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幻专题为核心的学科融通阅读

2020-12-07 06:01杨赢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摘要:对科幻小说展开专题研究性的阅读,通过小组自由选择专题、师生定期讨论、制作阅读海报和专题学案、带动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关注、小组合作展示阅读成果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哲学、科学、艺术等不同侧面思考社会人生,真正发挥了学科融通的“枢纽”作用,获得理性精神、反思意识、审辨思维、价值关怀上的极大进步。

关键词:科幻小说 专题阅读 学科融通 项目式学习

一、 中学生为什么要读科幻

从以刘慈欣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小说家在国际星云奖、雨果奖连获佳绩,到科幻小说进入高考试题,再到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热映,科幻小说迅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随之,科幻小说也进入中学阅读的视野。其实,科幻小说的阅读一直没有离开过中学。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之间就已经在传阅科幻小说;从教多年,也深知科幻小说一直是学生喜爱的类型小说之一。当下,该把学生的这种自发变成一种自觉,让科幻小说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不再成为老师、家长见之欲收,不能见诸天日的东西。

中学生为什么需要阅读科幻?我认为有这么三个理由:

其一,科幻小说有趣。科幻小说立足于现代社会对未来想象,相较于古典文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学生对于未来的想象。

其二,科幻小说能够引发对社会的关注。科幻小说通过展示技术来探讨人性,有趣的内容体现出的是对人类社会的深厚关切,能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反思和相关社会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其三,科幻小说是个“枢纽”。科幻小说有着对科学技术和相关社会问题的反思,可以以此为切入口,带领学生走向一些严肃的哲学、社会学、科普、艺术等门类书籍的阅读。

赫胥黎曾经说过:“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目标都是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区别只在于表达的方式不同。”科幻小说以其特有的性质,融各门学科阅读的特质于其中,并让哲学、科学、艺术(人文)融为一体,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科幻作品、科普著作等),理性精神、反思意识、审辨思维都能得到极大的提升,最后对于宇宙、世界、人生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价值关怀。

二、 科幻小说专题阅读的设想

有鉴于此,我一直致力于推广学生的科幻阅读。其间,尝试过很多方法。先是课内推荐,建立科幻小说的书库,学生借阅还颇多;到后来,我干脆亲自上阵,给学生开设科幻小说的专题讲座,效果不错……但是多年下来,总感觉到科幻小说总体量多,种类也庞杂,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阅读,虽然不能说没有用,但总体效果不大理想。学生的阅读没有反馈;即使是讲座,也是我讲学生听,没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因而,在最近的一轮教学中,我以曾经采取过的世界著名作家专题小组阅读的形式,让学生对科幻小说也展开专题研究性的阅读。

那么,还进行作家专题阅读吗?科幻文学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小说巨匠,如凡尔纳、克拉克、阿西莫夫、布拉德雷伯里、菲利普·迪克、安兰德、阿特伍德、筒井康隆、刘慈欣,等等,足够学生探究。但是由于科幻小说的特点,一个作家的小说其同质性往往比较大,如果从作家专题入手,和文学阅读别无二致,体现不出科幻小说的特点。因此,我最终决定以科幻专题的形式来开展科幻小说的阅读活动。

依据科幻小说大致的分类情况和班上的小组数量,我设置了7个专题:(1)太空歌剧;(2)时间旅行;(3)人工智能;(4)未来世界;(5)平行世界;(6)赛博朋克;(7)生物工程。其中有些专题稍有重合,但基本上各成一类。每个专题我都推荐了许多相关书籍,并设立了高阶版和普通版两种书籍(详见表1),以符合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对科幻有高度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比较难读或是篇幅比较长的小说,如安兰德的《阿特拉斯耸耸肩》、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等等。另外,在“平行世界”专题中,我把架空类的小说也并入其中,像托尔金的《魔戒》、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以此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是参照了美国对于科幻的广泛分类。

同时,我给这次专题阅读设立了一个目标:通过精读某一专题的科幻书籍,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掌握科幻小说的阅读方法,初步了解和掌握科幻小说研究的路径。学生选择专题后,在一个多学期内,阅读自己选择的书籍,并和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互相交流、探索,形成对这个专题小说的整体认知和分析,然后小组向全班展示小组阅读的成果。

三、 科幻小说专题阅读的操作

(一) 小组自由选择专题

班上每个小组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专题,阅读能力强且对科幻兴趣浓烈的可选择高阶版读物,利用课余时间和阅读课进行阅读。而且,每个小组的书籍采取图书漂流的形式,每一位学生读完自己选择的书籍,可以去读同组其他同学选择的书籍。这样,他们能对自己这个专题的书籍有更多了解。

(二) 师生定期讨论

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利用阅读课,或与学生单独聊天,或是参与小组集体讨论,深入了解小组的阅读情况,并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

(三) 制作阅读海报和专题学案

1. 制作海报。

通过一个学期的阅读之后,我布置学生利用寒假的时间制作海报。上一次專题学习学生分小组制作,这一次则是每人制作一份,而且要求各有不同,必须结合对本专题的了解来介绍自己阅读的书籍。这样,通过制作海报,学生重新审视自己阅读的书籍,并深入了解自己选择的专题。同时,制作海报要求运用形象化的思维,学生要以艺术化的表现方式呈现自己阅读和思考的成果。这本身也是一次艺术、文学等多门学科融通的实践活动。

2. 制作学案。

鉴于科幻阅读的专题性质,学案的制作内容也有了一些变化,更注重专题性。具体如下:

(1) 专题概述:简要介绍本专题的内容、特点以及发展情况。可以百度搜索,但是要进行编辑。

(2) 小组专题评介:用200字左右的篇幅谈谈自己对本专题的看法。要有基本论点和阐述。

(3) 专题阅读书籍介绍:包括书籍、作者、译者、出版社、内容简介,每位阅读人撰写100字的评论。

(4) 精彩段落摘录:不一定每本都摘录,可以选择最精彩的两三本,选择一些段落供同学欣赏;摘录之后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发同学思考。

(5) 深度探究:本专题有哪些值得探究的问题,选择一篇对专题(也可以是专题的某本书)的评论文章,设计一些问题或者话题,带领同学讨论。

其中,第(2)—(4)项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参与。

这样的要求,促使学生将自己所读的书籍和选择的专题结合,更具有专题探究的性质。

(四) 带动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关注

为了让学生的讨论有理论的高度,高二上学期,我带领全班学生阅读了一本科普著作《人类的终极命运》。这是一本介绍人工智能的书籍,它将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放置在人类哲学、科学、艺术的谱系之中,所关切的问题也不仅仅限于人工智能,更关注到科学与道德、技术与人心之间的关系。这本书的阅读有点难度,但它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层次,给学生思考科幻、科学问题提供依托。在之后的科幻专题研讨和展示中,很多小组都提到了这本书,并且利用这本书中的资源,结合自己的专题进行讨论。

(五) 小组合作展示阅读成果

第二个学期开始,留给学生一定的制作学案的时间。其间,教师不断地和小组同学讨论,指出学案中的不足,提出修改的意见,帮助他们完善学案。这个过程也是学生重新对自己选择的专题深化认识的过程。

最终,每个小组用一节课的时间展示他们阅读和探究的成果。这7节课是美妙的,是7个小组近一年时间阅读成果的呈现。每个小组的学案,全班共同阅读,勾画点评,写读后感,并且自主提出问题。这就使得小组展示的时候不是一言堂,其他小组的同学会质疑问难,彼此的观点得到碰撞,组与组之间的内容互相渗透,使讨论不断走向深入。

四、 科幻小说专题阅读的成效

通过科幻专题的阅读,学生在7个专题中尽情领略了科幻小说的魅力。虽说是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专题,每个人选择一本书,但是组内的同学相互“漂流”,甚至组与组之间相互“漂流”,使得很多学生的阅读跨越了自己选择的书籍和专题,走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科幻天地。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的探究,主动地建构自我认知。从一开始的懵懂,到后来的侃侃而谈、鞭辟入里,学生的自我生命,通过科幻阅读得到了丰盈。同时,从学生制作的学案和展示的成果中,可以窥见他们敏锐的眼光、深刻的思维、对科学的反省、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他们已经能够利用科幻小说这个载体,从哲学、科学、艺术等不同侧面思考社会人生,真正发挥了学科融通的“枢纽”作用。

这里呈现几个小组的专题评介和问题设计。

这是“时间旅行组”的专题评介:

但人类的好奇心如同宇宙的边界浩瀚无边,探索与求知才能推动人类的发展,不可能因为未知的恐惧而放弃对时间穿梭的渴望,我唯一的希望便是人类的自律伴随科技一起进步。

这是“生物工程组”的专题评介:

生物工程专题作品有些注重科学性,有些更注重社会性。

它们基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引发出对人、生命的终极问题探讨。

科幻作品想象的技术很多被人类实现,甚至落后于时代,而作品蕴含的精神内涵则是历久弥新的。

下面则是“人工智能组”设计的问题:

人類应不应该给予人工智能同等的待遇?

在人工智能真正拥有心智的那一天,社会将出现怎样的危机?(或转机?)

人工智能带来的危机能否通过法律的形式解决?

人工智能可不可以产生自己的民族?

还有“赛博朋克组”设计的问题:

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什么是可以被改造的?我可以彻底地改造我自己吗?我能改造我的灵魂吗?

虚拟界中窥人性与荒诞深处现真实有何联系?

人类在科技高速公路上疾驰,可这道路前方真能通向乌托邦吗?

五、 关于科幻小说专题阅读的几点总结

(一) 好奇心是撬动科幻阅读的基石

学生天然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人类的文明可能就源自那不可磨灭的好奇心。是哪个种族第一次仰望星空?是哪个种族第一次把万物畏惧的火带回了部族?……好奇心能够支撑人类探索无数的未知领域,这在克拉克《太空漫游》和其他诸多小说中都有提及。调动起好奇心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因为它是撬动学生阅读的基石。学生不对所读的书籍有好奇心,阅读便会很快走向肤浅和功利。

学生天然对科幻小说具有好奇心。教师需要做的是,用合理的形式唤起和维持这份好奇心。因此,科幻小说的专题阅读肯定不能选择高大上的专题,而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我选择的时空旅行、平行宇宙、生物工程等专题,都是无数小说、电影乃至社会热议的话题。学生本身有所接触,但是了解不深。因此,在听说要进行专题探究后,积极性都非常高,他们想知道这一专题的小说究竟有趣在哪里,也就会带着好奇心去阅读。而且,每个学生阅读的书籍又不一样,就会对其他同学阅读的书籍产生好奇心,都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之间就自行“漂流”书籍进行阅读,并热烈地探讨。

(二) 专题有助于学生以点带面、自主探究

学生的阅读,分自由阅读和专题阅读两类。自由阅读发展学生的兴趣,而专题阅读则是把学生的兴趣向更深处引领。科幻小说的种类繁多、门类庞杂,要寻找一个切入点带领学生阅读,尽可能有一个全览式的了解,则非专题阅读不可。这次科幻专题阅读实践活动中,学生由一本书到一个专题,再到其他7个专题,不断地扩展自己的阅读边界,通过专题引导自己的阅读。由此,他们的阅读就有了定位,他们对于小说的认知就不再局限于一本书,而是从一本书跳出来,从专题的角度反思自己的阅读。其间,学生思考的集中性、系统性也得到了加强。他们的阅读,不再零散、漫无目的,而是更有效率,也更有利于思维的成长。

(三) 教师要以提供支架的方式参与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付出的心力也很多。第一,教师要设计活动的框架和流程,给科幻小说进行分类,提供阅读书目和研究参考书目。第二,教师要监测学生的阅读状况,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必要的帮助。第三,在学生为难的地方,如学案的制作,教师要给学生操作的范式和清晰的规定,好让学生有抓手、能操作,为他们的学习和探究指引方向。

总之,整个活动就像是一个大型项目式学习,学生各自分工、领任务,自行解决过程中的问题;以专题为抓手,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帮助,然后适时地放手。这样,学生才能实现自我的成长。

(杨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国家课程项目式重构研究
项目式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工程估价课程教学设计与评价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析
项目式学习在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功能实现
重识“项目式学习”
“全过程控制”工程项目式教学法在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PLC项目式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浅谈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