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微课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0-12-08 07:53江海丽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语文课程微课

◎江海丽

高中是学生养成各项基础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的语文课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语文课程知识,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教学方式与语文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结合,成为当前高中语文课程创新的重要思路。由此可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微课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是很有必要的。

一、结合微课视频,优化课前预习

在推动传统文化微课程应用于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时,课前预习活动是极为重要的。高质量的课前预习活动能够使学生提前了解到课程的学习内容,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在开展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优化课程预习活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为学生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上,从而优化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

以笔者的课程教学活动为例,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论语》的相关课程知识时,鉴于论语大部分都是文言文,很多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兴趣不足。因此,在这节课程的教学活动开始前,我将论语的主要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在视频中仔细讲解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主要内容,然后为学生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在微课视频制作完成之后,我将课程视频与学习清单一起上传到学习平台上,要求学生下载预习。通过这样的形式,推动微视频与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结合,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微课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二、结合微课视频,创新课堂内容

在当前,很多高中语文课程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与应用能力,一般都会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理论灌输+重点板书”的课程教学形式,但是这种教学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当代高中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对理论化的语文课程内容兴趣不足。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微课视频,以视听化的课程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并在此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微课视频在高中语文中的应用实践。

以笔者的课程教学活动为例,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短歌行》这首歌的知识时,没有直接为学生简介这首诗歌的意义。而是首先结合微课视频为学生介绍了作者曹操的主要历程,以及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赤壁之战前夕。然后为学生播放了《军事联盟》中于和伟对《短歌行》这首诗歌的演唱。通过这样的课程形式,首先吸引学生对这首诗歌的注意力,然后再为学生讲解以《短歌行》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重点为学生介绍了“建安风骨”,通过这样的课程形式,实现传统文化微课程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有效应用。学生们在微视频内容的影响下自觉集中了注意力,对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也形成了更多的理解。

三、结合微课视频,创新知识获取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类短视频平台逐渐成为学生进行娱乐放松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应用微视频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短视频平台,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通过将传统文化微视频融入到短视频平台的方式,创新学生语文传统文化知识的获取途径,从而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

以笔者的课程教学活动为例,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课程知识时,会针对高中语文课程中关于传统文化的趣味性课程知识,制作一些趣味性的短视频,比如《诗经》中的“赋比兴”,《归园田居》中寄情于田园的意境等等。通过这样的形式,创新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获取途径,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四、结语

综上,语文课程在高中教育领域中的地位极为重要,被誉为“学科之王”,推动传统文化微课程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是拓展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要在课程的各个环节中应用传统文化课程,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语文课程微课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