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020-12-10 11:48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研究组评分

王 丹

(解放军第968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医院对护理质量管理进行加强,其目的主要是对护理工作的效果进行提升[1]。根据目前状况来说,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护理员的能力、设备等均存在紧密的关系。在护理中作中,护理质量在护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要对护理管理质量予以提升,从而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为此,本次对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护理质量管理实行常规护理质量控制方法所接治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将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护理质量管理中施行持续质量改进所接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组,其中研究组患者中男性为113例,女性为77例,年龄为16岁至79岁,平均年龄为(43.27±5.32)岁。研究组其中男性为93例,女性为107例,年龄为21至82岁,平均龄为(49.26±5.62)岁。两组患者无精神类疾病以及严重器官衰竭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其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组则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其实施过程详情如:①建立护理质控制小组,由护士长为小组组长,依照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安全管理、医院感染管理、护理培训来选取6名护理人员来施行质控,形成三级管理体系护理部领导、护士长、质控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护理工作持续质量改进评价标准。②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予以加强,并对其进行核心制度以及专科操作培训考核。同时定期组织技能比赛,对突发事件时的判断和应急处理能力进行加强提高。③每月定期开展护理质量分析讨论会,对护理过程中存在护理质量问题和发生的护理负面事件进行讨论研究分析,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和避免措施,并对护理过程中进行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

1.3 疗效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护理质量评分。满分为100分,护理安全管理30分急救物品管理10分,护理文书10分,护理培训满意度20分,感染管理3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结果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为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其中研究组的护理评分为(95.57±4.37)分,其中对照组护理评分为(77.32±5.36)分。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为:(t=37.320,P=0.001)。

3 讨 论

常规的护理质量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较为注重项目管理,不具备科学系统性的评价标准,因此对护理质量的管理中没有明显的作用,并且会对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2]。近几年,现代医疗的在不断发展,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常规的质量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其需求,需要采取先进的管理方式来对护理质量进行管理[3]。

对护理质量管理施行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能够避免发生医疗纠纷,以及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和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护理工作持续质量改进评价标准,同时对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予以加强,从而能够充分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与主动性等。促使护理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来完成相关的工作,对提升工作效率有较好的帮助,从而能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得知,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通过结果比较,可足以证明对护理质量管理施行持续性质量管理改进模式,其施行后的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质量控制方法。

综上所述,对护理质量管理施行持续性质量管理改进模式,其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研究组评分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我给爸爸评分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