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对优质稻主要稻米品质的影响

2020-12-08 02:00龙俐华贺淼尧刘光华沈震波向忠诚
作物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米质优质稻白度

龙俐华,贺淼尧,刘光华,沈震波,向忠诚,罗 华

(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南邵阳 422000)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稻谷产量和稻米消费量占世界第一位,我国大约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稻米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好看、好吃、有香味、有营养”的稻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大力发展优质稻,一方面需要广大育种家加快选育进程,培育创新优质稻品种供生产者选择应用;另一方面需进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从生产基地选择、播种期安排、种植密度、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本研究选用生产上具有代表性的6个优质稻品种,在邵阳市农科院谷洲水稻试验基地进行分期播种试验,考查主要米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筛选适宜的播种期,为优质稻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1 试验品种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泰优390、隆晶优1号、兆优5431、两优二三丝苗、玉针香、美香新占6个优质稻品种。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邵阳县谷洲水稻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海拔256 m,北纬27°,东经111°,试验地为壤土、排灌方便、肥力中上、地势开阔。试验于2019年4月28日(T1)、5月28日(T2)、6月18日(T3)分三期播种,与湖南省中稻、一季晚稻、双季晚稻基本同步。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种子用强氯精消毒,秧龄25 d左右移栽。小区面积20 m2,随机排列,插植规格为20.0 cm×26.7 cm(中稻、一晚)和20.0 cm×20.0 cm(双晚),每蔸插2~3粒谷秧苗,按湖南省水稻区试实施方案进行田间管理。

1.3 米质检测方法

每个品种取500 g稻谷风干至稻米理化性质稳定后,将18个样品送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武汉)进行稻米品质检测。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对碾米品质的影响

由表1可知,糙米率和精米率不同播期之间变异系数均较小,其中糙米率变异系数为0.20%~1.17%,两优二三丝苗最大(1.17%),新美香占最小(0.20%)。精米率变异系数为0.66%~5.94%,隆晶优1号最大(5.94%),玉针香最小(0.66%)。整精米率变异系数较大,为4.91%~10.87%,隆晶优1号最大(10.87%),兆优5431最小(4.91%),泰优390、隆晶优1号、玉针香、新美香占等4个品种表现为T3>T2>T1,但两优二三丝苗、兆优5431则为T3>T1>T2。说明播期对整精米率影响大,对糙米率、精米率影响较小,可能是由于成熟阶段气候条件温和,日照好,昼夜温差大,淀粉积累充分,能提高整精米率。

表1 试验品种的碾米品质表现

2.2 不同播种期对稻米外观米质的影响

由表2可知,粒长和长/宽不同播期之间变化较小,其中粒长变异系数为0~3.13%,泰优390最大(3.13%),新美香占最小(0),且新美香占3个播期变异系数均为0,表现稳定;长/宽变异系数为1.86%~3.95%,泰优390最大(3.95%),兆优5431最小(1.86%)。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变异系数均较大,隆晶优1号、两优二三丝苗、兆优5431、玉针香、新美香占等5个品种均表现为T1>T2>T3,只有泰优390为T2>T1>T3,垩白粒率变异系数为35.20%~65.20%,兆优5431最大(65.20%),隆晶优1号最小(35.20%);垩白度变异系数为40.36%~71.20%,兆优5431最大(71.20%),隆晶优1号最小(40.36%)。结果表明,垩白粒率、垩白度不同播期之间差异较大,而粒长、长/宽比差异较小,较为稳定,适当推迟播种,6个参试品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呈现降低的趋势。

表2 试验品种的外观品质表现

2.3 不同播期对蒸煮品质的影响

表3可知,直链淀粉含量不同播期之间差异较大,一般表现为T3>T1、T2,但T1和T2没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变异系数为2.88%~12.71%,兆优5431最大(12.71%),泰优390最小(2.88%);胶稠度呈现减小趋势,变异系数为2.88%~9.88%,新美香占最大(9.88%),泰优390最小(2.88%);碱消值呈现变大的趋势,变异系数为0~21.50%,两优二三丝苗最大(21.50%),隆晶优1号和新美香占均为0。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随着播期推迟,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胶稠度降低,米饭口感变好,品种之间呈现较好的一致性。

表3 试验品种的蒸煮品质表现

3 结论与讨论

播种时间不同,水稻各个生育阶段所处的温光条件不同,从而影响水稻的米质,而适宜的播期能有效地利用温光资源,从而进一步优化稻米品质。陈跃进等[1]研究认为,延后播种可以提高整精米率,减少垩白;周广春等[2]认为,播期延后有利于提高精米率、整精米率,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刘秋员等[3]认为,推迟播种垩白粒率、垩白度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差异较大,但无明显规律;李小刚等[4]研究结果表明延期播种可有效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外观品质;文浩等[5]对紫米稻播期与产量和米质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推迟播种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提前或推迟播种碾米品质会变差;包灵丰等研究[6]结果表明推迟播种可有效降低糙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但对精米率、整精米率影响不显著;王慧等[7]认为垩白度不同的品种受播期影响不同,推迟播种,垩白度高的品种垩白度降低,垩白度低的品种则增高。

本研究用优质稻品种进行分期播种,结果表明,推迟播种,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均呈现增加的趋势,而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则降低,品种之间呈现一致性,其他米质指标变化小。主要米质指标的变化与陈跃进等研究结果一致,但也有不相同的地方:直链淀粉变化与周广春等研究结果相反,整精米率变化与包灵丰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试验所采用的材料不同有关,有待进一步验证。

因此,选用优质品种,同时延后播种是解决湘中地区优质稻优质栽培的重要途径,在湘中双季稻区推广应用时,建议兆优5431或同熟期品种在6月初播种,两优二三丝苗或同熟期品种在6月8—10日播种,泰优390等4个品种或同熟期品种宜在6月15—17日播种,保证在9月上中旬以前安全齐穗,成熟阶段气候温和,同时还需采取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实现优质和高产。

猜你喜欢
米质优质稻白度
日本の寒地,北海道の稲作限界地帯におけるもち米の精米蛋白質含有率および米粒白度の年次間地域間差異とその発生要因 (日语原文)
达州市达川区优质稻生产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
纸太白,累眼睛
基于荧光增白织物的白度公式评价
湖南水稻品质育种主要进展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三十个优质稻品种获评金奖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贵州优质稻占全省稻谷产量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