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CT检查的影像专科护理策略

2020-12-10 03:17颜卓恒梁佩仲李叶红黄春虹陈秀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1期
关键词:放射科危重急诊科

邓 虹,颜卓恒,苏 赟,梁佩仲,李叶红,黄春虹,陈秀英*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广东 广州 510120)

随着CT扫描技术和装备的进步,CT检查已经成为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病情的评估及初步诊断的重要方法。危重患者在完成CT检查的过程中需要经历转运、过床、对比剂注射、检查等多个环节,极易出现输液管道脱落或堵塞、供氧中断、窒息或呼吸困难、坠床、血压骤降、休克、心律失常、对比剂过敏、外渗、脑疝、心搏骤停等医疗不良事件[1]。因此,危重患者的CT检查是影像护理工作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我院结合循证证据和医疗风险管理要求,制定了标准化护理流程,提高了危重患者CT检查的安全和效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急诊科和ICU的危重患者中需要急诊行CT检查的成年患者共3696例,其中男2080例(56.3%),女1616例(43.7%)。年龄18~97岁,平均57.37±18.76岁。因病情需要行急诊CT检查的患者中,急诊患者3363例(91%),ICU重症患者333例(9%)。急诊CT检查的部位主要包括:头颅CT 1633例(44.1%)、胸部CT 554例(15.0%)、腹部CT 455例(12.3%)、泌尿系统CT 111例(3.0%)、脊椎及关节CT 105例(2.9%)、多个部位CT(两个或以上脏器、系统)671例(18.2%)以及其他部位CT 167例(4.5%)。

1.2 护理

结合相关指南[2-5],制定危重患者CT检查的标准化护理流程。根据危重患者特点和我院医疗实际,制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危重患者CT检查护理规范》。规范明确了危重患者范畴,制定应急抢救预案,规定了对危重患者接受CT检查全过程实施的标准化流程,限定了科室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的范围和要求。

检查前准备:在为危重患者实施CT检查前应该制定放射科急救应急预案,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按照危急程度(以红、黄、绿三种颜色表示)进行界定,明确放射科医、护、技值班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要求,规定送检专科医护以及急诊科协同抢救的机制和流程。危重患者检查前应该在送检专科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告知检查转运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和不良事件等风险,获得患方的知情同意。要求送检专科应该提前将患者的基本情况通报放射科值班团队,并提前预约好检查的时间,确保危重患者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影像学检查。放射科护士需要提前通知放射科医师、技术员做好迎检准备,并根据患者病情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抢救设备和药品的准备,必要时还应同急诊科抢救团队沟通,随时做好支援抢救的准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影像专科护士需要与送检专科明确患者是否存在传染性疾病,如有传染风险,专科护士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实施放射科院感防控相关措施[6]。

检查时护理:在危重患者到达CT室后应该立即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尽快与送检护士快速沟通患者病情、转运过程及护理评估等情况。完整的护理评估包括人工气道及辅助通气情况、吸氧方式及参数设置、输液管路情况(种类、数量、连接药物情况、输液泵工作状态等)、各种引流管情况(尿管、胃管、胸腔引流管、ECMO管路、其他管路等)、监护仪连接及设置情况、其他治疗和监护仪器设备情况。指挥现场人员安全完成患者从车床到CT检查台的过床工作,并确保各管路位置正确,各监护、治疗仪器在过床后工作正常。指导患者家属或陪检人员穿着放射防护服,交代检查期间注意事项。调整监护仪器和各治疗设备界面便于从CT控制室监控窗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检查患者对比剂注射管路的留置和通畅情况,连接好高压注射泵,并指导患者或家属保持良好的手臂姿势,避免留置针的移位和脱落。回到控制室后应该通过观察窗密切监测患者监护仪上生命体征变化和患者活动情况及陪检人员的动作和表情,综合分析是否在CT扫描过程中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或意外情况。如出现突发状况,应该立即通知技术员停止扫描,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实施急救。

1.3 效果

2019年全年我院放射科完成CT检查患者总量为119002例,其中为急诊科和ICU的危重患者实施CT检查3696例,危重患者CT检查占比为3.11%。在所有危重患者进入放射科且在CT检查期间,未发生一例病情突然恶化、心搏骤停、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所有患者均顺利、快速完成预定的检查项目。全年未发生一起危重患者家属因为CT检查而出现医疗投诉、纠纷事件。

2 讨 论

对于放射科来说,虽然进行CT检查的危重患者总体占比不高,发生率高达46.2%~79.8%,出现心搏骤停的发生率为0.34~1.6%。因此,放射科应该重视危重患者在CT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需要提高警惕并认真对待。我院的影像专科护士全部从临床专科转岗而来,大部分曾经长期从事急诊和重症护理岗位,具有较好的临床抢救经验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成为我院影像护理专业的特色之一。因此,建立一支拥有临床抢救经验的高素质影像专科护理团队是放射科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

危重患者影像学检查是放射科患者和安全的重要课题之一,需要各专科的密切协同与配合,更需要各专科不断提升医疗管理质量,优化操作和护理流程,并通过持续的医疗和护理质量改进,形成一套系统的、标准化运作模式,以安全和效率为考评指标,促进各环节的有序和高效运作。

猜你喜欢
放射科危重急诊科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FRCR资格考试解剖模块对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影像解剖教学的启示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