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新品种白红7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2020-12-08 01:59郝曦煜王英杰肖焕玉马信飞
作物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豆区域试验中耕

郝曦煜,王英杰,肖焕玉,马信飞,梁 杰

(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吉林白城 137000)

小豆[Vignaangularis(Willd) Ohwi & Ohashi]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1]。除个别高寒山区外,各地均有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江淮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70%[2]。东北地区和华北北部为春播小豆区,华北南部为夏播小豆区。大面积连片种植小豆的地区宜采用机械化作业进行生产,而我国培育的小豆品种大多为分枝较多、结荚高度较低的半蔓生品种。为适应机械化作业要求,需要培育结荚部位较高、不裂荚、直立抗倒伏的小豆品种。白红7号具有籽粒大且整齐,品质优良,商品价值高等优点,同时具有直立抗倒伏、高抗病毒病、抗叶斑病、霜霉病、晕疫病等特性,可全程机械化作业,适合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吉林公主岭和西部地区、内蒙古东部、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陕西榆林、甘肃庆阳等地种植。

1 品种选育过程

白红7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豆研究所于1995年以白红2号为母本、日本大正红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和混合法相结合的方法,经过7个世代连续选择,于2002年选育出的稳定品系,代号为BH99637。201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登记,品种登记编号为吉登小豆2010001;2015年通过国家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品种鉴定编号为国品鉴杂2015029(图1)。

图1 白红7号选育过程Fig.1 Breeding program of Baihong No.7

2 生物学特性

白红7号为早熟品种,生育期94 d左右;株型为直立型、有限结荚;幼茎绿色,花黄色,成熟荚黄白色;株高66.4 cm,主茎分枝3.5个,主茎节数13.2节,单株荚数26.2个,单荚粒数7.3个,荚长8.9 cm;籽粒红色,有光泽,千粒质量135.3 g,蛋白质含量23.42%;高抗病毒病、抗叶斑病、霜霉病、晕疫病,抗旱性强、适应性广。

3 产量表现

该品种于2005—2006年参加白城市农业科学院10个品种的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1679.6 kg/hm2,比对照品种白红2号增产13.5%,排名第一。

该品种于2008—2009年参加吉林省小豆区域试验,共7个试验点。其中,2008年,镇赉试点遭遇干旱,产量数据过低,未参与汇总;2009年吉林省西部大面积干旱,通榆、洮南、大安试点报废,未参与汇总。2008年6个点次平均产量为1506.4 kg/hm2,比对照增产17.9%,6个试验点全部增产;2009年4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1280.3 kg/hm2,比对照增产10.2%,4个试验点全部增产;2年平均产量为1393.4 kg/hm2,比对照增产14.2%(表1)。

表1 2008—2009年吉林省小豆区域试验结果

2009年参加吉林省小豆生产试验,白红7号平均产量为1359.7 kg/hm2,比对照增产8.8%(表2)。

该品种于2012—2014年参加第五轮国家小豆品种(春播组)区域试验,共12个试验点。其中,2013年陕西榆林、辽宁沈阳由于气候原因导致部分数据丢失,未参与汇总;2014年内蒙古赤峰由于生育中期干旱导致产量普遍较低,未参与汇总。白红7号2012年12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1843.9 kg/hm2,比对照增产6.0%;2013年10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1346.5 kg/hm2,比对照增产29.9%;2014年11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1443.5 kg/hm2,比对照增产14.6%;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544.6 kg/hm2,比对照增产14.8%(表3)。

表2 2009年吉林省小豆生产试验结果

表3 2012—2014第五轮国家小豆品种(春播组)区域试验结果

续表3

4 栽培要点

4.1 整地

小豆忌与豆科作物重茬,且3年以上连作,易使病虫害加重,噬菌体繁殖,不利于根系发育,影响根瘤菌固氮,使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比例失调。其主根不发达,但侧根发展力强,需要较深的耕作层,因此春季整地耕作深度应为20~30 cm,耕地后及时耙、耱,使土壤表面细碎平整,保持土壤水分。打垄的同时可喷施氟乐灵1~2 L/hm2。

4.2 播种量与密度

小豆的播种量和种植密度可根据播期和土壤情况适量调整[3]。土壤瘠薄、旱地和晚播条件下,应适当密植,留苗165 000~180 000株/hm2;土壤肥沃、有灌水条件和早播情况下,可适当稀植,留苗120 000株/hm2。

4.3 播种与施肥

适期播种是保证小豆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该品种适宜在5月中下旬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4],行距60~70 cm。小豆虽具有根瘤,但固氮能力相对较弱,仍需施用底肥或种肥。可在播种的同时施用适量肥料,如尿素30~60 kg/hm2、磷酸二铵150~200 kg/hm2、硫酸钾60~120 kg/hm2。另可根据实际情况增施农家肥15 000 kg/hm2[5]。

4.4 田间管理

出苗前可喷施异丙甲草胺1500 mL/hm2进行封闭除草。全生育期内中耕2~3次为宜,中耕深度应掌握浅、深、浅的原则。在2~4叶期进行第1次中耕,中耕深度15~20 cm,中耕前喷施适量氟磺胺草醚等除草剂。在分枝期进行第2次中耕,中耕深度20~25 cm,可根据草情喷施精喹禾灵等除草剂。在开花期前,进行第3次中耕并培土,能起到增根防倒伏作用,同时可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配合铜、镁、铁等微量元素肥料,按照说明书兑水配制,喷施量为500~1000 kg/hm2[6~8],可提高小豆产量。封垄后注意拔除田间大草。

4.5 病虫害防治

小豆的病虫害历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其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锈病、病毒病等,建议发病初期喷施福美双、多菌灵和农用链霉素等[9,10]。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豆荚螟等,苗期用1.5%的乐果粉剂(30~45 kg/hm2)、开花初期用50%氧化乐果乳剂(稀释1000~1500倍,450~500 kg/hm2)进行防治。

4.6 收获与贮藏

白红7号成熟期一致,成熟度达到80%时,可采用割刀或起拔机将植株割倒,晾晒5 d左右后,捡拾脱粒,晾晒后入库贮存。

猜你喜欢
小豆区域试验中耕
基于Hyperworks的手扶式白菜中耕机模态分析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小豆丁的探险之旅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为什么不买台相机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
极品小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