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研究

2020-12-08 17:29郭新志
祖国 2020年7期
关键词:政课思政课思政

文/ 郭新志

信息的共享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作为在校学生,以学科为平台,实现对信息的广泛采集、加工和运用是其全面提高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的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之中,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促使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的构建,以便于学生在大数据的作用下进一步拓宽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思政课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本文充分结合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式构建的措施分析。

一、信息采集的内涵

所谓信息采集就是指信息搜集,本文中所谓的信息采集是指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学习主体、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学习材料等所搜集的一切信息的总和。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部分:一是采用互联网对思政课所需要的外部信息进行搜集,比如,学习材料、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等,二是互联网对思政课所需要的内部信息进行搜集,比如教师教情、学生学情、教学环境等。

二、信息采集模型构建在思政课中的主要作用

通过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主要起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其一,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和技能。通常情况下,在大数据的时代下,信息的传播跨越了时空的距离,多元化的信息充斥于各行各业之中,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寻求更多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因此,在大数据的时代下,进行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能够让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也能够让教师在更为广泛的信息中进行学习和借鉴,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以及学生的全方面技能。

其二,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教学方法。在大数据的作用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的构建包括了教学方法的采集与构建,因此,在构建的过程中,来自不同教师、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国家的关于思政课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能够被搜集到,这就为这门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推荐作用,所以,对于思政课教学来说,信息采集模型的构建有利于全面教学方法的更新。

其三,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详尽而科学的依据。从思政课教学的过程来看,这一过程并非一个凭空进行的过程,比如,教师采用怎样的方法,设置怎样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均应该有客观的依据,这样才能够确保课程教学科学有效地进行。在大数据的时代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对课程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搜集,这样才能够为思政课教学的展开提供有效的依据,也才能够让思政课教学有序有效进行。

其四,为思政课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重要的前提,大数据信息采集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能够巧用相关互联网软件,对学生的思政课学习情况进行更为准确的把握,也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根据其所反映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对应措施,这样便能够让思政课教学是在更为精准、更为详细的情况下来进行的,这就为思政课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三、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实践证明,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的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数据时代下的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的构建可以随意为之,具体而言还应该充分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方能够让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得到有效构建。

(一)以生为本原则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采取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着学生来进行,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也应该充分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来进行,比如,在选择信息采集目标、信息采集内容、信息采集方法等方面均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学段的学生来采取不同的方案,这样才能够让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起到更为积极和准确的作用。

(二)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教育教学得以高效进行的关键之所在,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应该充分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学校的学校发展、学科发展、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并不应该为了追求形式而脱离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应该立足于学校、学科、学生等基本情况,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去制定相应的措施与方案,这样才能够促使思政课在大数据的作用下实现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与时俱进原则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思政课作为教育中引领学生思想方面的课程之一,更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为此,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应该积极与时代发展的基本情况密切结合,应该努力去与大数据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够让思政课的教学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与需要。比如,思政课进行信息采集模型构建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首先应该在思想理念上实现与时俱进,积极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便于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在思政课中充分感受到时代的特色,从而为学以致用打下基础。

(四)理实结合原则

教育教学应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树立其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意识,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应该遵循理实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将主动参与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中,并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积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促使学生通过思政课的学习来加强其在生活实践中的能力。

四、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的措施分析

为了能够让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得到有效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的有效措施。

(一)积极构建外部信息采集模型

思政课教学应该积极与外界社会的发展相联系,这样才能够让教学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应该将构建外部信息采集模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情况如下:

其一,构建教育教学改革信息采集模型。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思政课也面临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此,学校应该积极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的特点,充分搜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形成当前国家教育中有关思政课的信息体系,然后再这一体系的指引下构建与学校实际发展相吻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让思政课积极响应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起到科学合理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还应该采取互联网对当前关于教育教学改革解读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当前国家前面深化改革中思政课教学的改革要求,不同的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所以解读的方式、方法、内涵也不尽相同,针对这种情况,构建教育教学改革信息采集模型就需要对众多的解读信息进行搜集,并根据具体的内容形成重要的体系,然后再针对这些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来进行解读和借鉴,为思政课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前提。

其二,构建教育教学具体流程信息采集模型。从教育的整个流程来看,包含了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过程的运用等。那么,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要怎样才能够取得较高的成效,关键在于思政课教育工作者应该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去搜集更多、更广泛的关于提高思政课教学效率的信息。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应该从外部出发,围绕着构建教育教学具体流程来进行信息采集。因此,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在网络数据库中搜集关于相同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的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成为思政课相关外部资料体系,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内去获得关于更多的、更丰的、更有效的具体流程信息,并能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进行借鉴和运用。

其三,构建教育教学所需时事热点信息采集模型。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和本质是从思想方面来引导学生积极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因此,时事热点并是当前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的关键之所在,因为只有思政课教学与时事热点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够充分体现出当前思政教学的时代特点,也才能够充分体现学科教学的实用性,为此,在构建教育教学所需时事热点信息采集模型的过程中应该有效运用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搜集时事热点,并将其进行归类整理,构建成时事热点资料库,让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拥有最为先进的、前沿的相关信息,充分体现思政课教学的时代特征。

(二)有效构建内部信息采集模型

事物的发展是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出了需要构建外部信息采集模型之外,还需要有效构建内部信息采集模型,这样才能够促进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的有效形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构建教师教情信息采集模型。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学中的引导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所表现出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等均应该受到充分的关注,这样才能够让思政课教学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教师教情的采集应该与互联网的相关软件密切结合,比如采用特制的教师教学情况APP,让教师的教学情况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分析和展现,形成客观数据库,以便于教师在接下来的思政课引导中发挥出更为有效的作用。

二是构建学生学情信息采集模型。学生是思政课教学中的主体,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其主要表现情况如何,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政课教学效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采用精准教学的APP 便能够针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来进行精准的测试和反映,让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展现,为教师的有效构建内部信息采集模型而不断地进行努力和构建,争取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成功。

(三)积极构建信息采集评价模型

评价是这对某一项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表现的所发表的意见的总和。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需要得到有效的评价,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信息采集模型是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否能够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积极作用,一般情况下,构建信息采集评价模型应该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构建师生互评信息采集评价模型。即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针对自身情况进行评价,然后针对评价来提出有效的提高教学措施。

第二,构建生生互评信息采集评价模型。即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评价,并在互相评价之中针对信息采集模型的构建进行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第三,构建自我信息采集评价模型。引导学生对自身在思政课信息采集中的表现进行有效的反思,并在反思中有效前行。

五、结语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构建需要和信息技术密切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让思政课信息采集的内容有目标、信息采集的方法多元化,信息采集的系统得到有效而全面的评价,这样才能够促使大数据时代下思政课信息采集模型的有效构建,也才能够促使学生在大数据时代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实现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政课思政课思政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