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预防对策分析

2020-12-08 04:58唐志红
山西青年 2020年3期
关键词:倦怠感职业倦怠教育者

唐志红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对教师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另外,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使高校教师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相关数据信息体现,教育者出现职业倦怠的程度极高,充分证明这一现象已经十分严重。所以,找出教育者产生职业倦怠原因和相应的预防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5]

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一)内在心理原因

首先就是职业认同感所产生的不良反应。通常年龄较大的教师容易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感,因为他们已经工作多年,这种长期且有规律的工作模式容易使人产生厌倦心理。如果一个人对生活有极大的追求,但是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想象有着极大的差别,就会使人产生一定的矛盾,随之出现的就是消极心理。

其次就是内心对职业的了解与社会认识出现差距,进而引发消极和抵抗的心理。[3]社会在不断发展,教师的职业属性也在不断变化。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下,诸多新观念都在冲击着教师所坚持固有的职业特征,每个教育者遵循新课改标准时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而产生压力。教师难以适应大环境发展,那么就会出现极大的厌倦的心理,进而对职业产生质疑。

最后就是教育者自身的性格原因。责任感与使命以及压力与困惑等体会是所有教育者都存在的心理现象,但这些感受会因为教育者自身情况的不同而有一定区别。[1]一些忙于工作难以顾及生活的教师特别容易成为职业倦怠的群体。

(二)外在的社会因素

首先社会环境导致的反差矛盾。教师是较为高尚的职业,经常会在无意识中抑制自己的正确需求,在走出教育圈子后,教育者就会面对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区别。长此以往,其心理负担就会使教师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2]另外,社会大环境普遍对教师有着过高的期望,但是教育的反差性会不断增加教育者的精神压力。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有着不相称性,付出多但教育成效不明显就会导致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极大的失望感,进而使教师失去工作热情。

其次不健全的评价方式导致教育者出现矛盾。在现实社会环境中,有着素质教育与院校管理人员对教育者评价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差异,而这些都是难以解决的,进而扼杀教师的主观能动与创造性,教育者如果失去了自我价值,就会导致其对自身职业产生倦怠。[4]

最后教育环境的暗示作用。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传统观念,如蜡烛精神,其主要是以牺牲作为本质要素,不仅会给教育者带来一定的心理暗示,同时还会使教育者对自身职业产生一种无奈感,进而出现职业倦怠感。[1]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对策

(一)提升教师社会地位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首先需要全面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当前,教育者在社会中的地位较低,导致教育者在与其他职业对比时产生心理失衡,最终导致其对自身职业产生倦怠。在教育快速发展进程中,教育者团队也在壮大,使教师的优越性逐渐丧失。[2]所以,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升教育者的社会地位,这样不仅有利于社会群众认识和关注教师工作,同时也可以让公众尊重教师的劳动,加强教育者自己职业价值的认识,不仅可以提升教师工作热情,还可以有效降低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率。

其次为构建高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人际关系越来越疏远,加之教师职业特征,使教师的社交圈变得十分狭窄,除了接触学生以外,很多时候都是处在备课的状态,很少有其他交际圈。这样长此以往,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就会变得十分单调,这样也会容易导致教育者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感。[4]基于此,想要有效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就应构建起由社会和家庭为主线的社会支持网络,重视教师,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生活,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减轻教育者内心的压力,信任教师,降低教师对职业的倦怠感。

(二)科学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倦怠

教育者需要对自身职业有清楚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提前准备,一旦发现自己存在职业厌倦感,应面对现实,思考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帮助,以便有效解决这一现象的发生。[2]在过程中,教育者应该了解和观察自己的心理活动,掌握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尽可能正确对待周围环境,有针对性地对自己进行心理疏导,成为自己思想意识的主人。另外,教育者还需要加强自己对职业的适应性,了解自身的价值,做到喜欢自己的职业。教师之所以会感觉到压力,一方面就是自身本领不强,这时,教师就需要以开放的学习态度去学习新的学习策略,健全自身知识体系。同时,教育者还应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及时调节自己不良心态,积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1]

(三)高校应为教师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完善高校管理制度

首先为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开展以教师为本的民主管理。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实施以教育者为本的民主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教师对自身职业的倦怠感。基于此,各大院校都需要尊重人民教师的人格与实际需求,让教师有一定的专业自主权,教师可以依照实际需要选择教学模式和课堂组织形式,这样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创造意识,让其在繁重的工作中变得轻松。另外,院校还需要关心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发挥出教育工作者自身特长。同时,各大院校相关管理人员需要运用有效的措施来为教师创造条件,让教师可以发挥出自身才智和价值,全面淡化自身“指挥者”的身份,为教育者提供发展的机会,以此来满足教育者专长发展与事业的实际需要。[3]同时,还需要及时发现教育者身上的特长与优势,让他们的特长与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展现,使得学习和工作变成愉快的过程,不断调动教育者追求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可以在保护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对预防人民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其次健全院校管理体系,激励教师。高校的聘任制度与职称晋升制度以及薪酬福利制度等都与教师有着直接关系,其对教师的影响也极大。[4]其一,各大院校都需要构建合理的绩效标准与绩效评价,公平薪酬制度与晋升制度,全面体现出竞争精神,以此来激励教师,使学校与教师可以实现共同发展;其二,院校还需要构建教师进修与培训体系,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可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培训机构,以此来满足教师实际需求,同时实现教师价值的最大化;[1]其三,高校还需要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评价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同时还可以构建科学的奖惩制度。

三、结束语

结合全文,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想要有效预防和规避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感,需要多管齐下,从社会、自身等多个方面进行管理。但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应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科学应对各种负面情绪和负面压力,这是高校教师走出职业倦怠期的重点。[2]

猜你喜欢
倦怠感职业倦怠教育者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中学生过程写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