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性会厌炎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0-12-10 11:48吴亚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组间入院病情

张 晴,吴亚萍

(西安航天总医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急性会厌炎作为耳鼻喉科急性凶险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其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的特点,如若不进行及时地处理,极易造成死亡。因此,对其实施科学、有效的急诊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将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1月接纳的80例急性会厌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进一步探讨团队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将探讨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1月入院的80例急性会厌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1.6±8.5)岁;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2.4±8.5)岁,两组患者均符合此次研究的纳入标准,并在患者知情同意条件下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性成立。

1.2 实施方法

两组患者中,常规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实施团队管理模式。团队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1)组建专门的团队护理小组,进行分工,并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技能及素质的培养;

(2)急诊护理护理人员要切实配合医生对患者实施入院前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等;

(3)给予患者个性化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主动配合,根据医嘱用药,做好记录;

(4)给予患者窒息预防指导,监测其呼吸变化等;

(5)床头备气管切开包,当患者出现喉梗阻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治疗处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病房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肺部感染等;

(6)优化团队护理管理制度,建立标准流程,改善急性会厌炎的急救护理方式,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1.3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标准差为(),组间对比以t检验,组间结果用x2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病情转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组间对比意义显著。

3 结 论

急性会厌炎是一起病突然,发展迅速,容易造成上呼吸道阻塞,病情凶险,也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一定时间内会对患者的吞咽功能以及呼吸道等带来严重的影响,极易导致其发声困难、窒息等。因此,在救治急性会厌炎患者时,需要更为专业及严谨的护理人员实施科学的护理,在护理的技术质量、水平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急性会厌炎急诊团队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护士长为核心,每个护理人员与相关的医生进行密切的配合,逐渐形成团队间的良好默契[2]。在患者入院前,医务人员要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做好应急准备,当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时要及时地向值班医生报告,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3]。对患者实施急诊抢救时,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呼吸情况等,要密切管理气管切开后患者的呼吸道及病情,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等。

团队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对工作积极性有促进作用,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掌握疾病知识和抢救方式、流程等。通过构建良好的管理制度,加强沟通及服务意识等,以团队的方式确保急性会厌炎急诊护理质量地提升,提高抢救成功率[4]。通过此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病情转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进一步表明团队管理模式具有较积极的护理应用价值。

综上,针对急性会厌炎患者实施团队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抢救效率,更好地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促进救治成功率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组间入院病情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高龄孕妇临床妊娠常见状况分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体育特长生训练方法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