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临床效果分析

2020-12-06 04:31黎玉媚蔡景容
内科 2020年5期
关键词:裂孔孕产妇盆底

黎玉媚 蔡景容

惠东县人民医院,广东省惠东市惠东县 516300

妊娠期女性子宫重量日益增加,子宫在腹腔、盆腔的位置不断改变,其盆底组织承受压力逐渐增大,加之孕期雌激素水平改变会导致盆底组织松弛,常导致孕产妇盆底组织发生病理学改变[1]。孕期及产后是防治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关键时期,常规给予凯格尔训练是目前公认的防治盆底功能障碍的有效措施,但存在无固定训练模式、动作单调、孕产妇训练依从性差等问题[1]。为探讨对孕产妇进行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即在凯格尔训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孕产妇的需求编制盆底训练操、利用微信平台指导孕产妇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102例孕产妇进行了干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孕妇年龄22~30岁,平均(25.76±3.12)岁;入组时妊28~32周,平均(30.28±0.59)周。对照组孕妇年龄22~30岁,平均(26.32±3.02)岁;入组时妊28~32周,平均(30.37±0.68)周。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20~35岁;(2)首胎、单胎妊娠,孕周≥28周;(3)胎儿发育良好;(4)正常分娩。排除标准:(1)心肾功能不全;(2)孕期长期进行瑜伽等特殊锻炼;(3)合并精神或心理疾病;(4)依从性差,不配合随访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进行常规盆底康复训练:由1~2名专科护士对孕妇进行指导、训练,包括告知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知识、盆底康复训练的意义、凯格尔训练方法内容,干预时间为入院至产后3个月。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1)成立盆底康复管理小组,制定康复内容计划。由小组成员编制盆底康复操(分为孕期和产后两个部分),包括缩肛运动、桥式运动、靠墙蹲立和伸展运动4个动作,将这4个动作规范演示并制成6 min的视频;编辑有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症状、治疗、盆底肌定位、盆底肌结构、盆底肌功能等内容的宣教资料。(2)康复管理。孕妇在孕28周时加入微信群,由康复管理小组成员定期向孕产妇推送相关视频和宣教资料,根据孕产妇的具体状况指导孕产妇学习、进行盆底康复操训练;产妇在产后第2天开始跟随视频进行盆底康复操锻炼,每次20~30 min,每日3次,出院后产妇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康复管理小组成员每2周对产妇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产妇康复训练情况并加以指导,干预至产后3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孕产妇干预前及产后3个月的盆底肌力及提肛肌形态结构变化情况。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法国杉山PHENIX4)检测盆底肌肉最大肌电压和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肌电压值;采用超声(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SK2200H)检测静息状态左侧肛提肌厚度、屏气时肛提肌裂孔长度、肛提肌裂孔面积、静息状态右侧肛提肌厚度。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同组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孕产妇干预前后的盆底肌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孕妇的盆底肌肉最大肌电压、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肌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肉最大肌电压、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肌电压均明显升高,观察组产妇的电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干预前后的盆底肌力比较 (μV,n,x±s)

2.2 两组孕产妇干预前后的提肛肌形态结构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孕妇静息状态左侧肛提肌厚度、屏气时肛提肌裂孔长度、肛提肌裂孔面积、静息状态右侧肛提肌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两组产妇的屏气时肛提肌裂孔长度、肛提肌裂孔面积均显著缩小,静息状态左、右侧肛提肌厚度均明显增大;观察组产妇的屏气时肛提肌裂孔长度、肛提肌裂孔面积小于对照组,静息状态左、右侧肛提肌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产妇干预前后的提肛肌形态结构变化情况比较 (n,x±s)

续表2

3 讨 论

女性盆底肌肉犹如一张吊网,将子宫、直肠、阴道、尿道、膀胱等脏器紧紧地吊住,从而维持周围脏器的正常位置,一旦“吊网”肌力降低,便会导致“网”内相关脏器无法维持正常位置,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尿失禁、子宫脱垂等。妊娠期盆底组织承受胎儿的重量,分娩时宫口扩张牵拉盆底组织,分娩时侧切对盆底神经、肌肉等组织造成机械性损害等均会对女性盆底组织造成较大伤害。盆底组织损伤后若未进行必要的干预,产妇易出现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盆底结构和功能障碍问题。凯格尔训练是孕产妇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但不适用于孕产妇的每个时期,孕产妇无法进行个性化康复训练[2]。对孕产妇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是指在传统凯格尔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产后瑜伽、桥式运动、缩肛运动、伸展运动及靠墙蹲立等动作训练,并利用微信平台对孕产妇进行训练指导,规范训练动作、时间及强度[3]。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孕产妇在入院至产后3个月进行常规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孕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产后3个月的盆底肌肉最大肌电压、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肌电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屏气时肛提肌裂孔长度、肛提肌裂孔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静息状态左、右侧肛提肌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能有效改善孕产妇的盆底肌肉肌力和提肛肌形态结构。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包括传统凯格尔训练、产后瑜伽、桥式运动、缩肛运动、伸展运动及靠墙蹲立等动作训练内容,能根据不同时期孕产妇的需求编制盆底训练操,能利用微信平台指导孕产妇进行训练,有利于提高孕产妇锻炼的依从性,从而有效提高孕产妇盆底肌肉肌力[4]。肛提肌形态结构是评估孕产妇盆底功能的重要指标,静息状态右侧肛提肌、左侧肛提肌厚度减少,屏气时肛提肌裂孔长度增加、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表明孕产妇盆底肌力下降[5-6]。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能利用微信平台指导孕产妇进行缩肛运动、桥式运动、靠墙蹲立和伸展运动,引导孕产妇自觉、有节奏、自主、反复进行阴道收缩和放松训练,从而更有效地改善产妇的盆底血液循环,促进肌肉张力恢复,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力,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肛提肌形态结构。

猜你喜欢
裂孔孕产妇盆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效果和安全性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为缺钙的孕产妇使用不同钙剂进行治疗的安全性对比
总是烧心,当心食管裂孔疝
有种胃病,用药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