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酸浆生长的影响

2020-12-12 02:17冯小娇李树和
天津农林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营养液叶绿素可溶性

冯小娇,刘 峄,李树和,吴 涛

(天津农学院 园艺园林学院,天津 300384)

酸浆(Physalis alkekengiL.)为茄科酸浆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它的实用价值很高,可用于食用、医疗和装饰,并具有一定的加工和实用价值[1]。果实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草酸、类胡萝卜素、浆果红、植物甾醇A和B[2]。近年来,我国设施温室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多年的设施蔬菜栽培,加上温室固定带来的局限性,以及追求温室栽培高效益的多次种植,因此很难进行科学轮作,导致病虫害发生、土壤盐碱化逐渐加重,造成土壤和环境污染风险,这不仅威胁到食品的安全生产,还降低了产量并影响了产品质量。生产的产品不能适应现代的消费需求,这些问题给生产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带来了很大困难。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3]。

目前,国内无土栽培技术主要以固体基质栽培为主,与水培和雾培相比,需要投资的费用较少、成本较低。此外,基质栽培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和透明度,对土壤环境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所以影响最广、推广面积最大,该设备比水培法和雾培法更实用。从国内现状来看,基质栽培是目前最实用的方法[4-6]。郑剑超等[7]通过对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作对比研究,发现基质栽培更具有优势,其叶面积、根长和根鲜重显著高于土壤栽培。此外,它还有助于辣椒的生长发育,并促进根系的生长,使植株地面与地下生长更加协调。刘中良等[8]通过试验发现,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相比,有3点优势,一是可以提高番茄的净光合速率;二是能够提高番茄的品质;三是可提高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含量。董晓涛和杨志[9]通过试验研究发现,2种浓度的发酵液浇灌茄子,最终茄子植株生长情况较好,并且增加了结果量,还保证了市场效益。吴东升等[10]通过试验结果发现,在番茄果实含糖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上,1/2园试配方处理的番茄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处理组;提高了番茄果实的品质。Laštůvka等[11]发现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加,相对增长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在开发营养液产品时,有必要针对不同的蔬菜品种和基质类型选择合适的营养液浓度,以使基质栽培的收益最大化。

以上试验只针对茄科植物中茄子、辣椒和番茄进行了相关研究,都没有针对酸浆进行营养液浓度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试验尝试通过对日本山崎茄子配方(1978)不同浓度下酸浆生长指标与生理指标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探明基于固体基质无土栽培技术下适宜酸浆生长的营养液浓度,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也为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F1代杂交大黄姑娘,在种子催芽箱中以29 ℃催芽4 d后播种,播种后45 d达到三叶一心开始定植。

1.1.1 供试基质 复合基质。

1.1.2 栽培槽大小 栽培槽规格为50 cm×25 cm×20 cm。

1.1.3 供试配方 日本山崎茄子配方(1978),以下简称“山崎配方”。

1.1.4 供试仪器 钢卷尺、游标卡尺、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烘箱和天平等。

1.1.5 试验设计 该试验为单因素试验,山崎配方营养液浓度的6个水平分别为B0:0剂量;B1:1/4剂量;B2:1/2剂量;B3:1剂量;B4:3/2剂量;B5:2剂量;重复3次,共18个小区,每个小区3个栽培槽,每个小区种有6株酸浆。试验用地为现代温室“苗床间”,由于试验位置距墙体较远,考虑育苗床宽度及栽培槽大小,因此试验沿南北向设置区组。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1.2.1 测定指标 试验定植时间为2019年10月中旬,开花时间为2019年12月下旬;定植后第27天,在每个区组的各处理中分别选取长势一致的4株酸浆,使用钢卷尺测其株高,游标卡尺测其茎粗,生长前期每7 d测定1次,中后期每隔14 d测定1次,直至营养生长结束停止测定;待到生殖生长开始后,在每个区组的各处理中分别选取4株测其叶片数;在每个区组的各处理中分别选取3片来自不同植株的叶片测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含水量、CAT及POD活性,求平均值后通过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测验,比较差异。

1.2.2 测定方法 酸浆地上部株高、茎粗分别使用钢卷尺和游标卡尺进行测定;叶片数通过直接观察记录;叶片叶绿素含量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叶片可溶性蛋白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法测定;叶片含水量采用烘箱测定;叶片P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叶片CAT活性采用差减法测定[12]。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使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20.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差异显著性比较,使用Word 2010、Excel 2010进行制表和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酸浆地上部平均株高、茎粗的影响

在植物形态学调查工作中,一般把株高、茎粗作为基本的指标,二者均可以很好的体现植物生长情况。如图1所示,浇灌不同浓度营养液对于酸浆株高有一定影响,表现为1/2剂量营养液浇灌处理定植后的各个阶段株高最高,其次为1/4剂量,2剂量最低。对于茎粗的影响,不同浓度处理下的酸浆植株茎粗差异不显著,定植后,前期以3/2剂量处理茎粗最粗,后期以1剂量最粗,其次为1/2剂量。结果表明,选用适当浓度营养液浇灌,可以利于植株株高的生长,本试验以1/2剂量最好。

图1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酸浆地上部平均株高、茎粗的影响

2.2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酸浆叶片数、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如表1所示,山崎配方浓度1/2剂量与2剂量、1/2剂量与CK之间的酸浆平均叶片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平均叶片数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平均叶片数最多的处理为1/2剂量,平均叶片数最少的处理为2剂量。

施用不同浓度营养液的酸浆叶片平均叶绿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施加营养液的酸浆平均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组,在1/4剂量到1/2剂量之间,随着浓度增加,平均叶绿素含量增加,超过1/2剂量,随着浓度增加,平均叶绿素含量有所减少。

施用山崎配方1/4剂量与2剂量处理之间的酸浆叶片平均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平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处理为2剂量,平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的处理为1/4剂量。

施用不同浓度营养液的酸浆叶片平均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平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处理为1/4剂量,平均可溶性糖含量最低的处理为1/2剂量。

表1 不同浓度营养液处理间的叶片数、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差异

2.3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酸浆叶片含水量、CAT、POD活性的影响

如表2所示,施用不同浓度营养液的酸浆叶片平均叶片含水量差异不显著。平均叶片含水量最多的处理为1/2剂量,平均叶片含水量最少的处理为2剂量。

施用不同浓度营养液的酸浆叶片平均CAT活性差异不显著,平均CAT活性最强的处理为1/4剂量,平均CAT活性最弱的处理为1/2剂量。

施用山崎配方处理CK、1/4剂量与1/2剂量、1剂量之间的酸浆叶片平均POD活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CK、1/4剂量与1/2剂量、1剂量、3/2剂量、2剂量之间的酸浆叶片平均POD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当处理为1/4剂量时,平均POD活性最强,浓度为1/2剂量时,平均POD活性最弱。

表2 不同浓度营养液处理间的叶片含水量、CAT、POD活性差异

3 讨 论

3.1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酸浆地上部平均株高、茎粗、叶片数的影响

株高是植物的形态指标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植物在特定生长时期的生长和养分吸收情况[13]。本试验使用山崎配方的6种浓度对酸浆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株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1/2剂量最高,这一结果与石磊等[14]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与季延海等[15]研究结果相反,造成这一结果是与季延海等[15]的试验营养液浓度的设置区间有关,其设置的最小浓度为1/2计量。因此,试验结果和本试验在某种程度上相同;与王铁臣等[16]研究结果局部相同,造成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试验营养液浇灌的体积不同所致。由此可见,过高浓度的营养液对植株的增长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造成这一结果可能与高浓度营养液具有较高的渗透压,从而不利于植株根系的生长,造成对于养分的吸收能力减弱。因此,在今后的生产中需要控制好营养液的浓度,以便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达到较好的生产效益。

茎粗是光合作用导致干物质积累最直观的形态学指标。本试验结果发现,酸浆营养生长前期,以3/2剂量处理最好;到营养生长后期,以1剂量处理效果最好。这一结果与张传召等[17]研究结果相同,说明在生长前期,植株生长代谢速率较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较大,在保证浇灌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较高的营养液浓度才能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在营养生长后期,生长代谢速率有所减缓,可适当降低营养液浓度或减少浇灌的体积,即可满足植株生长需要。

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片数量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强度和呼吸强度。本试验结果发现,随着营养液浓度的逐渐增加,平均叶片数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浓度为1/2剂量时,平均叶片数最多,该结果与石磊和代红军[14]、徐月明等[18]研究结果相同。由此说明适宜的营养液浓度可以最大程度上促进植物生长,营养液浓度过低,不能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对于养分的需求,营养液浓度过高,导致渗透压过大,则不利于根系的生长,从而影响对养分的吸收。因此,选择适宜的营养液浓度对酸浆生产至关重要。

3.2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酸浆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为叶绿素,叶绿素需要N、Mg、Fe等多种元素才能合成,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蔬菜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情况[19]。

本试验结果发现,浇灌营养液的酸浆平均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组,叶绿素含量随着营养液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且以1/2剂量处理叶绿素含量最多。试验结果与徐月明等[18]、王瑞等[19]研究结果趋势相同。这一结果可能与植株对于养分的吸收情况有关,在适宜剂量1/2剂量时,养分吸收情况较好,能够更多地吸收N、Mg、Fe等叶绿素合成所需要的元素,因此叶片类叶绿素含量较多。

可溶性糖含量是蔬菜口感的直接体现之一,是反映品质好坏非常重要的指标。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下的酸浆叶片平均可溶性糖差异不显著。这一结果与季延海等[15]、杨平等[20]研究结果不同。造成这一结果是因为他们测定的植物器官为果实,而本试验测定的是叶片,不同器官在对于不同浓度营养液的反应机理可能会有所不同。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蔬菜品质的好坏,是蔬菜品质的重要指标。本试验结果发现,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并且以2剂量营养液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因此,高浓度营养液有助于蛋白的积累。这一结果与季延海等[15]、何锐等[21]的结果均不同,经过分析对比发现,何锐等[21]的试验不仅施加营养液,还添加海藻肥,可能与营养液与海藻肥的互作效应有关。

3.3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酸浆平均含水量、CAT、POD活性的影响

叶片含水量是评价品种抗旱能力强弱的一项指标,丰富的叶片含水量有助于植株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下的酸浆叶片平均含水量差异不显著。这一结果与石磊和代红军[14]研究结果不同,试验中发现1剂量处理下的叶片含水量高于其他处理,出现这一结果差异,可能与选取浇灌营养液配方种类有关。

CAT可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它的活性与植物的耐寒性和抗旱性有关[22]。本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山崎配方不同浓度的酸浆叶片平均CAT活性差异不显著,因此不同浓度处理对抗旱性和耐寒性没有明显差异。

POD能够催化H2O2参加各类还原剂氧化反应,其活性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23-24]。本试验使用山崎配方的6种浓度对酸浆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剂量处理下POD活性最强,1/2剂量处理下活性最弱。这一结果说明,在1/4剂量处理下,植株对于逆境的适应性较强,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4 结 论

本试验探讨了日本山崎茄子配方(1978)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酸浆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株高、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这3个指标均随营养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1/2剂量效果最好;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剂量下效果最好;茎粗、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含水量和CAT活性的变化与营养液浓度差异无关;POD活性在1/4剂量处理下效果最好。综合分析,在今后酸浆生产中,建议使用1/2剂量进行浇灌,以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

猜你喜欢
营养液叶绿素可溶性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阳台生菜品质的影响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提取叶绿素
锌对白菜和香葱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
绿茶保存要精心
食用菌追肥谨记“两适两要”
食用菌生长后期管理技巧
0.8%的硼素用量对甜瓜最有利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