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努力提升自我发展内驱力

2020-12-07 10:03袁文钢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自我提升教师发展

袁文钢

【摘要】面对时代挑战与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要有自我革新精神,积极寻求主动发展,可以从“确立发展小目标,激发内驱引领力”“设定读书小目标,发挥学习引领力”“参与专业小团队,发挥外智引领力”“珍惜历练好机会,提升成长引领力”“培养反思好习惯,提升剖析引领力”等入手,努力提升自我发展内驱力,不断创新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堂。

【关键词】教师发展    自我提升    时代要求

推动教师的自我革新与专业发展,不仅应该成为学校管理必须面对的问题,更应该成为广大教师自我发展的新风尚。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我发展内驱力,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

一、确立发展小目标,激发内驱引领力

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是人不断取得发展的源动力。内因在于自我提升的思想主动与行动自觉,外因在于组织的有效引领与积极推动。教师发展,一方面靠学校创设环境和条件,搭建各种成长平台与渠道;另一方面,教师必须主动自动寻找适切的发展新目标,努力提升发展内驱力。

主动寻找适切的发展新目标,就是要对自己的教育生涯有所规划。这个规划,可以是一年的奋斗目标,也可以是三年或五年的个人发展计划。发展小目标要尽可能具体,可行性强。如争取校内、区级上几节公开教,争取省级以上发表论文几篇,一年内读哪几本书,争取在职称或五级梯队上有什么进步,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等等。清晰的小目标,便于达成,也便于在年终的時候,方便做一个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回顾。

给自己设定这些清晰的发展小目标,并将它们清晰地列出来,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或是自己的书房里,不仅便于时时对照,更让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有了努力的方向,就可以主动克服自身的惰性与工作中的职业倦怠。

自己设计发展小目标,也方便在合适的时候,取得学校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如争取校级以上的公开教学或是讲座等小目标的达成,是离不开学校与区级部门支持的。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鲜明的事实:对于积极上进、主动要求发展的教师,学校都会竭尽全力给予支持。每当年终我们进行个人目标达成盘点时,当自己看到小目标一个个实现的时候,必将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将激起自己努力的内驱力。

二、设定读书小目标,发挥学习引领力

书籍是历史的沉淀,文明的载体。读书是我们教师的生存必需,是教师专业发展、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自我提升,必须将读书作为自我加压的“笨办法”。如果教师不读书,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如何培养爱读书的学生呢?

教师要充分利用每年的寒暑假中大量的空闲时间静心读书。工作期间的教师,大多很忙,备课、上课、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家校沟通等繁杂事务,让我们难得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一点自己喜欢的书。寒假与暑假,我们就有了大段读书的时间。给自己设定寒假与暑假的读书任务,尤其是多读一点专业类的书,相信通过读书,必将再次涵养教师们的心智,打开教学的知识之窗,点燃教育的智慧之光。

教师要在没有大段读书时间的日常工作期间,主动加压,积极参与各种读书团体活动,或是参加各种读书打卡活动。教师日常不读书,可能源于工作忙,也可能因为人的惰性,坚持性不够,时常会自我放松要求。教师群体,大多还是自尊心很强的,也有不服输、不愿掉队的良好心态,通过参与读书团队的活动,或借助打卡活动,正好可以发挥团队的引领或鞭策作用,主动克服人的惰性,在群体读书活动中不断成长。

我们也知道,仅有读书是不够的,还必须边读边思,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学习体会和经验总结。读书团队的活动,有相当多的交流与思想碰撞,也正好可以不断帮助我们提炼与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李镇西教师曾说过:“教师的成长,实践是基础,读书是关键,思考是灵魂,写作是成果!”尤其是青年教师,参与读书团队的活动,不仅可以潜下心来如饥似渴地以书为伴,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更可以在思想交流与智慧碰撞中,不断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在付诸于实践中,在及时记录与反思教学中获得提升。这种日积月累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坚持不懈,必将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得到珍贵的精神财富。

三、参与专业小团队,发挥外智引领力

现代教育应是开放教育,教师要发展,除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外,还要开发和利用好校内外各种资源,尤其是各种专业团体的智慧引领作用,让自己成长得更快。

近年来,各地各校与教育部门,都很重视“三名工程”建设,成立了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等各类名师工作室,或是各种项目团队。作为积极要求主动发展的教师,如果自己能力较强,可以积极申报自己的工作室,让身边集合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学习、探讨,获得更大的发展。如果自己能力较弱,则可以积极申请加入这些专业研究团队,努力让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在专家的带领下,努力实现自己的跨跃性发展。如我校近年来就有两位教师申报了区级工作室,七人参加市区级各类名师工作室研修。这些教师,均在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中,不仅成就自己,还吸引并带领身边的同伴不断成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效。学校也因为有了教师们的主动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有两项市级课题结题,新生市级课题一项,拥有区级和校级共3个名师工作室,形成了语文主题学习、书法特色与数字化校园等特色项目。

四、珍惜历练好机会,提升成长引领力

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好校外资源,积极寻求外界资源,借智获得发展,提升教师理论与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们更要积极争取岗位成长,借助或寻求学校的支持,在走出去的磨练中为成长助力。

一是珍惜外面的各种听课与学习机会。现在的“千人万课”“现代与经典”等教学研讨活动,以及每年一度的“全国教育创新大会”等,在教育界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对教师们产生了巨大的专业引领作用。教师自我提升,就要努力争取机会,去听课去学习,在观摩名师课堂、在聆听专家主题讲座中快速成长。

二是要积极争取走出去,争取外出讲学与上课的机会,不断历练与提升自己。近年来,我校一直在做语文主题学习研究。也正因为有了这个平台,学校与负责此项目的同志坚持一个原则:尽可能让实验教师能走出去,外出讲学与上研讨课,让参与的实验教师们得到充分的磨练与成长。近三年来,实验组12位教师共对外开了18节区级以上语文主题学习研究课;团队中有7位教师先后赴山西、云南、山东、江苏、安徽、广东等地,参与或指导当地教师开展实验。一大批优秀语文教师在语文主题学习中,获得成功与快乐,找到了奋斗价值与目标。正如有的教师说:“正是因为走出去,让我得到历练,压力与动力共存,收获与荣誉齐飞,让我获得了更快的成长。”2019年,语文主题学习团队围绕各种课型,针对统编新教材,拍摄了10节精品课。学校自编“清潭科教”第27、28、29期,作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专刊,刊载了各位教师撰写的案例、随笔、论文等。三年来,语文主题学习团队在省级以上刊物共发表论文达22篇。

五、培养反思好习惯,提升剖析引领力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一名教师的成长,正是通过不断的反思,才从新手逐渐走向专家型、研究型教师。反思,是现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对教育者自身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在外部条件变化的刺激下,完善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自觉成为教育变革的主人,在这个转变中,教师的反思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常常强调青年要重视反思,因为反思可以让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如加强每日的课堂反思,及时撰写教学后思;每一次活动后,及时归纳活动的成败得失等。反思,让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在深入剖析得失中不断验证教育理论,扩展理论视野,从理论高度去审视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教育的自觉性,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使之形成一种自觉、理性的教学行为,为成长为“学者型”“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

作为中老年教师,其实更需要有反思意识。因为多年的教育经验与习惯,常常让我们产生思维定式,不愿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与管理模式做更多改变。 大多数教师的职业倦怠也正是因为不愿转变现状以及担心即使自己转变也不一定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产生。为此,成熟的中老年教师更要有刀刃向内的自我反思精神与自我提升意识。尤其是这几年,原有的教材已经全部更换为统编版,好多任教多年的资深中老年教师,都在感慨:“教了这么多年,面对这样的教材,不会教了。”那么,反思就是最基本的解决与提升之道。全体教师都必须在认真研读教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参考书及有关的论文、教案与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反思,深刻剖析,才能提升对自己课堂的信心,做出新改變,在反思与剖析中不断转变观念与行为,跟上时代的步伐。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只有有了自我发展的主动性,从思想主动与行动自觉上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不断演绎出崭新的自己,不断创新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堂。

猜你喜欢
自我提升教师发展
幼儿教师的幸福感自我提升路径研究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民办高校德育管理“满意工程”现状分析
特岗教师自我提升路径分析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和培训实效
略谈新常态下中学生自我思想教育的思考
让“意外”成为课堂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