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中的价值

2020-12-10 11:48梁燕霞胡海滨何秋苑谢丽群邹文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初产妇产程体位

梁燕霞,胡海滨,何秋苑,谢丽群,邹文霞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广东 广州 510010)

仰卧位是临床分娩主张应用的分娩体位,有助于医护人员密切监测阴道及胎儿情况[1]。该体位缺陷在于具有压迫子宫风险,对骨盆可塑性产生影响,致使骨盆狭窄,如此不仅增加胎儿入盆阻力,同时可增加产妇疼痛感,降低分娩控制感,导致延长产程,增加剖宫产率[2]。本研究旨在探析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2~31(26.5±4.5)岁,观察组年龄21~29(25.4±3.6)岁。分组后产妇的一般资料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指导运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密切观察产程进展与宫缩频率,做好相关措施,观察组实施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如下:

1.2.1 坐卧位

抬高产床床头,产妇上半身稍微前倾或呈直立状,护理人员于产妇身后扶住产妇腰部,产妇双手紧抓两侧扶手用力。该体位适用于产程进展较慢但活跃性较强的产妇。

1.2.2 侧卧位

根据胎位选侧卧方向,产妇背部打直,大腿上方弯曲紧贴于腹部,双脚置于脚架,腿下方伸直。该体位适用于枕后位、产程进展较慢的产妇

1.2.3 跪趴位

抬高产床床头直至产妇站立,指导产妇将后背靠于床头位置,蹲于床尾,分娩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姿势。该体位适用于枕后位、胎头方位不定以及产程进展较慢的初产妇

1.2.4 站立位

产妇站立于床边,护理人员于产妇身后扶住产妇腰部,指导产妇双手仅扶床栏,双腿分开至与肩同宽,左右微微晃动。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助屏气用力、哈气,宫缩间歇阶段可适当调整姿势。

1.3 疗效标准

记录两组产妇的妊娠方式,包括自然分娩、剖宫产、产钳助产;记录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

剖宫产:观察组1例、对照组7例,差异对比(x2=5.001、P=0.03);产钳助产:观察组3例、对照组9例,差异对比(x2=3.529、P=0.06);自然分娩:观察组36例、对照组24例,差异对比(x2=9.601、P=0.002)。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9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24/4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

第一产程(h):观察组(7.64±0.59)、对照组(9.41±0.43),差异对比(t=15.333,P=0.0001);第二产程(min):观察组(42.61±10.46)、对照组(68.58±9.54),差异对比(t=11.602,P=0.0001);第三产程(min):观察组(14.52±1.48)、对照组(21.92±1.75),差异对比(t=20.420,P=0.0001)。

3 讨 论

应用自由体位分娩护理中,第二产程早期尤其是胎头位较高的孕妇,协助其置于蹲位、坐位或半卧位,通过降低骨盆倾斜度,可促进盆腔扩张于两侧及肛提肌下端方向,有助于产妇屏气发力,从而减少体力消耗。产妇一旦活跃期同时实施超声、腹部四步触诊法检测提示置于枕后位[3]。此时应当导产妇置于侧卧,通过促使胎背受到羊水浮力与重力的影响,转向孕妇腹部前下端位置,促进胎头快速入盆,有助于将枕后位、枕横位纠正转变为枕前位,利于分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9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24/40),可提示自由体位分娩能够有效纠正异常胎位,提供自然分娩率。

临床将常规平卧位作为分娩最佳体位,但给予孕妇自由体位,可最大程度的增强产妇产力,相较于平卧位,机体在处于肌肉掌控程度感知相对最强的各个自由体位时,对产力增强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此外,自由体位分娩护理通过促使产妇均匀乏力,降低胎头入盆阻力,可避免或有效减轻产妇用力过早、过度导致的宫颈损伤。如吴新媛等人[4]研究表明,自由体位分娩可有效缩短产程,减轻会阴损伤,减少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后出血事故的发生。

综合所述,对初产妇实施自由体位分娩护理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临床具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初产妇产程体位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