧、昆舞主要生发于昆曲,本无大小高低之分,汉唐古典舞深挖古代史料、典籍、汉画像,敦煌古典舞研究敦煌壁画、丝路文化,皆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家独大的格局不再利于已逐渐成为小众艺术的中国古典舞的未来发展。因此,把握好“一源”,博采众长的“多用”,中国古典舞才能更为包容并蓄地蓬勃发展。

其实,任何一种文化的演变都是一本多元的进程,即便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会有以“儒”为本,“释”“道”互补互持的态势。追溯文化系统建构初期,在主流色彩的浸润和意识形态的引导下,创建符合时代主旋律的精神文明成果是时代、文化和人民的选择。随着改革开放与时代进步,新的审美需求涵养出的艺术形态的众多小支流。艺术也开始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以此观照中国古典舞,每种学派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时代气息的舞蹈表达,这些多元派生会滋养整个古典舞学科系统,丰富中国古典舞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不同风格的“对话”消除了学派间的藩篱,突破了主干古典舞的单一。多种训练方法和动作语汇的尝试使中国古典舞学科发展不故步自封。“一源多用”的古典舞建构思路汲取了各学派艺术养分,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探寻“古典”共性,存续差异化特征,从而不断完善学科构架,共发展,共兴荣。

“一源多用”的学科创建模式是一种值得尊重的文化态度,更是一种必要的文化责任。它不光是中国古典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文化艺术分庭抗礼后必然形成的新格局。“一源多用”的艺术发展道路将更能胜任中国民族文化的全面伟大复兴的重任。

结语:甲子的见证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中国古典舞的构建发展已经长达六十五年之久,学科多元发展的包容度和共生机制也给中国古典舞带来更广阔的生发空间。诚然,我们还需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再度重新审视古典舞艺术本体,树立中国舞蹈美学标尺,倡导真挚情感的艺术表达。从甲子之前的艰难生发,到中期嬗变与迭代,再到如今日臻完善,中国古典舞在经历三级跳后,屹立在中国舞蹈艺术高峰,它负载着国人对民族身份认同的自我表达,也承续着见证深远历史和当代现实的双重使命。一个甲子是一次轮回。“中国古典舞”在历经了甲子的见证,相信在下一个轮回中,其创新构建与学科发展能开启辉煌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身韵古典舞舞蹈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古典舞基训中的重要性研究
近十年中国古典舞身韵研究综述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当前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困境及对策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浅析古典舞对传统舞蹈的继承和演变
有关古典舞“身韵”思想的研究综述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