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时期六部承政典型研究

2020-12-07 05:56魏明贺
兰台世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典型

摘 要 承政,是皇太极时期所设立的中央机构官名。清太宗在“参汉酌金”原则指导下,建立六部,并在每部设置满、蒙、汉承政分管政事。虽然在当时,六部大权掌握在各部贝勒手中,但六部承政的设置对于政权巩固和加强皇权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各族承政在政治生活中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论述,并选取事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清太宗 六部 承政 典型

中图分类号 K249.105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0-04-10

★作者简介:魏明贺,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专门史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边疆史。

Abstract Chengzheng was the name of central agency official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Huang Taiji period. Emperor Taizong of Qing Dynasty established six ministr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eferring Han and Jin Dynasty" principle, and set Manchu, Mongolia and Han Chengzheng in each ministry to take charge. At that time, the power of the six ministries was in the hands of Beiles, but the establishment of Chengzheng in the six ministries played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consolidat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imperial power.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functions of Chengzheng from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the political life, and analyzes and studies some typical persons with representative deeds.

Keyword Emperor Taizong of Qing Dynasty; six ministries; Chengzheng; typical model

清太宗在設置承政时,遵循了“满蒙一家”的民族政策,也注重拉拢汉族上层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阶级来稳定政权,因此在承政人员设置方面采用满、蒙、汉三族共置的方法来分权制衡。虽然三族承政并存,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这三族承政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主体仍是以满洲承政为主导的。六部初建之时,每部都由一名贝勒总领,政治权力看似掌握在各部贝勒手中,但六部承政是由皇太极直接任命并直接领导的,这就切断了贝勒与本部承政之间的政治联系。之后,皇太极裁撤了六部的汉族和蒙古承政,唯留满洲承政直至承政之称废止。在清代(后金)六部承政群体存在的历史阶段之中,各族承政都发挥了自身作用。但政治地位的差异,使得他们的政治作用差异也较为悬殊。

一、满洲承政

满洲贵族作为政权建立者,自然是三族承政中地位最为显赫的。这从皇太极所设六部承政的数量上,就可以得到印证。初设承政之时,每部设置两名满洲承政,而蒙、汉承政则各为一名。而之后在调整承政人数时,每部仅设置满洲承政一名。这样的政治地位使得满洲承政自出现之日起,就在六部承政群体之中占据主导地位。皇太极在继位之初,由八大贝勒共同执政,这极大地削弱了皇权,威胁到了清太宗的专制统治。而皇太极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削弱其他贝勒的政治权力,就必须拉拢满洲其他贵族来维护君主统治。而六部满洲承政作为国家机关官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成为了皇太极所拉拢的重要人物之一。六部满洲承政由皇太极直接任命并只对皇帝负责,他们是六部事务的具体实施者,君主通过他们直接掌握了国家政治权力。这一改变使原有的议政会议由最高权力决策机构下降为集权君主之下的议事机构,进而国家的最高统治权便集中到太宗一人手中,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基本建立。在满洲承政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户部满洲承政英俄尔岱。

英俄尔岱(1596—1648),他塔喇氏,满洲正白旗人。他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清初中央的重要满洲官员之一。英俄尔岱在担任户部承政期间,曾多次出使朝鲜与之进行谈判,解决有关商贸交易和粮食供给等方面的问题。天聪七年(1633),明朝已故将领毛文龙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自登州来归降后金,清太宗派遣英俄尔岱及游击罗奇携带书信去往朝鲜进行谈判,要求朝鲜为后金驻临近其边境的士兵提供粮草。朝鲜国王李倧派遣使臣朴禄回访后金表示毛文龙曾为敌军,朝鲜不愿意为其部下提供粮草。皇太极以书信回复朝鲜国王,略言:“毛氏将今归我国,以兵守其舟,当就便输以粮。”[1]9264清太宗再次派遣英俄尔岱及备御代松阿复往交涉。英俄尔岱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外交才能,圆满完成了任务,“朝鲜乃输粮如指”[2]9264。清太宗对于英俄尔岱的才能和贡献高度评价为:“英俄尔岱性素执拗……能殚心部政,治事明决,朕甚嘉之。视诸部大臣不如英俄尔岱者多矣!”[3]9265以英俄尔岱为代表的满洲六部承政构成了清太宗时期中央官员的主体,他们在皇太极加强皇权,建立个人专制政权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推动了后金政权由部落走向国家的进程。

二、蒙古承政

自努尔哈赤统治时期开始,满洲统治者就奉行“满蒙一家”的既定国策,十分注重拉拢蒙古各族势力来加强统治。其中最常见的措施就是与蒙古贵族联姻来维系友好关系。除此之外,至皇太极统治时期,就是授予蒙古贵族为中央重要机构官员。因此清太宗在任命六部承政之时,每部设置蒙古承政一员。但在各类文献记载当中,六部蒙古承政的政绩并没有十分突出。大多数文献均是记录蒙古承政与皇太极会盟、朝贡等活动的频繁往来。由此笔者推测,皇太极设立六部蒙古承政并不是为了他们能有所政绩,而是为了巩固满蒙联盟,使蒙古各部贵族能够拥护自身的统治,从而进一步加强皇权,削弱蒙古贵族与其他贝勒的政治联系。在六部蒙古承政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吏部蒙古承政满珠习礼。

满珠习礼,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左翼中旗人。天聪二年(1628)九月,他从征察哈尔,据《满文老档》记载:“汗之妹夫科尔沁台吉满珠习礼,贝勒孔果尔之子台吉巴敦,率兵掠察哈尔,二十二日,携其俘获来会大军,汗嘉之,赐满珠习礼号为达尔汉洪巴图鲁,巴敦号为达尔汉卓里克图,赏以财帛驼马牛羊甚多。”[4]111此记载表明皇太极对他的信任和重用,但他作为吏部承政处理政事的记载笔者并未找到。由以上史实可知,清太宗设立六部蒙古承政是一种加强统治的民族手段,并不是仅为其能有所政绩。

三、汉族承政

汉族官员在清入关以前虽不是官员的主体部分,却为清朝政权的建设以及满洲贵族的封建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汉族官员之所以能发挥如此之大的作用,与皇太极对于归附汉官的态度是密切相关的。皇太极继位之后,一改努尔哈赤时的民族歧视政策,他开始重用汉官,由此汉官开始能够担任满洲政权较為核心的官职。在吸取了中原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之后,皇太极开始建立国家政权管理机构,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设置六部。六部汉族承政作为皇太极任命的官员,执行君主意志,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各部贝勒权力。在依附汉官的协助下,清太宗完成了清朝的国家建设,满洲政权由部落逐步完善为国家。因此,六部汉族承政在六部承政群体之中作用最为突出,而其中经历最为典型的是刑部汉族承政孟乔芳。

孟乔芳,汉军镶红旗。天聪四年(1630),清太宗攻克永平府衙,孟乔芳等人降后金。皇太极仍旧任命孟乔芳为副将,与其他人一同协助后金军队镇守永平。在《满文老档》中记载着当时皇太极任命孟乔芳为副将的敕书内容,汉译如下:金国汗敕曰:“孟乔芳,原系革职副将。我承天命,欲安生民,故率兵前来。因永平之众不降,遂攻取之。我不念尔罪,授以副将职,待出官缺,复录用之。尔须尽忠图报,勿负我意。”[5]138这份敕书充分表明了皇太极对于明朝降官的态度,既来归降,任用不疑。清太宗对于孟乔芳等降官的重新任命,既稳定了当地局面,笼络了人心,又吸纳了明朝的文武人才,增强了后金实力,不至于使其无用武之地,从而成为反清的不稳定因素。

清太宗对于降官的笼络不仅仅体现在重新任用方面,更体现为尊重和一视同仁。皇太极带兵攻至山海关,诸贝勒率领孟乔芳等明朝降官前往面圣。清太宗召见了他们,并赐予其金卮盛酒的殊荣。皇太极对他们说道:“朕不似尔明主,凡我臣僚,皆令侍坐,吐衷曲,同饮食也。”[6]9476清太宗对于明朝降将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他对于拉拢明朝汉族上层官僚,从而建立全国性的少数民族政权的重视。此时后金统治者自上而下所采取的对汉政策,对于取代明朝进而统一全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点上,皇太极作出了很好的表率,收复人心,为其所用。

孟乔芳在担任刑部汉承政期间,并没有比较显著的政绩被记录下来,反而有数次违纪行为遭到了皇太极的惩戒。这与当时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清太宗所设六部的事务皆为贝勒统领,满洲王公贝勒仍然握有极大的权力,而孟乔芳作为汉族官员,亦不敢公然与其为敌,因此在审理案件中亦不能做到公正执法。除此之外,初建刑部的各项法律制度都不甚完善。天聪六年(1632)正月,在《高鸿中陈刑部事宜奏》中,他就指出当时的刑部审理存在着审事混扰的问题:“见得我国中,下人犯事,或牛录,或家主,就来同审事官坐下,正犯未出一语,家主先讲数遍,傍边站立者纷纷滥说,切思暗中属讬公事者,尚且有罪,况明明坐在一处讲事,不系属讬,此系势压,而法纪安在?”[7]3这份奏折的内容清楚地展现了当时审事官迫于权贵王公的无奈境地。在这种环境下,身为汉官的孟乔芳也很难作出卓越政绩。

孟乔芳作为归附汉官的代表之一,他的经历说明归附汉官虽然表面上得到了皇太极的重用,实际上在满洲统治者眼中,“首崇满洲”仍旧是最高政治标准。但与努尔哈赤时期相比,汉官的政治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愈发重要。从这一点上来说,六部汉族承政为官制完善和国家机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结

清太宗时期所设立的六部承政制度,是中原汉族文化传统与后金少数民族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是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结果。在满、蒙、汉三族承政中,满洲承政地位最高,汉族承政的政绩往往最突出,而蒙古承政的设置可能更多地考虑的是政治因素。

参考文献

[1][2][3]赵尔巽,等.清史稿:卷228[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下)第二函太宗皇帝天聪二年正月至十二月 第十三册天聪二年八月至十月111[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满文老档(下)第四函太宗皇帝天聪四年正月至四月 第二十一册天聪四年正月138[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赵尔巽,等.清史稿:卷237[M].北京:中华书局,1977:9475.

[7]潘喆,等.天聪朝臣工奏议[A].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2辑[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典型
高考统计典型题的解题策略
《全等三角形》典型易错题
典型地方5G政策一览
《圆》典型易错题
典型词句用法精讲
典型词句用法解析
40年,我们宣传推介的典型经验
教材中解析几何的三个典型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中的一类典型易错题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