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记2020

2020-12-11 09:20肖文杰
第一财经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全球化疫情

肖文杰

“你是否有原本深信不疑,如今开始怀疑的事?”

这是《第一财经》杂志“十问”栏目经常抛给受访者的问题。十多年来,有人回答“相信看到的一切”,有人回答“市场经济原则放之四海皆准”,有人回答“唱歌能带来自由”,也有很多人说自己一直没有深信不疑的事。

2020年,这个问题值得每个人都问一问自己。

尤其对当代年轻人而言,他们有太多平时意识不到、其实习以为常甚至视作理所当然的事。比如货物和知识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比如到另一个国家旅游、工作和深造很平常;比如大城市是值得信赖的系统;比如经济总会增长,自己的薪水会越来越高;还比如,任何事物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一场瘟疫,让上述判断都变得可疑。

人们发现基于高度聚集、互动的现代生活原来如此脆弱。即使技术发展至今,我们仍像一百年前一样无法阻止病毒的蔓延,并且今天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更深,因为人与人的联结比一百年前更紧密。

聚集和交流于是被简单中止,2020年变成了“隔离的一年”。已有的全球化秩序似乎不可避免地要被打破重建。太多公司没有撑过疫情,包括一些大而不倒的巨头。也有许多公司发现自己做生意的方式可能得彻底改变。

一个事实需要明确,那就是,新冠疫情并不是动摇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像“9·11”并非恐怖主义和反恐战争的原因——它只是引爆已有问题的扳机。我们应该意识到,“新冠时代”变局的根源还是此前累积多时的既有问题。

物理上,随着城市化的快速突进——过去10年,全球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到2050年,每3个人中就有2个生活在城市。城市越来越大,人口密度也不断提升,在聚集更多创新与机会的同时也聚集了风险,人类对此却没有充分的技术储备和应对机制。

全球贸易创造了更多财富,但也确实让供应链更脆弱。市场调节下的全球化供应链,在分散的同时,也在集中。比如,当供应全球的某种商品都依靠一个城镇来生产制造,而这个城镇,在传染病面前不堪一击。

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感受到,全球化并不是平等的网络,世界逐渐变成一个等级分明的金字塔。跨国公司的影响力大增,责任也更大,它们面临的问题早已不局限于生意层面,而是不可避免地涉及政治、安全和群体情绪;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并没进一步减少隔阂,反而放大了已有的偏见和误解;理想中开放、平等、自由的公共讨论并没有形成,怀疑、防范、党同伐异的气氛在疫情之前就开始升温——人与人之间的“隔离”,在疫情之前就已经越来越深了。

一方面,疫情引爆了过往积累的结构性問题;另一方面,疫情本身造成的破坏,也正在转换成长期的影响。

曾在《世界是平的》这本畅销书里描绘一个全球化世界的弗里德曼,今年发明了_一个新概念:“B.C.”和“A.C.”。它们的意思不是原本的公元前和公元后,而是“新冠前”(Before Corona)和“新冠后”(After Corona)。

弗里德曼把2020年视为两个时代的分界点,它也的确可能是许多人第一次清晰感受到历史正在发生的一年。

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让倒闭、失业、降薪不再遥远,许多人首次意识到下行周期的存在,一个不断进步、机会不断增加的工作市场不是理所当然的。相比于规划未来的生活目标,渡过眼下的难关成为更多人的主旋律。

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大限度地搬到线上。同时,更多的个人信息也被放到了网上。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变得更数字化。所谓线上和线下的区隔变得模糊。

ZOOM视频会议系统这样的产品从一个利基市场变成了商业世界的基础设施,而写字楼的空置率在不断上升。硅谷公司们率先把在家办公写进员工手册。电影行业已经放弃了挣扎,大量电影院宣布永久关门,影视公司也同意缩短公映市场,把观众留给流媒体平台。

城市的功能在恢复,但恐怕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运转。社交距离将变成常态,口罩成了新的必需品。中国率先在疫情之下恢复经济增长,靠的是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巨型“防疫泡泡”。而当应急期拉长,城市可能要习惯拨出更多资源来学会与疫情共处。

原本分工极端明确的全球化贸易体系也肯定会重构。“韧性”成为所有跨国公司的关键词。当它们意识到自己过去原来把这么多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它们不会再这么做。

同时,大公司会越来越希望自己掌握价值链上的所有核心技术,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信任合作方。人口大国开始强调本地市场,外向型的经济体则努力寻找新的出路。航空、地产、娱乐、旅游……你会看到许多行业因为上述影响及衍生效应而彻底改变,有的甚至消失。

宏观的变革和历史的进程虽非个人所能影响,但不意味着个人无能为力。我们仍可以选择,选择自己理解和应对时代的方式。

首先,坚持对的事情。

越是产生怀疑时越要坚持正确的事。不论个人还是集体都是如此。

经济体应该坚持自由贸易的原则。全球化的发展有问题,产业链分工要调整,这没错,但“发展的问题应该在发展中解决”。

贸易保护的危害并非理论上的,早有前车之鉴。

1930年,美国就推出过著名的《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案》,提升20000多种农产品的关税。推动这项法案的目的,是在新兴产业(没错,指的是钢铁、汽车等如今的“传统制造业”)全球扩张的背景下,保护传统产业从业者——农民——的收入。

法案推出前半年,美国股市遭遇大崩盘,绵延整个1930年代的大萧条开始。很多人指望关税能保护自己的工作,但实际上,它把各国拖入一场报复性关税的浪潮,使得全球贸易额下降50%,加重了大萧条。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不久,播客节目《Planet Money》回顾了这部1930年的法案。主持人评价说:“看上去它是在落水之人身上又压了一块石头。”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Douglas Irwin表示:“不,它是一根绑在落水之人身上的绳子,你以为拽住它能帮你上岸,其实它通往更深的水下。”

决策者也不应该把经济和贸易上的问题与民粹倾向绑定。正如《经济学人》文章所说:“(经济排外)政策背后的驱动力不是寻求免于外国竞争的企业利益,也不是要实施资本管制的灾难性企图,而是选民对安全的渴望。”

如今的全球化早已不是100年前以人员和货物流动为主的全球化,它更是信息、思想的全球化。背后的根本理念是,地球上不同角落的人,都可以逐渐理解、求同存异、追寻同样的机会和权利。

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不应随着物理的隔离而中断。这些正确的价值观和理念,在受到挑战的时候,更应坚持。

其次,关注真正的问题。

疫情带来的损害,容易让人模糊问题的焦点。把疫情归咎到某个国家的普通人身上是荒谬的;同样,因为疫情而忽视其他结构性问题的改进也是不可取的。

比如个人信息的保护原本处在一个迅速改进的轨道,正在逐渐形成社会共识。为了应对疫情,人们临时把大量的个人信息交给政府和个别机构。但大家不应该忘记这只是临时举措,个人信息的无限、无意识让渡,不应该成为习惯。

2020年,“外卖骑手的系统困境”“打工人”“内卷”等词连续成为热点。表面看,人们焦虑的是不景气的环境,但根本问题其实是针对普通劳动者权利的保障确实到了必须做出结构性改变的时候——还是那句话,疫情让很多事情变糟,但问题的根源在疫情之前。

同样,在2020年,女性权益的保护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公共议题。这种讨论不应该偏转到群体之间、性别之间的对立,因为它不是零和游戏,一部分人的基本权利得到改善,得益的是整个群体。这个过程,腾飞时期过后的东亚经济体都经历过。

在艰难时代,我们更不应忘记保障个体的尊严和权利。

最后,寻找积极的因素。

或许宏观环境难以让人乐观,但作为一家记录商业进程的媒体,我们发现在一个个具体的公司和公司人身上,总能找到积极的因素。这可能是如今每个人都需要的养分。

比如,没有一个行业在疫情冲击之下选择彻底放弃。

即使是遭受灭顶之灾的旅游业,也在疫情缓和之后顽强复苏了。它们发掘了自己的潜力,积极应对,梁建章这样的高管可以把直播促销变成自己的日常工作。很多人预期走不出疫情阴影的民宿预订服务公司Airbnb,居然在2020年第四季度恢复业绩,并完成了上市计划。

最依赖人群聚集的体育和娱乐行业,也在想尽办法适应一个隔离的时代。东京奥运会没有取消,疫情至今,也也没有一个主流的职业体育赛事宣告中止。尽管有空场、改变赛制、削减经费,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在坚持。

事情还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贸易和商业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国内的线下消费市场在经过休克般的2月到3月之后,逐渐恢复了元气;航空公司创造性地推出“随心飞”类套票计划,引爆了国内旅游市场;电商、在线教育和医疗等行业在疫情下更是催生出新机会,进一步拓展了市场。

全球化和开放也并没有被人抛弃。欧盟在艰难的谈判后,还是达成了一致的经济复苏计划;美国人还是选择不让一个无视道德、煽動混乱的总统连任;东盟和中日韩三国在11月底达成了区域自由贸易的重要协定,明确了合作共赢的大趋势不会变化。

与疫情直面交锋的医药行业正在逐渐迫近“终极武器”,疫苗的研发进度超出预期,核酸检测已经从最初漫长、昂贵和不准确的状态,进化到可以即时检测的阶段——人类的技术文明正在反击。

同时,也有许多人,穿越2020的阴霾,继续聚焦人类的未来。比如SpaeeX在载人航天和火星探索上的突破;比如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有了更多实质性的突破。

在许多原本深信不疑的生活基石开始动摇的时候,这些人仍在相信医学和科技能驯服传染病,相信更新的技术能从根本上保障全球化的交易和信息传递,相信人类终将成为多行星生物,相信开放和共赢——他们仍然坚持长期主义。

所以,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你还相信什么?

不要忘记你的答案。

最后,不要忘记因疫情失去健康和生命的人。不要忘记2月的武汉。不要忘记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猜你喜欢
全球化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