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师制”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生的培养初步探讨

2020-12-09 05:30李金洋
西部论丛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导师制全面发展

摘 要: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培养应用型本科生过程中导师指导内容明确性、师生考核要求清晰透明性、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完善等具体问题对于构建应用型本科生培养过程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方面考虑,本文基于“导师制”的应用型本科型高校的本科生的具体培养提出了指导内容具体化,指导方式多元化,以期为完善导师聘任制度,健全师生互选机制,完善校、院、系之间的联系管道,加强导师之间的互动,构筑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科学评价体系等提供相应的思路参考。

关键词:导师制;应用型本科生;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本科生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专业技能的要求外,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而针对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辅导员多为思政专业的专职辅导员,已难以保证各种专业的学生对全面发展的诉求。因此,应用型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就显得很重要。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专业知识、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困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概述

所谓的应用型本科是与学术型本科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该类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注重实践性知识的应用以及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应用型本科与学术型本科在培养模式上具有较大的差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快速进步,现代社会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当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向。否则现代社会的人才培养便无法满足社会各行业领域发展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应用型本科的日常课程教学,基于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导师给学生起到引导作用来进行相应的专业课程教学熏陶,学生才能够从日常的课程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进而自发的进行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将会得到提升与锻炼。在高校模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良好的学习氛围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在自主性较强的高校培养模式中进行日常课程的学习,使得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巨大的提升。从某方面来看,应用型本科与学术型本科也有相似,在日常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自主性,正因为如此,导师才需要给予学生良好的课程体验,使得学生能够自发利用课下时间进行钻研与学习。

二、现阶段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科导师制在我国的实施客观上推动了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然而,由于文化、教育背景的差异性,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为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定位不清,本科院校生师比过大,管理制度缺失,以及导师指导随意等问题。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师指导内容安排不明确导致导师职责模糊

导师制的设立,首先要明确“导什么、怎么导”,指导目标和指导内容的确立才能使得师生明晰导师制的具体任务与工作,才能知道如何去做。目前普遍本科院校存在一些通病,例如导师缺少指导记录,学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去和自己导师沟通,探讨什么内容,导师制中间环节缺失严重,普遍具有形式主义,造成导师和学生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效果不好。随机调查一些在校本科生发现大部分对导师指导的内容不满意,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导师的工作态度一般或导师根本不认真,只是例行公事。这些都体现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内容不明确。

2.应用型本科院校生师比逐渐增大,导师资源呈现匮乏

生师比是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个重要前提。目前很多高校生师比大体很高,这就会使得实施过程中,导师资源匮乏问题显现。以随机调查的普通本科学院为例,一般每位导师一年需要指导3-5人,那么随着毕业学生增多每年指导学生数也会增加明显,一个导师很难有精力指导太多学生。另外,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对导师也会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成为导师,而这些导师又往往既是教学的主力,又是科研的骨干,甚至有的老师还需要担任部分行政工作。所以,生师比的不断增大,会使得导师资源匮乏,最终影响导师制的实际效果。

3.导师与学生考核要求不明晰影响指导效果

目前高校对老师的考核主要集中在科研和教学,对导师制的考核要求则相对要低。因此,当导师在分配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时,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就会被优先考虑,而导师制的指导工作就只能往后排,这也无关教师的责任心差或者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讲,其课业负担是相对较重的。此外,导师制的学习生活交流活动对学生没有学分要求,对导师的工作又难以具体进行量化,故导师与学生对导师制的活动都存在敷衍应付的情况,进而也会影响导师制的实际效果。

4.管理制度评价体系不完善

我国高校推进导师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使得西方导师制与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接轨,也就是如何进行本土化的调整,使得它既能保有西方导师制的优势,又能体现我国高校的特征。我国各高校在制度建设上积极探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采用全程本科生导师制,辅导内容包括选课、成绩、科研、就业、生活、三观确立等;天津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采用年级导师制;广州大学等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精英学生导师制;中科院大学的科研导师制;南开大学的学生宿舍导师制等。各高校结合自身情况所建立的“本土化”本科生导师制不尽相同,效果也各有差异。另外,从学科专业方面来讲,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对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制度建设时既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定位,又要充分考慮学科差异,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将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措施来对相关问题进行改进与纠正。使得导师制的培养理念,能够在应用型本科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得到启发及思考。

1.本科生导师制在指导内容上要具体化,指导方式要多元化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既要重视专业素养的提升,也要解决学生内心困惑。首先,明确导师的桥梁作用。学生进入大学后,对专业、对学校、对社会存在陌生感或一定程度的不适感,导师就是学生联系专业、学校、社会的桥梁,是增强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纽带。其次,导师要帮助弄清指导的每位学生在大学的目标方向,在课程学习、专业技能,以及毕业后可能的就业去向提供指导和建议。最后,在思想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认识,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讨论形式,使本科生与及时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学术活动,也还可以组织学生到药厂生产一线与有经验的师傅交流学习,拓宽眼界、积累经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后续职业做好准备。

在指导方式上要多元化,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同样重要。正式的沟通有时候学生有些拘谨,而非正式的,例如,在吃饭时,在实验室等场所交流时,学生会轻松些,交流的效果也更好。另外,不同年级的学生,交流形式也略有不同。一二年级刚到大学一段时间,一切都在适应,共性问题也较多,可以多采用正式交流;三四年级学生对环境、导师相对熟悉,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故可多采用轻松的非正式交流方式。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可以在办公室、会议室、餐厅等场所,通过邮件、电话、微信、面谈等形式进行集体或个别指导交流,从而有效提升指导效果。

2.学校完善导师聘任制度,明确职责,健全师生互选机制

导师聘任制度是指导效果的重要保证。导师要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教学规律,熟悉心理学基本常识,熟悉学生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以及所学专业的就业、读研,甚至国外专业情况,导师的聘任可采取院系所有教职员工自愿申请,学院初选,试用期考核的原则。为解决导师匮乏的问题,可使非教师系列人员申请作为导师,例如,实验室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等,一般对于非教师系列的人员,给予一年的试用期。另外,对于师生的见面频次、会谈内容、会谈时间等进行较为清楚的界定。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两周交流一次,三四年级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一个月左右交流一次。为保证交流效果,每次交流时间可规定为1小时,笔者所在学院老师与学生交流时通常会在1-2个小时范围内。会谈内容通常提前确定,并通知学生,以便学生做好准备,导师根据交流的情况做好记录。

明确职责,协调好班主任、辅导员、导师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的日常事务管理,辅导员重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而导师在积极配合班主任、辅导员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主要是做好学生与学院、社会的桥梁,以及学生在大学的目标方向,专业技能,为学生毕业后可能的工作去向提供指导和建议。

健全师生互选机制。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师生双方的配合。在一年级时,导师和学生之间不熟悉,导师与学生之间通常由学院直接指定。随着交流的增多,了解的加深,导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由学院统一安排,在二年级后或三年级进行互相选择,选择确定后一般不予调整。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土木工程学科包含的众多方向领域,如建筑工程方向、地下工程方向和矿山建设方向等,不同方向间的培养方案差异性较大,而导师一般只擅长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方向,难以全面掌握所有土木工程的内容,因此,在二年级后,根据专业方向重新进行师生互选是非常合适的,也非常有利于指导效果。

3.完善企业与校、院、系之间的联系管道,加强导师之间的互动

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针对指导过程中的问题,导师之间可相互交流,集思广益,提出解决办法,为导师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决策依据。通常以系为单位,由系主任牵头,每学期一次,组织导师讨论该学期指导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然后,由学院组织各系主任开展讨论,进一步明确学院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最后,汇总学校教务部分,为完善和改进学校导师制的顶层设计提供充分的基础支持,必要时可结合专业的需求,实行双导师制,即企业一个导师,学校一个导师,相互进行管理培养学生。

4.构筑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科学评价体系

为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切实保证指导效果,须构筑有效的激励机制。学校可根据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效果,如学生满意度、论文发表、学科竞赛获奖等情况,设立奖励基金,

给导师和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也可以将导师工作业绩作为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等的依据。必要时,院系可根据导师对学生指导情况与指导成效给予奖励。

由于高校学生众多,为了使得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时间得到合理有效的安排,实现个性化专业课程学习方案的制定,高校可以尝试性的实行本科导师制,来帮助学生个性激发,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为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使得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完善与改进,在日常的理论化课程教学之外,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技术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使用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工作能力是很合适的,定期到企业去实习工作,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实际中存在哪里方面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哪些方面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有所区别,去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回到学校,查漏补缺,分享个人经验,让学生的个人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同时在相关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要明确各方的分工任务,相互协作,采取较为合适的培养方案,来使得学生进行理论化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相结合的双重学习。

结束语

基于“导师制”的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教学理念,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向的教学理念,能够使得应用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准的高技术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娟.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困难博弈论探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6:24-32.

[2] 闫瑞祥.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73-76.

[3] 王娜,陈晗,陈子薇.基于本科生导师制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1):109-110.

[4] 王振忠,张爱女,樊靓.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融合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探索[J].广东化工,2019,46 (16):232-233.

作者简介:李金洋(1988.09),男,汉族,河南省漯河市人,亳州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学历,236800,研究方向:中药学。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育导师制全面发展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模式化教育主导下的个性化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浅析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