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书法美学思想初探

2020-12-08 17:08杨建民
书法赏评 2020年6期
关键词:兰亭序赵孟頫兰亭

杨建民 钱 威 范 斌

赵孟頫一生临写多少《兰亭序》,作了多少跋,为数之多已无法统计。与赵孟頫有交往的同时代人仇远说“余见子昂临《临河序》何止数百本,无一不咄咄逼人。”赵孟頫是后世学习“二王”书法的典型代表。他取得这么高的成就,成为历代宗师,王羲之兰亭序对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赵孟頫的书法艺术思想着重反映在诸多书法作品的题跋中,而其中《兰亭十三跋》,是最重要的代表作,蕴含着丰富的书法美学思想,是书法艺术殿堂的瑰宝,是兰亭文化之珍品,在书法理论方面有许多真知灼见,是研究兰亭文化中重要的书论。

一、学习借鉴赵孟頫“承古求变”的美学思想

赵孟頫注重传承古法,而又求创新发展。他追踪二王书法,认为王羲之“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传子献之超轶特甚”,(《阁帖跋》)简明扼要地总结了“二王”书法艺术的成就的由来。

他在兰亭十三跋中写道:“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用笔千古不变”“古法一变”“因时相传”充分体现了赵孟頫崇尚中国古典美学承古求变的传统观念。“二王”书法艺术是取法钟、张中创新而来。唐人孙过庭在《书谱》中评论王羲之说:“且元常(钟繇)专工于隶书,伯英(张芝)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赵孟頫深知其理,他在继承“二王”的基础上创新求变。行书取法王羲之多,小楷学习王献之多。他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而清代冯源深评云:“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得来。”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引自《书林藻鉴》)所以他多次强调学书“用笔千古不易”,但又要“因时相传”,在“结字”上下功夫,才是承古创新之道。

学习书法不能离开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基础。隶书从篆书变化而来,行草书从真书变化而来。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演变,是多元文化和特殊审美需要而产生的。董其昌虽然一生有超越赵孟頫的志向,但是他在《容台别集》中批评赵孟頫的书法说:“自元人后,无能知赵吴兴受病处者。自余始发其膏肓,在守法不变耳。”董其昌的话说得武断了一些,赵孟頫并不赞成“按模脱墼”,一成不变。赵孟頫书传承以“二王”为主的古法,他是有创新的。赵孟頫的作品,观其点画,虽不比《禊帖》变化多端,却可品味到更多质朴自然之趣。书法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必须反映时代特色,而作为它的内容和形式应当不断变异。书法艺术的多元化以审美观念的多元化为前提。启功先生说赵孟頫“其结字,精研妥帖,全自欧柳诸家而来,运以姿媚之点画,则刚健婀娜无懈可击。”而其书中行意,可见取自于智永、褚遂良等六朝隋唐之人。至若结体,似乎于褚遂良、李北海、苏东坡处有颇多相识。赵孟頫十分注重法度,善于吸收诸家之长,力求在传承古法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所以能在王羲之的传承熏陶下,创出雄绝百代之赵氏书风。总之,赵书点画,既圆润姿媚,又刚健婀娜,既凝重古朴,又清爽劲健。他既学有王羲之的飘逸、舒展、灵动,又创出自己的和畅、遒润、雍容。继古启今,自成一格。所以他说:“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这里,既是褒扬王羲之书法的高妙,也是赵孟頫根据他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书论。从中告诉我们,书法创作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崇尚中国古典美学承古求变的传统观念。

当然,继承传统,在“变”字上下功夫,必须刻苦学习前人碑帖,并且贵在临摹出前人碑帖的风韵和精神。如果只是以葫芦画瓢,恐怕永远都是皮毛和凡骨。董其昌讲赵孟頫“守法不变”,当时,可能是没有了解赵孟頫书法作品的全貌所至。现在有些人以追求“现代派书法”为名,丢弃承古求变的传统观念,学书不肯下苦功,求名心切,急功近利,随心所欲的“变”,片面追求绘画造型,厌倦黑白两色。如此丢失传统,笔下没有古意,绝对写不出好作品,成不了大器,反而会遭人唾骂,糟蹋书坛,污染世风,是低俗不可取的。书变与社会变革息息相关,不同时期书法理论多元化,方法论多元化,还有外来文化的影响,书法创作主体的审美观念就会出现多角度多层次。随之而来,书法艺术就会产生不同的风格和流派。但是,多元不能离开一元,夸张和变形不能离开法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传承的定向性不可动摇,但也不能排斥多向取约。要将承古求变审美理念的创意,倾注在严格的法度之中,方能创作出蕴含古意又富有新意的优秀书作。

二、学习借鉴赵孟頫“书为心画”的美学思想

书法是一种表情达意的艺术。情感是书法艺术创作和书法艺术欣赏的基石。情感的缺失将导致书法艺术品内涵的匮乏,生命力的颓丧。书写的文字和书者的神情相契合,就会创作出美的形态,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羲之《兰亭序》讲“畅叙”“幽情”,并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可见书写心志,以情感人,众所周知,自古使然。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第十二跋:“余北行三十二日,秋冬之间而多南风,船窗晴暖,时对兰亭,信可乐也。”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王羲之的神情、襟怀、在《兰亭序》中得到了充分表现。正因为兰亭序有如此情深意厚,形神兼备,加上晴暖风清,心旷神怡,赵孟頫才能有“信可乐也”这样深切的赞叹!传统美学思想重理,更重情,让人发之畅想并回味无穷。书家心中有意境有情感,才能体现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学之真谛。这样,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审美情感会一拍即合,产生连接,欣赏者从中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愉悦感。容身于这种传统艺术审美理念中的书法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会驱动人们对人生的思考,会带给人们欣赏美的享受。如果想象力强,创作经念丰富,欣赏者的审美感受会胜出创作者赋出的情感。

杨雄《法言·问神》云:“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书为心画”本义指语言和文字的功用特点,后人常援引来形容书画与书画家的关系。北宋的朱长文,他在《墨池编》中说,“扬子云以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认为颜真卿是“忠烈之臣”,他的书法表现出了“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心志。他认为书法作品可以反映书家的情感心理。孙过庭主张“真以点画为形则,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则”。书为心画,尚韵,尚意,都说明书法的内容和线条要表达书者的意韵和性情。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云:“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他以书道比兵道。言下之意,书者心意神情的深浅,审美理想的高低,决定着书法艺术创作的得失成败。

“书为心画”,要求书法作品外在的笔墨形态美和书家内在的情意美相一致。质言之,笔墨形态美应该体现书家的情意美,人们欣赏书法艺术笔墨的形态美,同时在欣赏书家在笔墨形态中表现出来的情意美。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第十一跋:“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

传统美学家对“美”的认识,强调的是“心”,“书为心画”是也。人品高,即书品高。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有“心正则笔正”的美传,人“心”正,书品亦高。当然,客观分析,“书为心画”,书法美与人情美不能完全划等号,两者属于不同的美学范畴。人品高,书品未必也高;人品卑下,也可能写得一手好字。钱大昕在《淳化阁帖》中“秦桧书”“不以人废”的观点是不可取的,这是违背传统美学基本法则的。我国传统美学的基础就是提倡人文精神,书法美要求注入人的精神与灵魂之美。赵孟頫写的《王羲之论》中就说“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赵孟頫的观点是符合传统审美理念的。

书画界的行话说“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书法艺术它必然要表现书家主观精神的倾向。书法是一种表现性的线条艺术,只有通过作品的笔墨才能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神情美只有通过形质美来表现。

唐孙过庭《书谱》里说:“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大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书法就像诗歌、音乐一样,人愉快时的笑容,、哀痛时的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表现出来。

唐韩愈在他的《送高闲上人序》里说: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终其身而名后世。”

这些都是“诗言志”“书为心画”的形象描述,自古至今,同一个道理,是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心理的普遍规律,书法艺术也不例外。

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第六跋:“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

他在这里说的“意”“志”“神”,就是讲王羲之在书兰亭序时,用他精熟的书法技艺,深深地倾注了对祖国山水和友人的情怀以及对人生的生死感悟。这是赵孟頫对王羲之兰亭序形质兼备的高度褒扬。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审美理念中,渗透着人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笔墨技巧于一体,具有丰厚的审美蕴涵。孙过庭《书谱》书法美学思想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用“编列众工,错综群妙”来概括。他认为书法艺术的创新变化是人们审美的需要,是人们长期审美经验积累的结果。书家应当仰观俯察,博采众长,在融合变化中求发展,以线条形质之美折射人心之象,使人性美形象化,化腐朽为神奇,才能不断提高书法艺术水平和审美效果。

陈振濂先生说:“对于书法欣赏而言,强调挥运之时的回溯有非常独特的价值。首先它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从点画的抽象点线中寻找情感抒发的凝聚点,再进而根据抽象形象的提示去回溯作者挥毫时的场面。作这样的回溯令人趣味盎然,”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第四跋:“河声如吼,终日屏息。非得此卷时时展玩,何以解日。盖日数十舒卷。所得为不少矣。”

这里的“展玩”和第六跋中的“玩味”就是书法欣赏,他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经念,就可以回溯王羲之创作《兰亭序》时,在挥运笔墨之中寓在线条里的深厚情感,从中获得丰富的审美愉悦。

沈鹏先生说“我们呼唤书法创造的高度,情感的浓度”。“书为心画”,形质方能兼备。书法作为一种抒发情感的艺术,书家在创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好心情,让“有意为之”的情感在笔下自由活动。正如蔡邕在《笔论》中提出的“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这就是说书法家创作时要排除外骛,聚守本心,绝虑凝神,才能在笔下充分抒发和表现内在的情感心绪,书法才能达到“创造的高度,情感的浓度”。追求神韵,崇尚意趣,是传统书法审美的基本理念。为此,书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追求神韵于法度之中。书法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求得神韵必须让“形神、刚柔、虚实、动静等对立统一因素高度完美结合”。书法创作必须重视注入心志,投入情感,这样的书作才能创作出“神品”,才能耐人玩味,才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样的书家,诚如赵孟頫所说,即使是退笔,因其势而用之,也能创作出神书,方有可能成为书坛名家。

三、学习借鉴赵孟頫“中和美善”的美学思想

《元史·赵孟頫本传》说他“撰、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

明人丰坊的《笔诀》里说他:“书有筋骨血肉,筋生于腕,腕能悬,则筋骨相连而有势,骨生于指,指能实,则骨体坚定而不弱.血生于水,肉生于墨,水须新汲,墨须新磨,则燥湿停匀而肥瘦适可。然大要先知笔缺,斯众美随之矣。”

赵孟頫兼善诸体,是继王羲之、颜真卿后影响最大的书家之一。他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因素很多,其中,“众美随之”的王羲之书法,特别是兰亭序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王羲之力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孙过庭《书谱》云:“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认为王羲之书法构思通达精审,心态恬淡平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被尊称为“书圣”。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第二跋中说:“此卷乃致佳本,五字镵损,肥瘦得中。与王子庆所藏赵子固本无异,石本中至宝也。”

赵孟頫在至大三年(1310)57 岁,题《兰亭十三跋》时,其书法艺术经过荟萃众长,已经是炉火纯青、十分成熟了,加上晴窗风暖,神清气爽,格外赏心悦目,凭着他丰富的学养和深厚的书法功力,他在不断展玩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时,给了王羲之兰亭序高度评价。这里讲的“肥瘦得中”,就是与孙过庭《书谱》中说的“志气和平”“恬淡平和”“不激不厉”一样,都是提倡“中和美善”的价值标准,主张尽善尽美的审美理念,

《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认为“尽善尽美”是君子应有的美德。《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的“尽善尽美”和《中庸》的“中和美善”说是我国传统美学的源头,奠定了古代文艺创作和欣赏的审美原则。唐太宗在《晋书·王羲之传论》中说:“所以祥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他把尽善尽美作为评价书法艺术的审美理念和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从唐太宗的话里推想,唐尚法与晋尚韵、宋尚意之间,并非孤立,只能相对而言,其内在联系,是承古创新的变易关系。法度当重,意韵在先,“中和美善”“尽善尽美”才是我国传统文艺审美的基本要求。他在另一篇书论《指意》中更加明确地指出:“夫字以神为精髓,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隆规尚法,创新变易都必须以正能量的心神情思为前提。以尽善尽美、中和美善为目标。

明代项穆《书法雅言》是一部中国美学史专著。在该书的《中和》篇中说:

“会于中和,斯为美善。中也者,无过不及是也;和也者,无乖无戾是也。”

它以中和美善的思想贯穿全篇,并以此作为分析书法现象与评价书家书作的最高标准。以“中和美善”是以儒家中庸思想为哲学基础的审美范畴。“和”是中的目的,“中”是调节不和的手段。各种感情未发之前倾向不明即谓“中”,各种感情发出来时,调节恰当谓之“和”。这样的感情是真切的,和谐的,是附合人们审美情理的。书法创作中笔墨纸砚的优劣高下、运笔的轻重缓急,结构布局的斜正疏密,要求相互配合,协调恰当,统一和谐。这样的书作才称得上“会于中和,斯为美善”。赵孟頫认为王羲之的兰亭序真是达到了这些要求,所以赞美其有“出于天然”的“雄秀之气”,发出“信可乐也!”的感叹。

赵孟頫在大法二年(1298)为钱良右题王羲之《七月帖》中早就指出书法创作“偏工易就,尽善难求”,要“瘦不露筋,肥不露骨”,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美学高度。赵孟頫六十五岁时总结他的书学经验时写道:“惟精性一,允执中者,书之道也。”这里的这个“中”就是恰到好处,既不太过,又无不及。冯友兰先生将其比为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道”观念。赵孟頫“允执中者”“会于中和”,他的笔下融合了:钟繇的质朴沉稳,王羲之的雄深雅健,王献之的流利潇洒,李北海的崛傲欹侧,苏东坡的豪放飘逸,黄山谷的瑰丽奇夺,米芾的佻达飞扬等的书风,他追求华滋遒劲,宽绰秀美,外柔内刚,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流美动人的书风,实现了他“惟精性一,允执中者,书之道也”的审美理想。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整体意识是建立在哲学的整体观之上的。西方美学传统,从柏拉图开始,重视“个体”和“局部”,欣赏“以个体为美”,强调形象性,生动性,新颖性。我国传统美学更强调形质兼美的统一性、整体性、和谐性,也就是追求“中和美善”“尽善尽美”为标的。赵孟頫“惟精性一,允执中者,书之道也。”的审美理念在他的书法创作和书法欣赏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一代书风,也为我们开拓创新书法事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结语

书法在建设文化强国的中国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掀起新的书法热潮中,要健康向前发展,就要善于融会中西方美学的理念和书法创作的经验,就必须在继承传统,立足经典的基础上创新求变,不断增强书家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的自觉性,深切怀抱对自然和人民的真情,遵循书法艺术本体的规律,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形神兼备、中和美善的书法艺术作品,这是对广大书家无愧于时代的期盼!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蕴含着丰富的书法美学思想,是书法艺术殿堂的瑰宝,学习借鉴它的美学思想,志在提升兰亭文化的品位,提高书法创作艺术水平,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注释

[1]汪珂玉《珊瑚网》卷八《赵承旨临楔帖卷》仇远跋。

[2]启功论书 刘成正王睿主编《现代书家书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1.第一版186 页

[3]陈振濂论书.刘成正王睿主编《现代书家书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1.第一版504 页

[4]沈鹏论书.刘成正王睿主编《现代书家书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1.第一版228 页

[5]蔡邕:《笔论》载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编校:《历代书法论文选》1979.

[6]沈鹏论书.刘成正王睿主编《现代书家书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1.第一版233 页

[7]卞永誉《式古堂书画会考·书考》[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148 页

猜你喜欢
兰亭序赵孟頫兰亭
向明月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流觞曲水 千年传奇——关于《兰亭序》的人文及美学思考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 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王羲之 兰亭序》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兰亭烧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