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探究

2020-12-10 06:47程科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职业学校劳动教育

程科

[摘要]职业学校肩负着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责任和使命。职业学校应强化劳动实践、增强劳动体验,形成劳动育人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活动,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强化、技术学习与技能提升、脑力开发与体力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职业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一、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成为“五育”之一,不仅是一项简单的教学活动,还有着综合育人的功能。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德,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教育可以增智,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活跃思维,积极创新、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教育可以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学生勤奋进取的处事态度;劳动教育可以育美,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精神。可以说,劳动教育是“五育”中综合实施的难点,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五育”并举,推进劳动教育,在教育中融入劳动元素,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才能培养出能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现实需要

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步入社会,在岗位工作和职业生涯中实现人生发展和个人价值。因此,职业学校应把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目标,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劳动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职业学校要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重点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劳动观,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三)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条件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社会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加,劳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职业学校需要运用教育引导学生理性择业。这就要求职业学校需重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素养,强调劳动是一切财富、价值的源泉,引导学生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梦想。要以学生的生存发展为视角进行实践探索,通过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育人体系,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增加核心竞争力,引导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等方面形成优秀的品格,从而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探索的举措

笔者学校围绕未来职业和生活的需要,通过“六个一”的保障,实施体验式劳动教育,切实改变劳动教育“有教育无劳动,有劳动无教育”的情况,让学生在学校不仅能获得谋生就业的本领,也能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以下是笔者学校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建设一系列场馆

学校应改变传统的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并按照职场角色和职场环境、生活角色和生活环境,科学设计典型体验区——劳动体验教育馆,建筑面积1067.35平方米,划分出功能体验区共26个,主要由家居生活馆、美育馆和幸福馆三个部分组成,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使学生在体验日常生活、工作任务、项目操作、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办公技巧等情境中理解、领悟、参与、体验,建构劳动知识,提高劳动能力。

(二)打造一支队伍

学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资源平台的作用,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订劳动教育提升计划,校企协同合作育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吻合度。例如:学校可成立家长委员会,为学生勞动教育出谋划策;成立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的“劳动教育讲师团”;邀请社会企业知名专家学者组建“劳动教育专家委员会”等。同时,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其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担任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另外,还给予劳动教育一定的配套经费,实行专款专用。

(三)构建一个体系

学校改变以往劳动教育目标没有实现课程化、重理论轻体验的现象,将对学生劳动能力的要求和劳动素养的培养目标明确写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包括劳动技能、知法守法、排解压力等,开发并配备教材,明确教学进度安排和考核评价标准。学校自主开发的特色课程项目,通过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丰富学生劳动知识,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可让学生从中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其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激发并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他们对职业理念、社会责任和自我价值的认识与理解。

(四)固化一段时间

每学期每个班级设立28课时的劳动周,每次劳动实践前都由学生处主任明确劳动教育要求,甚至小到洗抹布这件事,老师都会亲自示范。劳动周期间,学生承担学校的礼仪接待,图书馆、仓库资料和演出服的整理,在食堂刮土豆皮、摘菜叶……在劳动周专门开展固定6课时的劳动体验课,时间为周二至周四下午,通过讲座、体验式课程培训、面对面交流,以及心理咨询、社团活动等形式,采用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开展体验式教育。学生表现出对体验课浓厚的兴趣,也感受到劳动的美好与光荣。每天早晨,无论严寒酷暑,学生都是蹲在地上,用小抹布一块一块地擦地面的方砖,清洁水房的洗手盆,捡塑胶操场上的碎屑,打扫宿舍的卫生。对于教学楼、实训楼、综合楼正厅及校门前的方砖广场等区域,各班级争夺清扫权,并以此为荣。学生通过经历劳动过程,可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的价值,培养自身的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感。很多学生就这样从“最基层”干起,一步步进入“管理层”,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小抹布精神”让学生放下架子,放大劳动的价值,赢得自身的成长。

(五)开展一项评价

由教师、小组成员、学生本人开展三维评价得出劳动教育周的成绩,成绩纳入期末成绩总评分。教师根据成绩、教学反馈和企业反馈,研究完善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劳动教育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闭环。建立学生品德积分制度,将日常参与的校园展示、校内劳动、家庭劳动和社会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体系,纳入成绩档案,品德积分的高低作为顶岗实习中岗位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让学生重视日常的劳动参与和劳动表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六)举办一系列活动

笔者学校经常举办“劳模大讲堂”“工匠进校园”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特别是身边的普通劳动者的事迹,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学校还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与职业技能相融合的展示活动,利用寒、暑假布置“完成家务劳动”这一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创新融合所学的职业技能与生活技能,编排精彩节目,在每年的校园比赛中进行展示。组织学生实训实习和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深入生产服务一线和街道社区、养老院,开展学雷锋、献爱心、送温暖等公益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奉献精神、实践能力和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精神、掌握劳动技能、提升劳动价值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精神实质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作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职业学校应将劳动教育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形成劳动育人体系,为人才培养注入劳动实践的内涵,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职业学校劳动教育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