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中女高音训练方法综述

2020-12-07 01:46彭静静吉林艺术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21期
关键词:女高音高音初学者

彭静静 (吉林艺术学院)

声乐演唱是指以人声演唱为主的方式表达音乐艺术的一种形式,以人的声带为主,再配合着鼻腔,口腔和呼吸等,发出优美,并具有节奏感的声音。声乐演唱主要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以及通俗唱法,近几年来我国又出现了原生态唱法,但是通常声乐都是指美声唱法。美声唱法作为声乐演唱中的重要分支,演唱者在训练过程中要懂得与时俱进,在延续传统美声演唱的基础之上,不断探索和研究更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并加以创新。让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即能表达出自己特有的唱歌技巧,同时也能在演唱过程中融入相应的情感,让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一、美声演唱在我国的发展与演变

美声演唱最初起源之地是意大利,在五四运动后期传入中国,在我国已有了上百年的历史。而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美声演唱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声乐演唱文化的快速发展。随着近几年来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元文化之间相互配合的时代,美声演唱已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立的音乐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无论是舞台的表现形式,或者演唱者的演唱内容,都能够做到给听众视觉和听觉上震撼的冲击感。随着美声演唱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这种音乐艺术,并开始慢慢接触与学习它。近几年来随着美声演唱艺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美声演唱教育也逐步发展起来,在美声女高音的教学训练上也开始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但由于我国在美声高音方面缺乏一些教学经验,所以在教学与训练当中会遇到真假音切换和发出的声音缺乏圆润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初学者在美声演唱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二、美声演唱中女高音常见的问题

一些学员在刚开始接受女高音的训练时,首先要掌握好基本的声乐理论知识,能够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合理运用所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声乐观念。由于每个人声音的极限各不相同,因此女高音并不是每天练习就能够很快掌握的,如果不按照科学正确的方法训练,反而会损伤到声带。在女高音的训练过程中常见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声带发声过于紧张,导致喉咙的压力过大

我们都知道声带是人们发声的主要器官,而声带的长短、松紧以及开合的大小都是影响声调高低的因素。对于刚开始学习美声的女高音的初学者们来说,在训练过程中保护声带是最重要的前提,不要急于练会高音的发而不间断地练习,这有可能会导致损伤声带,从而发生声带无法闭合的问题。在初级学习女高音的阶段中,假声练习是基础课程,所谓假声就是演唱者有意识的控制部分声带发出或高或低的声音,这种声音超出正常发生的音域内。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要过多的使用声带以及喉咙周围的肌肉从而发出高音。由于演唱者在发高音时体力的损耗以及声带的长时间处于紧绷的状态,就会导致发出的声音慢慢变得无力干涩,音色也不够圆润,这就导致了“锁喉”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一般都发生在初学阶段,因此初学者要在专业的声乐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高音训练。

在练习假声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声带的松紧程度外,演唱者的气息转换也是美声演唱中的关键因素。初学者在刚刚接触女高音的演唱训练时,都会对美声演唱产生误区,认为在原本声调的基础上加以升高就能够发出高音。在这种错误的认知上进行训练,初学者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音调的提高,从而忽略了气息的转换,使气息和声音无法贴合在一起,最终演唱出来的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状态,只能依靠声带的发力进行演唱,发出的声音也不够流畅和动听。

(二)真假音的衔接不流畅,导致演唱时出现断层感

美声女高音的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真音和假音之间的完美转换,如果演唱者在真假音的衔接处不能足够流畅,那么呈现出来的音色也不够真实。在美声训练的初学阶段,有一些同学在演唱时会刻意注重真假音切换,发出的声音就会有断层感,在演唱过程中会出现不流畅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平时进行真假音的切换时,没有找准合适的切换时机,同时气息的转换也没有调整好,缺乏一些实际有效的训练。有大部分刚开始学习美声女高音的同学,在真假音切换的时候,不能够很好地掌握转换和发音的技巧,缺少一种真音和假音直接相互的衔接感,以至于整体的声音在表达上就会缺少一些流畅度。一些初学者在真音演唱阶段发挥的很出色,但在切换假音的时候,处理音色时没有真音的效果,整体演唱出来的效果就会非常僵硬。

(三)过于追求发声的完美,忽略了表情和仪态管理

随着人们对于美声演唱艺术审美标准的不断提升,演唱者的表情和仪态的管理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在演唱过程中增强美声演唱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对于美声演唱的女高音也是由为重要,除了要向听众们展示出高超的演唱技巧外,形体和表情的管理也要做到同步到位,这也就考验了女高音演唱家在平时训练是否综合且系统。合理地将仪态手势,面部表情和眼神融合在美声演唱中,也有助于演唱者充分地将情感释放出来,更加具体细腻地诠释作品的情感。

有的演唱者在美声女高音的演唱过程中,由于要演唱高音域的声调,所以在表情的控制方面,就会显得“痛苦”,但这种是属于正常的现象,人在用力的时候,就会不自然地将面部表情紧凑在一起,但为了不影响观众在欣赏音乐时的效果,一些演唱者还是会注意演唱高音时的表情管理。因为在演唱时出现体态不够挺拔优美,表情的管理过于夸张的现象,除了在视觉上难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外,在演唱时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力度,从而影响演唱的整体效果。

三、声乐演唱中女高音的训练方式

为了能够在美声演唱训练中熟练地掌握女高音的演唱技巧,初学者要有一个初步的学习计划,能够轻松地学习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当然,女高音演唱者的形态和表情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要保证在每一次的演唱时都能够自然流畅地完成。除此之外,对于美声演唱中女高音的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规划训练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腹式呼吸训练

唱歌时最基础的就是要掌握气息的转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丹田唱歌”。大多数人都理解“丹田唱歌”的字面含义,但是很难真正地做到这个技巧,一般人在唱歌时都是通过胸腔呼吸,以至于在唱歌时会很明显地看见胸腔得起伏。但要注意的是,在美声的女高音在演唱时运用胸腔呼吸换气,真假音切换时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力度。为了能够在演唱时将气压压的更稳,吸到的气更广,就会采用腹式呼吸的方法。这种换气的方式能够增强演唱者的呼吸空间,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

那么初学者在练习的过程中要记住两点:一是在平常生活中试着习惯用腹部进行呼吸,比如在正式的训练开始之前,可以先进行三到六分钟的换气练习,缓慢的让吸进去的空气进入到腹部,并能明显感觉肚子的起伏,每次训练前都进行一次简单的呼吸练习,就更够很快地掌握该技巧。第二点是要学会如何将气留在身体里,并缓慢地吐出。这个在进行呼吸练习时也可以同时得到训练,可以尝试深吸一口气,然后憋气约十秒钟,然后缓慢的将气吐出。这两种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初学者练习用腹部呼吸,当然在训练时要保持一种放松的状态,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头腔共鸣发声

在美声演唱中除了讲究用丹田唱歌外,还要学会利用共鸣进行发声,以便能够发出优美婉转的音色。当然人的身体能够产生共鸣的器官也有很多,但最常见的就是头腔,鼻腔与胸腔的共鸣,部位不同所发出的音域和音色也有所不同。在学习女高音的演唱时,演唱者一般都采用的是头腔共鸣,因为这种共鸣相比于其他两个来说更适合于高音域的演唱。在练习头腔共鸣时需要演唱者融入一定的想象力,能够想象声音在身体的走向,并配合着身体的律动,这个时候将手放在腹部感受声音发出时的震动,那么训练方式就是正确的。

(三)音准高低练习

音准的练习对于每一个声乐演唱者都不陌生,而练习音准的重点并不是在唱功,而是考研演唱者的听力。就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具有能够听出自己的音准高低是否正确的能力。但在美声女高音的音准练习时,初学者会把更多地注意力放在发高音上,以至于发出的音域虽然达到了标准,但是发出的音准不在正确的节奏上。所以在演唱过程中找好音准也是十分重要的,初学者在练习音准方面首先要学会听,仔细听出自己唱的音准和正确的音准之间是否有差异。

(四)声带放松练习

在女高音的初学阶段都会遇到“锁喉”的问题,这是由于演唱者要在特定的时间让声带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这种长时间的练习也会导致声带受损。所以在学习女高音的演唱时,初学者要学会让自己的声带得到适当的放松,做到劳逸结合。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也不要一味地追求音域和音色的发出,从而突破极限,要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进行训练。最好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规划出一套系统科学的训练方式进行练习。

结 语

在音乐艺术的发展进程中,美声演唱具有着独特且丰富的演奏形式,其舞台表现力也是由为突出的。一个声乐演唱者要想完美地展示出一首声乐作品,在演出之前都是需要经过严苛的训练,从声音到姿态,从基础的理论知识再到实际演唱,都要以最完美的状态展示在舞台上。音乐家们能够将高音完美地结合在美声演唱中,更是在原本的音乐作品基础上增添一抹不一样的色彩。但女高音的演唱具有一定难度,在练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那么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与练习,才能够熟练地掌握女高音的演唱技巧,把具有高质量的音乐作品通过婉转动听的美声演唱形式展现在舞台上。

猜你喜欢
女高音高音初学者
轮滑冰球初学者运动体适能与专项技能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早春
长空万里
——为女高音而作
城市音乐“奏起高音”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祖国,我是你的一首歌
阻力学理论视角下成人游泳初学者泳姿的选择
音乐艺考生需要牢记的五大考试战术
给会计初学者的几点实用性建议
初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