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的影响

2020-12-09 23:27
关键词:纠纷血液流程

耿 彪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输血科,河北 保定 072750)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进展,输血操作逐渐成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重要措施之一,临床对血液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随之而来的输血安全性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用血安全的保障必须强调输血过程中的各流程质量保障。若患者由于血液成分复杂性、个体性或操作不当而出现不良反应,极易出现安全事故而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威胁或造成医疗纠纷。本次研究以对比形式观察了质量控制在输血检验流程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7年11月~2018年9月收治的需输血病患共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7~58岁,平均(36.94±5.22)岁;组内6例有输血史。观察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9~63岁,平均(38.03±4.97)岁;组内5例有输血史。组间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原因出现因外伤失血过多来院就诊且需要输血治疗。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检查流程,按照基础操作完成输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具体操作如下。

1.2.1 检查适应症环节

可以说输血是一种移植手术,若输血不当、对适应症审核不清,可能导致肝肾功能紊乱、肾脏衰竭、心脑衰竭甚至猝死等急性反应症。这是由于外来血液在输入后人体本身的免疫过敏可能引发一系列恶性循环危险,因此必须强调适应证审核。

1.2.2 血型交叉检验环节

因此近年来逐渐剔除了这种判别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采用仪器制动识别,还可同时鉴别Rh血型。在操作流程上需要操作者责任心驱使下避免出现药剂质量问题、标本质量问题、药剂混合问题。

1.2.3 输血观察环节

由血液科护士正常完成输血操作。在开始输血后至少观察30分钟,确保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征兆。若患者为手术过程中输血或外伤必须立即输血,需要在多备血少输血的原则上保障其生命体征平稳即可,不提倡大量输血。输血过程中出现减少出血量窗口应及时汇报并修改医嘱,控制输血量。

1.3 观察指标

从职业暴露、交叉配血、输血传染病三方面对输血安全性展开调查,以匿名问卷方式调查患者对输血的满意度,统计组内输血纠纷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输血满意度、纠纷率均以[n(%)]表示,以x2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输血安全性

比较两组出现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显示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4%,观察组为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输血满意度

统计两组患者对输血的满意程度及医患纠纷发生率,显示对照组满意度为76%,纠纷率为13%;观察组满意度为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纷率为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在临床医疗输血过程中,血液感染疾病的传播易造成严重医疗事故,因此必须采用质量控制手段严格要求各环节操作,确保输血检验流程操作的科学完善性。

在质量控制方面,输血前必须严格控制供血者血液,确保不存在传染性疾病,并强调相关医疗器械的严格消毒,预防交叉感染。对于Rh血型以及ABO血型的鉴定应区别对待,确保使用国家批准生产的标准血清并查验血清有效期。交叉配血需严格化,在实验室操作下于输血前三天内查验受血者配血实验血标本,确保检测出ABO系统之外的抗体以及与ABO抗体不相容的抗体,并查看是否存在凝集或溶血现象,保障交叉配血准确性。对于输血检验流程中涉及到的各操作角色而言,同样需在自身岗位上加强质量控制。例如对于输血检验员而言,必须强调血液配型的准确性,降低电子判读的误差几率,严格实施环境管理、流程管理、信息化管理。

根据研究对比,在质量控制下观察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更低,受血者满意度更高且纠纷率更低,证实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纠纷血液流程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误帮倒忙引纠纷
纠纷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析OGSA-DAI工作流程
在芬兰遭遇遛狗“纠纷”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