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山散文四题

2020-12-07 04:44杨春山
壹读 2020年5期
关键词:彩云金沙江高原

◆杨春山

彩云之南

彩云之南,是绚丽云霞飘飞的地方,是梦想之花绽放的地方。家在彩云之南,时刻接受着高海拔的浸润,内心的豪气与从容得以不断滋生。险峻的横断山脉,用包容和给予,在这片高原红土地上谱写了一曲多民族同荣共辱的篇章。

在横断山的怀抱里,江河的桀骜不驯、云彩的变幻多姿、花朵的艳丽娇美、人们的热情奔放,让彩云之南名声高扬。金沙江、澜沧江、独龙江、怒江,是在横断山脉里游走的蛟龙,它们像一条条血脉,把彩云之南的山水与村寨联结。在山与江的怀抱里,杜鹃花用鲜红的容颜唤醒春天的鸟鸣,凤尾竹用优雅的身姿陪伴流淌的月光。山的敦厚,江的雄奇,让彩云之南的气蕴异常丰厚。山和江滋养着彩云之南,却如天堑般隔断了中原文明的进入。为了打开一扇和外界对话的窗,千百年来,高原汉子们集中了智慧与力量,用脚步走出了长长的茶马古道,在乱石中扣紧了一条条溜索,还修建了无以计数的竹篾桥、滕桥、铁索桥、古渡舟楫,让彩云之南和外界得以顺利连接。中原文明的种子,从此进入了这片高原红土地,不断生根发芽。在横断山和江面上凌空飞渡的,不是猿猴和苍鹰,而是世代生活在这片高原上的山民。他们用坚忍的意志、焕发的激情,跋涉于山林,滑翔于江面,穿行于古道,把生活紧紧攥在手里,让一个个家庭能够在恶劣的环境和漫长的时光里,衍生成山野里一株株不曾凋谢的杜鹃花。

家在彩云之南,便爱上了奔涌的江河、险峻的大山、温润的湖泊。金沙江、澜沧江、独龙江、怒江,用亘古的奔流,宣泄着不屈的意志;玉龙雪山、梅里雪山、哈巴雪山、苍山,用莹澈的雪峰,辉映着初升的阳光;滇池、洱海、泸沽湖、程海,用丰饶的特产,濡养着人们的生活。山,是土石挺立起来产生的奇观;江,是水流汇聚之后形成的滋润;湖,是自然赐予人们珍贵的琥珀。彩云之南,有了江、山和湖泊的交织,有了高原人的汗水和真情浇灌,这片红土地上就变得多姿多彩。

彩云之南的山山水水孕育着壮丽、秀美、神奇的风光。石林的奇险,是自然的妙笔生花;梯田的壮观,是人力的耕耘累积;古乐的悠扬,是时光的记忆沉积;边屯的神韵,是交融的悠远传奇……香格里拉、祥云、元阳、和顺、沙溪、束河、瑞丽、西双版纳、沧阳……一个个充满了诗意的称呼,将彩云之南涂上了一层瑰丽的底色。家在彩云之南,这是离天很近的地方,这里的蓝天澄澈如洗,这里的彩霞绚丽迷人,这里的鲜花娇艳欲滴。站在山巅,沐浴着猎猎的劲风,呼吸就会变得顺畅;深居乡野,品味着生活的艰辛,内心就会变得恬淡。高原能够皴染出健康的古铜色,也能磨砺出浑厚坚毅的品格。高原人的脚步,曾经走过崎岖坎坷的山道,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高原人的目光,曾经透过莽莽苍苍的山峦,眺望过遥远的地方。彩云之南既能诞生雄浑热烈的酒歌,也能吟唱柔婉凄迷的小调;既能萌发慷慨奔放的豪气,也能孕育缠绵悱恻的爱情。云南的壮美和秀丽相得益彰,让这里的山水、乡野,都透露出温和、慈爱的面容。26 个民族以其热情好客、同舟共济的传统与胸怀,让彩云之南的每一个山寨与村落,团结和睦,相濡以沫,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横断山的绵延,涵养了山林和云雾。茂密的森林,迷蒙的云雾,孕育了清澈的山泉。有了山泉,高原人就可以用苦荞、玉米、高粱、青稞、甘蔗、小麦,酿制出醇香的美酒。酒歌唱起来,舞步抖起来,手儿牵起来,美食端出来,四面八方的朋友就不约而同地恋上了彩云南。

横断山的柔婉,滋生了灵秀与丰美。厚重的红土,立体的气候,造就了云南的茶香。普洱、滇红、沱茶、花茶……云南的茶叶,随着茶马古道走向了远方,在中国大地和异国他乡升腾起不竭的茶香。

彩云之南,马帮的铃声曾经响彻在山野,高飞的苍鹰曾经盘旋在江岸,红土地和高海拔,让这里的庄稼承担了过多的期望。苦荞和洋芋花开,山乡的天空就明朗起来;油菜和水稻成熟,村庄的日子就丰腴起来。红土地的贫瘠,让丰收更加值得期待。有了金黄的水稻,庭院就会丰满;有了澄黄的玉米,家园就会充实;有了飘红的辣椒,人们就会欢笑。春,彩云之南的人们播种希望;夏,彩云之南的人们酝酿情感;秋,彩云之南的人们享受果实;冬,彩云之南的人们憧憬梦想。而高原的秋,是彩云之南最迷人的季节。屋檐下金黄的水稻、玉米、南瓜,还有通红的辣椒,让彩云之南的秋笼罩在丰收的喜悦里。金黄和鲜红,成为了高原秋天的底色。一直以来,我都觉得金黄与鲜红是最亲切、最圣洁的色彩。金黄与鲜红的组合,是丰收的颜色,是喜庆的颜色,是高原的颜色,它更是,国旗与党旗的颜色。每年秋收过后,在田地里辛劳了一年的母亲就会打来电话,告诉我年成的丰歉,告诉我秋天的味道。我知道,母亲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多年蛰居在城市,已经忘记了节气和庄稼的儿子招魂。

彩云之南,承载着我的期待,彰显着我的自信,盛放着我的目光。美丽的彩云之南,总是让人梦绕魂牵。在梦幻彩云南,我心甘情愿地成为它怀抱里的一个孩子,用它的包容涵养我的品格,用它的坎坷磨砺我的意志,用它的粗犷成就我的激情,用它的壮美汇聚我的信念。家在彩云之南,我的眼中时常盈满着温柔的爱意;家在彩云之南,我的心中时常激荡着澎湃的豪情;家在彩云之南,我的梦想时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彩云之南,我愿在这片高原红土地上永远诗意的栖居!

金沙江秘语

金沙江是一条伟岸的河流,它的血管里奔突着疯狂、桀骜、粗犷、包容的种子,在山峦迭起的高原地带,时常上演着汹涌、放荡、愤怒、悲喜的剧情。江岸多是陡峭的绝壁、林立的石峰,在苍莽的空间里,紧紧地锁住一条扭曲的巨龙,平息那些来自水流内部的力量。

在金沙江流过的地域,时光沉淀下来了无数的卵石、沙滩,也积存下来无数的阳光,让它有了炙热的温度和无私的情怀。一棵在石壁上屹立的树木,一条在江水中摇曳的木船,一根在乱石中扣紧的溜索,都在显示着金沙江的惊心动魂。一些巨石矗立在江心,总想堵住汹涌的江水,水和石的较量不停地进行,江水激荡过后,巨石依然巍峨,它们的互相打探,加深了彼此的情感。横断山也不时和金沙江开个玩笑,用它无意间伸出的一根枝丫,迫使着雄浑的金沙江改变流向,有时是一个“U”形,有时成一个“S”形,从而让金沙江拥有了重叠的层次和凝重的美感。

其实金沙江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在广阔的高原上,一条江的流向,就在证明着山的走势。山有多浑厚,江就有多浑厚;山有多狂野,江就有多狂野。自然界里某些事物的互相碰撞,互相包容,都在诉说着征服与穿越的价值。在江水经过的地带,崖畔的野花、青草、灌木,天空的苍鹰、白云、飞鸟,都成为了金沙江的点缀。红似火的江花,蓝如洗的天际,白如纱的浮云,仿佛是五彩斑斓而又纯净无比的一幅画图。

如果说江水一去永不回头,山的矜持就有了生动的注脚。陡峻的山岩,褚红的山土,凌空的雄鹰,成为了衬托金沙江的近景。而在江水一泄而下的波涛里,无数的传说,构成了金沙江的远景。

生命就是这样,在最险峻的地方才会产生壮观与神奇。一个个村庄,在金沙江的波涛里汹涌澎湃,千百年来,金沙江依然流淌在它们的脚下。在金沙江两岸凌空飞渡的,不是拥有空中王者称号的苍鹰,而是沿江居住的山民。他们在溜索上的飞行,就是一曲慷慨的悲歌。

传说一旦被打上了金沙江的烙印,就会有一些词语来为它增色,比如沙金、江鱼、阔大、感悟、生命、灵异。这些词语里也起伏跌宕着金沙江平平仄仄的韵律。奔腾不息的江水,收藏了多少卑微的生命与凄凉的挽诗?没有人能够记住。一些传说被江水吞噬了,一些传说又被人们从江心打捞起来,在江岸的晴沙上晾干,铺排和演绎出金沙江亘古未变的豪放与粗犷。

因为有了金沙江,红土高原就可以拥有慈母般的胸怀。喝着金沙江的水长大,沐浴着金沙江的涛声,金沙江的灵魂和人的灵魂逐渐融为一体,让人们怀抱着金沙江的感觉变得更加真切与温暖。站在峡谷地带的每一个角落,仰望两岸的山峰,看着滔滔的江水,你会发现人在自然界前的卑微和渺小。

金沙江让我们拥有果敢、坚毅、搏击的人生态度和宽容、隐忍、阔大的人生情怀。在金沙江的怀抱里,人们都会变成一个犯了错误面对母亲时不知所措的孩子,慌乱、担忧、惧怕。我们对待金沙江的态度,就是我们对待母亲的态度。金沙江两岸裸露的岩石和红土,就像母亲被吸干了乳汁的乳房,它仿佛在用一种深深的隐痛,昭示着曾经的年轻与拥有。面对金沙江,我们回想自己曾经对它的压榨、盘剥与虐待,便会在瞬间失去坚守的底线和清澈的目光。我不知道,如果我们能够和金沙江像老朋友一样,在淡然流淌的时光里对坐,彼此注视着对方,我们的灵魂会不会被一种深深的恐惧洞穿?

金沙江以它的雄浑和宽厚,造就了彩云之南关于山和水的传奇,而金沙江也不乏柔美。细软的沙滩、圆润的卵石、平缓的古渡、艳丽的山花、微泛的波光、静谧的夕照、南归的雁阵,让金沙江的温柔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只是这些温柔被它的奔涌与激流遮盖了光华,如同我们被蒙蔽的双眼。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记忆,也随着金沙江水悄悄逝去,成为了金沙江窥探人间的第三只眼。

我不知道这世界有没有天堂,天堂里有没有神灵,神灵有没有在注视着金沙江。但在横断山里流淌着的江水,却让我感受到了神灵无处不在。这些神灵的影子,就在苍鹰、归雁、波涛、树林、江花、木船,甚至每一粒沙子里若隐若现,我的跋涉,其实是以金沙江的流向为轨迹的一次远行。我不知道前方会出现什么,但金沙江总会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提醒我,在跋涉的路途中,我应该避开什么,我应该记住什么,我想,这就是金沙江的胸襟与智慧,大开大阖,刚柔并济,有着细腻与粗犷的双重品性。

我愿意相信,自然界里有神灵存在。和金沙江对话,聆听金沙江的诉说,让我们无语,沉思。我们敬畏神灵,是必须拥有的一种态度。神灵通过自然界把一种信息传递给我们,从而让我们对自然产生敬畏。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身边的江河、岩石、高山、峡谷、树木、鲜花、昆虫、飞鸟、走兽、游鱼。

我经常在梦境里与金沙江遭遇,梦境里,金沙江奔向大海的脚步常常被人为地阻滞,我仿佛看到人们用无尽的欲望,阉割了金沙江的豪情,让它奔涌的交响化为柔弱的哀鸣,让它磅礴的凯歌成为忧伤的饮泣。失意的金沙江,每天都在用嘶哑的喉咙,吟唱着一首哀婉的、滴血的歌谣。

程海湖夜宿

名列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程海湖,是镶嵌在永胜县中部的一颗美丽纯洁的明珠,以螺旋藻、土著鱼闻名遐迩的程海湖,是每一个永胜人心里的母亲湖,它有秀外慧中的气质,让我梦绕魂牵。于是,在秋意弥漫之际,偷得浮生一日闲,夜宿程海湖畔,让目光和内心都能够在程海湖的温柔里休憩。

在程海湖畔,守着虫鸣,清风,星子,就守住了秋,守住了秋的凉意。伴着渔火星辉的诗情,就连梦境中也会泛起温柔的涟漪。这样的夜,静谧、美好、忧伤。这样的夜,可以品茶,可以饮酒,可以浅吟低唱。村庄睡了,睡在夜的深处。偶尔一两声犬吠,就把无边的夜色撕开了一道口子,转瞬又被遍野的虫鸣声弥合。微凉的秋意笼罩着程海湖,让你暂时放下了内心里所有的沉重。

夜宿程海湖,是为了欣赏傍晚的美景。品尝过了鲜嫩的程海鱼,穿过浓密的凤凰树和油橄榄林,脚步便站在湖边的沙滩之上,用目光和柔山、绿水、蓝天、彩霞交流,心境就开阔多了。鸥鸟,野鸭,或翔于水面,或潜于水中,自由自在的嬉戏,被浪涛冲上岸边的各式贝壳躺在细沙砾中,成为孩子心中最美的饰物。20 多个星罗棋布散落于湖边的村庄,就像是上苍无意中撒出的几粒种子,在程海碧波的滋养下,在土地上绽放出的花朵。它们紧紧拥抱着程海母亲湖,拥抱着这里的富足与宁静,让自己在湖边扎下了繁茂的根系。

程海湖的晚霞让人沉醉。在彩云之南,在滇西北高原,从来就不乏彩云的绰约风姿。夕阳的余晖逐渐黯淡下去,云彩却因夕阳西下而生动起来。程海湖被一片片晚霞拥抱,亲吻着,让黄昏变成了一幅凝重的油画,厚实,饱满,丰润。程海湖和天空的湛蓝、纯净,让彩云拥有了曼妙的舞台、飘逸的倩影和柔美的舞姿。程海湖的晚霞有着迷离变幻的面容,如一个青春妩媚的少女,一抹浅笑显现在唇边,就映红了多少羞涩的心事。沐浴着柔和的夕照,程海湖上空的晚霞空灵而散漫。它们升腾、漂移、汇聚,明暗交替,五光十色。站在湖畔,轻漾的湖水,如黛的青山,艳红的夕阳,再加上美丽的彩霞,让你的整个心灵都沐浴在一片空茫里。你试着用所有能够驾驭的文字,也无法将程海湖动人心魄的黄昏叙述得意味盎然。

夜色渐渐铺开,和风依旧在吹,湖水依旧在歌唱。几条老旧的木船躺在沙滩上,把程海湖深情地依恋着。它们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已经变得苍老、疲惫。但我知道,这些斑驳的木船,依然还在酝酿着对程海湖的征服与向往。它们渴望进入湖中,用老迈的身躯,顶负起渔民们对美好生活期待与希冀的重荷。

这时,可以坐在沙滩上静沐晚风的清凉。天色越发变暗,远处的山已经开始模糊。湖边的村庄里,灯火依次亮了起来,把夜衬托得更加妖娆多姿。而湖面上的渔灯,也开始逐渐闪烁。那些静躺在湖边的木船,开始积聚起生活的热度,向着美丽的程海湖里进发。船在摇曳,渔灯也在摇曳。星星点点的渔灯在湖面上移动,让冰凉的夜变得生动、温暖起来。无风的时刻,逡巡在湖面上的渔船,无需接纳太多浪涛的亲吻,这时,间或会有酒歌和渔歌透着夜色传递过来。豪爽、粗犷的酒歌和渔歌,刺穿了程海湖无边的夜色,把渔人心中的憧憬铺排在了浩渺的湖面上。

渔网在夜色里撒开,就像一朵朵鲜花沉坠到湖水里。伴随着渔船的行进,程海的渔灯就拥有了沉甸甸的份量。船桨和水的划痕,被夜色消弭了,只有那闪烁的渔灯,在程海的湖面上,不断延伸,不断飘移,见证着捕捞的辛苦。天长日久,渔人拥有了饱经沧桑的古铜色面庞,拥有了搏击浪涛与风雨的坚强意志。哪怕拖起的只是空空的渔网,他们也期待着下一次的撒网,能够有更加丰硕的收获。

2)采动影响。由于终采线设置不合理,巷道相继受到7601、7603、7605等工作面采空区不稳定侧向支承压力影响。

夜宿程海湖畔,凝望程海星星点点的渔灯,只有平和与卑微,与这一汪水域同荣共辱。程海的渔灯,始终用明澈的眼眸,期待人们用善意来抚慰它。伴随着湖里的渔灯入睡,梦境里也散发出甜蜜的馨香。程海湖的渔灯是夜的眼,始终在张望着美好的晨曦。难怪清初郡人胡墩就以《程海渔灯》为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落日衔峰尽,渔灯彻夜浮。鲛珠明野岸,萤火乱晴洲。望影疑初月,鸣榔始识舟。四望含烟合,蓼花到处秋。”

当一群白鹅和丛林里的鸟鸣唤醒了沉睡的梦境,程海湖新的一天又已经到来。抛弃了夜的劳作,人们依旧用繁忙来耕耘着脚下的这片土地,茂密的甘蔗,金黄的玉米,美味的鱼虾,那些沉甸甸的收获,能慰藉他们的辛苦与期待。湖泊是大自然里最为明亮的眼睛,它在用纯澈的目光,把人们的生活深情地凝望着。面对着晨曦与朝阳,程海湖上空有着迷蒙的水汽升腾,恰如渔民们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

金沙江在内心奔流

每个人的生命,都会和一条河流紧紧相连。那条河流随着我们跋涉的脚步依稀远去,渐次模糊,但如果你能为自己创造出一段寂静的时光,独处。或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里走进山野,听小鸟在村头的啼鸣,感受庄稼畅快的呼吸,让目光在蓝天白云的注视下纯净,一条河流,就会开始向着你内心和记忆里回溯,让曾经模糊的记忆在瞬间鲜活起来,不经意间便濡湿了你的双眸。

河流是文明的源泉。每一次文明的绽放或升腾,都和一条河流息息相关。故乡那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珍藏着我们美好的童年。寻觅乡愁,总是从一条河流开始,最后又回归一条河流。梦回故乡,也就是把一条河流一次次铭记的过程。

我的家乡被三条河流环绕,它们叫作盟川、汇川、聚川。它们的名字其实也张显了它们的内涵,汇聚、宽容。有了河流不竭的滋润,我的家乡便拥有了一年四季的丰饶;我的乡亲才能闻嗅着稻花香味倾听蛙鸣;我的母亲才能用慈爱的目光凝视村庄;我才能在无忧无虑的氛围里逐渐成长。

始终依恋着家乡的河流,直到有一天,我才突然发现,我挚爱着的这些河流,家乡有着不同的流向,但它们最后都汇入了奔腾的金沙江。

在滇西北高原,金沙江绝对是我的文字和叙述无法绕过去的一条河流。只有奔腾的金沙江,才配得上横断山的险峻雄奇;只有宽厚的红高原,才受得住金沙江的澎湃汹涌。

山依恋着江,江怀抱着山,在滇西北高原的群山间穿行,金沙江需要多少的勇气和智慧。有时,江会调皮地和你躲着迷藏。绕过一个弯,金沙江如巨蟒般盘卧在谷底;翻过一座山,金沙江像蛟龙般突兀眼前;走上一道梁,金沙江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山的走势,决定着江的流向。正因如此,才有了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湾的诗画石鼓;正因如此,才有了永胜太极图的鬼斧神工;正因如此,才有了险峻奇绝、惊心动魄的虎跳峡。

金沙江流经的地带总是不缺乏美景。河滩开阔地带,一树树挺拔高大的木棉,在早春二月尽情绽放,用一抹红艳映衬绿如蓝的江水;峰峦起伏的山间,一只只振翅凌空的苍鹰,用矫健身姿激荡如梦亦幻的风云。说不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慷慨,金沙江用壮美构成了它的底色。

在绝壁断崖间,金沙江从不缺少奔流的底气与胸襟。巨石险滩阻滞不了它拥抱大海的坚强意志。四溅的水花,雷鸣般的声响,金沙江总是在演奏着一支雄浑的交响曲。但这样的冲击,持续久了,金沙江也会在地势平缓的坝子里,用如镜的江面倒映群山,用温柔的臂弯拥抱村庄,于是,花生、甘蔗、西瓜、沃柑、葡萄、石榴、水稻……在江畔的村落里,逐渐走向收获。

动静相宜,刚柔并济,这是金沙江的智慧,也是金沙江的处世哲学。它在睿智地提示我们,奔放与内敛,蛰伏与绽放,都是生命中难能可贵的品质。只有包容涓涓细流,才能拥有一条江的宽广;只有坚定前行意志,才能汇入一片海的浩瀚。金沙江能够在滇西北逶迤的群山里迂回,正是因为有了对大海的向往与追求,这样,金沙江在一路奔袭的疲惫里,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仰望金沙江,就要让金沙江在自己的血脉里奔流。把金沙江的灵性的智慧植入我们的灵魂,因为金沙江融汇了家乡的河流。它一头系着大海,一头连着淡淡的乡愁。这样,具有自由与神性意味的金沙江,才会升华成我们内心的图腾。

曾经在残阳如血的黄昏,坐在江边的巨石上,看一江春水缓缓东流。微风激起波纹,这时的金沙江异常静美。可以思考生命的意义,可以体会人生的从容。从容是一种境界,那是历经风霜雨雪后的波澜不惊,那是尝过人生百味后的云卷云舒。

曾经在逼仄陡峻的江岸,站在凛冽的寒风中,望乱石穿云惊涛拍岸。江水奔腾汹涌,这时的金沙江险象环生。可以体味自然的神奇,可以凝望山河的壮丽。壮丽是一种境界,那是拥有坚定信念后的百折不挠,那是走过曲折蜿蜒后的大开大阖。

追逐着金沙江的脚步,我们前行的路途就会变得坦荡。一条爽直、含蓄、大方、温柔的金沙江,用矛盾和统一,向我们的灵魂中灌输着不竭的力量。

敬畏,是我们面对金沙江时应有的姿态。对金沙江的敬畏,就是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就是对家乡河流的敬畏,就是对父老乡亲的敬畏。我们没有理由对养育我们的金沙江颐指气使,恣意践踏,我们没有理由让养育我们的村庄、河流、乡亲蒙羞。我们应该不断反思:我们是否亲手砍断了江边的树木,我们是否向江水中扔弃过各种垃圾?面对金沙江,我们能否证明自己的清白?

也许今生今世,我的脚步都走不出金沙江的牵绊,我的目光都离不开金沙江的牵引,因为我知道,金沙江会一直在我的内心奔流。

猜你喜欢
彩云金沙江高原
彩云之南
我是金沙江
王彩云美术作品
金沙江大酒店装修项目机电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探讨
一路彩云奔小康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