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幻想之旅

2020-12-07 06:01张蓉芳刘宁卓小利魏鑫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0年4期

张蓉芳 刘宁 卓小利 魏鑫

摘要:在“科幻热”的大背景下,北京四中跨学科科幻研究团队自2016年起,从科幻作品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和主题引领的科幻综合活动两个方向,围绕“跨学科”“科幻作品整本书阅读”“科幻选修课程”三个关键词,和学生一起,经历科学与幻想的旅程,进行跨学科教学探索。

关键词:科幻作品 跨学科教学 整本书阅读 科幻综合活动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促进中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的读写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批准号:DHA19038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5年以来,刘慈欣的《三体》大火,科幻文学一改先前的小众关注,迅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也走进了中学生的阅读生活。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被选入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被教材列为推荐阅读篇目。作为2019年开年之作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被教育部列为向中小学生推荐的优秀片目。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作品,带来了一个或宏观或微观的全新时空、一场与众不同的视听和思维体验,并激发探索未知、想象未来的潜能,内容和内涵都十分丰富。

科幻作品里包含了许多科学元素、科学思维,视角多元,价值观复杂,中学生应该怎样去理解?仅仅读读和看看吗?作为教材文本的科幻文学作品,还能按照一贯的方法来教学吗?

2016年底,北京市第四中学4位不同学科的教师,自发组成了跨学科科幻研究团队,根据各自的学科专业和兴趣爱好,综合语文、物理、生物、历史4个学科,以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作品为载体,尝试跨学科实践,和学生一起进行科学与幻想的探索之旅。

团队的研究方向有两个:一是科幻作品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二是主题引领下的科幻综合活动。本文将围绕“跨学科”“科幻整本书阅读”“科幻选修课程”三个关键词,梳理团队的探索与实践。

一、 关于“跨学科”

跨学科,不是学科的拼盘,而是学科的渗透和联结。“跨”的本身是要对学科知识、视角、方法进行统整。“跨”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整合,加深学生对问题、对世界的理解。

因此,无论是科幻作品的整本书阅读,还是主题引领下的科幻综合活动,我们都在努力尝试实现学科之间的碰撞、激荡、融合,在阅读中“跨”,在活动中“跨”。在备课过程中,通常是团队4位成员一起对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作品进行深度研讨,从各自的学科角度提出观点和疑问,分析各自的学科学情,先互相启发,后汇合、精简,立足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贯通,立足学生真实能力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形成,整體设计课程和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二、 关于“科幻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单篇阅读相比,整本书涉及多种阅读策略,着力培养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思维的建构与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四个核心素养。

与一般文学作品相比,科幻作品包含了更复杂的科学元素,阅读理解的难度较大。学生实际阅读科幻作品时,遇到不懂的科学背景、科学知识,要么产生畏难情绪,放弃阅读;要么跳读,跳过科学部分,只看情节。事实上,科幻是以科学为基础展开的幻想,如果只是语文教师“单打独斗”,只从文学层面进行指导,很难解决学生的实际阅读问题,教学也会浮于作品的表面。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科幻作品“经以科学,纬以人情”。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幻作品的整本书阅读时,人文和科学的学科合作、协同作战很有必要。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团队以语文的阅读策略、文学解读为经线,其他学科的知识、背景、视角为纬线,帮助学生生成立体全面的阅读体验。目前,团队已经尝试了《海底两万里》《三体》两本书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下面以《海底两万里》为例,阐述教学过程。

《海底两万里》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必读课文,情节难度不大,但细节颇丰。因此,我们在统一推进阅读进程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不断提出疑问,在学生阅读完全书后,在全年级开设一场跨学科讲座。《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名篇,涉及海洋、科技、历史、生物等方面的知识,而这场跨学科讲座只有90分钟,必须要进行学科统整。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从科幻文学类型作品的阅读出发,从整体到局部,从科学到人文,从逻辑到想象,从方法到视角,统整教学目标:(1)梳理全书内容,关注全书的结构,从微观走向宏观;(2)了解科幻文学的一些特点,感受科学和想象的魅力;(3)对书中重要情节、人物做重点分析的同时,展现科学知识、逻辑、方法,激发探索和想象的兴趣;(4)知人论世,引发对道德和人情的思考。

第二,以文学作为主线并贯穿始终,以科学作为支线且适时引入,统整教学设计。文学主线拆解了两个关键词“科幻”与“小说”,构成两大部分:(1)从学生的争论“科幻中的科学是否有保质期”引出物理科学知识,着重讲解鹦鹉螺号,然后从“科学和幻想的关系”引出生物科学知识,梳理想象的过程;(2)从小说人物尼摩船长引出大航海时代与殖民主义,最后将所有内容总结为三个层面,即“人类的创造—鹦鹉螺号”“人类的探索—神秘大海”“人类的精神—尼摩船长”这三条支线,定格整本书的主题。主线如同一条滔滔向前的河流,支线如同三条汩汩汇入的小溪,顺流而下,带领学生经历科学与幻想之旅。

整个讲座,除了主线上的“科”“幻”“人物”“主题”4个大问题外,每条支线也都由3—4个小问题构成。所有问题的设计,都是从学生理解程度不一的读书实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如选取学生读后感中的观点,节选作品中的精彩章节,激发讨论和思考。当然,还整合、归纳、提炼了学生中的众多知识疑难点,融入讲座中解答。

主线大问题有内在逻辑,分支小问题也自成体系。

比如,物理学科的3个问题:凡尔纳写作《海底两万里》时有潜艇了吗?鹦鹉螺号以钠为动力可行吗?我们现在能像尼摩船长一样,实现海底漫游吗?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凝练了学生读书时涉及鹦鹉螺号的疑问。顺着这三个问题,一步步推导,可梳理潜艇的发展史,探讨潜艇的动力、材料和结构,从而“预热”八年级的压强知识。

再如历史学科的4个问题:亚特兰蒂斯是否存在?维哥湾宝藏从何而来?尼摩船长是哪国来客?鹦鹉螺号诞生于什么时代?表面上看,这些问题来自分散的各个章节,但内在有一条历史线索:古代欧洲人的幻想—航海时代的争霸—殖民时代的抗争—科学时代的展望。

当然,囿于讲座形式和容納人数的限制,教学方法无法统整设计。但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团队发挥了各学科的优势,采用精读、讲解、讨论、实验、观影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90分钟的讲座力争做到不枯燥、不单调。

更重要的是,讲座还呈现了教师本身的科学研究过程。生物老师为了回答“作品中诸多海洋生物,有些是不是凡尔纳编的?”这一问题,用荧光笔对书中出现的海洋生物一一做上标记,并在电子表格上做分类登记,统计出各类海洋生物421种,然后多方查证,存疑之处还向中科院专家请教。面对这样严谨的“求真”过程,学生不禁动容,教育在无形之中发生。

三、 关于“科幻选修课程”

如果说科幻作品的整本书阅读实践,还是以其他学科的视角和知识来辅助语文学科的话,那么,构建、实施科幻选修课程的过程,就是打通学科边界的尝试。

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团队在三届八年级开设了三轮“科学与幻想之旅”综合选修课程。选修课仍以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片段为载体,读写、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在“何为科幻”“时空探索”“人工智能”“人体探秘”“未来世界”5个大主题的引领下,带着学生走进神奇的科幻世界,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综合素养。

每个大主题下再细分小主题,小主题下实现学科之间的关联。围绕小主题,又分阅读、指导和活动三种课型,每种课型都有作业或成果的展现和评价。整个课程约30课时,分上、下两学期,每周一次,每个学期13—15次,每次课50分钟,力图构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以2019年秋季学期选修教学计划(13课时)为例,课程安排详见表1。

“科学与幻想之旅”综合选修课程的特色之一,是用读写作为想象力培养的抓手。

该课程精选了大量与科幻和科学相关的文本和影视作品,融入了语文学科的必读书和课外整本阅读书。比如“太空”主题下,文学涉及凡尔纳、阿瑟·克拉克、刘慈欣、刘宇昆等作家作品,影视涉及《月球旅行记》《2001太空漫游》《黑衣人》《星球大战》《银河系漫游指南》《千星之城》《E.T》等作品,学生有细读精读,也有泛读浏览。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作品的阅读,为想象插上了翅膀。同时,学生还要阅读科学文本,完成科幻小说的创作、科学小论文的撰写。读是输入,写是输出。比如“太空”主题下,学生创作了命题想象作文《未来之书》,做了关于火星的信息摘要,小组合作完成了一篇关于火星生存的报告,并在汇报时演讲。他们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实践中增强。

“科学与幻想之旅”综合选修课程的特色之二,是设计激发想象力的学生活动。

每个学期,精选一个大主题,设计一个有趣、有未来感的活动,鼓励学生想象、创造。比如,上学期是“火星移民”,下学期就是“未来城市”。以“火星移民”为例,前期用三节课进行导引:《飞向太空》一课,介绍人类探索太空的幻想史和科学史;《地外生命》一课,介绍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外星生命想象的来源;而《宇宙文明》一课,则用科学家的猜想起头,用文学家的回答收尾。三节课层层递进,展示广阔的太空图景和想象图景。然后,创设情境:50年后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由学生组成地球先遣队,前往火星,进行移民规划。学生一下子有了神圣感和责任感,也有了驱动力。学生分为三组:交通组,解决怎么去的问题;生存组,解决去了怎么活下来的问题;建设组,解决活下来后如何在火星上建设城市的问题。这样的情境与分组安排,既与前面的三节课环环相扣,又是太空内容的进一步发展。并且,我们鼓励学生在科学的基础上大胆想象,以多种形式呈现成果,如科幻画、科学报告、科幻小说、科幻剧本,等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为学生提供支持:为了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特意安排了一节在计算机房里上的文献检索课;指导小组进行任务单的设计和填写,确保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在汇报中设置答辩和点评环节,促进交流……科学的土壤里培育出了绚丽的想象之花,模型、图、小论文等各种学生作品在学校科技节中做了展示。很多学生了解到了之前没有学过的科学知识,想象力和创新力得到了培养。

“科学与幻想之旅”综合选修课程的特色之三,是始终关注“立德树人”。

不是所有的科幻作品都适合初中学生,所以要精选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在课程实施中,始终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学会思辨、关心社会、关怀人类的命运。比如,讨论科技快速发展的利弊,将记忆移植与阿兹海默症建立联系,等等。

“探索真理,不止占有真理。畅想未来,才能创造未来。”我们还将和学生一起,经历科学与幻想的旅程,为看到更美的风景而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核心素养十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2]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张蓉芳,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刘宁,北京市第四中学物理教师。卓小利,北京市第四中学生物教师。魏鑫,北京市第四中学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