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back健康教育方法进展

2020-12-10 03:17可易弘柴玉琼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1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护士

可易弘,柴玉琼,郭 婕,王 颖

(1.甘肃省中医院护理部,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省中医院内镜中心,甘肃 兰州 730050)

健康素养指个体获取、理解及处理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有利于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决策的能力[1]。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较高的健康素养可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防止疾病恶化,降低疾病致残、致死率[2],最终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3]。截止2015年,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0.25%[4],这表明我国居民在阅读、理解和记忆医疗健康信息方面存在困难。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向患者提供的信息中近50%被遗忘,同时患者在服药指导方面理解困难,这会降低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更增加了安全隐患。每年因为对医疗信息掌握不全面及误解所造成的损失达730亿美元。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全面掌握健康知识,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目前,基于循证的Teach-back法已在国外广泛应用于健康教育方面,尤其在低健康素养患者的健康教育方面收到满意效果,现笔者将该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健康教育提供新方法。

1 Teach-back法基本介绍

Teach-back法也称为“show-me”或“closcing the loop”,中文翻译为“回馈法”、“回授法”等,该方法是对教育者是否将相关内容解释清楚的检测[5],并非检验受教育者的记忆力。旨在通过让受教育者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教学要点,来提高其对健康教育内容中的信息理解,其以患者为中心,指导患者自我护理。美国医疗保健与质量局(The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国家质量论坛(The National Quality Forum,NQF)推荐的“全面性预防措施”34种有效方法之一[6],可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等卫生医疗场所。

2 Teach-back法的实施方法

2.1 实施前准备

Teach-back法实施前,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确定健康教育内容,编写详细教学计划,将难懂的医学术语转换成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语,最后确定有针对性的提问语。需要注意,提问语应为开放式的问题,如“不知我刚才是否将内容解释清楚,您能否用自己的话说呢?”或“如果其他家属问您,您会怎样向他描述呢?”,避免回答“是”和“否”的问题。小组成员可相互练习,熟悉具体操作流程,循序渐进,逐步推广使用。小组可根据教育内容,制订适合受教育者的健康教育手册、图画材料等,作为健康教育的补充[7]。

2.2 实施步骤

Teach-back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主要包括4个步骤[8]:(1)向受教育者讲明和演示需要掌握的信息和技能;(2)受教育者不能照搬讲授者的话而是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刚刚学习的信息;(3)澄清和纠正其理解不全面或错误的信息;(4)受教育者了解理解全部信息。其中第二步和第三步需要不断的重复,使用不同的词语、图表或其他工具辅助讲解,然后进入第四步骤,即完全理解掌握信息。如果教育者讲解2~3次后,受教育者仍不能领会其中含义,则需要更换传授者,直到完全理解。

当受教育者能全面、正确回答教育者的问题时,表示受教育者完全掌握了教育者提供的健康信息,即此次健康教育结束。其中第二步和第三步重复进行,直到受教育者能够准确、全面的表述所讲授内容。再次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考虑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如图片、视频等方式。若教育者进行2-3次教育后,仍不能理解时,则需更换教育者,对患者进行教育。

2.3 实施时间

教育者实施Teach-back法时,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如进行一项操作时、受教育者抱怨、表达错误信息、对教育内容表现出兴趣及讲述自身问题时,受教育者接受程度较高。每次讲授2~3个知识点,方便受教育者记忆,防止混淆。一般出院当天要办理相关手续,且患者回家心切,此时进行健康教育,效果不佳。可在出院前一天讲解出院后注意事项,保证教育效果。

3 Teach-back的应用

3.1 Teach-back在患者中的应用

Teach-back法用于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降低安全隐患等。Mathew等[9]对呼吸科门诊15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教授药物的使用要点,最后询问是否有任何问题;试验组采用Teachback法,通过询问三个开放式问题来回忆所教授的内容,并且通过对话方式纠正错误。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对于药物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者知识掌握程度进步更大,这说明价廉的教育方法也能提高患者的知识。但是Matthew等[10]研究显示虽然Teach-back方法增加了患者对于医疗信息的掌握程度,试验组和对照组的30天再入院率没有明显差异,可能因为所选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80岁,含有多种并发症,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探讨。

3.2 Teach-back在照顾者中的应用

家庭是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属则是这一支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家属的参与状况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及维持具有促进作用[11]。因此家属的疾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掌握对患者的疾病转归有直接影响。对于急诊科哮喘儿童家属使用Teach-back法进行健康教育,患儿家属均表示该方法可以帮助他们确认学习内容,避免忘记关键信息,提高医患交流,同时提高满意度。杨玲等[12]对先心病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发现使用Teach-back组比常规健康教育组介入治疗健康知识掌握更高,家属满意度更高,降低了患儿并发症的发生。

3.3 Teach-back在医护人员中的应用

Lazaro等[13]采用Teach-back方法对ICU护士的疼痛管理技能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促进了护士与语言表达障碍患者的交流与配合,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80%护士认为该方法效果良好。李奉珍等[14]对护士进行Teach-back法培训,对实施前后的100名护士沟通效果进行评价,发现使用Teach-back法的护士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沟通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对患者情况了解等方面均有提高,同时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均提高。这说明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能够进一步加深护患沟通、信任,提高护理质量。

Teach-back健康教育方法目前已在不同人群中使用取得良好效果,其作为一个基于循证的、跨学科的方法,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帮助护士核查患者的掌握不完善、错误的信息,进而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该方法不受语言、阅读能力的限制,对于健康素养低下人群效果尤其显著。Teach-back法与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这种方法更加关注影响个体的“文化、焦虑、分心症状”等因素,帮助患者理解和记忆更多信息,降低医疗安全风险。

3.4 Teach-back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①由于Teach-back法是对知识进行讲解后,采用提问语对被教育者进行提问,部分患者会认为该方法类似于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自尊心会受到打击,不愿配合;还有部分患者会认为医护人员讲授一遍,即可记忆理解全部知识,不需反复确认,该方法过于繁琐。②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态度温和,语气亲切,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进而影响实施效果。③使用提问语进行提问时,避免使用闭合式问题,如“您记住了吗?”,应该使用开放式问题进行提问,如“您能用自己的话说一下该操作的注意事项吗?”。④若患者回答不上时,留给受教育者思考时间,并给于鼓励;若未能正确回答问题时,不应责备患者,将原因归于医护人员未讲解清楚,“可能是我刚才没有讲清楚,它是…”,教育者应以确认自己传授的知识是否正确、完整为中心思想,而不是检验受教育者的知识储备。⑤Teach-back法虽可以帮助患者记忆大部分内容,但是为了避免遗忘讲授内容,可在每次讲授完毕后,发放相应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以帮助受教育者对所讲授内容进行巩固。

综上所述,Teach-back法是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受教育者健康水平、促进疾病恢复、加强自身疾病管理、降低医疗安全风险;其在低健康素养人群中,效果更佳显著。目前我国整体健康素养水平不高,西部地区健康素养水平更低,在使用该方法时,应结合具体实际,对教育者进行培训,制作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发放适合受教育者的教育材料,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