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对赵孟頫的接受

2020-12-08 17:08宋欣媛
书法赏评 2020年6期
关键词:赵孟頫书法艺术人性

宋欣媛

赵孟頫在我国的书法历史中具有极强的历史文化地位,是书法历程发展中的里程碑人物。赵孟頫提出的“学古”的书法理论,在元朝产生了极强的社会效应,并且这种影响直接贯穿了整合元朝的思想文化流程与书画创作领域,以至于在明清时期对我国的书法艺术都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转变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风貌。在本文的研究中将对于明朝阶段民众对赵孟頫书法的接受历程进行整合,进而得出相应的原因和结论。

一、明代学术嬗变对赵书接受影响纵论

明清时期学术领域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到了书画艺术的进程。明代的书法变化可以根据自身的形式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首先是明初洪武时代到成化年,这一阶段的书法代表类型是台阁体;其次是弘治至隆庆,这一历史阶段中的吴门书家成为了民众推崇的书法类型;最后是万历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是董其昌为核心的云间书派。根据明朝书法发展的整体历程而言,明朝书法发展的进程与当下的文化背景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学术风气的转变直接影响了书法艺术的进程。

明朝初期的台阁体发展背景是程朱理学的不断强化。程朱理学中程颢、程颐认为人性包含仁义礼智信。他们认为人生中有“气”这种气体现在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人群中就是正直的、坚定的、勇敢的、是清澈的“气”。而展现在错误价值理念的人群中就是消极的、局限的、贪婪的,是“人欲”的表现。因此,二程在人性的研究过程中认为应当“存天理,灭人欲”,只有在较为“清净”的精神状态中才能够展现出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性选择。这种观念能够正视人性中“恶”的成分,也是对于人类社会的批判性思维。在人性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阶段性作用,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朱熹认为人的本性包括“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是先验的理性,是统治者的秩序,“气质之性”是人生来就有的感情欲望。“理与气合,所以有人”,人是理与气结合而成的;他又说人的本性是由“心”的体用结合成的,性,是心未发,是心之体,也即“道心”,也即“天命之性”;情,是心已发,是心之用,即“人心”,也即“气质之性”。朱熹将人性分为两部分,使得他对人性的善恶作出判断,进而对人们进行束缚。在朱熹的观点中“天命”是善良的,也是人生进行的不二法门,其中存在积极进取的一部分,也存在人性的阴暗面。认为天理是善的,每个人都要遵守,而人欲有其恶的一面,要排除人欲,尤其那些不正当的人欲。朱熹的人性二元论为封建统治者张目,严重禁锢了世人的精神,甚至有些理学家打着朱熹的幌子为自己的私欲作掩护,更为甚者,造成了后来“万马齐喑”的局面。

受到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的影响,对于书法的艺术价值并不是十分重视,而是更加强调书法的实用性,并且在书法中应当展现出书法与使用者之间的品格。此时对于书法艺术的欣赏性并不关注,反而会因为过于关注书法的形式美而遭到轻视。一大部分书法家进入宫廷中为皇室誊写书籍,展现出了书法艺术的平衡之美,并且其中蕴含的道家思想也极其深厚。在这种思想的影响和遏制下,对于赵孟頫书法艺术的憧憬不断提升,赵孟頫的书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明代中期的书法文化发展的历程中,与明初期的思想具有相似性,追求的书法美感和哲学韵味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明代中期的书法形式与早期风格却出现了极强的变化,更加偏向于萧散与古韵,明朝中期对于江南地区的文艺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并且在这种政策的支持下,文人墨客中的审美情趣和追求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进而为文学哲学领域的复兴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代中期以“前七子”开展的文学复兴运动对于明代的书法发展和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这种趋向复古的思想直接遏制了程朱理学的发展势头;其次,文学复兴的方向学习的秦汉、唐朝等时期开元的文学风尚。他们这一主张影响了当时的许多书画家,如文徵明、祝允明等人。但至后来,由“前七子”所提出的文学复古运动开始出现一种背道而驰的倾向,即他们开始将学古、摹古作为唯一的目标,于是复古被摹古、拟古所取代,而古法也就成为了文学家创造的风气。文坛上的此种风气表现在书法领域,就体现为吴门书派后期的书家,多将文徵明视为是效仿的对象,而再对经典感兴趣,在这样的状况下,曾经盛极一时的吴门书派便逐渐走向没落。

发展到晚明,在思想界掀起轩然大波的就是王阳明的心学,此后心学左派——泰州学派的兴起以及李贽“童心说”的出现都将这一思潮推向了极点。在晚明的书坛,各种书学流派竞相崛起,而在当时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云间书派,它的出现与当时社会所追求的个性解放思潮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晚明心学思潮与赵孟叛书法的接受关系梳理

在朱熹的观点中“天命”是善良的,也是人生进行的不二法门,其中存在积极进取的一部分,也存在人性的阴暗面。认为天理是善的,每个人都要遵守,而人欲有其恶的一面,要排除人欲,尤其那些不正当的人欲。朱熹的人性二元论为封建统治者张目,严重禁锢了世人的精神,甚至有些理学家打着朱熹的幌子为自己的私欲作掩护,更为甚者,造成了后来文学艺术进退维谷的尴尬的局面。

自先秦开始到宋明为止的人性研究具有十分明显的变化,孔子提倡的人性本善理论给予民众更为积极的发展方向,也能够展现出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孟子的理论研究则是能够展现出人性与本心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内心深处能够转变对于人性的看法才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程朱理学在进行人性的研究中能够展现出一定的矛盾思想和辩证主义理论,在他们的研究中能够看出人性在善恶之间的流动性,以及对于社会现象的详细认识。那么人性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因素,则需要从家庭、社会、历史阶段、精神世界中进行详细的论述和探究,人性与书法艺术之间的“蝴蝶效应”也同样值得人们的研究和考量。

对于内心及其本质的重视,是人的思想解放最为直接的表现。作为王学传承的代表之一,程朱理学认为人的本性包括“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是先验的理性,是统治者的秩序,“气质之性”是人生来就有的感情欲望。“理与气合,所以有人”人是理与气结合而成的;他又说人的本性是由“心”的体用结合成的,性,是心未发,是心之体,也即“道心”,也即“天命之性”;情,是心已发,是心之用,即“人心”,也即“气质之性”。朱熹将人性分为两部分,使得他对人性的善恶作出判断,进而对人们进行束缚。李贽在文学思想上,就极力倡导“直言”,主张“童心”的返璞归真,对晚明的文学领域影响颇大。此时,不娇柔、不造作,乐于直抒胸臆的表达,在当时的文艺圈里,这实质上已经是一种思想潮流。近现代学者文艺批评史家郭绍虞先生对此的看法是:“此种新的潮流之形成,最基本的当然是由于资本主义萌芽,有新兴的市民阶级;而另外和袁中郎文论,有更直接的关系,又有二种力量:自文学上的关系言,为戏曲小说之发达;自思想上的关系言,为左派王学之产生。前者可与中郎之倾倒于徐文长见之,后者可于中郎之倾倒于李卓吾见之。”

由此可见,在哲学领域的发展和变化对于为与书法艺术的影响是直接性的,哲学、文学、艺术领域的不断进步能够促进书法艺术的释放和成长。尤其是哲学的关注领域取向社会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基础上,能够给予个人发展更加坚实的力量,引导书法艺术更加遵从人们的本心发展。

三、明人对赵孟颊书法的学习状况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的确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儒学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本上奠定了我国人性论的历史基调。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理论研究中以“善”和“恶”作为划分的标准和界限,从先秦时期到宋明理学,人性的研究从未停止,对于这一阶段的人性研究能够明确我国人性理论的发展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人们的思想政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传统的人性约束被释放,百家争鸣的文学研究现状产生。在儒家文化中,孔子认为“人性本善”并且将伦理道义中的“礼”进行“仁”的充实。孔子认为,即便是初生的孩子也会出现“性相近,习相远”的现象,证明人性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随着后天经历的教育和生活才会发生较大的转变。也就是说,人性的善良与否是后天形成的。在孔子的研究中人性与“仁”,与家国天下之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联系,只有将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达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人生的追求。这种积极向上的理论为我国后世的人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孟子与孔子之间的观点具有相似性,能够将认定与善良定位在一起,在道德和金钱的取舍上能够看出人性的变化,在自身的行为习惯中人们的潜在意识就是选择最为舒适的生活状态,人们的选择范畴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但是选择方式确是受到人们的主观因素影响的。并且将这种选择上升到精神生活层面上,则是能够在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角度上开展社会生活的选择,面对金钱和道义能够遵循自身的本性。孟子的研究能够将人性与生活之间相结合,展现出一个社会个体自身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只有面对诱惑的情况下能够坚守自身的本心,才是正确的人性。

明代的书法变化可以根据自身的形式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首先是明初洪武时代到成化年,这一阶段的书法代表类型是台阁体;其次是弘治至隆庆,这一历史阶段中的吴门书家成为了民众推崇的书法类型;最后是万历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是董其昌为核心的云间书派。根据明朝书法发展的整体历程而言,明朝书法发展的进程与当下的文化背景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学术风气的转变直接影响了书法艺术的进程。明代中期以“前七子”开展的文学复兴运动对于明代的书法发展和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这种趋向复古的思想直接遏制了程朱理学的发展势头;其次,文学复兴的方向学习的秦汉、唐朝等时期开元的文学风尚,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进程中能够展现出极强的艺术自由和思想自由。

赵孟頫的书法作品具有极强的哲学意义和精神价值。首先,在书法作品中能够展现崇尚自然的思想。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众多具有深刻内涵的哲学思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书法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也融入了这种思想,即便是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书法家崇尚的指导思想有所不同,但是对文字线条的和谐,间架结构的对称,是长久不变的理念。书法中错落有致,文墨适宜,轻重有度的形式无一不体现出平衡对称的美学体验。其次,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中蕴含着克己修身的思想。克己修身的思想在儒家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儒家文化中将人生划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其中修身指的是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整体建设中的基础部分。书法发展的进程中,克己修身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想要获得更高层次上的进步应该加强自身的练习,排除生活中的影响和干扰,求得书法学习中的自律精神;第二,儒家文化将人品和书品联系在一起,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与日常的阅读息息相关。

赵孟頫在明代早期书坛受到极大的推崇,其中皇家的审美品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赵书的流行。明初的诸位帝王也与以往一样,对文艺非常雅好,尤其是朱元璋、朱棣所实行的一系列的文艺政策,极大地改善了明初的文艺环境,为当时赵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氛围。明成祖朱棣在书法上也亲身实践,他所取法的对象即是赵孟頫,如《御制真实名经·序》就是他的手迹。此作是朱棣为祖母仁孝皇后报恩祈福,命内府刊印《圣庙真实名经》时所撰写的序文,从此作来看,通篇字体工稳质朴,字形较为古拙,受赵孟頫书风影响并不是特别明显,但用笔及结体仍能看出模仿赵氏书风的痕迹。赵孟頫书法中的平稳、端正、克己等形式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和临摹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进而能够奠定这一阶段对于赵孟頫书法的认同和接受。

明代中期,经济繁荣、政治自由的苏州地区,成为文人们的聚集地,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详细记录了北宋时期的历史文化现象,其中对于传统商业经营、食品特色等方面的发展都做了详细地记录,对于当下宋文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根据相关的文献史料研究,北宋时期的商业经营情况在历史进程中得到了深化和转变,首先是经营的时间不再受到影响与限制,经营的位置不再有明显的区域划分,这样一来商业经营的灵活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次是经营主体呈现极为广泛的扩张,商人成为了社会经济建设的主体环节。然后,商业分工随着经济发展的扩张而不断细化。最后是商业经营的形式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饮食文化上北宋时期也得到了长效化的发展,色、香、味、形等判定标准自此出现,丰富了我国的饮食文化历史。社会历史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明朝哲学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给予其明朗自由的发展空间。并在此地诞生了引领书坛的吴门书派。

吴门书派的组成人员是以当时活跃于吴门地区的上层文人所组成,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陈淳为代表的“吴中四才子”为核心,在人员组成上就与明初的台阁体书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台阁体书家在学习赵孟頫书法时,他们所取法的内容也多是赵氏书风中的平稳、柔美的部分,而无法涉及才情纵横恣肆的内容。而到了明代中期的吴门书家那里,早期台阁体书法中的工稳婉丽早让他们颇为厌烦,他们渴望更自由地表达自我,希望能尽情地发挥个人的才华,这时赵孟頫书法中充满情致和韵律的内容便成为了他们学习和取法的重点。从数位吴中书家流传至今的作品中,我们可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另外,我们需注意到的一点是,吴中书家多是诗、书、画俱全的书画家,他们所取法的古代经典不仅是那些法帖墨迹,还有大批的绘画作品,这就在绘画与书法之间建立了联系。这一点上,我认为赵孟頫所倡导的“书画同源说”给文徵明为代表的吴中书家带来了极大的启发。

结语

根据上文的研究内容能够看出,在明朝阶段赵孟頫的书法艺术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纵观赵孟頫的书法文化发展历程,受到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影响和推动。在进行赵孟頫书法研究的进程中应当以宏观的视角进行审视,进而得出具有全局性的结论。

猜你喜欢
赵孟頫书法艺术人性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 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逼近人性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张天德书法艺术欣赏
人性的偏见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