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化视域下档案学科建设的拓展

2020-12-07 05:56由林鹏
兰台世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学学科建设

摘 要 档案学是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为档案学学科建设的拓展提供了空间与可能。本文从深度融合是对档案学科外延的拓展、深度融合与档案工作的关系、深度融合的价值与作用、深度融合挖掘档案中的工业精神四个方面,以档案研究为基础,以工业文化理论及发展研究为导向,实现档案再利用等档案学学科建設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 工业文化 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学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70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0-08-10

★基金项目: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R-16)。

★作者简介:由林鹏,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档案编研与工业文化研究。

Abstract Archival science is a comprehensive subject which takes archival phenomen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ims at revealing the essence and law of archival phenomen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he study on industrial culture provide space and possibi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science. Based on the study of archiv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dustrial culture theory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this paper discusses four aspects: deep integration as the expansion of archives sci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ep integration and archival work,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deep integration, and the industrial spirit in archives excavation of deep integration. Thus, the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of archival scienc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uch as archives reuse, can be realized.

Keyword industrial culture;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archival scienc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档案学是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关于档案学的研究对象,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着几种认识:“一是档案学是研究档案文件和档案工作的发展历史以及全部档案工作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二是档案和档案工作是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档案学是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的理论、原则与方法的科学。三是档案学是研究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客观发展过程及其运动规律的学问。四是档案学是以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为研究对象,并探索研究对象的结构、功能、运动规律以及与其相关学科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1]193这几种认识的共同之处就是,档案学的研究对象是档案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目前,档案学学科体系均是以档案工作为中心,并借助其他学科来辅助档案学研究。而将档案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尝试却很少,在这里我们探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研究工业文化在起源、传播、变迁、发展并走向未来的运动历程中产生的档案即工业文化传承档案对档案学科及工业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以求教方家。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顾名思义是以档案研究为基础,以工业文化理论及发展研究为导向,最终目的是为工业产业发展服务。工业文化传承档案研究是以档案工作为辅助手段,以研究工业文化与工业产业发展脉络为基础,探索档案再利用的现实价值。

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拓宽了档案学科的外延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其实质是跨学科研究,它是档案学科与工业文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结果。两者深度融合的最终结果就是档案学科的知识理论以及体系框架可以为研究工业文化提供借鉴,从而构建工业文化研究体系,这也将档案学科建设的外延拓展到工业文化研究领域。“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给档案工作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档案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和方法,为档案学应用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空间。”[2]20工业文化便是档案学的新课题。工业文化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人的因素,即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所形成的档案和档案利用;第二层次为场地因素,即工业生产的场所变迁与再利用;第三层次为技术因素,即从事工业生产所用的技术传承与技术保护。其中,有很多内容是需要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为先决条件的,没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业文化研究就成为无源之水;没有档案资源的支撑,工业文化研究就如同空中楼阁,毫无实质内容。就工业文化研究而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也同样应用于工业文化研究的全过程。首先是工业文化研究对象的确定。工业文化是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出来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工业文化研究的基础。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教育、科学、艺术皆属广义上的文化,而政治、经济与文化互相交织。”对比该词条,应将工业生产、生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都归属于工业文化。相应的广义上的工业教育、工业科学、工业艺术都属于工业文化,工业政策、企业文化也属于工业文化。而这些工业文化,都蕴含在这些工业活动产生的相关档案中。

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与档案工作的关系

档案学学科研究内容应适当扩充。按照传统档案学科分类,档案学可以简单分为理论档案学和应用档案学两种。工业文化传承档案研究以实践为基本导向,其研究根本目的是为了工业产业的发展,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改善,那么,就应该强调人的因素、产业的因素。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促使档案学科扩展出工业文化相关领域档案学研究方向。

档案信息资源开發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的同时也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工业文化关系最密切的就是科技档案和企业档案。“科技档案是指人们在科技、生产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科技文件,它也是档案家族中一个重要的档案门类,如图纸、设计任务书、科研报告等等。科技档案的内容不是人类自我管理活动的记录,而是人类面对自然进行科学研究、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记录。”[3]230科技生产活动虽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但却只是在近现代以来才获得了充分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也日益深刻而明显。随着科技档案越来越重要,人们开始形成了科技档案的概念。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使得科技档案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业科技的发展,需要有科技档案作为基础,在技术上实现突破;随着工业产业的发展,又促使科技档案数量与内容的增加,丰富了科技档案信息资源。

“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企业档案是企业计划统计、生产技术、经营销售、物资供应、财务管理、人事工资、教育卫生和党、政、工、团工作等各方面的档案总和,在构成上以科技档案为主体。”[4]311企业档案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档案的内容基本上满足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的要求,特别是人的因素,包括企业人事工资、教育卫生和党、政、工、团工作等各方面的档案,可以从中挖掘工业文化的人文精神,即工业精神。“工业精神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为工业生产活动提供深层次动力和支持的一种社会主导取向和共同价值观。工业精神内涵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文化和心理。”[5]242工业精神外延包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具体包括创新精神、企业精神、工匠精神、诚信精神、劳模精神、协作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等。很显然,档案为工业精神的挖掘提供了可实现的有效途径。

为了满足工业文化研究的需求,就要改变档案工作思路,调整或扩充对科技档案、企业档案等工业相关档案的收集范围、整理方法及开发利用方向。

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的价值与作用

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既实现了档案的现实价值,又实现了档案的长远价值。档案的现实价值又可以称为现行价值,是指档案对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有用性。档案的长远价值,是指档案价值的时效性可以扩展到遥远的未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能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者需要的性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将工业文化传承档案信息进行合理融合,其中关系产业工人的人事档案,在企业面临破产时对于解决职工工龄及特殊工种待遇问题有最直接的凭证价值,也实现了档案的现实价值。同时,工业文化传承档案信息中,关于工业遗址的相关档案,为未来对工业遗址进行开发利用提供了最有力的档案印证,也为工业遗址的保护提供了最直接的参考信息。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最大的价值与作用是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档案的时效性制约,如科技档案价值的时效性很强,它的社会价值实现过程中可能会伴随一些经济行为。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后,科技档案价值也突破了时效性的限制,利用科技档案进行工艺技术复原,展现出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工艺流程,留下相对完整的工业科技发展轨迹,从而实现档案再利用,将档案的社会价值再一次进行展现。工业遗址修复与改造过程中,也会利用基建档案或建设项目档案中的厂房图纸等,从根本上解决修复与改造过程中的工业设计难题,这也是实现工业档案的再利用。因此,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为档案的再利用和档案的社会价值的充分实现提供了契机。

四、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挖掘档案中的工业精神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就应以工业文化研究为视角,重新审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以档案来研究历史,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的视角出发,就会对档案信息资源有新的发现、新的认知。以辽宁为例,对辽宁省工业产业系统中人事档案的审视,我们可以查找到大量的辽宁工业战线上的劳动模范,从传统的档案视角来看,劳动模范人事档案只是个人荣誉的展现;而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视角出发,将这些工业战线的人物事迹进行融合,就形成辽宁的工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如孟泰、王崇伦、蒋新松等工业人物,他们的精神内核成为辽宁振兴的精神支柱。例如王崇伦(1927-2002):1949年3月,王崇伦入鞍钢机修厂工具车间当刨工。1951—1953年,在鞍钢恢复建设时期,他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不断开动脑筋,革新改进了机加工车床,提高工效5—10倍,其中1953年创制的由40多个零件组成的新型工具胎,即“万能工具胎”,提高工效6—7倍,一年完成四年的工作量,被全国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1954年2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发扬王崇伦精神、提前完成国家计划》的社论,号召在全国掀起学习王崇伦、改进技术的热潮。60年代初,王崇伦是鞍钢开展技术串联、技术协作的创始人。他串联鞍钢的能工巧匠,广泛开展技术协作活动,有1000多人参加。仅1963年就实现重大革新38项,其中包括试制成功大型轧钢机轧辊,突破了当时苏联停止供货造成的困难,解决了生产燃眉之急,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文化大革命”时期,他在逆境中坚持生产革新,改进刀具,实现了炼钢推渣机改造等12项重大革新。1977年,他担任鞍钢7号高炉改建工程会战总指挥,创造了中国炼铁高炉建设上的高速度。他多次被评为鞍山市、辽宁省和全国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辽宁除了以上几位工业人物,还有许多工业战线上的英模人物,他们的事迹有待于我们去挖掘、整理、宣传和弘扬,他们既是辽宁70余年工业足迹的亲历者,也是辽宁工业长子精神的创造者,是辽宁区域工业文化与形象的重要支撑,这也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中最有力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果。

《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工业文化研究深度融合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对于弘扬工业文化、提升辽宁乃至全国工业软实力、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档案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与内涵。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金波.档案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

[3][4]肖秋惠.档案管理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5]王新哲,孙星,罗民.工业文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学学科建设
档案信息服务创新的内驱力研究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理论探析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档案学学科入门指导课程专题设计探讨
中国档案学研究
学术批评语境下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批评
档案学会行政化表现及利弊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