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新生儿肺炎血清CRP、PCT、IL-6水平的影响

2020-12-10 02:09庄箭波顾岚马岩陈羽
河北医药 2020年23期
关键词:血气舒适度新生儿

庄箭波 顾岚 马岩 陈羽

新生儿肺炎是因胎儿在围生期吸入细菌、病毒、原虫以及肺炎病原体等导致肺部感染的一种急性炎症疾病[1]。因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发展健全,其抵抗力及肺储备功能不足,故新生儿肺炎易引发严重呼吸窘迫或衰竭,具有极高的致死率[2]。相关调查发现,重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死亡率可高达20%~30%,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3,4]。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呼吸状况,恢复氧供系统,但这种呼吸支持方法会对患儿造成创伤,引发支气管炎、气胸等并发症,使其临床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程度限制[5,6]。因此,在呼吸支持过程中采用无创非入侵性通气手段,对减少或防止患儿损伤具有重要意义。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和持续正压通气(CPAP)是近年来国际上应用广泛的无创呼吸支持方式。CPAP依靠湿化瓶气泡湿化,无法精确控制患儿吸氧浓度、氧流量,再加之患儿耐受性和依从性欠佳,达不到预期的湿化效果。HFNC是一种新型氧疗方法,相比CPAP通气更为微创,并且更接近人体生理呼吸,有助于提高患儿舒适度。相关研究亦表明,HFNC可产生一定气道正压,促进新生儿肺炎肺复张,恢复血氧饱和度,同时HFNC湿化装置增加了新生儿氧疗舒适性,减少了相关并发症。基于此,本研究以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清CRP、PCT、IL-6水平变化为切入点,探讨HFNC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胎龄(37.57±2.16)周,出生时体重(2.37±0.49)kg;入院时年龄(10.02±3.25)d;早产43例,足月15例。观察组:胎龄(36.98±2.05)周,出生时体重(2.39±0.53)kg;入院时年龄(10.11±3.32)d;早产45例,足月13例。2组患儿性别比、入院时日龄、胎龄、体重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诊断标准,且经临床诊断确诊;(2)平均日龄<30 d;(3)合并不同程度呼吸衰竭;(4)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自愿加入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反复呼吸暂停(24 h内>6次)患儿;(2)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持续肺动脉高压、多器官功能衰竭、先天遗传代谢疾病;(3)无法适应HFNC和CPAP湿化氧疗,或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者;(4)先天畸形、过敏体质,治疗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完成治疗者。

1.3 方法 2组患儿均予以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积极的脏器功能保护及抗炎、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CPAP治疗,采用英国EME生产的Infant Flow System 呼吸机,呼气末正压参数设置为5~7cm H2O,流量参数设置为<608 L/min,吸入氧浓度参数设置为30%~40%。观察组采用HFNC氧疗,采用新西兰Fisher-Paykel 生产的空氧混合仪及其配套湿化器、专用呼吸管路等,根据患儿鼻孔大小、鼻间距以及体质量选择鼻塞导管和鼻塞,以鼻塞是患儿鼻孔直径50%、不密闭为宜,保持患儿鼻塞导管与鼻腔间的间隙,以维持患儿部分自主呼吸,氧流量参数设置为2~10 L/min,吸氧参数设置为30%~40%,湿化气体加温至37℃。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根据血气分析及患儿临床表现调整呼吸机参数,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参数维持在88%~95%,pH值保持7.2~7.4水平,PaCO2参数40~55 mm Hg,PaO2参数维持50~80 mm Hg。2组均连续治疗24 h。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患儿心率恢复、呼吸困难缓解、肺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2)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2组患儿PaO2、a/APO2、PaCO2及呼吸频率等指标变化;(3)参考张秀珍等[8]所用标准评价2组患儿氧疗舒适度:新生儿能安静睡眠为3分,新生儿哭闹但能安抚为2分,哭闹不止需予以镇静药为1分。(4)痰液粘稠度:分为3级,Ⅰ度(稀痰):痰液外观呈米汤样或者是泡沫样,吸痰后检查玻璃接头未见痰液滞留现象;Ⅱ度(中度粘痰):痰液外观和Ⅰ度相比更为粘稠,吸痰后检查玻璃接头内壁可见少量痰液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Ⅲ度(重度粘稠):痰液呈黄色,且明显粘稠,吸痰时其管道常因大负压而呈塌陷状态,玻璃接头内壁检查可见大量痰液留置,用水冲洗不易被冲走,表明患儿气道湿化严重不足;(5)采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E170电化学发光仪测定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含量;(6)采用ROCHE Cobas 4000检测仪,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采用ELISA技术检测2组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 观察组患儿心率恢复、呼吸困难缓解、肺啰音消失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2,18.193,12.439,P<0.05)。见表1。

2.2 血气指标 治疗前,2组患儿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2)水平均显著提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次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血气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比较

表2 2组患儿治疗前后各血气指标比较

2.3 湿化效果 观察组患儿12、24、48 h时痰液粘稠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92,8.864,17.210,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治疗后痰液粘稠度比较 n=58,例(%)

2.4 舒适度评分 观察组患儿12、24、48 h时的舒适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56,4.952,5.260,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氧疗舒适度评分比较 n=58,分,

2.5 血清炎性因子 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中CRP、IL-6、PCT水平明显减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5。

表5 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变化

2.6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喂养不耐受(8.62%)、鼻部压疮(3.45%)、气胸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7.24%、10.34%、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8,P<0.05)。见表6。

表6 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58,例(%)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亦是引起新生儿毒血症、呼吸衰竭,进而导致死亡的重要病因。以往临床多采用CPAP纠正肺炎患儿呼吸衰竭,有一定治疗效果。但随着近年来其临床应用的不断推进,不足之处也逐渐体现出来,主要表现为湿化不足、并发症较多、舒适耐受性差等问题,增加了治愈难度。随着无创正压通气技术的不断发展,氧疗方案也有了显著提升,HFNC湿化氧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氧疗方案,其治疗原理和传统正压通气相似,即均是通过增加氧浓度来改善新生儿肺炎缺氧状况及氧合情况,进而改善患儿血气指标,达到调节新生儿肺炎呼吸频率的效果。另外,HFNC湿化氧疗所输送的气体经一次性管道内导丝加热加温湿化,温度设置在37℃左右,减少了气体在管道内形成冷凝水的风险性。还可缓解呼吸道黏膜热量、水分散失,保护患儿粘液纤毛转运功能,这对维持新生儿气道通畅、改善其呼吸状况;进而减少对呼吸中枢刺激,促进新生儿肺炎临床症状改善、缩短住院时间有明显促进作用[9,10]。喻聪等[11]采用HFNC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衰竭,结果显示HFNC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气促、肺部啰音及三凹征、紫绀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普通吸氧低流量组50例,传统CPAP治疗对照组50例 (P<0.05)。本研究观察组患儿心率恢复、呼吸困难缓解、肺啰音消失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研究报道一致,表明采用HFNC治疗新生儿肺炎可显著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有利于患儿病情康复好转。

HFNC是通过鼻塞导管将设定好氧浓度的空氧混合湿化气体输送给患儿,可发挥与传统CPAP相同的治疗效果,积极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氧合。Frizzola等[12]用小猪动物模型模拟急性肺损伤,后分成HFNC治疗(8 L/min),双腔储氧式鼻塞吸氧;一组给予HFNC治疗(8 L/min),单腔储氧式鼻塞吸氧,结论是关于HFNC治疗,可显著降低PaCO2水平,且下降幅度与流量呈正相关,与漏气无明显相关性;患儿氧合以及气道压力的上升与HFNC流量呈正相关。新的湿化、加温的HHFNC,能对吸入气体精准加温加湿,同时精确调控吸氧浓度,通过专用鼻导管给新生儿输入高流量气体,形成一个持续性的气道正压,增加功能残气量,避免出现肺泡萎陷,进而改善氧合更为显著。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PaO2、a/APO2、水平均显著提高,PaCO2、呼吸频次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血气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表明,HHFNC能够有效纠正新生儿肺炎患儿体内缺氧状态,进而改善其氧合状态,促进血气指标改善,许云波等[13,14]亦有类似的报道。

传统吸氧装置患者耐受性不好。而在一项研究中,高流量湿化吸氧(HFT)使用时间长达7 d,均未出现不适停止使用状况,没有不良反应。因此认为湿化、加温的HFT可能会被认为是最舒适湿化氧疗方式[15,16]。黄建芬等[17]研究表明,对呼吸道感染儿童采用HFNC治疗,患儿氧疗效果及湿化舒适度明显提高,进一步改善患儿呼吸功能。本研究12、24、48 h时舒适度评分及痰液粘稠度所得结论也支持上述观点。

大量研究表明,多种细胞因子直接参与新生儿肺炎疾病发展,其中血清IL-6在机体受到炎性反应刺激后将出现急剧增加状况,进一步诱导细胞凋亡、减轻炎性反应力度,同时可对新生儿的免疫功能造成损伤[18]。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氨基酸蛋白质,其水平高低能够直接反映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当人体发生感染或脏器衰竭后,PCT消耗量会降低,因此,新生儿肺炎体内PCT水平会明显升高。CRP是肝脏合成蛋白质,当新生儿发生感染后,体内CRP水平会显著升高。本研究显示,2组患儿在治疗前CRP、IL-6、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HHFNC能较好改善机体炎性反应,对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新生儿肺炎采用HFNC湿化氧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呼吸困难,抑制CRP、PCT、IL-6等炎性因子释放,进而提高治疗舒适度及气道湿化效果,促进疾病临床症状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气舒适度新生儿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